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脱贫人口返贫问题研究
2021-12-05张皓祯杨书胜
张皓祯 杨书胜
(青岛理工大学,山东 青岛 266520)
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减贫扶贫,脱贫工作实现了由救济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向精准扶贫的转变。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全国贫困人口已经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县整体“摘帽”,消除区域性贫困,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消除贫困的伟大创举。
然而,由于农村脱贫人口的自身脆弱性、外部环境风险频发性、扶贫政策的不连续性以及社会力量介入方式效果偏差性等一系列原因导致脱贫人口返贫现象时有发生。现行标准下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实现了全部脱贫,但是脱贫并不意味着贫困的终结,目前的农村脱贫人口大都生活在绝对贫困线附近,在脱贫后的3~5年内仍是返贫的高发期。如何探索有效的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途径,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就十分必要。[1]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大力培育农村社会组织,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推动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设置社会服务岗位、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为金融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依据、行动指南。金融社会工作凭借其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两大核心概念,福利属性、社会化干预和面向钱财议题三大特征,以及金融教育、金融咨询、金融训练、金融治疗、资产建设五大干预手法,金融社会工作能够作为专精力量进入到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的服务中。[2]
金融社会工作除了能够满足农村脱贫人口的防返贫需要外,还可以通过资产建设的干预手法满足服务对象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多方面需要。作为与服务对象建立长期专业关系的金融社会工作者,与政府、金融部门相比能够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的金融需求,也能够为其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金融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的成熟是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两大概念的发展与完善。金融能力是指个体所拥有的金融知识与外部金融环境相适应的一种能促进自身做出正确金融决策的能力。资产建设则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迈克尔·谢若登提出的旨在反思美国反贫困社会福利的一种政策范式。所谓资产建设的概念即是围绕资产累积和个人能力增长所进行的包含物质和精神以及观念形态的建设过程。[3]其中,资产除了有型资产以外有无形资产,例如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等。
成熟的理论能够为实务提供操作化和价值化的引导。金融社会工作依托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理论可以采取微观实务介入以及宏观政策倡导的两种方式嵌入到农村脱贫人口。从微观介入层次来讲金融社会工作实务内容应包括金融教育、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训练等;中观与宏观金融社会工作实务应包括金融服务方案的规划、开发和设计,金融倡导等。这将为农村脱贫人口防止返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的实现途径。
2 农村脱贫人口返贫原因分析
返贫是指已经摆脱贫困的人口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再次陷入贫困的状态。农村脱贫人口返贫具有以下原因:
2.1 脱贫人口自身具有脆弱性
由于自身所处资源有限等原因,农村脱贫人口自身具有脆弱性。这里的脆弱性主要包括经济脆弱性、健康脆弱性和风险防范脆弱性三部分。经济脆弱性是指农村脱贫人口生活水平有限,缺乏长足发展的知识、能力和资源,自身内生动力不足。健康脆弱性是指农村脱贫人口由于自身所处医疗环境受限,其生理或心理健康水平难以保障,缺乏维持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风险防范脆弱性是指农村脱贫人口缺乏相应的资源来缓解对自己生活造成冲击的突发事件,往往会因此重新导致贫困现象的产生。
2.2 外部环境风险频发性
外部环境风险主要是指外部自然地理环境、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等各种外部因素。首先,从外部自然地理环境来看由于农村脱贫人口大都集中于我国西部地区且西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往往导致部分脱贫人口由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因素重新因灾返贫。其次,外部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也会导致农村脱贫人口重新陷入贫困境地。例如受到国际经济动荡的影响,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农村贫困人口往往会因为出口货品滞销而导致自己缺乏经济来源陷入贫困。
最后,外部社会环境对农村脱贫人口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国目前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就重视农村脱贫人口的长期发展,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政策优惠。
2.3 扶贫政策不连续性
扶贫政策不连续性主要体现在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政策兜底能力和扶贫不彻底方面。[4]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我国农村资源相比于城市来说比较匮乏,缺乏专业人才、技术、资金大量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农村社会保障一直以来发挥着兜底保障的作用,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服务层次低,制度建设不完善,覆盖范围狭窄等问题也是脱贫人口容易返贫的原因。最后,部分地区脱贫攻坚的任务重,时间紧,有些扶贫单位没有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2.4 社会力量介入效果方式偏差性
社会力量介入扶贫存在方式与效果的偏差性,不能精准匹配其需求,部分服务存在“受之以鱼”的现象。国家和政府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借此机会大量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者涌入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但由于部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以及服务形式化、片面化的原因,往往仅关注农村脱贫人口的浅层次需求,缺乏深层次的介入。例如部分社会组织介入精准扶贫仅仅关注短期内消除贫困,却忽视服务对象长期发展的要求,缺乏服务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由此往往会导致农村脱贫人口在一段时间后重新陷入贫困。
3 金融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脱贫人口防返贫途径探索
金融社会工作注重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凭借其金融教育、金融倡导、金融治疗、资产建设为代表的干预手法能够精准介入农村脱贫人口。
3.1 开展金融教育,培育金融知能,激发内生动力
对于农村脱贫人口群体而言,其获得金融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金融知识水平也偏低。金融社会工作者可以采用情境教育、互助小组、个案辅导、专家讲座、等形式协助农村脱贫人口防止返贫。金融社会工作者通常会扮演导师、教育者、教练、使能者、顾问等角色为农村脱贫人口进行服务,例如社会工作者可以连接社会资源,邀请银行、高校专业金融人士开展金融知识讲座,培育服务脱贫人口金融知能,防止其重新陷入贫困。
3.2 开展金融倡导,反对金融排斥,谋求金融机会
金融倡导是指金融社会工作者通过游说政府、权力部门倡导公平金融机会,谋求资金支持以消除贫困排斥。金融社会工作者可以使用金融倡导策略呼吁有关金融部门消除金融信息壁垒,开展适老化、适农化金融服务工作;寻求政府资金支持,以使支持性的金融社会工作服务能扩展到更多的低收入群体等,使有需要的群体获得帮助。
3.3 进行金融治疗,消极不良情绪,疏解金融压力
经济问题一直是农村脱贫人口的压力源之一。长期的经济压力由此也会导致心理、情绪等产生负面变化,例如对个体而言,遭遇金融压力会引发一系列情绪症状,包括焦虑、恐慌等症状。“贫贱夫妻百事哀”,对夫妻而言金融压力也会导致夫妻关系紧张,进而引发家庭关系不和谐乃至家暴、离婚。我们可以针对该问题通过采用叙事治疗、危机干预等各种方法针对农村贫困人口提供服务,缓解金融压力,关注其多层次需求。
3.4 立足“系统”观念,进行资产建设,防止返贫重现
人的资产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有形资产包括金融性财富、有形财产和自然资源,无形资产包括个人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金融社会工作者可以立足“系统”观念,除了帮助农村脱贫人口提高收入缓解短期金融压力以外,还要注重培育期金融性财产和人力资产、社会资产等,帮助农村脱贫人口建构长期可行性计划,设置个人发展账户使其防止重新返贫。
4 结论与讨论
在乡村振兴战略加速实施的今天,发展金融社会工作为防止脱贫人口返贫提供了新的可行路径。[5]金融社会工作一方面可以连接不同类型的金融主体为农村脱贫人口谋求普惠性的金融服务和公平的金融机会,另外,还能促进农村脱贫人口个体和家庭的金融知能,对其进行金融赋能,打破金融信息壁垒,消除其面对的金融排斥。由此,金融社会工作能够有效完成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平缓过渡,为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