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幼儿动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1-12-05陈丽媛
陈丽媛
(平顶山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99)
在全球科技革命的浪潮下为更好地适应我国的现代化教育进程,教育部提出了“新文科”这一概念,即通过跨学科的方法拓展传统文科学科的知识边界,尤其注重与科技相结合,实现文理交叉,从而推动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科发展。在具体的“新文科建设”部署中,教育部于2021年3月正式发布了关于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以便更好地呼应哲学社会科学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理念。“新文科建设”的核心观点是在继承传统人文社科特色与构成的基础上,将现有的文科资源加以整合,并同时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计量学、大数据,通过更为科学的学科整合为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文科学习思路,从而实现知识的扩展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国内有学者认为:“新文科是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文科的更新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1]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文科教育应当立足于现有学科、专业,根据当前社会人才需求,重新审视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有知识体系基础上充分延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而言,其专业课程最核心的内容是如何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科学、系统、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全面教育”的目的体现了学前教育专业本身所具备的跨学科性质,它必须从各种专业、学科身上求宝,如科学教育、卫生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等。可以说,“新文科”理念与学前教育专业就有着天然的近亲性,那么深入探索学前教育专业的“新文科”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动画”是一门凝聚了美术、摄影、音乐、文学等多个艺术范畴的综合艺术,区别于文学等其他艺术,动画的跨媒介属性使其能够充分调动各种艺术门类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创造出新的审美元素,从而营建出一个个充满想象的,并且与现实生活相得益彰的幻想世界。对于幼儿而言,其主要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动画的艺术特点也恰恰契合了儿童的心智特征。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动画这一媒介,为满足这一教学需求就必须培养专业的幼儿动画教育人才,在此过程中就涉及动画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学,其中涵盖了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文学等学科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才培养路径,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与幼儿教育技能相结合,在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的同时,实现了“新文科”理念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此,本文将借由“新文科建设”的理路,探索学前教育与作为影视学科分支的动画学、动画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之路,从而分析阐释新文科背景下幼儿动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以何教育:幼儿动画教育的理论进路
当下学前教育专业并未将影视动画学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相反,作为同门类艺术学科的音乐舞蹈学、美术学,早已与学前教育专业进行融合,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已然成为幼儿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是,随着现代信息、媒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的数字社会使得幼儿在科技的浪潮中不得不面对电视、电影、短视频、动画等数字媒体的“轰炸”,这就使得幼教从业者必须扩大艺术教育的范畴,将动画纳入课堂教学中,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得幼儿规避数字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契合幼儿身心特征的动画从数字商品转化成教育工具。但是,要想从学科建设层面真正将动画教育纳入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体系中,就必须厘清幼儿动画教育的理论进路,分析幼儿为何适合动画教育?周星教授认为:“新文科建设最大的难度是对既有学科相对成熟体系的‘破坏’。”[2]要想对学前教育的现有艺术教育体系进行“破坏”,就必须从理论上为影视动画学的介入提供合法性,因此,本部分将从幼儿的心理特征、情感认知、审美等层面对动画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理论阐释。
从幼儿思维发展阶段来看,幼儿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思维,然后出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3]。而3—6岁幼儿正处于其中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幼儿的思维需借助直观形象辅助实现。再由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可知3—6岁学龄前儿童认知水平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幼儿在这一阶段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能够通过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进行思维,而这一表征则主要表现为表象和语言。由此可知,幼儿期对外界的认知主要是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来进行,而不是依靠对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关系的理解。幼儿不论思维方式中的直观形象,还是认知方式中的表象,都可通过动画片中的动画形象进行表达,通过相应形象去传递现阶段幼儿需要了解的部分内容。而此时,动画形象的出现也不仅仅是人物本身那么简单,同时包含了形状、色彩、光线、声音等要素,这种需要强大视觉和听觉器官参与的活动形式,更是赋予了动画片特殊的使命。
例如,动画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讲述的是哪吒“生而为魔”却要“逆天改命”的成长故事,影片留给幼儿最深刻的记忆可能就是一个大眼睛、齐刘海、绑着两个小丸子头的哪吒小子,而不是成人所能够了解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幼儿先天性心理结构模式使得他们在面对一个艺术形象时,往往对欣赏对象不加过多的分析和综合,而是凭借第一印象,以清晰且活跃的感觉来进行判断。动画正是以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满足幼儿对事物直观形象的需求。
儿童作为发展的个体,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环境、教育、自身活动等因素,受幼儿学习特点的制约,环境这一影响因素在幼儿期占有较大比重。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认为:“从书本上能吸收到的知识是死的,是间接的,而从大自然和大社会获得的知识是活的,是直接的。”[4]这一观点强调儿童能够在与社会、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直接获取知识。而涵盖了社会文化、自然科学等内容的动画,也因此承载了作为“活教材”的使命。例如,迪斯尼3D动画《米奇妙妙屋》通过剧情中“妙妙工具箱”的出现,幼儿可以和米奇一起选择合适的工具解决遇到的困难,影片能够很好地锻炼幼儿形状、数字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这种互动型的动画片能够使幼儿在不自觉中就学习到了动画里提到的相关知识内容。
但同时也应当注意动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有一种不自觉地、潜意识地吸收外界事物的能力,称之为“吸收性心智”。在某种程度上,幼儿能够在与环境的不断互动中,毫不费力地将外环境中的事物加以吸收,通过顺应形成自身人格,而这种“吸收”属于不加判断的全盘吸收[5]。例如,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羊村成员面对灰太狼的阴谋诡计每次都可以化险为夷,在观影过程中,幼儿的确能够收获满满“正能量”,但其中某些画面则因为幼儿的无意识选择,被吸收利用,造成不良的后果。如故事中的暴力、欺骗等行为,很容易被儿童效仿。
除了培养幼儿的事物认知能力,动画还肩负了幼儿美育的重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等级构成。而审美艺术则属于其中较为高级的成长性需要,这种需要类型不仅依赖于前期缺失性需要得到满足,更是一种能够满足自身自我实现需求的特殊需要。因此,在幼儿教育中也应当寓教于美,使得幼儿在欣赏动画片中获得精神满足和愉悦,同时不断提升其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在观影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对艺术本身产生出一种亲切感,在艺术鉴赏中获得审美愉悦。如七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影片以画家齐白石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为创作原型,用水墨画风创新动画,使水墨画动起来。幼儿通过欣赏水墨动画片虽不至于对国画的艺术表达产生深刻见解,但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美学的熏陶。还包括作为民族动画典范的《大闹天宫》,影片借鉴了大量中国古典戏曲、绘画、建筑的美学样式,通过音乐、色彩、造型给予儿童独特的审美体验,并且天马行空的情节想象、夸张的动作设计也都符合儿童的欣赏心理。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多样的表现手段,如绘画、音乐等,使得动画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美轮美奂的画面、离奇曲折的故事、生动有趣的卡通人物培植了幼儿认识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培养幼儿道德情感具有显著作用。
综上,动画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守正和创新的辩证关系中,开启新文科的探索与尝试,在媒介革命的浪潮中真正变革幼儿教育的方法,并进一步落实幼儿动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二、艺教融合:幼儿动画教育人才的培养策略
人文社科专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化的学科范式,各个学科之间往往泾渭分明,例如,中文学科已然形成了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课程发展体系,学科壁垒固若金汤,其他学科的思维范式很难融入其中。但是,作为传统文科的学前教育专业却凸显出其与生俱来的“新文科”“跨学科”性质,幼儿教学活动涉及的方方面面促使学前教育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其他学科,如艺术、医学、科学等。从幼儿艺术教育而言,国内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课程培养方案。具体包括儿童文学、儿童戏剧、美术、声乐、舞蹈,但美中不足的是,影视动画课程并未被全面纳入培养体系中,人才短板使得幼儿园动画教学并未切实有效地进行开展。即便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电影教育、动画教育等相关专业,如北京电影学院、杭州师范大学。但所培养出的影视动画教育人才毕竟缺乏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并不能很好地胜任幼儿动画教育。因此,问题的解决之道还是在于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与影视动画学的“艺教融合”。
帮助学生建立起影视动画专业的知识体系是决定其今后能否胜任一线的幼儿动画教学的关键。当前,动画在幼儿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是娱乐或者是课堂奖惩机制中的“奖品”。教师往往无法从专业角度帮助幼儿深度分析动画中的信息内容与表现形式,使动画未能深入幼儿的综合性学习中。从课程培养方案入手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动画专业知识、艺术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具体的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当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包容性强的内涵属性,将影视动画学的核心知识纳入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包括动画概论、影视视听语言、中外动画史、动画短片创作在内的影视动画学核心课程都可以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产生同频共振,在学科专业互渗中彰显自身的特色。从创新方面而言,动画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影视动画艺术的基础理论,理解动画艺术的发展规律,并具备动画创作与鉴赏的基本能力,使其能够胜任日后的幼儿动画教育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新”并不是机械的课程叠加,而是要建立一种“合”的思维,在张燕教授看来,这种“合”的思维“通过创新性地利用复合、联合、结合、相合等多种方式,促进有效配置学科内外的资源和利用发扬优势并弥补劣势,从而形成新型学科重组交叉之后的合力与战略影响”[6]。从微观角度审视幼儿动画教育中的“合”,影视动画学的介入必须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相互配合,例如,动画基础理论课程可以与学前儿童文学、美术强强联合。一方面,与文学、戏剧等叙事艺术一样,动画同样需要结构故事、刻画人物、设置悬念、渲染情绪,因此动画理论的学习就必须援引儿童文学的理论资源,包括文学创作与批评方法,并且童话、儿歌、儿童散文等文学资源也都能为动画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学滋养。而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动画叙事又呈现出迥异于文学叙事的美学特征,从文学到动画/影像,这种媒介材料的嬗变能够丰富学生对于儿童文学叙事的理解。另一方面,作为以美术为基本艺术表现形式的动画必然要与学前美术课程联手,包括绘画技法中的构图、色彩、线条等专业理论知识,这都可以为学生理解、掌握动画的基本理论打下基础,同时,“活动的美术”也能够深化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如动画中的3D建模、景深等。
还包括学前科学教育课程与动画短片创作的双重融合,学生可以通过制作动画短片的形式帮助幼儿认识科学。例如小孔成像、雨雪的形成原理、地球自转和公转,妙趣横生的活动影像使科普知识变得生动、直观。除此之外,在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指导课程学习中,可以将动画灵活地运用到课程中,以便让学生在未来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幼儿结合动画进行角色游戏及表演游戏的创编。协调合作与协同共享的新文科理路,实现了艺术与教育的对接,不仅使得学前教育专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还将戏剧与影视学科上升到国家教育战略的层面,对于影视学科的新文科建设来说同样是重大利好。
幼儿动画教育人才培养中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影视动画理论,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对于幼儿而言,动画的作用不光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寓教于美,“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7]。美育是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幼儿园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涵养。因此,必须加强和改进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育,区别于“蜻蜓点水”式的公共艺术通识课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应当将艺术概论、美学原理纳入专业课学习体系中,让学生真正掌握艺术的基本理论,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专业化的理论学习会对学生的艺术涵养、审美素质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带领幼儿更好地认识动画的美,包括动画的视听语言、故事主题、情节设置等。
幼儿动画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多方合力,包括学校平台、师资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等等。在“联合”的新文科思维下,应当积极吸纳电影学、动画学专业方向的教师去扩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在坚持自身专业优势的前提下,推进教育学与艺术学的整合拓展。另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幼儿动画教育人才培养必须构建一种新型的生态系统,短视频、人工智能、3D动画、虚拟现实技术等媒体技术都可以与动画教育碰撞出火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一次全方位变革,将对人类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产生深刻影响。”[8]传统文科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同样切合新文科的理念,在媒介信息技术的赋能下,幼儿动画教育将激发出更大的活力。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应当充分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对探索幼儿动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作是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所开展的一次新文科尝试。因此,必须从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力求在整合、联合、融合中促进新时代学前教育专业的新发展。
三、次元破壁:幼儿动画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固然重要,但也应当坚守本学科的主体性,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必须确保动画服务于幼儿教育课程的总体规划。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中指出:“要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徳、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9]
基于此,《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去规划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将之作为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在教育实践中,为达成这五大领域的目标,应当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活动模式,学会利用动画这一现代媒介技术,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思考力、观察力。作为教师,除了具备跨学科的动画理论知识以外,还应当参考五大领域,并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地将动画运用到实践中,真正实现学前教育与影视动画学的“次元破壁”。
首先,教师应当甄别和选择面向特定领域的动画片。就健康领域而言,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就可以向幼儿播放包含相应内容的动画片。这些动画片可以是儿童医院的科普动画,也可以是动画故事片,前者更为直观、贴切,后者则通过充满趣味性的故事情节给予幼儿以深刻的印象,例如,动画片《邋遢大王》中塑造了一个不讲卫生的儿童形象“小邋遢”,在影片中,小邋遢对脏东西来者不拒,当他喝了下药的汽水后马上变得和老鼠一样大,这一情节的设置能够让幼儿清晰地感知到不讲卫生的危害,从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还包括像《哈利学前班》《昆塔·因为所以》《巧虎侦探社》《蓝猫幼儿科学》这样的幼儿科普动画片,它们都将看似枯燥的科学世界,用轻松诙谐的方式传授给幼儿,如动画片《忙忙碌碌镇》,影片将日常的生活琐事提炼成一个个侦探小故事,让幼儿通过观察、分析,用科学的方法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让幼儿更好地认识自然、体验社会生活。
除此之外,动画片还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如《新语文小天才》《蓝猫幼儿语言》《艾米咕噜英文小课堂》,在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卡通形象带领下,幼儿充分沉浸在童趣盎然的语言环境中跟着主人公一起学习识字、唱儿歌。包括社会、艺术领域,也能够从动画片中找到相应的学习内容,例如,幼儿可以在《巴布工程师》中学会齐心协力、不怕困难的精神,在《小猪佩奇》中可以对亲情、友情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动画片的选择一定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情感认知,因为幼儿更多的是通过表象符号去认知事物,如果动画内容过于成人化或者晦涩难懂,幼儿往往陷入迷茫,正如陈鹤琴的观点:“儿童善恶的观念很薄弱,所以不能选择事物去模仿。”[10]幼儿的模仿往往是无选择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动画的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
在实际的动画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单纯的动画片放映,而是应当灵活运用动画媒介,并且发挥幼儿的能动性真正与动画产生互动。例如,指导幼儿对动画片进行模拟配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在了解剧情的情况下分角色扮演动画故事人物,此举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沉浸式的视听情境区别于单方面的静态观影、绘本阅读,它能够带给幼儿真正的参与感,在生动逼真的实时互动场景中给予幼儿更直观、可视化的内容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动画片所传递的信息知识。而作为“演员”的幼儿在模仿角色的过程中,通过与角色视点的合二为一,实现了对角色的认同,这种认同消除了外界冗余的信息,使得儿童全身心地融入角色、模仿角色,在潜移默化中认同角色的观点。这种沉浸体验符合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所说的“心流理论”(Flow Theory),是指“个体将精力全部投注在某种活动中以至于无视外物存在,甚至忘我的状态”[11]。“忘我”的角色配音表演保证幼儿有效地接收银幕角色所传达的知识话语。如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健康卫生教育等。
动画还可以应用到幼儿游戏活动环节,在游戏创编阶段,教师根据动画剧情设置游戏情境,让动画中的虚拟角色与幼儿共同参与到游戏中,通过暂停、慢放、快进等方式,使动画的叙事节奏与现实游戏场景保持匹配,让幼儿通过游戏获得身心的愉悦。这其中可以运用诸如3D、AI、VR等“黑科技”,例如,“互动墙”“互动屏”通过AR捕捉面部贴纸,将幼儿变身成为卡通形象与银幕中的动画角色交流互动,带给幼儿充满乐趣的游戏体验。还包括移动端学话的汤姆猫、动画装扮类小游戏、动画短视频都可以运用到幼儿教学活动中。
动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有更多的应用方式,本文仅仅提供了建设思路。事实上,幼儿动画教育的内涵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观影教学,静态化、平面化的观影往往会将幼儿规训为马尔库塞口中的“单向度的人”,在马尔库塞看来,现代工业文明背景下的技术理性,虽然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但却使得人丧失了能动性思维,“对技术的运用是一种控制,此外,技术自身对自然和人类也是一种控制,一种法律的、科学的和计算性的控制”[12]。作为现代媒介技术的动画、电视、电影同样容易使幼儿丧失能动性思维,幼儿所看到的视像是由成人所建构的,幼儿自身情感体验的缺乏,最终会使儿童的可塑性、好奇心大打折扣,导致“童年的消逝”。新文科背景下的幼儿动画教育应当真正变革课程模式、教学形式,注重利用动画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例如,通过与虚拟动画角色的游戏互动,锻炼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教学环节中要利用好网络与新媒体技术,推进幼儿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真正将经济全球化时代语境下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与教育革命相结合,推进幼儿动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四、创以致用:幼儿动画的良性发展路径
幼儿动画教育的新文科建设不仅要依托教学平台,还要与影视、动画创作、理论界保持沟通合作,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实现幼儿动画的高质量发展,使得优秀的幼儿动画作品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但就目前而言,幼儿动画创作现状并不乐观,从市场层面来看,针对幼儿启蒙的精品动画少之又少,数据显示,在2016年的央视动画片库中,共检索到855部国产动画片,按年龄查找,分类为“1—5岁”的国产动画片有167部,占比不到20%[13],并且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许多幼儿动画在创作上并没有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在主题上制造激烈的正邪二元对立,在视觉上营造惊险刺激的动画场景,这都不利于成长期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包括幼儿动画创意的“同质化”,许多动画片的角色设计、剧情设置、画面风格严重雷同,甚至直接将欧美动画进行“改造”“移植”,这所导致的不仅是文化产权上的纠纷,更重要的是,会将某些西方错误的意识形态灌输给幼儿。基于此,探索幼儿动画的良性发展,之于幼儿教育、影视动画市场都有着重要意义。
幼儿动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首先是要厘清其在市场中受众定位与文化位置。诚然,近年来,在资本、消费人群、媒介技术等因素的多重驱动下,中国动画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6年总产值达到1310亿元,到2019年攀升至1941亿元[14],涌现了一大批包括《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罗小黑战记》《白蛇:缘起》在内的国产优秀动画作品,在剧本创意、视觉特效以及民族化风格的探索上都代表着新时代中国动画的最高水准。从传播对象和消费主体上来看,这些动画作品几乎都涵盖了“全龄化”受众,动画的“全龄化”固然能够联结各个年龄群体,使之找到共通的文化情感,也能够帮助动画作品实现票房的最大化,但事实上,“老少皆宜”也意味着动画作品的目标受众、创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模糊化。对于幼儿而言,“全龄化”动画往往会使其难以理解银幕中的内容,成人世界的价值体系也会给幼儿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动画本身而言,制片方为了“全龄票房”,简单粗暴地将角色、剧情“低幼化”,而人物台词、动作则出现“成人化”,这种畸形的审美对于幼儿的危害极大。
因此,应当将动画的市场受众进行细分,从主题的选取、情节的设置、视觉特效的设计等方面,针对不同年龄层进行有的放矢的创作。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成年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个体的生命体验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创作者创作符合各年龄段审美需求的动画作品。在动画创作中,由于幼儿的智力发育还不成熟,他们很难理解某些复杂晦涩的情节剧情,因此作为编剧应尽量使叙事简洁明了,让幼儿充分明晰故事内容,还包括在画面的美术设计上,区别于成年人,幼儿的感官正处于发育阶段,这使得他们更适合欣赏画面信息量较少的画面,线条、色彩、构图也应尽量单纯、简单,例如,《小猪佩奇》中创作者在人物、场景设计中采用了简笔画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充满童真童趣的动画世界,包括画面中粉红、浅绿、亮蓝等颜色也都符合幼儿的审美旨趣。在动画角色的设计上也应尽量做到可爱、质朴、纯真,相反,类似“丑哪吒”的动画造型则不适宜幼儿观看。
另外,幼儿动画还应当坚守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在主题上注重传统人文关怀,在艺术形式上探索民族化表达。当前国产幼儿动画创作存在大量模仿国外的痕迹,从片名、主题、故事架构到叙事策略、人物造型,甚至是海报都显露出“山寨”的特质。例如国产动画《汽车人总动员》对美国动画《赛车总动员》在主角形象设计、画风上的“山寨”,还包括《大嘴巴嘟嘟》与《蜡笔小新》,《小樱桃》与《樱桃小丸子》,不仅在内容、形式上进行模仿,外国动画中错误的思想意识也被不加鉴别地移植到国产动画中,如恐怖、暴力、宗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了巨大危害。基于此,国产幼儿动画在题材的选取上要扎根现实主义,发挥动画的“镜子”功能,让幼儿通过现实生活这面“镜子”形成对自我的认识。例如《大耳朵图图》中的成长教育叙事,《熊出没》对自然保护的提倡、《蓝猫淘气三千问》对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科普,这些影片都立足于幼儿现实生活的表达,实现了教育价值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美学风格上,也应当创作符合国人审美的艺术形象,将中华传统美学融入动画作品的视像、音乐、叙事中,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的幼儿动画,例如《西游记》《宝莲灯》通过古典神话的视觉化呈现,使幼儿真切感受到传统文学的魅力;《桃花源记》则利用皮影这一中国民间艺术形式,让幼儿在奇妙的故事中体验传统文化;还有动画中的民俗、礼仪、曲艺、诗词,这些传统文化符号也都能给予幼儿文化熏陶。对经典儿童文学的改编同样是幼儿动画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在现当代文学史上,留存着一部部经得起岁月考验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IP,是因为作家们坚守“儿童本位”的立场,用自己独特的个性、人格、艺术才华,为儿童谱写了生活的赞歌。如叶圣陶、冰心、张天翼、陈伯吹、曹文轩,这些作家能够真正与儿童站在一起,从儿童角度出发,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世界,而这也正是当下幼儿动画创作所缺失的品质。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于幼儿动画创作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近年来,IMAX、3D、VR技术在影视创作上的实践带给观众震撼的视效体验,在动画创作上,3D技术与短视频的融合,诞生出2分钟以内的3D动画剧集,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内容和简洁流畅的叙事节奏迅速开辟了市场,其中就包括《一禅小和尚》《Mr. Bone》《短耳兔小胖》等,类型涵盖了剧情类、情景剧类、形象IP类,题材有校园、搞笑、神话等等。3D动画短视频对于幼儿动画创作或许是一个机遇,在此技术中创作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从业者,包括家长、教师在内的业余者都可以通过“傻瓜式”的动画编辑器进行形象设计、场景搭建,最后生成动画视频,“低门槛”使得源源不断的动画创作灵感得以涌现,但同时短视频对幼儿造成的“异化”同样是需要警惕的。
五、结语
新文科背景下的幼儿动画教育是在学科融合、理念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互补的动态模式下开展的。它使得学前教育专业融合了影视学、动画学中可资借鉴的优势,探索出一条以幼儿审美文化作基底、以培养幼儿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幼儿动画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并且艺教交叉、技术加持的“大融合”也使得教育学科跳脱出了现有的专业发展格局,迈向了开放融通的新范式。从动画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活动实践到与影视动画业界的协同合作,在契合全方位、全面化的新文科发展理念的同时,实现了人工智能、数字人文、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在传统文科领域中的派生,在融合、创新、赋能中推进了教育学科的现代化进程。另外,跨界融合在某种程度上对影视学科而言也是一种“反哺”,它使得影视学跳脱出审美、艺术的范畴进入更广阔的社会文化教育领域,丰富和拓展了影视学的学科内涵。在未来,幼儿动画教育还应当继续立足自身优势,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不断更新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用好媒介技术,不断推进幼儿动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