浅析内蒙古地区煤炭运输及其发展
2021-12-05管彤
○ 文/管彤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由于产地与消费地相距较远,运输过程涉及多种运输方式,不同运输方式组合有利于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运输。多式联运作为环境友好型运输方式可以有效缓解煤炭运输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保卫蓝天的目标。因此,需要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加强铁路运能及其与港口的有效衔接,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文章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煤炭生产及外运情况进行分析,对内蒙古地区煤炭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一、引言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决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能源消费仍以煤炭资源为主。我国的产煤区汇集在北方地区,内蒙古地区煤炭产量高,是主要的产煤基地,而煤炭的消耗汇集在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运距较长,因此产生了“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的局面[1]。周宇对蒙西地区煤炭外运组织优化进行研究,提出煤炭外运优化方向为实行综合化运输[2];周家杰对煤炭多式联运路径优化进行了研究,指出运输通道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趋势[3];宋扬等在“公转铁”背景下对内蒙古地区铁路运输进行分析,提出减少公路货运量,提高铁路货运量以降低污染[4];陈红梅等在加入碳排放因素下对煤炭铁海联运路径优化进行研究,指出实行碳税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量,实现保卫蓝天的目标[5]。沈筱提出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应制定煤炭运输优化体系,提高运输效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6]。因此,如今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如何优化运输体系,降低碳排放成为了煤炭运输至关重要的 问题。
二、内蒙古地区煤炭生产现状
内蒙古地区的煤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开发条件好及开采成本相对较低,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调出区域。至2019年内蒙古地区煤炭保有量为
4660.05亿吨。内蒙古经过煤炭资源整合,区域内拥有煤炭矿井采矿权的企业逐渐减少,但由于煤炭矿井设备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内蒙古的生产能力提高了;2020年内蒙古地区煤炭产量10.26亿吨,产量相较于2010年提高了2.3亿吨。由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及环保的影响,2015年至2016年煤炭产量持续走低,同比增速为负值;2017年煤炭行业宏观调控政策调整为“保供应、稳煤价”,煤炭产量明显提升,同比增速为7.1%;此后几年煤炭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煤炭产量如下图所示。
三、煤炭销量分布及运输概况
内蒙古地区的煤炭主要调往京、津、冀及华东沿海地区,少量煤炭出口到其它的国家及地区,另外,内蒙古地区的煤炭供应西南地区煤炭需求缺口,成为电煤、钢铁及冶金企业等的重要煤炭资源供给基地。
(一)运输方式
煤炭运输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路三种方式[7]。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能够深入煤矿内部装车,实现“门到门”十分便捷,但公路也具有运量小、运输成本高、安全性较差、能耗高、碳排放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铁路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铁路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运距远、速度快、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等特点,我国铁路煤运量一直占煤运总量的60%以上,煤炭运输量占铁路货运总量40%左右。长期以来,铁路运输能力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需要借助水路运输来缓解煤炭铁路运输压力。煤炭也是我国海运最主要的运输产品,经海上运输的煤炭已成为我国华东、华南地区最主要的煤炭来源。
(二)内蒙古地区煤炭外运通道概况
内蒙古地区煤炭产品外运通道主要是经包神铁路、神朔铁路、朔黄铁路、大准铁路等干线销往京津唐以及经过大秦线在秦皇岛港下水,经过包神线、神朔线在黄骅港下水运往东南沿海等省市和地区,或经过包神铁路、包西铁路销往华中地区,部分通过公路运输结合包神铁路、准东铁路外运[2]。内蒙古地区是我国煤炭产品外运的重点地区,煤炭销往本地,大部分采用公路运输,运量小、运输成本高且污染严重。煤炭销往外地,运距长且运量多,目前铁路是煤炭外运的主要方式,并且铁路与港口对接,可以完成煤炭的联合运输,实现铁水联运,另外,目前港口的大力发展使吞吐量明显增加,提高了内蒙古地区的煤炭南运运能,有效缓解了铁路运能不足的难题。铁路的运量大、运输成本低、碳排放量小,但目前内蒙古地区由于铁路线密度低、总量少,出现局部运能紧张,仍无法满足煤炭外运的需求,且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调整运输结构,降低碳排放,保证煤炭企业的正常运营是煤炭运输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当前煤炭运输存在的问题
1.煤炭运输能力不足。许多煤炭企业除了部分煤运专线外,其余煤运铁路均为客货共线线路,当处于客流高峰期时,铁路部门往往会采取“压货保客”的方式,降低煤炭铁路运输效率,进而加剧煤炭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
2.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方面因为在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电煤紧缺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不得不选择公路运输,提高了煤炭运输的成本,公路运输会产生较大的碳排放量,产生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另一方面,部分煤炭企业仍然存在“重生产、轻运输”的思想,并未意识到物流处于“第三利润源”的关键地位,把精力主要放在生产环节中,导致煤炭物流成本过高,严重制约煤炭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3.煤炭一体化运输水平较低。煤炭运输一体化专业化程度较低,作业效率不高,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尚未形成有效衔接,不能充分发挥多式联运整体优势,港口作为海铁联运的中间节点,不仅吞吐任务重,而且作业环节多,当前我国港口设施配套不均衡,导致港口业务忙闲不均现象时有发生。
四、结语
随着铁路网的不断完善,运输能力得到释放,也将进一步改变现有煤炭运输格局。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不少地区研究出台“公转铁”的方案,这将使得煤炭铁路运输比重进一步提高,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货运量,减少公路货运量[8]。沿海主要的煤炭装船港和卸船港,随着煤运码头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各项装卸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港口作业能力不断增强,煤炭海铁联运效率也会得到大幅提升。未来我国煤炭运输将以铁路运输为主,以“铁路直达”和“海铁联运”的形式保证沿海地区煤炭供应,公路运输则作为补充形式填补铁路运力不足或进行短途集散。煤炭企业可以通过丰富物流运输体系、构建信息管理系统、完善铁路运输通道等方式优化煤炭运输体系,强化物流建设,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