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视域下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考
2021-12-05杨支才
杨 懿 杨支才
(1.成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2.成都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7)
高校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意识形态生产、交汇、斗争的前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如何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攻坚战,已然成为高校亟需探索的重大议题。
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1.西方意识形态偏见和“新冷战”政治“病毒”肆虐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对武汉采取封闭式防控,并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及时分享中国经验,提供中国方案,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助理念为众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获得了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反观某些西方发达国家,自恃坐拥先进的医疗技术、庞大的医疗体系、健全的公共卫生系统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却无视新冠病毒高度危险性与侵袭性,贻误宝贵时机,以致疫情危机全面持续爆发。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西方某些政党及其政客仍专注于政党竞争和私利争夺,民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被置于资本运行和政治私利之后,新自由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脆弱性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暴露无遗[1]。即便在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屡创新高的情况下,某些国家和政客仍不忘操控国际舆论,罔顾事实、毫不掩饰地利用新冠病毒制造“议题”赤裸裸地制造“双标”“多标”谎言、谣言,竭力打压和攻击中国,在国际舆论场肆无忌惮地抹黑、污蔑、诋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的抗疫斗争,动辄以“制裁”相威胁,以“蛮横”行“霸道”,以此来转移国内矛盾,掩盖政府抗疫不力的事实。新冠疫情对于各国执政党和政府而言都是一场执政理念和治理能力的“大考”,然而部分西方政客看待中国抗疫斗争的有色眼镜中却折射出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面对某些西方国家掀起的“新冷战”逆流,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更加尖锐激烈。
2.舆情混杂为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思想冲击
科学应对新冠疫情,理性践行防疫要求,既需要社会公众拥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需保持乐观理性的健康心态。疫情暴发以来,时时刻刻都有无数“最新”信息袭来,民众置身于信息浪潮中,容易陷入因个体视野局限而生成的“信息壁垒”,难以辨识疫情防控的整体和全貌。新冠疫情作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危害甚大,影响深远。在当前常态化防控背景下,在相当长时期内,疫情动态都将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热点。与此同时,多元社会思潮、不同利益诉求借机在舆论场兴风作浪。谎言与谣言、“真相”与“假象”泥沙俱下,有人为“蹭热度”不惜制造虚假信息,散布负面情绪,肆意制造舆情事件。其中不乏有人恶意放大基层政府公务员在抗疫斗争中的小失误、小差错,以“抗疫日记”揭露所谓“真相”,刻意贬损党和政府为抗疫做出的积极努力,试图抹杀社会公众为抗疫斗争作出的巨大奉献与牺牲。面对弱势群体作为特定“议题”而被刻意渲染的网络信息,人们往往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有人就利用大众的同情心理,捏造信息、夸大影响以扯眼球,骗取流量,谋取私利。更有甚者,借疫情之机夸大社会矛盾,制造心理恐慌,刻意放大细节问题,煽动负面情绪,制造社会冲突。这些混杂的舆论看似“小病”,若不予及时澄清和反击,极易在漫延中侵蚀抗疫斗争精神,不同程度地消解抗疫合力。
3.“后真相”时代下中国抗疫真相受到遮蔽
近年来,“后真相”成为热词,牛津字典将其定义为“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2]。身处“后真相”时代,“真相让位于情绪”,信息本身真实与否已不是探究的重点,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和相信符合自身偏好的信息,并以之为“真相”。在此背景下,有人借疫情舆论煽动意识形态的负面情绪,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变得更加复杂。一些西方媒体以“后真相”为传播语境,以宣扬西方价值、贬低事实为导向,对中国抗疫事实进行裁剪以打造其需要的“真相”,将中国政府塑造成或无能或邪恶的形象,亦或是回避事实,以煽动性言语构造抹黑中国的虚假“真相”,更有甚者对中国疫情防控态势进行主观臆测,大肆传播所谓的“真相”。[3]这些“真相”意在抹杀中国取得的抗疫成绩,其本质是企图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面对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主动应对,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战疫”故事,汇聚“战疫”正能量,以理性思维剖析“后真相”,突破网络舆论的“议题”陷阱。
二、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思想防线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疫情防控斗争取得辉煌成就,疫情防控由特殊时期的应急处置转为科学精准的常态化防控。新冠病毒持续“变异”,各国疫情防控成效差距巨大,我国仍将继续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4]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国际上不断出现借新冠“议题”恶意攻击我们党和政府的“抹黑”“甩锅”言论,在国内也不时有所谓“公知”掀起舆论风波,制造、散布谣言,混淆视听,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加隐性化、复杂化。高校作为战“疫”的重要阵地,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态势,需要紧紧围绕打好抗疫斗争中的意识形态主动战这一客观需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强化师生的政治意识,着力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要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紧密结合,持续绷紧疫情防控弦,拧紧思想螺丝钉,在广大师生中讲好抗疫故事,传递好抗疫精神,筑牢疫情防控斗争的思想阵地,为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斗争成果、全面打赢疫情防控整体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坚实的思想保障。
2.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各方迅速行动,全民积极响应。从中央到地方,从社区到乡村,一步一环,紧紧相扣,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胜利,疫情防控阻击战、整体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取得重大成效。伟大的抗疫斗争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再次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党的伟大、光荣与正确。新冠疫情的重大危机,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国家治理大考,在这幅雄伟的抗疫画卷之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答案“跃然纸上”。理解而后信仰,将疫情防控伟大斗争实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学习教育有机融合,将党和政府应对疫情危机治理的时代“答卷”客观展示给广大师生,有助于让师生更深刻地感受中国力量,领略中国精神,感悟中国担当,在深化政治认同中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坚决地做到“两个维护”。
3.有助于弘扬伟大抗疫斗争的中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伟大的抗疫斗争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5]无论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团结精神和顽强抗疫的斗争精神,还是各行各业各岗位工作者不同站位同样付出的奉献精神,还有青年一代在国家和人民需要之时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都在伟大的抗疫斗争中充分彰显。面对重重困难,举国上下齐心协力,以“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的决绝,“谓我不愧军,青鸟明丹心”的赤诚,“驰驱一世豪杰,相与济时艰”的担当,汇聚起了抗击疫情的中国力量,创造出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惊人奇迹。每一个看似普通的“小人物”,肩负着的是“大担当”,传递着的是“大能量”,折射出的是新时代奋进的中国精神,14 亿中国人民以自身作垒守一方稳定,以信念作壤护家国平安,共同铸就了新征程上属于中华民族的辉煌战疫史诗。高校践行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应当用好抗疫斗争这本“生动教材”,将疫情危机化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契机,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让广大青年学子厚值家国情怀,坚定信念信心,明确责任担当,自觉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血脉,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当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对策建议
1.铸魂培根,大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凝聚了国家、社会以及公民的根本价值追求,具有凝聚共识、引领思想、增强自信的重要功能。当前高校正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严峻化的复杂局势,更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凝“神”铸“魄”,增强德育育人实效。一方面,要善于结合抗疫斗争实践强化政治引领和价值熏陶。通过深入挖掘抗疫斗争中的先进人物事迹和典型故事蕴含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育人功能,以“最美逆行者”“抗疫英雄”感人事迹传递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的德性品质,弘扬坚强无畏、自信担当的高尚情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师生家国情怀,切实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思想根基。同时通过对舆情热点和焦点问题的深入剖析,凸显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理论魅力和价值功能,让广大师生在对现实问题的反思与批判中进一步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力,增强理性分析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论底气与政治自觉。另一方面,要善于结合抗疫斗争实践,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创新教育的形式。开展以“读”攻“毒”、以“艺”抗“疫”、“抗疫云演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将伟大抗疫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校园生活之中。要因时而变,顺势而为,要及时关注学生思想情绪,结合其关注的抗疫舆情事件,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引导,让“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深化对抗疫斗争的理性认识,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同。
2.扶正固本,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关键课程。在常态化防“疫”的特殊时期,坚持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是思政课教学应有之义。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作用,就需要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履职担当,进一步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培育功能。一是要强化思想引领。面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诸多问题,尤其是少数西方政客肆意传播意识形态偏见和新冷战思维“病毒”,青年大学生往往缺乏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辩证分析能力,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及时辅导、指导、疏导,着力提高学生对意识形态斗争理性认知的鉴别能力,冷静应对的执行能力,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二是要强化政治信仰。伟大抗疫斗争本身就是思政课教学最为鲜活和生动的“教材”,思政课教师应结合抗疫案例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抗疫故事、中国方案、中国速度中切实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深切感悟党的坚强领导,由感性体悟升华为理性信仰,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战疫”必胜的信心。
3.立破并举,筑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防线
面对网络舆论斗争,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遵循“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的原则,敢于发声,善于发声,紧密结合疫情防控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疫情防控舆论场的主动权、话语权。一是要“立”。要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以歌曲、视频、动画等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多措并举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要加强主渠道权威信息发布,及时传递宣传党的政策,举措,坚定抗疫信心;要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展示中国抗疫重大成效,展现中国人民不畏艰难、患难与共的精神风貌,增强广大师生的政治自信。二是要“破”。针对“甩锅”“抹黑”歪曲事实的虚假舆论,坚决“亮剑”,揭开某些国家政客的虚伪“面纱”,揭露某些“公知”的面目,褫其华衮,示人本相;要把握好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主动加强网络监管,强化“议题”引导;面对种种错误言论要理性批判,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扬正气,有力打击“谣言”、澄清“传言”、传播“真言”。同时要加强师生对话沟通,关注师生利益和情感诉求,及时为师生释疑解惑,在宣传思想工作中进一步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4.强化保障,构建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严格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和领导权。[6]扎实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既是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确保高校和谐稳定科学发展的长期要求。高校要强化主体责任和监督职责,建立和完善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一是要增强政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高校党委要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守政治立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思路清晰,目光敏锐,牢固树立抓意识形态工作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渎职的理念,坚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主动担当,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守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田”。二是要明确责任,系统联动。校党委要推进责任清单梳理,明确相关主体责任,层层压实工作职责,实施党委、院系党组织、师生党支部“三级联动”,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意识形态工作效能,构建抗“疫”组织保障。三是要完善制度,突出监督问责。不讲责任,不追究责任,再好的制度也会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要构建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问责机制,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软要求”变“硬约束”,做到任务落实不马虎、阵地管理不懈怠、责任追究不含糊,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更加坚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