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一个作家40年的文学历程
——“《李佩甫文集》发布会暨研讨会”纪要
2021-12-05张丽,杨莉
张 丽,杨 莉
(河南文艺出版社,河南 郑州 450018)
2020年11月27日上午,由河南省文联和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李佩甫文集》发布会暨研讨会”,在河南省文联隆重举行。鉴于疫情期间,本次研讨会没有邀请省外专家。参加研讨会的有我省文学界领导、作家、评论家、出版家等,还有作家李佩甫本人,以及央视“中国作家文库”节目组,《大河报 》等媒体记者。会议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马达主持。与会者的发言摘要整理如下(张丽整理,杨莉审核)。
耿相新(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
我们出版这套《李佩甫文集》应该是空前的,至少在文艺社和我们集团之前都没有出过。我想这套书应该是个开头,仅仅是佩甫老师创作生涯的阶段性成果。接下来应该为像张宇老师、孙荪老师这样的作家出文集,这是一种很好的出版方式。还可以继续扩展到诗歌散文,这些我们都可以尝试。
我们正在策划一套书叫“中华文脉”,从中原到中国,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做150本,分6个系列:文明探源、文化创造、文化名人、文化经典、文化传播,还有文化黄河。为什么要做这套书?其实也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梳理中原文明、黄河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找到中国的文化基因在什么地方。
通过这个来看佩甫老师的《河洛图》,实际上还有另外一种写法,那就是“河洛镇”,以一种素描的方式,把河洛镇的历史呈现出来。实际上真正的八卦和太极图是在那个地方起源的,阴阳和八卦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如果佩甫老师感兴趣的话,可以做一些这方面的创作。
佩甫老师的这些书,《学习微笑》《羊的门》《生命册》等,反映的基本都是中原精神,也体现了历史的厚重感。佩甫老师对中原文化的解读,让河南在全国有了新的影响。
王守国(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在河南作家里面,李佩甫老师的作品,我读得是比较系统的,他所有的长篇我都认真读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读《李氏家族》,后来读《羊的门》《城的灯》《等等灵魂》《生命册》《平原客》《河洛图》等。
现在反复提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我觉得佩甫老师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根扎得最深,泉眼最旺盛。与此同时,他也是最勤奋、最持之以恒的作家。佩甫老师不像是跑100米、200米能得冠军的选手,但跑马拉松,他一定是冠军。他年轻时精力旺盛时没有井喷,年过五十之后,年纪大时也没有减速,而且越来越炉火纯青。
前面说到“中华文脉”这套书,作为中原作家,不论你是不是河南人,借这个机会,有必要梳理一下:中华文脉的根在哪里?魂在哪里?根通过什么根系绵延到今天?魂通过什么影响到当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觉得对增强地域文化的自信,或提升我们在文学创作中理论的自觉,都是别的题材不能代替的。这是我的体会。
薛冠华(河南文艺出版社社长)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筹备、策划与编辑,15卷本的《李佩甫文集》于2020年8月出版上市。
我们都知道,作家李佩甫是河南本土作家中第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他自1978年发表处女作开始,一直笔耕不辍,四十余年创作了490万余字。除“茅盾文学奖”外,其作品还曾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好书奖”“人民文学奖”等二十多种文学奖项。“对文学的热爱,是我一生的命题。”李佩甫曾如是说。他坚持以理想光芒照耀下的批判精神来透析社会、剖析人性,对时代变迁进行深入思考和表达,体现了一个作家极高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李佩甫文集》,是一部对于当代中国史有着百科全书意义的作品,集李佩甫40余年创作之大成,也见证了李佩甫从平原出发,书写中国和世界的文学履迹,是作家创作成就与文学历程的集中体现。文集共15卷,490余万字,包括获得“茅盾文学奖”的《生命册》,“中国好书奖”的《平原客》,最新长篇小说《河洛图》,以及当年引起社会和文坛震动的《羊的门》;中篇小说卷收入了作家久负盛名的代表作《无边无际的早晨》《学习微笑》等;短篇小说卷收入了他脍炙人口的名篇《红蚂蚱,绿蚂蚱》《画匠王》等;散文卷是作家的首部散文集,时间跨度30余年。可以说,《李佩甫文集》的出版,是当代河南文学的阶段性成果,是厚重河南、文化河南的一张名片,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成果。当然,也是我们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河南文艺出版社的重要收获。
回顾这套文集的出版,可谓多年合作的水到渠成。缘于多年与李老师的愉快合作,我们终以家乡出版社热切、真诚的态度,踏实、严谨的作风,得到李老师的支持,有机会出版这套文集。
2019年5月,我们成立了社长、总编领衔,优秀编辑陈静及小说编辑部全力以赴投入《李佩甫文集》的编、审、校中。在紧锣密鼓的精编精校之后,刘运来在装帧设计上也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思考,竭力以设计传达出这套书的分量与特色,诠释我们中原及中国文化的特色。封面是以素洁白色作底,勾勒出中原民间泥泥狗图案,配以经典红黄绿色,鲜艳夺目,并采用烫压工艺,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与触觉感受。
文集的出版也得到了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的重点项目扶持。这套书是我们社的精品书、礼品书,代表着中原作家的最高创作水准,是我们河南人的骄傲;也是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规格最高、体量最大的作家文集,其中凝聚着多方付出的努力。《李佩甫文集》出版后,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作家网、中华读书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燕赵都市报、北京日报、今晚报、大河报等多家媒体予以报道,2020年10月入选《中国出版传媒商报》三季度影响力书单,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20余家出版单位联合发布的文艺联合书单中,入选月度好书,等等。
继《李佩甫文集》之后,我们将以此为良好开端,用四五年时间,有计划地推出“豫籍当代作家文集”系列。
孙荪(著名散文家、评论家,河南省文学院原院长)
作家是用作品说话的。《李佩甫文集》15卷,起码说了三句话:李佩甫是文学豫军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性作家,李佩甫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代表性作家,李佩甫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代表性作家。
这不只是李佩甫个人的事情,不仅对河南文坛以鼓舞和振奋,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它的必然性。
“李佩甫现象”不是突然出现的,这让我想起20年前的一个戏言和一段心语——
2000年,河南省文学院正在建设的时候,我看到征好的地面上东南角有一棵大树,只有一棵。我随机对搞基建的同志说,这棵树不要动,要保护好。
我对佩甫说,院里将会长出许多不小的树,也会有大树。但这棵树就应在老弟你身上。
佩甫自然是推脱。我说我这话不完全是玩笑,是有根据的。我这个根据和预言首先来自我参加第一、二、三届“茅盾文学奖”初选工作的深刻体会。姚雪垠、巍巍、李準三位豫籍作家得奖,使我感受到蕴蓄在这方土地上的作家的难以估量的潜力。其次是我对新时期以来文学豫军的观察和了解。这些已经写在当时刚刚完成的一篇长文《文学豫军论》里。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有两段话。一段是引用李佩甫的心语。2000年,李佩甫在一次谈话中,回顾自己前20年创作上经历的艰难跋涉过程,他说,1985年几乎是他的崩溃时期,“此前的写作几乎是一堆废纸,写这有什么意义?”
经过严厉地拷问自己,他悟出了三点:
第一,人是不可超越过程的,不能一天之内走完从业余写作到专业写作的过程。
第二,语言就是思维,认识就是生活。文学语言与体验、认识、思想一起生长;如果没有思想的容量,没有认识的容量,特别是没有对人类生命的深刻感觉和发现,文学就没有意义。
第三,作家需要不断地反叛自己,不断更新,不断实践,实践可能产生思想,不断实践,不断产生思想,才能不断地走近文学。
接着,1986年,李佩甫创作出《红蚂蚱 绿蚂蚱》。这是李佩甫痛苦思考后的第一篇作品。然后,有十几部中篇小说、三部长篇小说、三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和不少短篇小说问世。
佩甫当时说,很多年以来,没有站直腰说自己是个作家,是个中国作家。完成《羊的门》以后,他才感觉到“完成了对一块土地的认识,才敢于对地球说,我是一个真正的作家,真正的中国作家了”。
我知道,一个作家一旦思想上觉悟了,那作品不让出来都不行。李佩甫就是这样。
另一段话是那篇文章中我对文学豫军发展现状的概括思考和预言:
在最近20年间,最活跃的豫军作家基本上是越战越勇,还没有人呈现江郎才尽、停下来、倒下来的迹象。在对传统的开掘和资源的开发上,在创新的动力上,不仅没有出现衰颓之势,而是蓬蓬勃勃,方兴未艾。
只是,直到今天,说文学豫军已经八面威风,仍然为时尚早。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解决,局限性的克服肯定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作为这一支文学劲旅代表的大匠,还不能说都已是这个文学时代的代表,无论视野、胸襟、见识、学养、技术,都还需要加强、加深;当然,还有时代机遇,和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开发和展示潜力的本领。毋宁说,文学巨匠还正在锻造和攀登之中。
好在这些已被许多作家所认识,豫军的中坚力量大多正年富力强,新的创作力量正在补充上来,这种势头如果能够保持下去,并且保持清醒头脑,这个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作品,这个民族的代表性作品,可能在这里产生,并且在最近;或者,如果再后退几步看目前已经出现的作品,可能就在其中。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判断文学的生命力需要时间。我们提前说出将来历史才配说的话,也许不算狂妄。
一个可以预见的美好前景在等着我们。在新世纪的新背景下,文学豫军将在更加自觉的基础上,把文学事业推向新的层次。
新世纪这个20年,是李佩甫创作的爆发期,若有神助。由《羊的门》开启的“三字经”系列,艺术的魅力与思想的力度一起释放。
张宇(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协原主席)
孙荪老师曾说:“李佩甫就是河南的文学王。”
我想找三个坐标来探讨李佩甫的文学创作。
第一,从全国的文学版图来说,真正把中国新时期文学推向高峰的是50后这一批作家,例如北京的莫言、阎连科、刘震云,代表河北的铁凝,代表上海的王安忆,代表山东的张炜,代表陕西的贾平凹……代表河南的是李佩甫,他当之无愧。
第二个坐标,河南本土作家。讲起地域性作家,两三个就很多了。从李準到张一弓,从张一弓到李佩甫,这是代表河南本土作家创作水平的,与任何一个省份相比,我们都是优秀的、突出的。
第三个坐标,河南省作协主席,从张一弓到田中禾,我到李佩甫,这四个主席,都是写长篇小说的,只有佩甫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个是硬指标。
与佩甫相识40年,他比我出道早,我比他红得快,他比我后劲足。从文品到人品,他都是一流的。
远学老杜甫,近学李佩甫。
乔叶(专业作家,河南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
这套文集是佩甫老师多年来一个整体性的文学成果的展示,特别有意义。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我就不再表达对他的各种崇敬之情了。我一直记得佩甫老师给我说过的一句话,“你们这些作家还不足以让我们恐惧”。那是我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还不错,得了一些奖。我觉得这句话当然有勉励的成分,但其实也有鞭策的成分。
比如说我们有很多不足,后来我把河南本土作家的作品做了一个整体性的阅读。我觉得从文体、结构、语言各个层面上来说,我个人和前辈们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我觉得这也很幸福,就是说前辈们走得那样稳健,身影那么高大,我们跟在后面,我觉得有轨迹,有车辙,有方向……当然也很有压力,还有一种动力,总之,觉得非常幸福。
墨白(专业作家,河南省作协副主席)
我今天一早乘高铁从老家淮阳赶过来,车过许昌北站的时候,我自然想到了佩甫,想到2011年我前往佩甫的老家丈地村的情景。那年元月下旬,庚寅年腊月二十,佩甫85岁的母亲去世。十年过去了,那个冬日下午我在丈地村佩甫家老宅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一刻,多年的念头更加强烈地来到我的意识里:佩甫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比如“平原三部曲”,《李氏家族》等等,写的都是他熟悉的生活。
当列车从佩甫熟悉的不断被他书写的土地上驶过时,我也想到了鲁迅。鲁迅的小说大多写的也是他熟悉的鲁镇。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他重要的作品比如《罪与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白痴》的背景,都是他熟悉的彼得堡;如果没有十年西伯利亚的流放生活,就不可能有像《死屋手记》这样小说的诞生。其实,许多作家都是这样。佩甫掌握了文学的根本:一个真正的作家都会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那是他作品的根。如果佩甫没有他熟悉的丈地村,没有他熟悉的蒋马村,也不可能有他的“平原三部曲”。
以上是第一个话题。第二个话题是:面对迎面而来的命运。1992年佩甫出了一次车祸,他在省人民医院住院的时候,我专程从周口赶来看望他。记得那是一个上午,因为不到探视时间,我翻过围栏来到佩甫的病房里。一次让佩甫没法想象的车祸,就是他迎面而来的命运。如果我们只是听别人来讲述,那么我们对这场车祸的感受远远没有当事人感受得那么深刻。当然,我们宁愿不要这样的“深刻”,谁也不愿与这样的车祸相遇,问题是我们无法躲避。对于一个作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生命体验,没有难以逾越的迎面而来的生命经历,他就很难上升到更高的层次。佩甫的写作,是勇于面对这种迎面而来无法躲避的命运的,并且他把这种真切的生命感悟升华,然后赋予他的小说人物,因而他的作品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最后,我想说的是:佩甫给自己的文字找到了自我生长的土地。这个生长的土地就是中原,他“平原三部曲”里的中原。一个真正的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都会思考这个问题,比如前面说过鲁迅、陀思妥耶夫斯基,再比如福克纳。最近我在重读福克纳,他的《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等,他所有的小说,都在写他熟悉的那片土地,写他熟悉的家族,写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写种族的矛盾,他把他小说里的所有人物都安放在了密西西比河岸边的那个他虚构的邮票大小的地方,真是我们的典范。佩甫最初的写作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比如:当初佩甫写电视剧《颍河故事》时,把“颍”字写成了“颖”。我曾经和他讨论过这个话题,后来,他改过来了。地域对一个作家十分重要,比如:鲁迅写鲁镇,孙方友写陈州,汪曾祺写高邮,莫言写高密东北乡,沈从文写凤凰。同样,佩甫也把自己的文字种植在了平原上,平原成了佩甫文学人物生命的场所。他把他所有的生命体验,以及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研究与思考,用文字的形式种植在了平原上,这也是《李佩甫文集》的价值与意义的所在。
冯杰(专业作家、书画家,河南省文学院院长)
在中原文坛,李佩甫先生是我尊重的作家之一,他是文学豫军里的劳模,口头语“老牛破车”。是比“肌肉”不比“衣服”的作家。
30多年前,我是一名乡村信贷员,他到另一个县城找我,后来知道他找我写诗。在他主编的《莽原》上,发表过我的第一篇小说。诗人写小说者多,小说家关心诗歌的少。李佩甫是用小说形式在写诗,他小说的句子、语言灌满诗的意象,除了大地丰厚,还有水意。有的小说家写诗,要把自己硬弄成诗人。李佩甫则属于“小说家里不写诗的诗人”。
李佩甫的第一部散文集《写给北中原的情书》,用一篇评我画画的文章作书名,编者用心是“情书”俩字。因为有“北中原”,我被人问及,我说“北中原”是李佩甫文学大平原下的二级机构,文学河流的分支,属于有了文学编制。
《李佩甫文集》皇皇15卷,出版社要有一双“赔本的慧眼”。好出版社都要有伟大的赔本赚吆喝精神,做出品牌。出版赔垮,留下口碑。
《李佩甫文集》组成中原大地的“文学物候表”,河流、大地、社会、人物,里面有文学四季,文学二十四节气。于此,听到了作家回应社会的时代回音,践行了我们“常讲”的那句话“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李佩甫会是和沈从文、老舍、李準一样优秀的作家,比起外省作家贾平凹、莫言、陈忠实的文学成就,毫不逊色。在时代长廊里,他用文字宣告中原文学没有缺席。这是《李佩甫文集》的文学意义所在。
李清源(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
最早接触到李老师的作品是《李氏家族》,看到“奶奶的瞎话儿”就觉得格外熟悉,因为这是我们家乡的方言,看完就觉得这才是小说应有的模样,文学应有的模样。因为小说应该从生活里生发,但不应借着生活去生长,小说应有它自己的规律、模样。
小说不一定非要反思一些社会的现实,但如果向这方面努力的话,我认为会更高格一些。比如读完之后,让读者进行更多的思考:人性的、文化的、历史的、现实的……让人去想,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以后应该是什么样子?
佩甫老师的作品之所以让人有很多思考,可能更多是因为有一种精神理念在,这种精神理念我认为应是中庸的思想,因为佩甫老师的家乡许昌在中原之中,对中庸文化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和继承。中庸并不是走中间路线,而是中不偏,庸不易。不管社会怎么改变,我坚守中正之道,毫不动摇。我觉得佩甫老师的作品里面,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就是中庸思想、中庸价值,所以他的作品里面,经常会在平淡之中出奇崛,日常里边露峥嵘。
赵瑜(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
最早看佩甫老师的作品,是他的《学习微笑》,大概是1998年。当时看到这个小说,一下子把我曾有过的自以为正确的认知给纠正了,它让我看到生活的很多切面,不能用对错、道德来判断;也让我认识到原来文学作品可以用故事来纠正人的认知。
后来我从事文学创作,常常能想起佩甫老师的《学习微笑》。前年我重读,又续写了一个小说,用的就是女主人公的名字。《学习微笑》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我的小说发生在2010年,小说标题叫《学习愤怒》,因为时代变化了,微笑不足以抵挡生活的困境。借此机会和李老师说一下,这是一种致敬,一种认同。
佩甫老师的小说都是“世情小说”,写的都是人情世故。佩甫老师本人就是一个特别本土的河南人:厚道、中庸、谦虚,这样的人写作,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河南方式与世界对话。
刘宏志(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佩甫老师是文学豫军的旗帜。虽然河南作家(包括河南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有9位,但坚守在河南本土的只有佩甫老师一人;而且他的作品也非常河南化,他把中原这块土地“嚼”碎了,“咽”下去,又重新“反刍”出来;他的书写其实也是对中原人格的发掘,对中原文化密码的一种呈现。并且,他的写作由中原进入到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书写,特别是在现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佩甫老师的书写对现在的作家有一种示范的意义。
本雅明说“远行者必有故事”,讲的就是作家的一种独特经验对写作的意义。但是媒介的便捷性带来的是我们生活经验的同质化,这时候远行者就未必能讲出新故事。佩甫老师坚守在本土,坚持讲本土故事,反而能讲出这个时代的新故事。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价值会逐步呈现。
刘海燕(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学报编审)
佩甫老师属于生活和艺术一致性的作家,多年来是我们年轻一代写作者为人为文的旗帜。
约是2003春天,有出版社计划再版《羊的门》,要求书后附一篇作家评传,佩甫老师就打电话给我,当时佩甫老师已是国内评论大家们纷纷关注的著名作家,《羊的门》更是让文坛产生“震感”的重量级作品,如谢冕、王富仁、白烨、李洁非等先生,都力推过《羊的门》;当时的我只是个未名的年轻人,在青涩地张望着评论之路。这件事对于当时的我,真是重托!以我现在的理解,可能佩甫老师就是不愿麻烦,并且对于他来讲,谁来评论都不重要,作家靠作品自身说话。随后我去佩甫老师家里交流,希望他提供给我一些关于他作品的评论资料,他很歉意地说没有。事实上,关于他的评论很多,只是他从没想起过收集。他没有提供给我任何资料,但提供给我了更重要的东西——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内心有大的光芒,而不需外部镁光灯照射的作家。一个作家的外部生活就该如此简洁!
在此后的近20年里,在创作中,在不同的文学场合,佩甫老师总是带给我/我们诸如此类的文学感悟和人生智慧,影响并提升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像佩甫老师这样具有大诚恳、大责任、大情怀的厚重型作家,在当代作家中真是太少了。佩甫老师让我深感:人生有大气象,才能酝酿和成就作品的大气象。
孔会侠(文学博士,郑州师范学院副教授)
感谢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这样一套好书,对我们做评论的人来说,一套收录齐全的作家文集,是很有帮助的事情。
佩甫老师是个勤耕深种的作家,他的田地就是豫中平原,他立足这里,观察、剖析着我们国家这几十年来社会生活的变化。他把人放在变化进程中来考察,以草与土壤来比喻人与环境的生成关系,揭示了人是如何在环境内蕴的历史、文化、时代风气、人伦关系等因素的作用下,变为如此形态的。知道因果,就容易慈悲,难生苛责,所以他对人所遭遇的辛苦、矛盾、异化,怀着深切的理解和同情,他对承载人们的这片土地,和这里沉重的过去、迷茫的未来,也常流露出忧虑和哀伤。
这几年,因为写评传的关系,与佩甫老师有了较多的接触和交流。记忆中,他对我有两次重要点拨:“在大时间里看问题”,“不要轻易被事情搞得精神毛躁”,让我很受用,帮我相对安稳地度过了短暂的沮丧和动摇期。我对此一直心存感谢。
我觉得佩甫老师身上的两个特征,值得我好好学习:一个是他的“正”和“信”。他主意正,人也正,决定做什么,就诚恳专注地做下去;他心里有“信念”,有“相信”,这东西好像很虚,但是一旦作用到精神里,力量就会很大。另一个是“知行合一”,他是能将所悟认真地贯彻到行为中去的人。孔子将“予一以贯之”作为人生经验告诉弟子,是既谦虚又满意的自评。这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
任瑜(文学博士,郑州师范学院教师)
早上来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一个人要写出多少作品,才能成为一名作家?一个作家要写出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成为真正杰出的作家?《李佩甫文集》给我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我对佩甫老师的写作,有一个宏观的理解,那就是他的写作是中原大地滋养出的写作,气质上是厚重、大气,态度上是诚恳、踏实。佩甫老师延续了中原作家纯朴的现实主义传统,又形成了自己朴实中透着聪慧的风格。他的现实主义,不像写实主义那样仅仅反映现实、书写现实,还包含了理想、想象等建构性、建设性的东西,这让他的作品,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延伸,也有了更具分量的价值。
抛开所谓的专业角度,我更想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来说一下对佩甫老师作品的感受。我也在网上搜过佩甫老师,我看到的评论,尤其是普通读者的评论,99%是认可、喜爱和赞叹。读者的表达很直接,也很质朴,就是说佩甫老师的小说真实、动人,真切、感人,甚至直白地说好看。有一个读者的评价是:现实生活的骨干,人性人心的温暖。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它引起了我的共鸣。这些读者其实也说出了我对佩甫老师作品的感受。我想,对一个作家而言,可能普通读者的感受和看法,会比专业评论家的评论更有价值。
所以,不管从评论者的角度,还是读者的角度,《李佩甫文集》的出版,都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是我们期待之中的好事。
陈静(河南文艺出版社小说编辑部主任,《李佩甫文集》责任编辑)
记得好多年前,我曾经对佩甫老师说,我退休以前能不能当你一部原创长篇的责编,佩甫老师当时就回答我说能,果然我这个愿望实现了,并且还提前实现了。佩甫老师给了我一个大礼包:有最新的长篇《河洛图》,他的第一部散文集《写给北中原的情书》,还有这套文集,所以说我非常有幸能够成为这套文集的策划和责编。我对这套文集的投入既有编辑职业的责任,又有非同一般的私人感情。除了张宇和佩甫二人40年的老感情,我们20年前就是邻居,现在我们又成了建业农庄的新邻居,也正是这种常年积淀的感情,变成了我编这套文集的动力,我没有理由不把这套文集做好,所以我在这里要谢谢佩甫老师对我的信任,谢谢陈杰社长的全力支持,也谢谢参会的各位。
陈杰(河南文艺出版社原社长)
感谢李老师把文集放到我们社出,因为当时好几家出版社都在盯着,尤其是李老师得“茅盾文学奖”之后,我们多次去拜访,李老师很谦虚地说怕我们赔钱,我说:李老师您放心,我们肯定用心做,而且您这种代表河南创作水平的作品,一定得放到河南出。
文集出来以后,正好是李老师创作生涯40年,当时我们就说想做个活动。今天研讨会的召开,是个非常好的事。
李老师在《生命册》里说,“我是一粒种子”,但是我要说,李老师您是中国文学界尤其是河南文学界的一棵参天大树,我们期盼着您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许华伟(中原传媒股份公司出版与国际合作部主任)
我想从出版的角度谈一点想法,就是出版全集、文集是我们出版界的大事,因为只有大的规模、大的影响力,才能更有力地传播出去。
现在提倡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高地,没有文化高人,没有文化地标性的作者,就难以成就文化高地。所以说这套文集就是文化高地,李佩甫老师就是文化高人。
杨莉(河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
今天是河南文艺出版社的高光时刻。我在认识李老师之前,就是李老师的读者了,从读《羊的门》开始。之后我和我身边很多写作的人,以及热爱文学的人,都深受他作品魅力与人格魅力的照耀。
在我看来,作家可能分两种:一种是一看就特别像作家的,像张宇、李洱、刘震云、王朔这种,他们在生活中就充满了小说感、戏剧感与游戏感;另一种是李老师这样的,看起来特别平实的、家常的、平易的,甚至是朴拙的。李老师这种,貌似很平实,但是他内心的力量和韧性可能却更加饱满,他对文学的热爱和虔诚也是唯一的,不会被任何别的东西分神,所以就有了像《李佩甫文集》这样庞大的、磅礴的文字江山,以及他的文学地理。
我对李佩甫作品的感受,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是: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中国意味。
第二点是:他在平原上精耕细作,他对这块土地既有深深的理解和懂得之后的热爱,又有富于理性和智性的批判与审视。他没有因为热爱而有损批判性,也没有因为深刻的批判性而丧失他情感上的温度与接纳。
第三点是:李老师对这块土地的叙事极具地域性,但是又超越了地域性,击中了中国文化的内核。他塑造的小说人物,有很多会让我们联想到现实中的人物原型,他们背后所体现的人心的走向和人性的沉浮,都是他对重大的时代节点、社会变迁对人的冲击进行极具思想力度的审视之后,找到了自己文学的表达和艺术的揭示。
我们都知道小说是民族的秘史,可以说李老师的小说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块土地的秘史。李老师以他本质化的文学表达和内在化的书写,为我们这个时代和这块土地留下了独属于他自己的一份记录。
李佩甫(著名作家,河南省文联原主席,河南省作协原主席)
先给大家鞠个躬。感谢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和河南省文联组织这么一个活动,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出席这个活动。
当年可能对乔叶、墨白说过我不恐惧你们,其实心里还是有点恐惧;但是到了今天,我不客气地说,我已经老到不恐惧你们了。你们年轻,你们的未来是很宽广的,我现在真是不恐惧了,我学习你们,阅读你们。
40年前,我提着一捆书,从小城许昌走进这里,一直走到今天,感念几代老同志和作家、评论家对我的包容、培养和关爱。我常想起和张宇、孙方友等彻夜长谈文学,那时还年轻,还有指望,觉得“东山日头还有一大垛”,突然之间头发就白了。
到了今天,我不敢说我是画了个句号,我觉得是个总结,虽然是很差劲的一个总结,但是我努力了。
马达(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来自许昌《李氏家族》的作家佩甫先生,并非出生于《金屋》,却是大中原出生,不忘《平原客》的底色,逮着《红蚂蚱,绿蚂蚱》,从乡土《羊的门》走向《城的灯》,用大半生浏览《河洛图》《城市白皮书》。当走得累的时候,也微微停下,《学习微笑》《等等灵魂》,并书写《写给北中原的情书》,从而完成《生命册》的书写,才有了今天的雅集。
佩甫先生的人生是书写的一生,他的乡土记忆始终与现代社会相伴而行。他对乡土经验的开掘和重构,担负起他内心的重要使命——立足乡土,超乎乡土;坚持写作,超乎写作;在脚步丈量和文字的游走中感受中原沃土的深沉与广博,表达对城市文明与传统乡土社会的留恋和缅怀;以个体经验为主轴,整合了历史素材和日常思考,纵横捭阖地开拓出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话语场域,从而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深情的大地书写,成就了皇皇15卷的《李佩甫文集》。当然,我们还期待李先生有更好更多的作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