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菜绿色高质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

2021-12-05张钦洋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年5期
关键词:角果壮苗苗床

张钦洋

宣汉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四川达州

宣汉县常年种植油菜面积约2.93万hm2,总产达8.5万t,面积和总产位居四川省前茅。近年来,宣汉县在油菜生产上以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为导向,以轻简栽培为重点,以节本增效为目标,示范推广优选良种、免(少)耕轻简栽培、化肥农药“双减”、绿色防控等栽培技术,推动油菜生产由增产向提质转变。

1 优选良种,区域种植

选用良种是油菜高质高效的基础。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耕作制度等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区域栽植的“双低”优良品种。油菜育苗移栽宜选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品质优、产量高的“双低”油菜品种,每公顷备足“双低”油菜种1 500 g。直播(机播)油菜宜选用植株矮健、分枝部位较高、主花序发达、耐裂果、耐密、抗倒的“双低”油菜品种,每公顷备足“双低”油菜种3 750~4 500 g。油菜种植坚持一个区域种植一个品种,集中连片分区种植不仅能避免“双低”优良品种与常规品种串粉混杂,还便于油菜籽集中收贮和加工,保证油菜籽品质。

2 增密播栽,轻简栽培

2.1 整办田地

由于油菜种植面积大,季节性缺乏劳动力现象突出,水稻收获后及油菜播栽期间雨水较多,湿害严重,田地整办难度大,宜推广免(少)耕轻简栽培技术。水稻散籽后及时开沟排水,收获后及时开好“三沟”:主沟深40~50 cm、宽33 cm,围沟深、宽各33 cm,厢沟深、宽均为27 cm,做到“三沟”配套,沟沟相通,排水通畅。沟槽田按厢宽3 m、塝田按厢宽4 m拉绳开厢,将开沟的泥土均匀覆盖在厢面上,播(栽)前浅耕或免耕厢面,使厢面平整、高低一致。

2.2 适时播栽

油菜在播栽方式上坚持因地制宜,直播和育苗移栽并重,宜(直)播则播,宜栽则栽。

1)壮苗移栽。在劳动力充足,土地资源匮乏,生产水平较高的区域宜推广油菜育苗移栽,推行集中育苗,培育壮苗。培育壮苗在技术上抓好“六个统一”(统一油菜品种、育苗地块、苗床标准、育苗时间、精细播种、苗床管理)。一般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好、排灌方便,并在1~2年内未种过油菜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的旱地做苗床,根据大田计划面积和种植密度确定苗床面积,一般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为1∶5[1]。苗床整地必须做到厢面平整、土壤细碎、土层上松下实,结合整地过程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施有机肥30~45 t,过磷酸钙300~375 kg、钾肥75.0 kg等。育苗时兼顾壮苗早发和安全越冬两方面,以冬前不现蕾抽薹为原则做到适时早播,并分厢定量、均匀撒播不漏播、无虫籽、无深籽。一般苗龄30~35 d,苗高20~23 cm、绿叶数5~6片时即可移栽,移栽时挑选秧苗矮壮、叶片大而适度、根系发达的大苗、壮苗移植。移栽时应提倡宽窄行规范种植,移栽规格按窄行33 cm、宽行66 cm、株距23~27 cm,窄行排在厢边,宽窄行相间单株栽植,每公顷栽植7.50万~8.25万株。坚持带土、带肥、带药、大小苗分级移栽,行要栽直、根要栽稳、颗要栽正,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粪水[2]。油菜移栽成活后,选用壮苗及时查苗补缺,确保移栽密度。

2)增密直播。油菜直播栽培技术可以做到省工、节本增效。针对劳动力相对匮乏、土地资源丰富、田块分散区域可推行油菜人工直播;高标准农田改造区、相对集中连片田块,宜推行机械直播,直播(机播)油菜每公顷密度37.5万~45.0万株为宜。油菜直播(机播)把好四关:一是适期早播关,直播(机播)油菜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二是播种质量关,厢面浅(不)留稻桩,用细土(稻草)覆盖。人工直播以撒播为宜,实行分厢定量,均匀播种,播后细土(稻草)覆盖,泼施清粪水,保持厢面湿润。三是苗齐苗全关,播后加强田间管理,以免干旱及虫害影响出苗,油菜出苗后,及时匀密补稀,达到直播(机播)密度,确保苗齐苗全。四是防除杂草关,油菜播后和出苗后及时去除田间杂草。

3 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

根据油菜需肥规律,结合绿色高产高效对肥水需求,施肥按照氮、磷、钾=1.0∶0.5∶0.8进行配方施肥。施肥做到“三增一减”即: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增施硼肥,减少化肥用量。

3.1 施足底肥

底肥对改良土壤、培育壮苗、提高油菜产量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整办田地时,应结合施足底肥。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有机肥疏松通气、保水性好、肥效全面,利于土壤改良和油菜根系生长。移栽油菜一般每公顷施用农家肥22.5~30.0 t,复合肥450.0~600.0 kg,硼砂15.0~22.5 kg。直播(机播)油菜群体较大,底肥施用量可适当增加,每公顷施用农家肥30.0~45.0 t,40%油菜专用复合肥600.0~750.0 kg,硼砂30.0~45.0 kg。

3.2 早施追肥

追肥是油菜苗期发育健壮的基础。追肥早施有利于在前期较高的温度湿度条件下,促进多长叶快发根,达到冬发壮苗的高产苗势。苗期提苗追肥在油菜移栽成活、直播出苗后,根据苗情每公顷用尿素75.0~150.0 kg兑清粪水15.0~22.5 t浇施;也可间隔10~15 d分两次施用追肥。

3.3 巧施蕾薹肥

油菜蕾薹肥是促进油菜春发稳长,争取枝多、角多,实现油菜高产的关键肥。根据蕾薹期油菜长势,酌情追施油菜蕾薹肥。蕾薹肥一般在薹高10~20 cm时,每公顷用尿素150.0 kg兑清粪水22.5~30.0 t浇施。在油菜初薹期和初花期结合防治菌核病,每公顷用速效硼肥1 500 g加水450 L均匀喷在叶面,防治油菜花而不实。

4 绿色防控,重防菌核病

4.1 清沟排湿

稻田油菜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湿度较大,特别是遇多雨年份,土壤胀水严重不利于油菜根系生长,造成烂根死苗,形成湿害。油菜生长期间,要及时清理好“三沟”(主、厢、围沟),排出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害,以利于壮根、防病、防倒伏。

4.2 中耕除草

随着雨水增多气温升高,水稻土壤比较黏重,失水后容易板结,杂草生长迅速,不利于油菜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因此,在油菜成活后和早春油菜封行前应及时中耕除草,疏松表土,改良土壤通气状况,提高土壤温度,调节土壤湿度,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油菜根系发育,并彻底清除杂草。

4.3 绿色防控

要加强病虫草害防治,及时除草,加强对油菜蚜虫、菜青虫、菌核病等病虫杂草害防治。在防治上,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全面推行绿色防控技术。在油菜(播)栽前10~15 d,选晴天用41%草甘膦等除草剂兑水全田均匀喷施,杀灭田间杂草和再生秧苗。油菜5叶时杂草3叶前用烯酮·草除灵防除杂草;注意防治菜青虫和蚜虫,油菜移栽成活后10~15 d用20%氯氟比氧乙酸300 g/hm2防治菜青虫1~2次;用10%吡虫啉300 g/hm2防治蚜虫1~2次;初花期用80%多菌灵1 500 g/hm2或使百克600 mL/hm2防治油菜菌核病,间隔7 d再防治1次[3]。

5 适时收获

适时收获是实现油菜高产的保证。过早收割,角果的成熟度低,种子中的油分转化不充分,含油率低,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低,影响产量和含油量;过迟收割,在收运过程中角果容易开裂撒落,造成浪费。判断油菜黄熟度,确定合适的收获期,应根据整个植株的茎叶状况、果皮色泽和种子成熟度来决定。采用人工收割的油菜应当在整片地块80%进入黄熟期进行收割,此时油菜主茎呈淡绿色,叶片脱落,主花序角果多呈鲜亮的枇杷黄色,中上部分枝角果为黄绿色,籽粒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或暗褐色,籽粒饱满、硬化。人工收获应在早晨露水未干时进行,接近植株基部低割,利于种子后熟。采用机械收获的油菜,由于收获时直接脱粒,为防止脱粒不净造成浪费,应适当推迟收割期,一般在全田油菜85%以上的角果呈枇杷黄色时适时收割,同时将秸秆充分粉碎均匀铺撒于田面,增加有机质、培肥地力。

猜你喜欢

角果壮苗苗床
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启动
基于光谱反射特征的油菜角果成熟指数构建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贵州芥菜型油菜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温室辣椒高效嫁接及培育壮苗
培育核桃优质壮苗的关键技术
油菜机收专用品种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直播油菜种植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