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医院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创新实践

2021-12-05

现代医院 2021年6期
关键词:阻击战抗疫肺炎

邓 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东莞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下称市九院)紧急成立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临时党委,创新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临时党委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医务人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生命和热血,践行初心使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号召,勇敢地投入抗击和防控疫情第一线,取得了新冠肺炎阻击战阶段性重要成果,用勇敢和智慧奏响了抗疫凯歌。

1 基本情况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1]。医院作为抗击新冠肺炎的主力车,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一线重要作用[2],作为东莞市唯一的传染病专科医院,市九院毅然承担起了疫情防控的责任和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东莞市委市政府的果断决策,将市九院作为东莞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

而此时的市九院,是在原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而成,成立开办不足半年。医院科室配套不全、医疗设备设施紧缺、人员不足,原有的设备、设施和学科等条件仅能应对一般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业务需求,仅能完成一些常规性的检验、检查,距离传染病专科医院的要求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而作为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医院的设备设施配置、诊疗和服务水平、感染控制能力、综合协调素质、后勤保障供给、秩序和治安维护等各方面更是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按照落实“四集中”原则,市卫生健康局统筹抽调全市各医疗机构共189名医学专家和医技骨干集中市九院,加上市九院原班人马及其他保障、后勤等部门人员共408人奋战在抗疫主战场。这几百号人来自不同的单位,有的来自三甲医院,有的来自二级甚至一级医院,也有的来自社会民办医院,有综合医院,也有专科医院……面对不同的单位、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职称级别,谁说了算?谁是主心骨?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小算盘。这几百号人的衣食住行如何安排?也是一个前所未遇的困难。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吹响强劲号角。如何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局,注重党建引领,促进医院全面发展,是所有医疗卫生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公立医院要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贯彻落实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促进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与业务工作相融合[3]。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的要求[4],为加强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果敢决策,在原市九院党支部的基础上,紧急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临时党委,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全院一盘棋,实行临时党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统一行动,强化使命担当。临时党委下设一至六病区临时支部和行政后勤支部共7个支部,设立党员先锋岗15个,党员突击队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9支。

在疫情阻击战中,市九院将党建工作融入疫情防控大计,创新党建运行机制,发挥“红色引擎”作用,不断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使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动力。在临时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九院党员挺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生命和热血,践行初心使命。全院干部职工在党建引领和先锋模范带动下,迎难而上、不畏艰难、共克时艰,全力以赴开展医疗救治工作,用心血和汗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过艰苦的努力,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重要成果,实现了病人“零病亡”、医护“零感染”、医疗”零差错”的目标。在国家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彰大会上,临时党委委员张平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5],多个集体、个人获得省、市的表彰。

2 创新医院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的做法

2.1 创新组织设置

2.1.1 成立临时党委 把市九院支部、市人民医院第十五支部、十六支部和二十四支部,以及从全市各医疗机构抽调人员中的所有党员纳入临时党委管理。临时党委书记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担任,以方便统筹协调全市医疗资源,全力以赴支援市九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副书记由市九院支部书记担任,负责临时党委日常工作的开展和管理。临时党委委员则由全市医疗、护理、疾病预防控制、医院感染、行政管理等专业领域的领导或专家担任,确保医疗救治、护理、物资保障、院感防控、舆论宣传、后勤供给、治安监控等各方面组织到位、协调到位、落实到位。

2.1.2 成立病区临时支部 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更是要不断增强组织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中流砥柱作用,切实履行发动党员、管理党员以及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职责,号召和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牢记初心、强化责任担当[6]。我院在新冠肺炎第一至第六病区分别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和党员先锋岗,把支部建在临床第一线“最前沿”,把支部建在病区、建在科室,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让党旗在临床一线高高飘扬。

2.1.3 成立行政临时支部 做好人员管理和调配,落实人员衣食住行,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疫情一线;针对疫情防控一线物资紧缺的实际情况,做好医疗设备、设施、物资调度、储备和供应保障,积极筹措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消毒液和酒精等各类防护防控物资,为前方提供弹药和武器。

2.1.4 组建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和党员志愿服务队 医院组建了党员先锋岗15个,党员突击队6支,党员志愿服务队9支,用“最美逆行”阐释初心使命,凝聚起疫情防控一线最红力量。

2.2 创新工作举措

2.2.1 工作联抓 我们在疫情阻击战中突出临时党委的统领协调职能,全院一盘棋,由临时党委统一协调行政、医疗、院感、人员、物资、后勤保障等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有力确保了组织统一、思想统一和行动统一,有力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无缝对接和高效运行。

2.2.2 党群联动 临时党委主动协调市妇联、工会、共青团、志愿者协会、媒体等单位的党组织,动员各单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团员等支持、配合参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党群同心,党群联动,汇聚抗击疫情强大力量,共抗疫情。如东莞日报、电视台派记者驻扎市九院展开抗疫宣传。莞城公安调集干警在医院出入口设置治安岗,维持医疗秩序,维护医院周边安全,疏导交通。临时党委协调市总工会、市妇联、志愿者协会等发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资捐物全力支援抗疫,组慰问一线人员等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引发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公众恐惧、焦虑,造成心理伤害[7],临时党委组织党员身份的心理、精神科医生,专人专案开展心理辅导或开展团队心理辅导。

2.2.3 党建与业务相融 以党建引领抗疫工作,促进病区业务与党建的融合。我们将党建工作与病区临床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党务查房,对党员抗疫战场上的政治表现、奉献精神、先锋模范作用等进行 “刚性约束”,同时又对其工作落实情况、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成效实行“目标管理”,推行“党务查房”与“业务查房”双查房。通过开展党务查房,为临时党委与各病区医务人员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为防控一线干部、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反映问题、沟通思想的渠道,也为临时党委决策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使临时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也让全院干部职工更加信赖党组织,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神圣使命。四病区党建与业务相融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院推广。

2.2.4 党员与骨干相融 在党建与业务相融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开展“把技术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的“双培计划”,党员与技术骨干融为一体,使得他们在疫情阻击战中更有权威性和影响力,更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比如我们将医务组的钟庆扬、一病区护士长罗银弟、护士叶君燕、姚德志、邝妙玲等在抗疫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优秀人员、先进典型、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经上级批准火线入党成为了预备党员;同时,注重在优秀党员中选拔抗疫骨干和干部,一至六病区的临时支部书记同时担任病区的主任或副主任,或者病区主任、副主任兼任临时支部书记、副书记。

2.2.5 党建引领抓疫情,互学共建强治理 市九院位于莞城老城区沙地塘,医院辖区范围内有不同的单位和党组织支部,有共同使用的区域、用水、用电、排污、共同的管道管网、共享的市政设施、道路、治安临控等。我们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围绕疫情防控和医院发展中心工作,本着党建引领、联学共建、互促互融的目的,不断丰富主题党日的内容和形式,围绕医院党建、医院管理、疫情防控、业务发展等工作,与其他单位党组织开展联学共建活动,全面实施党建互学、互动、互促、共建、共抓、共享,统筹协调,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推动党建与疫情防控协同,实现双赢。

2.3 创新思想引领

2.3.1 搭实载体,营造浓厚抗疫氛围 在疫情防控中“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8],是体现人民至上宗旨的必然要求。为更好发挥临时党委作用,引导共产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引导全体医务人员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们多举措搭实载体,营造浓厚抗疫氛围。一是亮身份。全院广大党员干部强化初心使命,敢于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在疫情防控一线,随处可见共产党员忙碌的身影,在危急险重的时候,一句句“有需要,让我上!”、“没问题,立马上!”、“我年轻,必须上!”、“你靠后,我先上!”、“撑得住,我能上!”……成为请战书上最有力的理由。他们冲锋在前、奉献在先,营造了“我是党员跟我上”的浓厚抗疫氛围。临时党委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先锋队等方式,在疫情主战场随时听到党组织的声音、随处看到党员的身影,感受到党的温暖。临时党委通过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签写请战书等方式,激励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自愿加入抗击疫情阻击战,奋战在最危险、最艰苦的临床第一线。二是强阵地。各病区、病房悬挂党旗,办公室摆放党员先锋岗牌子、党员佩戴党徽,志愿者穿志愿服,把战斗堡垒建在防控最前沿,让党旗在防控疫情阻击战第一线高高飘扬。

2.3.2 强化思想导向,激发抗疫热情 一是激励。出台《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转发《中共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关于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的通知》,激励更多党员干部在战“疫”中冲锋陷阵;二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选拔干部。在抗疫一线安排党员带好非党员、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把党员干部在疫情阻击战中的表现作为考察政治素质、担当精神的重要依据和选拔任用干部的核心内容;三是树典型,彰显“疫”线正能量。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临时党委及时挖掘各支部和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典型经验、先进事迹,采取“线上+线下”、“融合+统筹”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疫情防控以来,临时党委办积极向央视、广东电视台、广州日报、东莞阳光网等主流媒体推送稿件50余篇,推荐众多优秀分子、抗疫先锋、最美逆行者、东莞好人等,营造“人人学先进、争做抗疫先锋”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强大的正向引导力。

2.4 创新长效机制

2.4.1 保留建制,党建工作持续运转 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市九院贯彻落实《关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通知》精神,制定常态化阶段临时党委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保留临时党委建制,由市九院党务办负责临时党委日常工作,并形成长效机制,促进抗疫日常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做到了临时党委党建业务“不临时”,确保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仍保持运转,慎终如始抓紧抓好多层次全方位防控,把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网扎得更密更牢。在上级纪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压实抗击疫情责任,不断提高常态化疫情防控执行能力,健全“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常态化疫情防控格局[9]。

2.4.2 应急备勤,随时集结 制定《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疗救治休整医务人员应急召回方案》、《东莞市第九人民医院ICU医疗人员梯队备勤制度》等,科学制定医务人员储备预案、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和征调机制。常态化防控阶段,原抽调支援的医护人员暂返原工作单位,党员带头做好备勤备战工作。如重症呼吸ICU团队常年保持市九院虚拟排班状态,随时被征召;普通病房救治力量共240名医护人员,平时在原医院排班,战时按被征召频次顺序随时征召到位,确保在疫情扩散并需要增加医疗救治力量支援时能够迅速、及时、顺利召回我院参加医疗救治工作。

2.4.3 构建应急体系 我院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常备不懈,将预防关口前移,避免小病酿成大疫[10],按照“宁愿备而不用,也不要用而不备”的原则,继续做好病房、病床建设,做好医疗设备、设施购置。积极构建医院应对重大疫情防控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于高效遏制疫情蔓延尤为重要[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公立医院传染病救治能力建设,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建设标准,提升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8]。我院临时党委多次开展筹建东莞公共卫生医学中心的调研工作,努力构建党建引领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管理体系,提升我院传染病救治能力。

2.4.4 强化培训和演练,提升诊疗水平和能力 在临时党委的组织、领导下,强化派驻医护人员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及技术演练,围绕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报告、隔离、最新规范化诊疗以及院感防控、医务个人防护等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全员对新冠肺炎诊疗能力和水平。

3 成效

临时党委成立以来,市九院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全院党员挺在疫情防控最前沿,全院干部职工在党建引领和先锋模范带动下,迎难而上、不畏艰难、共克时艰,全力以赴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取得了疫情阻击战的阶段性重大成果,实现了病人“零病亡”、医护“零感染”、医疗”零差错”的目标。全院有72名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4名被批准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钟庆杨、邝妙玲、姚德志、罗银弟、叶君燕等5名同志火线入党成为了光荣的预备党员。临时党委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集体光荣称号,临时党委委员张平获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广东好人、东莞好人称号,多人次获评广东省、东莞市先进个人、抗疫先锋、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等光荣称号。

同时,临时党委在疫情防控中积极发挥作用,展现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有利于理顺医院管理机制,把党的领导融入疫情防控全过程和医院治理各环节,使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落到实处、充分体现,全院呈现出团结协作、疫情防控有序推进的良好态势。

4 体会与思考

4.1 要坚持党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2]。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的成效,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13]。我们之所以取得了抗击疫情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医院临时党委充分发挥了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有利于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更好地履行使命、应对挑战、保持平稳、发挥作用。正是坚持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我们才能按照“四集中”的原则,迅速发动和依靠全体医护人员筑牢严密的战“疫”防线,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巨大合力,形成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强大执行力。

4.2 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宗旨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是对我们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14]。在疫情肆虐神州之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视为重中之重,反复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政思想,精准回应了疫情威胁下人民群众最根本的需要。市九院全体医护人员在临时党委的领导下,秉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待患者如亲人的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勇于担当,挺进一线,争分夺秒,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用汗水和生命去拯救生命,充分体现了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担当,体现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4.3 要创新党建模式

新冠疫情背景下,医院党建工作不能沿用固有模式开展各项工作,要突破疫情制约的瓶颈,使党建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增强战斗性,更能体现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中流砥柱作用,增加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引领全院干部职工投身疫情阻击战。

4.4 要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进党建业务融合

医院临时党委是为完成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任务而临时建立的党组织,应将工作重点聚焦在疫情防控任务上,找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融合点,围绕疫情防控抓党建,切实发挥骨干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推动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推动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

4.5 要建立党建与疫情防控融合长效工作机制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15],也是公立医院党建的永恒课题。抗击疫情是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要继续加强党组织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探索党建与疫情防控融合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党建工作常抓不懈,确保党建引领的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推进、质量持续提升。

猜你喜欢

阻击战抗疫肺炎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黑山阻击战纪念馆
蚊子登陆阻击战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坚决打赢怀川抗疫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