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蜂毒疗法医治腱鞘囊肿有效

2021-12-05王东

蜜蜂杂志 2021年11期
关键词:腱鞘包块囊肿

王东

(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林业局小根河管护区,黑龙江 塔河 165201)

腱鞘囊肿是发生于关节部腱鞘内的囊性肿物,是由于关节囊、韧带、腱鞘中的结缔组织退变所致的病症。囊肿为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囊壁光滑与皮肤无粘连,张力大而有弹性感,重压时有酸胀感。中医学认为,腱鞘囊肿是因为“筋结” 或“筋瘤”,郁滞运化不畅,水液积聚于节经络而成,多因用力扭转或跌扑所致。蜂毒疗法治疗腱鞘囊肿有效,具有疗程短,用蜂少,痛苦小,不易复发的优点。

1 发病原因

腱鞘囊肿的病因现在尚不清楚,有人认为腱鞘囊肿是一种关节退变性囊肿,其发生与长期炎症刺激反复的外伤、骨性关节炎、感染、劳损等因素有关,导致关节囊、韧带、腱鞘等结缔组织营养不良,继而发生退行性变。

2 症状检查

(1) 检查手部、足踝部位是否有受伤或者慢性劳损的情况,是否长期从事局部关节反复活动的职业。

(2) 囊肿出现的部位是否有酸胀不适的感觉,比较大的囊肿会影响关节部位的活动。

(3) 囊肿光滑成球形,一般张力比较大,肿块比较坚韧,压迫的时候有酸胀痛的感觉。

3 病理学检查

腱鞘囊肿切面呈淡黄色,有完整薄层纤维性包膜,内有小梁分隔的脂肪小叶。

4 鉴别诊断

4.1 腱鞘巨细胞瘤

腱鞘巨细胞瘤可以生长在肌腱的腱鞘上。常可见实性的肿块,按压有韧性,可以活动,在核磁或彩超可以见到实性的肿物,可以鉴别。

4.2 痛风

痛风可致手指或脚趾肿胀,伴有疼痛。痛风的病人往往尿酸高。

4.3 绒毛结节滑膜炎

部分绒毛结节滑膜炎可以发生在肌腱的腱鞘上,常有小而硬的结节。彩超和核磁共振可以进行鉴别诊断。

4.4 脂肪瘤

脂肪瘤通常不是球状,抽吸也不会产生液体,超声显示为非囊性肿块。

4.5 腕管综合征

食指、中指的感觉异常,通常在夜间更严重,麻木会影响睡眠,部分患者可有夜间麻醒。

4.6 滑膜肉瘤

与腱鞘囊肿症状相似,软组织内可有钙化影,采用影像学方法鉴别。

4.7 动脉瘤

位于动脉处的腱鞘囊肿,应与桡动脉瘤相鉴别。桡动脉瘤有搏动感,触诊及B 超可鉴别。

5 蜂毒疗法选穴

腱鞘囊肿初期可选主穴:阿是穴,取蜂针直刺阿是穴,有助于活血散结,疏调经筋作用。配穴:发于腕背者,加外关、阳溪、列缺、腕骨、太渊、合谷、曲池;发于足背者,加解溪、昆仑、申脉、太冲。

整体观选穴:大杼、中脘、肺腧、心腧、膈腧、肝腧、胆腧、三焦腧、肾腧、阳陵泉、绝骨。

腱鞘囊肿早发现,早治疗,康复快。腱鞘囊肿初期未成硬结时,治疗几次可痊愈。如病程长,囊肿坚硬,蜂毒疗法就应延长治疗疗程,当腱鞘囊肿变软后,腱鞘囊肿部位、毫针常规消毒、取较粗毫针,针刺腱鞘囊肿中点和四周各刺入1 针,以刺破对侧的囊壁为度,留针20~30 min,出针时尽量摇大针孔,以无菌纱布垫在皮肤上,从旁边稍加压囊肿,尽量使囊内的黏稠状物全部排出,然后常规消毒并加压包扎3~5 日,一般1 次即可。若囊肿未全消或复发可于1 周后再治疗1 次,直至痊愈。

6 操作方法

蜂毒疗法操作方法详见《蜜蜂杂志》 2019年第8 期的《蜂毒疗法实用操作方法》。

7 典型病例

赵女士,手工从业者,右腕背腱鞘囊肿,去医院检查右腕背侧可见一圆形包块,外形光滑,边界清楚,表面皮肤可推动无粘连,囊肿张力较大。包块坚韧,有囊性感,囊肿的基底部固定不活动,包块无红肿压痛。无波动感,手指无麻木,偶有酸痛无力,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经蜂针试敏无过敏反应,治疗初期取蜂针散刺腕腱鞘囊肿的部位,即阿是穴,适应蜂针后可直刺或活蜂蜇刺,每次用蜂量由2、4、6只蜂,循序增加。配穴选曲池、合谷、外关。经几次治疗痊愈。

治疗时如果出现红肿、热、痛、痒等反应时,可适量延长间隔治疗时间,一般情况间隔时间2~3 天1 次或3~4 天1 次,10 次为1个疗程。

注: 为了安全,蜂毒疗法临床应用前必须做蜂毒过敏试验。对蜂毒过敏的患者,或者有禁忌证的患者,应禁用蜂毒疗法治疗,以免引起不良过敏反应的发生,或做脱敏治疗后方可应用小蜂量,蜂针散刺法,循序渐进治疗,适应后方可应用蜂针直刺法或活蜂蜇刺法。

猜你喜欢

腱鞘包块囊肿
多发肿瘤样钙盐沉着症复发1例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右足底腱鞘巨细胞瘤1例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体检发现肝囊肿该怎么办
腱鞘囊肿多半自消
肝囊肿与癌“不沾亲”
肝囊肿要不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