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对策探讨
2021-12-05王祥龙
王祥龙
(德州学院 纺织服装学院,山东 德州 253023)
大学生处于特殊年龄阶段,在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时,由于学习压力、生活环境改变等原因的影响,都会给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大部分学生虽会受到一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但会逐渐适应新的环境,逐步调整个人心态。然而,部分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在面对心理危机时无法进行自我调节,逐渐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干预大学生心理危机工作已逐渐成为当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关注的重点之一。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1]为培养有思想的高素质人才,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危机具有普遍性,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日益突出,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机制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林丹凤结合三全育人的要求,根据部分个人案例中心理危机所呈现的原因及发展方向,提出主动约谈解决学生心理危机、适当转介为专业治疗等心理危机疗愈路径[2]。其研究指出了构建危机预警机制的重要性,但其案例不具有大学生群体的共性,只能为少数个体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徐豆豆等基于心理危机的危害,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把心理育人纳入三全育人机制的有效方式并进行实践调查,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心理育人对策找到了切入点[3]。庞海燕等对当前三全育人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进行了反思,指出当前各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团队不专业等现实问题[4]。李彤彤等人基于大数据算法,通过情绪计算层、危机预警层等预警模式及仿真实验,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线上预警机制。[5]虽实施较为困难,但其模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提供一定程度的技术支持。学者俞晓霞基于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视角,提出结合学生专业特点进行辅导、向不同大学生群体针对性地进行不同举措,以划分群体的方式逐类分析提出措施,促进当前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更新[6]。学者陈思雨基于目前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及教育效果进行研究指出,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具有体验性和趣味性,无法真正深入学生群体,提出了坚持科学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进行心理教育的论点[7]。学者胡嘉洋在分析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中,指出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促进社会大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环境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互相影响,必须重视危机干预、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以预防极端危机事件的发生[8]。为保护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学术界应当不断探索适合的方式方法优化心理危机干预对策,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认知能力。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概念及干预现状
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一词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被精神病学家林德曼提及,后在1954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凯普兰正式提出,并系统提出了认知论、心理社会平衡论等心理危机干预理论。简言之,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临重大挫折或遭遇突发事件时,无法回避且不能用自己的应激方式解决出现的心理反应。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心理危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基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学者们广义地将大学生心理危机定义为“大学生个体或群体在面临超出其能力承受范围的压力时,所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具体来说包括大学生价值观失衡、自我意识失衡、自我情绪调节失衡、理想现实矛盾失衡等。
目前,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依然存在,是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首要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高校乃至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愈发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两大类技术为专业协助技术和自我支持技术,即外界帮助和大学生自我行为开导。一方面,在外界的专业协助技术中,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健康课程等,通过外力手段影响学生心理。部分高校,例如湖南省中南大学还开设了心理咨询治疗室、情绪宣泄室等。另一方面,鉴于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不同和年龄的特殊性,大学生自我行为开导的危机干预技术发挥较少,对于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自我支持也需在外力引导下进行。例如通过心理教育课堂的自我评价问卷和进行自我认知,通过教师和专业心理学家提供的自我疏导方法进行自我调节。综上,目前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及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手段不断发展。然而,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手段、干预方式以及干预效果等尚待完善,高校心理咨询室的开设专业度也较为欠缺。可见,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正处于不断发展,但发展缓慢且专业度不够的状况中。
二、“三全育人”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在心理学领域中,危机的干预是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体而言的,危机干预可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使当事人战胜危机、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达到心理健康的标准。为实现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以及教育完善等,在“三全育人”下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具有必要性。
首先,针对大学生个体而言,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具有促进高素质人才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学生的必要性。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内部和身体外部的和谐相处,在主观角度和客观角度都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合作。只有自身保持健康心态,才能努力适应周遭环境,进而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奉献自己的力量。“三全育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旨在培养有素质、有思想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以大学生作为主体来说,健康是大学生现有生活的重要因素,这对他们的生活、学习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其次,“三全育人”作为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是党和政府对于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的明确要求。从宏观角度看,就三全育人理念下的教育实践而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规避传统教育“重成绩、轻素质”的弊端,促进高校整体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从微观角度看,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不仅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得以完善发展,而且高校的教师教学手段、辅导员的辅导工作等都会得到相应的细化完善,愈发达到“三全育人”的标准。最后,针对社会而言,大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不仅仅是个体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而现阶段教育工作者需把大学生心理问题重视起来。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体,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总体而言,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尽可能加快学生适应环境的速度,同时应当为他们创造和谐阳光的大学校园环境,从而为其以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素质准备。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
心理学家关于心理健康的主张是保证智力、意识、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健康。由于现阶段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在社会大环境、校园环境的外因及自我认知的内因下,内外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以便相应进行心理危机干预。
(一)社会环境:互联网时代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不足,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类不良信息的影响。一方面,在大学生针对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竞争意识、时间意识、自由意识及创造性思维被提高的同时,绝大多数人的价值观会因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大学生衡量价值正确与否的依据及价值观点的多样性、价值现实考量的趋利性、价值实现方式的取巧处理等都会有所变化。部分来自互联网的不良影响会对国内高校学生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理压迫,特别是面对目前人们普遍过度重视利益的现状,导致其与他人交往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真诚的缺失,出现大学生心理危机中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另一方面,互联网信息的迅速发展以及短平快、碎片化信息的冲击,对大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信息焦虑”,特别是在面对飞速传播的负面新闻以及社会公共危机事件时,大学生的可接受能力较弱,容易陷入信息网中,导致焦虑情绪。学者张云朋针对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模型构建的研究中指出,在类似疫情危机等社会环境下的重大公共事件后,如何抚平学生的信息焦虑及心理压力尤为重要[9]。
(二)校园环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实践
在以往初级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能忽视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因此,高等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10]。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处于发展过程中,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专项开设力度不足、实践不够。除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见于思想政治课堂中,其他科目的教师并没有关注学生心理危机和心理健康的意识,校园文化及环境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导不够,教师团队自身的教育学及心理学实践发挥力度不足,不符合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的要求。除此之外,针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评估体系也不尽完善。针对心理健康的达成标准,目前在国际范围内针对人格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的内容研究中,心理专家杰哈塔的“阳光的心理健康”理论具有说服力[11]。“阳光的心理健康”包含自我认知、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健全统一的人格、勇于自我调控、能充分感知现实、善于改善环境这六个方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体系中,多为简单的书面考察为主,部分高校会加入日常行为考察,然而这并不能兼顾“阳光的心理健康”中包含的六个方面,无法全面、全方位地体察和预判学生的心理危机与否。
(三)自我认知: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及心理素质
新时代下的大学生物质条件丰富且独生子女居多,受挫经历较少,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及心理素质出现不同程度地问题,其自我认知的失衡导致心理危机的出现。首先,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素质脆弱以及性格缺陷。因情感问题和人际摩擦导致失衡心理,心理素质较差,学生在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时无法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部分学生在原生家庭影响下存在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以缺乏活力、过于固执、人格分裂、间歇冲动、攻击性格这五种为主[12]。其次,大学生存在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当下高校学生心理发展存在极强的内在矛盾性。比如,想独立生活却无法克服依赖,对未来抱有较高的期待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感情上有强烈诉求却又故步自封,等等。最后,就业障碍是当下大学生普遍面临的压力问题,就业障碍导致的心理危机问题比比皆是。我国大学生出于对自身能力提升的追求,在找工作时会出现眼高手低、找工作难等情况,还有部分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下宁愿待业家中,缺乏主动性,不利于自身的提升和社会的运转发展。
四、“三全育人”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
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基于“三全育人”下有针对性地提出净化社会环境、优化校园环境及促进学生内化自我认知的策略,从客观角度和主观角度共同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以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一)净化网络文化,建立危机预警机制
在全员育人要求下,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平台,应与高校协同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的正向价值观,警惕网络的不良、不实信息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13]。首先,社会媒体在发布新闻等各方消息时应注意消息的准确度,学校教师也要正确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必要时有关机关可采取净网行动,对于引导充值的不良游戏、主播文化等进行打击,大力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空间。其次,高校可充分利用校园网、展示栏、校长信箱、辅导员信箱等途径,形成一个融洽的校园网络环境,让部分缺乏自信又非常敏感的高校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公平与尊重,弱化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根据学生的信件等,也可以提前部分预判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心理危机的预警机制打下良好基础。最后,针对互联网时代学生信息焦虑的情况,建立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在社会性公共事件发生后及时干预。高校可通过讲座宣导、公共事件案例宣讲等方式,引导学生正向对待因特殊公共事件爆发的某类网络信息,正确看待公共危机、自然灾害等社会性问题。
(二)创新心理教育课程,开拓朋辈辅导平台
高校学生正常心理的养成会受到来自多方的影响。其中,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巨大。因此,高校需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全员育人要求下,高校师生应共同构建和谐平等的校园文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打下良好基础。积极的校园文化及丰富的校园精神底蕴,能够对学生的心理起到正向影响。学校可趣味性的借助社团来开展演讲或是辩论赛类型的活动,让学生们从正面的角度去看待负面情绪。其次,创新心理教育课程,提高心理教育实效性。一方面需全员育人,推进思想教育队伍的培养,所有课程的老师均能通过课堂教学来指导高校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另一方面,在全过程育人要求下,要将心理健康课程的形式进行多元更新,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除课堂教学外,组织课下集体活动;除线下教学外,进行时时线上渗透。再次,在全方位育人要求下,拓宽育人空间,开设朋辈辅导平台。相比于教师群体来说,朋辈心理咨询员具有角色、知识和技能的优势,更容易让具有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敞开心扉,朋辈辅导平台能够提高干预效果[14]。最后,在全程育人要求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估机制需更新完善。基于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要求,高校教师可通过专业的心理问卷或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大学生心理评估,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三)建立心理认知档案,搭建家校联动桥梁
原生家庭是大学生性格养成的重要影响部分,学校教育的有效开展和危机预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15]。家庭中过于简单、专制的教育方式或过于溺爱的教育方式,都不利于大学生正向健康心理的培养。基于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高校教育工作者需突破育人团队和育人空间,结合家长、学生提供的信息和学生的行为表现,建立基础的学生心理认知档案,并根据档案情况所展现的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判定心理健康程度,以应对心理危机,对可能突发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干预。一方面,搭建家校联动桥梁,教师和家长应保持沟通,达成思想上的一致,统一教育理念,以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当今社会一直处于前进的过程中,部分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必须发生改变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的要求。教师需更新家长观念、促进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手段,以加强我国大学生自身修养、提高个体心理调试能力。另一方面,在认知心理档案的建立下,时时观察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变化,以调整应对策略。家校联动教育中要注重使用精神奖励来代替物质诱惑,更要根据大学生目前的年龄况态进行“适当教育”,在教育中把握分寸,保护大学生的自尊心,以此降低心理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排斥度,增强教育效果。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大学生正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存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基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通过净网行动下公共事件心理危机预警机制,提高学生应对公共事件压力时的可承受力,降低学生的信息焦虑感;通过创新心理教育课程、开拓朋辈辅导平台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导学生的积极心理,通过建立心理认知档案及时干预心理危机,通过搭建家校联动桥梁来优化家庭教育,全员育人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愈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