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影响下“线上为主线下为辅”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021-12-05张德福吕欣然李秋莹关海宁范金波白凤翎励建荣

农产品加工 2021年13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疫情

张德福,张 明,吕欣然,李秋莹,关海宁,范金波,白凤翎,励建荣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锦州 121013)

2020 年9 月8 日上午10 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1]。至此,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同奋斗下,自2019 年底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2020 年8 月14 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0 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2020]22 号),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开学,恢复教学秩序[2]。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了严重影响。鉴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展态势,全国各地延迟开学,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教高厅[2020]2 号)文件,要求开展“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在线网络教学,以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教育部文件精神,渤海大学高度重视防控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及省教育厅关于延迟开学的要求,引导学生在特殊时期不离家、不返校;同时,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不断制定、调整相应的预案,指导学院相关教师调整课程安排,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做到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确保教学工作要求、教学质量标准不降低,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正常教学的影响。

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了落实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安排,全体教职工积极行动,从开课前的筹备、课堂教学的开展、师生的跟踪管理等环节入手,精心组织设计,确保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任课教师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灵活采取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等多种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专业负责人,现就渤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在疫情防控形势下采取的“线上为主、线下为辅”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总结,以期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1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1.1 学校统筹安排

教务处负责统筹指导各教学单位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工作,提供线上教学所需的基本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服务和数字教育资源服务。

1.2 学院自主实施

线上教学由各教学单位根据本单位本学科教学计划实际情况自主制定实施方案,积极组织教师提前准备线上教学内容,为开展线上及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1.3 形式灵活多样

教师可根据不同课程教学任务的特点和要求,自主选择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线上教学活动。

1.4 确保安全第一

线上教学活动的组织要服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各教学单位不组织开展线下集中动员或培训,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和接触,以确保师生安全为前提开展工作。

2 开课前准备工作

2.1 成立课程组进行充分研讨

在教研室的牵头下,讲授相同课程或在同一门课程中承担不同教学任务的多个教师成立课程组,经常不定期开展教学工作的线上讨论。课程组综合考虑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集思广益,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

课程组成员通过线上会议开展教学研讨,传授、交流教学经验,既减轻了青年教师的负担,又增长了教学经验,达到了团队合作、共同提升的目的。教学过程中,不同教龄的教师老中青搭配,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做指导,中年教师为主力,年轻教师担任助手或助课等辅助教学,帮助监控教学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实现了教学相长。

2.2 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

课程组集体讨论、线上办公,搜集、共享教学资源。现在,线上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既可以直接利用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智慧树、网易云课堂等平台的现有课程资源,也可以将其作为课程讲授内容的补充材料要求学生进行学习,辅助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4]。这些平台上公共课的资源较多,部分专业课程的资源相对较少或者不完全与教材版本的内容衔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APP、微课、出版社网站、学科专业网站等的课件、视频资源等[5],以教学大纲为指导,甄别、筛选优秀的教学资源,然后根据课程内容进行修改,从而整合为自己的备课资源库。

2.3 选用合适的教学平台

笔者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布卡、腾讯会议和QQ 群作为教学平台。布卡需要预先导入用户名和密码,学生根据用户名和密码登录课堂。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学生上台回答问题,学生也可以主动举手示意上台回答问题;教师还可以将教学资源上传到共享盘中,学生根据课程表的上课时间可以到共享盘中下载教学资源;该平台的缺点是不便于教学督导的不定时巡查。腾讯会议只需要教师设置好上课时间,把会议号公布给学生即可,学生和教学督导等任何人员都可以加入,便于教学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教学动态。QQ 群作为发布作业及沟通渠道,既可以作为在全屏教学的过程中监控意外情况的辅助手段,还可以将教学资源分享至群文件中长期保存,方便学生随时下载。

3 课程教学的开展

充分做好开课前的准备工作,任课教师熟悉软件的功能后,课程教学工作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了。课程开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将PPT、音视频资料、作业、思考题等学习资料通过平台、邮件等渠道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或自学完成课前导学;教师通过平台系统数据查看学生预习情况,实时掌握学情,及时调整授课方式及授课内容。

教师可以采用直播与录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线上教学受网络、硬件、软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网络好的时候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在线讲解,网络不好的时候只用音频讲解。授课过程中,教师利用腾讯会议等软件的共享屏幕功能进行实时音频或视频直播授课,学生在线实时听课,并进行重难点讲解、分组讨论、习题讲解等课堂活动,开展研讨式教学;以软件的讨论区、微信/ QQ 群、邮件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讨论、答疑、互动及作业提交等。教学活动的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课堂参与情况予以积极的指导与评价,并做好本节课的知识总结,布置课后知识点复习巩固作业,发放下一个单元的课前预习任务单。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完成线上教学的关键,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任课教师讲解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时间,一般15~20 min 为宜,讲解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学生疲劳,注意力下降,这时可以采取趣味答题、手机抢答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6]。此外,教师授课过程中还需要不定时看一下微信或QQ 群中学生或助教教师反馈的信息,提高授课效果,并在课后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持续改进。

4 评价反馈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评价反馈体系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决定。因此,高质量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建立一个多元化评价反馈体系;这个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体系涉及学生线下的自主学习、教师的课堂讲授与答疑、高质量的教学设计等。教师可以综合考虑课前预习的系统记录、课堂考勤、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及作业、练习、测试等因素而设置不同的比例,形成最终的评价结果。

5 监督管理

日常教学过程中,辅助教师和学生信息员及时向任课教师反馈教学效果及出现的问题,辅助教师保证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和教学副院长三级联动,以教学督导的身份不定期进入教学班级听课,实时了解教学动态,指导线上教学的开展,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学秘书通过教务系统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工作,向院校及师生及时反馈相关问题,保证线上教学的有序开展。

6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虽然教师采取了多种手段保障教学效果,但与线下教学相比,线上教学仍然存在大量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硬件、软件、环境和学生状态等方面。

(1) 网上授课对网络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学期初,可能由于各大高校集中开展线上教学,以视频模式授课或播放视频时网络卡顿、延迟等现象较严重,部分平台进行升级后有所缓解。另外,部分学生居住环境较偏僻,没有网络或网络信号较差及意外停电等也是影响授课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7]。

(2) 硬件方面。为了达到较好的授课效果,教师进行线上授课最好有相应的视频设备,一般用电脑、手机或平板电脑,辅助一定的灯光等即可达到;但对于学生来说,部分学生只有一部手机,没有电脑或平板电脑,教师展示的PPT 可能看不清楚,互动、课堂测验等环节中在讨论区打字可能不方便操作,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一定的负面影响[8]。

(3) 软件方面。大部分课程是通过直播的形式开展的,部分软件不支持回放功能,学生听不懂的地方不能进行回放,只能与教师通过QQ 群等交流;另外,通过结合录屏软件的使用也可以解决该问题,但有的课程可能涉及知识产权的问题,有部分教师不同意录屏。

(4) 环境。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对于师生都很重要,由于大中小学都不开学,部分教师家中年幼的孩子可能会给授课中的教师造成一定干扰。笔者在家中授课时,邻居家装修的噪音也对授课造成了一定影响。

(5) 学生状态是保证教学效果的最大因素。由于在家中学习,学生自律性较差、积极性不高,而且缺乏监督,教师看不到学生的状态,迟到、早退甚至旷课现象较严重,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离开去做其他事情也较为常见[9]。尽管通过考勤及增加提问等互动环节后略有改善,但仍有学生不认真听讲、不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认真完成作业等[10]。在考核环节要注意题目的主观性与灵活性,防止学生间的复制粘贴现象及通过网络搜索答案的现象,最好通过手写后拍照的方式提交答案[11]。

7 结语

在疫情及“互联网+ ”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信息化时代的教学要求,线上教学既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严重冲击,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12]。通过新学期开学后部分教师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到,学生认为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学院的调查结果也支持这一观点。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这说明学生对疫情期间学院采取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认可的。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线上教学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13],但是如何解决线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保障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和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14]。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疫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战疫情
新媒体环境下江苏省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