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1-12-05孟长海郭德欣吴玉玺

关键词:中医药农村文化

孟长海,郭德欣,吴玉玺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3.大河健康报社,河南 郑州 450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之写进党章,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也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机遇。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等,为农村中医药发展提供了宝贵机会。中医药文化与农村关系紧密,是乡村振兴中的活跃元素,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1 农村中医药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

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民众对中医药简、便、廉、验的优势广泛认可[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指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农村中医药文化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与农村、农民、农业根脉相连,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1)有利于指导农民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维护身心健康。中医药丰富的医疗技术手段对于农村常见病的防治有很好的作用,能够增强农民体质,提升农村生产力。其崇尚天人合一、致中和、阴阳平和等健康养生观念,对群众的健康理念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药食同源文化,能指导群众开展养生食疗,维护健康;其简、便、廉、验的优势有利于防止因病致贫、因贫致病现象的发生。

(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中医药文化内容丰富,包含了中医药以及围绕其形成的其他文化,在农村最直接的表现是在药材天然价值利用过程中的文化和药材采摘、种植、养殖中形成的文化。首先,中药来源于天然,植物药、动物药以及矿物药等生产加工,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其次,药材种植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方式。如河南宛西制药、羚锐制药等著名企业所需药材分别依托西峡、新县的农村和山区生产种植,形成了特色中医药文化品牌,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3)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文化事业发展,提升文化品位。中医药文化也是我国宝贵的旅游资源,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3]。在全国景区分布中,很多中医药文化古迹是重要景点。如河南南阳医圣祠、洛阳龙门石窟药方洞、王屋山名医祠、豫西大峡谷等,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吸引了大量游客。中医药文化资源能增加景区的亮点,提升其文化品位。另外,药用植物是重要的旅游景观树种,与园林绿化相结合,作为园林、庭院、景区的绿植等进行培育,能改良土壤、美化环境。

(4)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医是仁学,民众对中医药有特殊感情,“在世华佗”“妙手回春”“杏林春暖”等对中医的赞誉家喻户晓,百姓往往把中医师作为乡村楷模。中医仁、和、精、诚理念与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共同文化基因,在乡村振兴中弘扬优秀中医药文化,对农村乡风乡俗建设和道德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2 当前农村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党和政府各种惠农政策以及《中医药法》等的落地生根,特别是经过抗击SARS、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传染病之后,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更深刻,呼唤中医回归的愿望更强烈。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引导社会资源向农村汇聚,给农村中医药发展带来了大好机遇,但农村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农村人口的减少。乡村是中医药服务的主阵地,也是中医药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务工、求学人员大量进城,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一些自然村人口下降明显,部分村落消失,自然村重新组合。农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对农村中医药文化的延续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是农民对中医药需求的相对减弱。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依据中西医结合原则,建立了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机制,但随着赤脚医生退出历史舞台,传统中医在农村地位弱化,而且中医药相关配套设施不足,如中医堂、中医诊所缺乏等。同时,在日常开展的医学科普教育活动中,现代医学成为农村科普宣传的主要内容,缺少中医药知识的宣教。在中西医并存模式下,中医药也不再是农民看病的首选。

此外,中医药虽已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但是报销比例不高,且中医药价格波动大,性价比优势不明显,一些中药价格常处于高位等,这些因素也影响百姓对中医药的认可。

三是农村中医药文化阵地值守乏人。文化创新需要与时俱进,其核心元素是人才。中医师是农村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军,但目前农村中医药文化坚守者缺乏。特别是新的医师法施行后,一些赤脚医生或转岗,或年老后继无人。当前基层用人难,高校毕业生不愿意下基层,乡村医生层次参差不齐,医务人员学历、资质、数量存在明显短板,无法承担起乡村中医文化发展的重任。在当前乡村医师组成中,拥有中医资质的很少,不少乡村甚至提供不了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专门人才不足,在农村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的目标便难以实现。

四是缺乏有影响力的农村中医药文化元素和品牌。从整体看,凸显农村中医药文化的元素不多,一些带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标识影响力不足,已认定的文化遗产直接以农村中医药文化作为符号表达的不多。农村虽保留着不少中医药文化遗址和符号,但整理挖掘力度不够。一些地方政府缺乏中医药发展的整体规划,对中医药文化遗产和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据调查,农村不少中医药文化遗迹处于无人开发保护的境地,损坏、丢失严重。以河南省为例,有学者研究发现,在众多的河南中医药文化遗迹中,除了少数已被开发以外,大部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保护,更缺乏有效的发掘、整理、传承与宣传[4]。

五是药材资源未能充分开发利用。因多种原因中药材产品开发受到制约,如河南南阳的道地中药材有50多种,很多品种种植面积大、产量高,但市场开发步伐较慢;如桐柏县、方城县的木瓜已形成规模,但是成熟后因现代技术开发不好,药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5]。而且当前在商业开发中,一些企业追求短、平、快的市场化经营模式,没有真正把农村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作为千秋大业来抓。

3 农村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议

3.1 把农村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整体设计布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乡村振兴计划,乡村振兴离不开经济、文化元素,离不开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地方政府应做好整体设计。首先要把农村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健康事业进行规划,要让老百姓真切感受到基层健康事业特别是中医药事业的存在。其次要将之纳入经济产业规划。可结合当地中药材种植、采摘、加工等,逐步形成特色中医药农业。要把中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要点,具化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内容,作为县乡级重点工作来做。在村级发展规划中,与精准扶贫、健康扶贫、乡村振兴等对接,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

3.2 加强基层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农村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是中医人。一名中医、一个药铺,一个村子的中医药文化建设就可以带动起来。从国家层面,要出台更为积极优惠的政策,安排医学生下农村,鼓励中医药人才到基层建功立业;同时高校要针对性地做好适合农村中医药发展的人才培养,优化培养模式,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培养实用人才;当前基层的全科医师、乡村医师有医师证但无中医资质的不少,应消除管理藩篱,使具备中西医资质的人员成为乡村医生主体,让他们发挥积极作用。

3.3 增加文化建设经费投入,构建城乡合作帮扶机制

在宏观规划上,要从财政上给予支持,使之形成产业链和文化群。同时要积极探索多渠道的融资机制。城市有人力、资金、管理运行的资源优势,农村有广阔的原生态环境。一方面,可以通过青山绿水建设和中医药文化宣传,设立专项基金,吸引有志于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企业到农村投资,创建文化特色项目;另一方面,促进农村与城市各级机构包括医院、学校、公益机构等开展康复保健、养生、旅游等合作,形成共赢共享机制。医院可以通过城乡合作模式进行帮扶;中医院校可以充分利用景区开展药材识别等教研活动,把中医药教育基地设置在景区,既能丰富景区的文化品位,又能为中医药学教研活动提供支持。

3.4 加强中医药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

要促进中医药与旅游业发展融合,以中医药康复、养生、保健、休闲等为主要内容,开发中医养生保健旅游线路,开展中药种植、炮制等体验式文化旅游。通过科普形式让中医走向群众,从而把中医药文化、中药种植园区与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同时文化产品开发要注意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如山东省积极推进乡村中医药知识角建设,依托乡村书屋建设项目增加中医药科普读物内容;结合特色乡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生态农村[6]。在产品开发中,要注意利用“一带一路”优势推广中医药文化。“一带一路”建设必然会吸引更多外国友人到中国接受中医医疗,这既是医疗交流,也是文化交流,而相关技术可以开发为具有特色诊疗的旅游和文化项目[7]。

3.5 加大农村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和推广

“酒香也怕巷子深”,政府要主导推广中医药文化。如河南焦作市政府加大对四大怀药的文化宣传和品牌打造力度,广泛利用网络、影视传媒、新闻媒体等渠道,将焦作中药网建成“四大怀药”产业的大型网络平台[8],使四大怀药品牌深入人心。同时,要通过各种媒介平台建设推广中医药文化。有研究者开发了河南中医药文化遗迹传承辅助平台,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9]。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网络宣传农村中医药文化,“通过学习强化,让互联网技术手段和网络意识深入各级政府头脑,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来对中医药和文化旅游事业进行布局”[10]。

4 结语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南阳考察,对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出“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的新要求。传承与创新是农村中医药文化发展的基本命题,传承是前提,发展是根本,创新是出路。没有传承,中医就失去了根基;没有创新,中医就会失去活力。只有不断传承与创新,才能擦亮中医药这块金字招牌。当下正是农村中医药文化复兴的大好时机,要抓住机遇,把中医药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发展农村中医药文化内涵,为乡村文化的振兴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中医药农村文化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谁远谁近?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