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状评述及问题研究
——以成都市简阳市为例
2021-12-05钟佳利
钟佳利
中农富通西部乡村振兴规划科学研究所,四川成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不断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1]”。可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势在必行。由于我国丘陵山地农业运输装备的研究起步较晚,特别是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普及程度仍然比较低[2],较多农机仍需采用肩挑背扛的运输方式,导致丘陵山区使用农机的成本提高而效率大大降低[3],再加之中国土地分配多根据人口进行划分,导致农用地难以连片发展,多呈现零散的小块,促使农机难以规模化应用,同时,田间道路多窄小且难修建,进一步导致机械化难进入,丘陵山区农机耕种遇多重困难[4],但丘陵山区结合地势的高低起伏,农村农旅融合生态本底良好,具有较好的三产融合发展潜力。为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需重点推进丘陵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本文将对地处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进行研究,期望能为丘陵山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可参考意见。
1 成都市简阳市农业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产业链条不健全,三产融合层次较低
从产业链整体上来看,简阳市农业资源禀赋独特,桃、羊、水产等特色产业基础好,但产业链条各环节集聚性不高,优质产业空间布局不集中,呈现出“多、杂、散、乱”的发展特征,同类产业连片性发展较弱。从产业链前端来看,简阳市农业主要问题表现在:品种研发推广水平不高,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不足,优良品种培育研发滞后,农作物优良品种研发培育推广能力不足,与农业相关科研单位合作不紧密,导致农产品品种多而不优。从产业链条后端来看,农产品加工物流有一定基础,但多数农副产品停留在直接卖农产品上,综合加工、精深加工比重低,在空间上丘陵片区的农产品加工基础更为薄弱,甚至空缺。同时,由于缺乏大型物流运输型企业,冷库、电商中心均呈现出散点化、规模小状态。
现阶段,简阳市第一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缺少深层次开发和高品位打造,如摩崖石刻、千佛寺等众多宗教文化;红糖工艺、放生会等民间工艺、习俗等挖掘不充分,缺乏多元化的文化载体和特色产品组合。同时,休闲旅游接待配套设施不足,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尚难满足游客需求。
1.2 农产品品质良莠不齐,农产品品牌不成体系
产品品质方面,简阳市农业生产以小农户经营模式为主,生产经营规模较小,标准化生产约束条件不足,现代化生产经营意识不足,生产水平等参差不齐,产品品质良莠不齐。产品品牌方面,特色农产品品类较多,有一定商标基础,但产品产量和质量难以支撑已有产品品牌,同时,生态功能、文创功能挖掘不够,缺乏产业核心品牌和拳头品牌,在全国、全省曝光率、竞争力不强。
1.3 新型经营主体存在多弱杂现象,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简阳市农民合作社数量较多,但农民合作社中59%呈“空壳社”“一人社”现象,同时,简阳市现有培训方式多为走出去参加其他区域的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实用性不高,人才培训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培训老师对简阳市农业实际存在问题不太了解,授课内容缺乏针对性,农民实际生产过程中难以参考学习,导致新型经营主体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1.4 新农村建设标准较低,人居环境发展差距大
简阳市各乡镇间居民存在建筑材质不统一、建筑风格不统一、建筑色彩不统一等现象,视觉上新村整体感觉不和谐,美观程度有所下降。新村建设时没有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导致原乡土景观文脉断层、历史建构迅速退失,乡土风貌杂陈无序。
人居环境也有待持续提升,农村面源污染、农户房前屋后、水域治理、垃圾处理等与整治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色镇和川西林盘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道路和机电提灌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等任务艰巨。
1.5 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养老服务供给总体不够
简阳市因地形地貌多变,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土地平整工程量大、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滞后、乡村生产道路质量不佳等问题,其中,通村路以及与生活生产紧密相关的田间农机化生产道路严重缺失,特别是进入田间作业的道路多借助于土田坎,使农用物质及农副产品的运输极为不便,不具备农业机械化操作条件,给农业机械的推广带来严重影响。
同时,简阳市大部分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留守农村多为老年人和幼儿,农村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养老服务设施需求较大,优质养老服务供给总体不够,欠缺养老服务设施数量和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养老服务结构有待优化。
2 成都市简阳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策建议
2.1 健全都市农业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引领,促进简阳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构建全市农产品加工物流体系,引导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项目往产地下沉、与销区对接、向园区集中,进一步优化简阳市加工物流业的结构布局,并大力培育休闲农业、生态康养、田园旅居等业态,打造主题旅游线路,塑造简阳特色文化IP,促进农业生产由传统单一性向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复合功能转型。
2.2 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品牌
优化农产品质量生产环境,改善农业物资装备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方位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加快品牌“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五大工程建设,做好品牌包装和营销,提升简阳市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提升推进农村商务信息服务水平。
2.3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农村双创
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乡村工匠,扶持一批返乡创业农民工、鼓励入乡创业人员、发掘在乡创业能人、支持传统技艺人才,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育方式、提升培训质量,大力加强创业培训。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聚集服务功能、扩宽服务渠道等方式优化创业服务,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2.4 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全方位开展生态环境系统保护工程,加强农村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打造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环境净化、村庄绿化、乡村美化,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元,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村容村貌、整治沿路沿线,积极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
2.5 改善乡村硬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提档升级
统筹路网、水网、电网、气网、通信网、防控网“六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需持续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持续推进、加快见效,对已建成的基础设施适时提档升级、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由以“建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功能复合、设施共享,实现综合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各类配套项目在场地、设备等方面的充分融合,为农村居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