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思考
2021-12-05梁飞琴
梁飞琴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理性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从经验中发展而来,是把握现象、认识本质的重要手段。工业的发展使人的理性获得独立,人类企图用理性驾驭自然,经济理性成为其时代的哲学。但随之而来的生态危机,使关注生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成为举世瞩目的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生态理性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石,生态文明教育的重点在于弃经济理性而推生态理性,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 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的内涵
经济理性指在经济活动中精于计算与核算,追求利润最大化,视利己主义为理所当然,提倡越多越好,效率至上,采取“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理性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主客二分,两者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自然作为生产原材料成为人类索取的首要对象。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合力下,资源耗竭、垃圾成山、土壤污染等现象屡禁不止,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癌症村的报道也时见报端,大自然以自己的语言向人类拉响警报。恩格斯曾提醒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
为追求利润,在资本主导下的人也发生异化,一方面为了生产,资本使劳动者出卖劳动力成为商品;另一方面为扩大再生产,资本不断倡导消费,使人们追求消费。为了生活,劳动者将自身变成商品,成为机器化大工业生产系统的一个零件,带来人的物化;为了追求高水平生活,劳动者自觉地投入对金钱的追逐中,在奢侈消费,提前消费理念下,金钱和物质成为人生活追求的全部,带来物的人化,在人的物化和物的人化作用下最终实现了人的异化。至此,人在理性地追求自我生活的过程中彻底丧失自我,不再是康德意义上的人,即“一般来说,每个有理性的东西,都自在地作为目的而实存着,他不单纯是这个或那个意志所随意使用的工具。在他的一切行为中,不论对于自己还是对其他有理性的东西,任何时候都必须被当作目的。”[2]在物质极度匮乏时人类受经济理性的驱使,曾解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但资本的扩张、生产的扩大、消费的膨胀、生态的恶化,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内在自我的矛盾。
生态理性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的活动要有生态边界,要重构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模式,避免生态危机。生态理性最初强调人对环境信息的认知,是人类思考如何继续更好生存发展的产物,区别于经济理性主张的控制自然,驯服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理性不仅强调个体自我的价值、人类的需要,而且强调大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其核心理念是尊重自然,强调共生和互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高兹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要尊重、顺应、保护自然。对于生产和消费,高兹认为我们要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生产使用价值高和耐用性的物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力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绿色发展,消费遵循“够了就行”。这一价值倡导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已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如果说经济理性属工具理性,那么生态理性属价值理性。生态理性将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纳入人类的关怀之下,人类除了追求物质还要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这是对经济理性的本质超越,是今天生态文明建设的必须,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培育生态理性。
2 经济理性对大学生的影响
经济理性作为工业文明的主导思想,是资本主义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也逐渐影响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作为社会人的大学生也受其影响,虽然这不是大学生主流,但某些现象依然值得我们关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使人们遵循工具理性接人待物。经济理性认为人要为自然立法,自然是人类认识、改造、使用的客体和对象。这种主客二分思维和对象化原则一方面使得人类改造自然的部分目标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在控制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工具理性在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多遵循工具理性接人待物。
马克斯·韦伯认为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者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3]曾经工具理性作为人类启蒙理性使得人类战胜对自然的恐惧,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带来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当没有价值理性的引领和平衡时,个人利益就成为行为选择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大学生来讲,工具理性主要表现在面对自然资源,节约意识不足;对有生命的动物,如实验室小白鼠等关爱意识欠缺;同时也功利化对待学习,唯成绩、唯文凭、唯求职等。基于此,医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意识自然难以从内心萌发并生根发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医学生可能具备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但治病救人的道术和心中有爱的仁术难以获得。而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心系社会、服务大众是医学生开启职业生涯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
第二,对自然一味的索取也驱动着人们人生目标物化。在资本市场,利润驱使着人们一味地向自然索取,这表现在生活中,即认为人生的目标和成功在于占有更多的物质。在商品货币化时代,当金钱作为物质获取中介时,“金钱即幸福” “有钱就任性”则成为社会话语。
人在自然面前、在他人面前似乎强调自我的主体性,但在实际的生活中自我却被物取代、消解,与人所追求的独立自我、自由之我渐行渐远。人们不仅对物质极端地推崇,而且对自己所付出的情感也明码标价,幸福也源自物质,宝马女即为例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成为物的关系,诗意的人生和精神的追求被金钱淹没,卢卡奇称“社会关系最终成为一种物及货币同他自身的关系”[4]。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分为三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 “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目前社会发展基本进入到第二阶段,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物的依赖性成为主导,甚至成为生命的全部追求,而使人丧失其独立性。马克思认为精神活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主要方面,精神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物化世界走向极致,割裂、舍弃了精神,人的内心就开始怀疑自我,怀疑人生,追问人生,寻找出路。在这个痛苦的怀疑、追问和寻找的过程中,人们出现苦闷、迷茫、压抑、甚至无助,精神疾病出现的频率和人数逐渐增加。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心理问题也呈现增多趋势,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渐成为显性问题。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也需要正确认识、合理追求和占有物质,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保持身心健康。
第三,资本制造的消费文化使得人们消费欲求膨胀。资本在利润的牵引下营造消费文化,制造虚假需求,加速商品的流通,使消费多少、消费档次成为人生幸福和人生意义的标准。
当“这种虚假意识随着商品的广泛扩散,它所具有的灌输作用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它阻碍质变,一种单向度思想和单向度行为模式就诞生了。”[5]人就成为单向度的人,成为消费的机器。当消费成为人生活的全部、透支消费作为西方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生活方式最终成为2008年金融危机的诱因之一。
人确实离不开消费,但消费仅是生活的手段,人生的意义还来自于生产,来自于实践。当西风漂洋过海后,大学生们也开始追求消费,认同消费的量与质代表着自我身份,在消费中探寻自我幸福的生活,把广告中推广的生活作为生活的理想、生活的模式。追求品牌,透支消费、攀比消费、冲动消费、炫耀性消费,甚至出现占有性独我消费。大学生消费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来自于父母,但当经济能力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时,有的开始走向并陷入网贷,甚至出现自毁健康以换取购物消费的极端事件,整个人生可能由此进入另一个转折点。
有限的自然资源在生产和消费中必将消耗殆尽,当自然之死出现时,人与人、家与家、族与族、国与国的利益冲突必然加剧,最终呈现的结局是在战争中人类随着大自然一起走向寂灭。此时拯救人类与医生治病救人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生命的延续是医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目标。今天很多疾病是由环境恶化造成,而其源头在于人类,如何防患未然、不治已病治未病,这是医学领域的重大课题。为此医学生从专业视角出发,尊重生命,正确认识人的口腹之欲,正确对待“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等享受就成为必要。
3 引导大学生养成生态理性的教学反思
思政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其回答的问题是“人是什么,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人生的追求是什么”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显然该课程在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中有其可为之处。为使生态理性从抽象的理论在场变身为现实的生活在场,达到化虚为实的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对生态理性的理论认知至行为自觉,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
第一,讲清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超越工具理性。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依靠大自然生活;同时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改造大自然,满足自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人与自然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为此以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为理论基石讲清人与自然关系。
一方面可采取角色扮演方式授课,在自然面前,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不断地定义自己的角色。曹孟勤教授认为人在自然面前要明确人与自然的角色和关系,认为角色扮演与自我认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提出“在自然面前人类曾扮演征服者,现在应该扮演看护者。”[6]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编写剧本,创设有助于生态意识自我生成的具体场景和情境,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演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进行角色互换。在扮演中让学生明确并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从孕育、诞生、成长、衰老整个过程都离不开自然,人来自于大自然,并依靠大自然生存,人类疾病的产生、预防、治疗都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为万物之母,也是人类之母。
另一方面在比较中讲授东西方不同的人与自然文化。讲授中国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文化,如《易经》生生不息的景象,《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张载的民胞物与,《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的康养智慧、阴阳辩证统一的思想等;同时讲解西方人与自然对立的文化,如诺亚方舟、圣经故事、金鱼和渔夫的故事等。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确自然内在的德性在于万物生机勃勃的生长,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万物,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正确处理人与人关系,尊重生命,超越工具理性,为医学人文精神奠定基石。
第二,讲好人生追求,在正确认识自然的内在价值基础上追求人生价值。人类作为理性的存在物,应反思审视自己的生活,人活着为什么?柏拉图曾说过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为此可引导学生从专业出发讨论人生的目标,思考人生的幸福来源不仅源于物的占有,在正确认识自然的内在价值基础上还应追求自我人生价值,寻求人生幸福。
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专业视角结合自然要素找到自我人生价值。当今中国,物阜民丰,但对环境问题的集体焦虑降低了公众的幸福感。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体与人类都是平等的生命体,都有不可侵犯的生存权,人与万物共存共立于宇宙天地。人类不是自然万物的主宰,万物有其内在价值,从伦理学意义需要对其尊重。大学所学专业知识多是社会和自然的科学规律,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经验积累,如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将用所学的科技改造大自然,并以此作为安身立命的立足之地。为此可从专业入手,引导学生从专业视角认识自然的内在价值,从中找到自我的人生价值。比如医学专业,曾经从自然中研发提取的青霉素、青蒿素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今天心血管疾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新冠病毒等给人类的生命挑战仍需要当代医学生孜孜以求。对于疾病的产生、病毒的演变、药品的研制都需医学生重新认识自然的价值。
另一方面从专业视角引导学生尊重自然,思考改造自然的限度。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 “技术的统治把一切存在者设立为生产过程中可制造的东西”[7],人作为存在者也在科技对自然征服中开始自我迷失。这一刀不仅面对自然,也反噬到人自身。为此可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科学技术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应如何利用科技、为科技驱魅,如约束生物技术、基因技术等在自然面前无限度操纵和控制的狂妄,合理恢复自然的神秘性,尊重自然规律,促进自然的自我修复,使人类逐步摆脱目前的生态困境。
第三,讲明生态素养,正确对待消费欲求,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美国环境学教授奥尔全面阐释了生态素养概念,即“具备生态素养的人需要有理解互相关联所需要的知识以及关爱的态度,同时,还要拥有依照知识和感觉采取行动的实践能力”[8]。可见生态素养以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宗旨,包含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这为培育生态理性人奠定基础,可增强学生对生态理性的理论认知乃至行为自觉。
一方面从可持续视角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消费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来看,生存空间是人类文明存在的前提,但地球的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有学者指出:“假如人类还想在地球上生存下去,那我们就必须放弃物质至上的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转向和平、绿色、真正可持续生存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9]。面对生态困境,人类确实需要改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进行绿色消费。习近平早在福建工作期间就提出 “要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和规范生产消费行为,……使现代生态文明消费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10]当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则强调了节约的重要性,提出“在消费领域,要大力倡导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使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垃圾分类回收、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文明的节约型消费模式。”[11]
另一方面以知行结合为立足点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生态素养在于平时的养成,但知易行难,生活中做到节约粮食,减少透支性消费,拒绝奢侈性消费都是一次次考验。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从身边小事做起,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引导其知行合一,使其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探索自然、使其热爱自然,如组织学生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调研和社会服务实践,调查学校实验室废水、医院医疗垃圾的处理等。讲明生态素养、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既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医学生未来工作内容,因此可动员并组织医学生成为宣讲生态素养,培育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主体。
失去生态安全的效益是虚假的、短期的,生态理性主张人类活动要有生态边界。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12]生态理性在理论上的确立和实践中的建树,便是生态文明。自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举措不断,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十九大提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进展速度已经在追赶经济发展的速度,虽然经济理性的话语仍占主导,但生态诉求已经在追赶经济诉求,这更凸显了培育学生生态理性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