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纪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1-12-05叶安琪赵冰
叶安琪,赵冰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重大纪念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日益受到重视,其活动过程可以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和效果的统一,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任务的实现。因此,举办重大纪念活动是政党、社会、高校等外部性力量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与时俱进地把握重大纪念活动的特点,全面分析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积极探寻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活动资源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重大纪念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要特征
重大纪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载体中的重要部分,是指“一定的组织、团体或者个人,为了表达对重要人物的思念、重大事件的回忆、重要时刻的纪念而策划组织的,对当下有重要启示、借鉴、教育意义的,通过举行纪念大会、发表文章社论、举办庆典仪式、开展文娱表演、组织主题比赛、弘扬习俗文化等具体形式来表达内心情绪的实践总和。”[1]其具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性、社会实践性和广泛参与性的特点。充分认识重大纪念活动的特点与优势,将有利于把握利用重大纪念活动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1 明确的教育目的性
教育目的为重大纪念活动的开展与运用提供了方向,也为其顺利开展增加了动力。任何重大纪念活动的开展,都包含计划、准备、开展、结束等阶段,都根据一定主题和目的,拥有明确的纪念对象、纪念程式和相对稳定的参与者。而且,党和国家任何重大纪念活动的举办都有深刻的价值导向,通过唤醒人们的民族集体记忆,将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影响,引导人们的行为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重温这部伟大历史能够受到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必须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对此,重大纪念活动通过回溯历程,生动讲述老故事,深入挖掘新故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促进受教育者继承先进文化,坚定初心使命,为国家和人民前进的道路凝聚精神力量。而且,重大纪念活动蕴含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包含拥护党的领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等教育内容。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弘扬纪念对象精神品格、诠释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等方式,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标,提供珍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1.2 广泛的参与性
重大纪念活动的广泛参与性是我党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原则。借助丰富多样的重大纪念活动形式以调动广大受教育者参与的积极性,进而由最初的组织宣传不断辐射到人们的自发参与,从而使活动的辐射影响力快速扩大。而且,国家举办重大纪念活动要进行提前策划、宣传以及活动准备、开展、结束等环节,其内容也会包含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活动辐射的范围广,而且大学生群体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更具有高度的国家荣誉感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因此参与度高。高校师生在新媒体的传播下以及教育部门的组织宣传中,积极参与到重大纪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去,这样一来,大学生既是纪念活动的参与者,也是纪念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进而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重大纪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更能引起学生强烈共鸣,实现教育内化。同时,当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由热点新闻而衍生的全社会关注的重大纪念活动,不断由新媒体传播到全国各地,从意识形态领域潜移默化地鼓励着人们主动参与其中。
1.3 突出的社会实践性
各种形式的重大纪念活动是从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逐渐生发的,社会实践性是重大纪念活动的本质属性。发挥重大纪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主客体的实践互动,并从现实情况出发,根据纪念活动的实际开展情况和具体教育内容,因势而新地改造教育方法和活动参与的“事”“时”“势”,这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而且,组织者策划、组织、开展活动以及参与者参与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二者都能切身感受到重大纪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实践中改变和提升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此,重大纪念活动把社会各界的力量组织起来,扩大重大纪念活动参与的渠道和路径,把握大学生行为、心理的发生、影响和引领机制,在实践活动中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参与者在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有效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能力。例如,国家举办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将所要传达的价值理念通过教育部门传达给高校,高校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活动将所传达的价值观体系转变成具有强大渗透力的实践形式,从而被受众接受、内化。
2 重大纪念活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重大纪念活动通过探讨历史事件、人物的时代价值以及其思想精神,以鲜活画面感和真实感知促使个体追忆历史、体味精神和感知意义,继而促进大学生思想认知、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以及行为方式的提升,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历史认知、家国情怀、政治信念,促进大学生知行转化,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
2.1 鉴往知来,深化大学生的历史认知
重大纪念活动的举办能让大学生感受到历史、传统和文化的积淀,表达对历史的尊重、追忆和缅怀,从而深化大学生历史记忆,激发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重大纪念活动的举办,在全面宣传党的革命奋斗历程的同时,更能激发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深化大学生历史认知。也就是说,在回顾历史中展望未来,在潜移默化中激励大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从而激发大学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资本主义文化的侵蚀,导致部分大学生缺乏历史认知,缺少责任意识和奋斗意志,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该主动承担历史使命。重大纪念活动能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绩、革命风范和高尚品德,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坚持党的领导,树立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坚定改革必胜的决心;有助于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深切体会历史赋予自己的使命,在革命前辈的精神鼓舞下激发大学生主动承担起历史使命的责任感,引导大学生把这份责任感融入日常生活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之中,继续发扬中国共产党敢为人先、顾全大局、艰苦奋斗和勇于创新的先进精神。
2.2 情境营造,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重大纪念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情感认同,促使大学生在实践参与中感受到个人与集体的情感交流。任何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通过举行仪式,群体可以周期性地更新其自身的和统一体的情感。”[3]对此,重大纪念活动在举办的过程中着重挖掘纪念事件的深刻意义以增强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并借助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激发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首先,激发大学生对共产党、社会主义的情感。通过参与重大纪念活动,让大学生沿着革命足迹,进行一场红色之旅,重温中国共产党历史,从而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也在实践中激发大学生对党、对社会主义的深刻情感。其次,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育民族精神。重大纪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重大纪念活动借助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人们重温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不怕牺牲、甘于奉献、敢为人先、众志成城等崇高精神,让更多的大学生感受先烈们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深刻感受我党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改革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和艰苦的历程,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3 价值导航,坚定大学生的政治信念
重大纪念活动作为一种政治仪式,在表达对历史的缅怀的同时,也与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需要紧密联系,其最终目的是引导受教育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立场。首先,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当代大学生承受着多元文化的渗透和冲击,在理论信仰方面有非理性化、模糊化、边缘化的倾向。所以利用重大纪念活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党的理论教育,让大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取得的伟大胜利和理论成果,有助于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引导他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内涵,而并非局限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浅显了解,从而在尊崇马克思主义中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正确的学习态度,最终坚定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其次,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贯通的逻辑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本质上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对此,重大纪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全面认识党史国情,深入认识和认同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做出的巨大贡献和赢得的光辉业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最后,坚定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借助重大纪念活动向大学生集中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显示出我们离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中国梦愈发接近,坚定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同时也激励大学生准确定位自己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位置,勇挑重担,开拓创新,用自己的双手拼搏奋斗、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
2.4 实践巩固,促进大学生的知行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进而帮助其塑造健全的人格。人格指的是个体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品格、品质的综合,是个体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品质的高低决定个人素质的高低。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的重大纪念活动,对于提升大学生人格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在重大纪念活动中,活动组织者会向参与者传递活动目标,使活动参与者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接着通过受教育者实践参与导向性活动,进而逐渐接纳活动所倡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帮助活动参与者不断巩固所确立的正确的“知”“情”“行”,帮助受教育者实现知行转化,使得受教育者在“内化与外化”过程中实现自我思想品德的提升,并将理论转化为行为习惯。比如,今年举办的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用实践的形式来实现对历史事件的追忆、对历史人物的纪念,通过实地参观、实地考察,引导大学生感悟历史,让参与者在特殊的时刻、特定的场景中再一次实际感受先烈们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质,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潜移默化中,促进受教育者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进而逐渐使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觉理性认识、行为和良好的人格品质,外化为品德行为。而且重大纪念活动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中国共产党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忠诚厚德、不畏牺牲、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优良传统的认知感,也警示大学生牢记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增强对党和国家的历史责任感。从而激励大学生将这种认识、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牢记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求真务实,积极进行政治参与,投身到改革创新、民族复兴的伟大任务中。
3 重大纪念活动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挖掘重大纪念活动这一生动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要求活动组织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促进活动形式多元化,兼顾纪念活动的感染性、教育性和吸引力;推进活动内容深入化,挖掘其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固本培元,注重活动过程科学化,因事、因时、因势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3.1 寓学于行,促进活动形式多元化
利用重大纪念活动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需要积极运用学生主体性的原则,结合重点工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重大纪念活动。引导纪念活动形式植根于时代,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形式,以增强纪念活动的吸引力,帮助各个层次的大学生有选择性地参与,同时要把思想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要素渗透到纪念活动策划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比如,发表纪念文章等文本纪念形式,以表达缅怀、认同和展望,激起学生对纪念对象意义、价值的追问;举办纪念大会、座谈会、学术研讨会等会议纪念形式,旨在呈现典型事迹、凝练精神品格,进行中国共产党重大理论问题的阐释、重要事件的评价、重要历史人物的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纪念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纪念文章、故事和影片等,营造浓厚纪念氛围,强化大学生的历史想象和记忆。例如,在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开展过程中,各地可以推出各种“追寻伟人足迹,重走长征路”的红色主题旅游路线或活动、鼓励学生拍摄庆祝建党100 周年宣传视频。从而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矢志不渝躬身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的历程,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之情。总而言之,重大纪念活动的参与形式要多元化,要兼顾纪念活动的感染性、教育性和吸引力,发挥重大纪念活动的育人实效。同时,组织者在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参加活动时,需要明确活动开展的目的,把握好活动本质与灵活改进的关系,处理好活动本身的严肃性、规范性与时代性、大学生特性的关系,杜绝流于形式而缺乏对活动意义思考的现象。
3.2 凝练真谛,推进活动内容深入化
举办重大纪念活动,应该提炼出其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深刻挖掘其思想内涵,凝练精神真谛,以推动活动内容的深入展开,进而提高大学生对活动内容的理解和认同。毛泽东曾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对此,重大纪念活动的举办要有阵地意识,重大纪念活动的内容展开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观点,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首先,需要在活动中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巩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认同。在重大纪念活动中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引导,引导大学生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体悟中国共产党的高尚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斗争毅力,增强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向心力,以实现重大纪念活动所特有的思想观念整合和文化渗透功能。其次,必须坚持以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激励大学生努力承担起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从而进一步强化巩固大学生对党的集体记忆基础,强化大学生集体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祖国建设、紧跟时代潮流、提高主人翁意识、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最后,要以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大学生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教育,开展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抓好专题学习、专题党课,提升大学生的理论基础。让大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提升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尊崇和深刻认同,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3.3 固本培元,注重活动过程科学化
首先,以重大纪念活动为契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事而化,把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大学生思想困境,引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的头脑,就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5]对此,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在重大纪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平等讨论等活动参与形式,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互动和交流,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在活动组织中渗透理论知识,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推动理论学习教育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在缅怀前人、激励今人、教育后人的过程中,凝聚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其次,重大纪念活动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时而进,积极利用这一契机因时制宜、应时而动、顺时而进地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纪念活动举办的核心内容就在于让大学生明确自身的时代责任及历史使命,进而指引大学生积极将个人理想投入国家和民族的建设之中。对此,就要充分利用各种纪念活动形式,讲好党的故事,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让大学生深入参与到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中去。事实上,“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6]脱离大学生实际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呆板的、说教式的,而重大纪念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促使教育内容由抽象性向现实性的转换。对此,将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意识形态置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之中,教育主客体在活动中更容易形成强烈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使得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价值观念,这一意识形态整合的方式,比单方面的强制性灌输更坚定和持久。
最后,借助重大纪念活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因势而新,适应情势的演进常态,结合社会新变革,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新时代,网络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重大纪念活动中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因势而新,重点就在于主动占领网络“新阵地”,把握网络话语权。对此,我们要严厉回应网络中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将党史庸俗化、娱乐化,肆意抹黑歪曲党的历史、攻击党的领导的错误言论,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认识。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2]对此,国家就借助举办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的契机,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将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史与网络新媒体相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而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党史观。从而,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批判西方不良思潮,实事求是地分析党史上的重大问题,推进党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在网络“新阵地”中的传承与发展。
4 结语
重大纪念活动借助其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代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在缅怀前人、激励今人、教育后人的实践参与中,可以不断凝聚使命感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逐渐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活动这一契机,不断挖掘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借助正确路径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