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等级考试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5张丽艳曲道炜
张丽艳 曲道炜 薛 玲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
中医经典理论是中医之根、中医之魂,为中医人普遍认可。《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之一,因此是否能够真正学透此书是评价业者实际中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学好《金匮要略》,是我们多年来一直思考探究的课题。《金匮要略》的灵魂是原文,如欲深入掌握其内涵,熟读、背诵原文是必由之路。因此,以督促学生背诵原文为目标的原文等级考试应运而生。
一、《金匮要略》等级考试的必要性
《素问·著至教论》是《内经》中的教学名篇:“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治侯王。”与此相似的内容也见于《黄帝内经太素》:“习道有五,一诵,二解,三别,四明,五彰。”诵,就是朗读。传统中医教育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在于诵读,熟读后达到背诵。也许所读的内容,学生一时并不理解,但久而久之随着年龄增长、经验积累,就会逐渐深刻理解,并且内化为自主信念,从而体现在学习工作中。笔者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多年,对“诵、解、别、明、彰”之五字教学及学习法屡有心得,颇多共鸣:“诵”是根基,读书自须成诵,时日若久,功力自厚。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什么?自然是《金匮要略》《伤寒论》等经典医籍原文,若能熟诵,日后定有收获。
现代中医学习,如何完成“诵”,是一个大课题。历史上师承式教学,依靠严厉的老师,严格的要求,中医诵读方能生生不息,传承不断。现代学院式教学,传统方法行之不易,便需另辟蹊径。由此,中医经典等级考试应运而生:以考促诵,强化基础。全国各中医院校开始初步尝试《金匮要略》等级考试,辽宁中医药大学也于2008 年在全校学生中正式实行。
为了更好地进行《金匮要略》等级考试,并进一步将成功经验推广,我们在前期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完善了相关考试大纲、考试分级、考试内容、考试方法等方面内容,使《金匮要略》等级考试得以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为《金匮要略》等级考试的全面推广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金匮要略》等级考试模式的构建
1.明确考试目标
在开展等级考试之初,我们明确了一点:等级考试一定要区别于期末考试,避免与期末考试雷同以至增加学生负担。等级考试是一个注重原文诵读的考试,以考促诵,目的是让学生熟练背诵传统中医典籍,以原文背诵为基本要求,辅以原文理解和医案分析,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传统中医思维。从而在学生中形成迷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良好学风。
2.制定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作为考生学习及考试的标准范围,大纲规划了考试范围和考点,尤其是对学习和应试有指导性作用。因此我们对于考试大纲的制定非常慎重,屡次集体讨论、修改,直至每一条原文是否入选都经深思熟虑方可定之。同时参考金匮要略本科生教学大纲及全国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以及之前拟定的我校《金匮要略》等级考试大纲,对《金匮要略》原文进行了仔细梳理、分类,从而制定出适合推广应用之新《金匮要略》等级考试大纲。
3.设定考试级别
级别设定为重中之重,初始拟模仿大学英语考试,分为四、六级,后经广泛讨论、征求意见,均认为中医应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和教学规律,须量身定做,按照自身教学特点,不拘成规,最后方定《金匮要略》等级考试为三个级别:一级、二级和三级。其中一级以原文背诵为主;二级在原文背诵的基础上,辅以少量的原文理解;三级在原文背诵的基础上,辅以原文的具体应用。
4.确定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的选择也慎之又慎。本着注重原文背诵、避免加重学生负担的考试宗旨,一级考试题型定为一种:原文填空题,共25 题,每小题4 分,计100 分。题型是以原文的部分内容作为主干,留出空白让学生填写相应词句。其中Ⅰ类条文20 条,占80%,Ⅱ类条文5 条,占20%。二级考试题型由以下两种构成:一为填空题,每题3 分,计25 题,共75 分。每次考试从90 条I 类条文中选取10 条、70 条II 类条文中选取15 条,主要考查识记程度;二为原文理解题,要求对给出的原文进行解释,每题5 分,计5 题,共25 分。总计100 分。试题难易度比例大约为易:中:难=5:3:2。三级考试题型由以下两种构成:一为原文填空题,每题2 分,计35 题,共70 分;二为病例分析题,每题10 分,计3 题,共30 分,要求写出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治法和方药。病例分析题收集古今临床医家的医案,然后进行归纳整理。试题难易度比例大约为易:中:难=5:3:2。每次考试从90 条I 类条文中选取10 条、70 条II 类条文中选取10 条,70 条III 类条文中选取15 条考查识记程度,每条2 分;再选取3 则医案,考查学生的经典理论实际应用能力,每则医案10 分。总计100 分。其中原文理解和医案分析试题均不超出大纲中“《金匮》方证病机治法”所列条目。
5.明确考试对象
《金匮要略》等级考试主要对象为我校中医学专业(含各专业方向)、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中医专业研究生。同时积极鼓励其他专业在校学生参加考试,营造全校共同精研中医经典的良好学习氛围。
6.建立考试题库
题库的建设主要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我们通过前期熟悉掌握平台各项功能,精通平台应用,并结合等级考试大纲,对题库进行顶层设计、总体规划,最终形成《金匮要略》等级考试电子题库。其具有如下突出特点:
①题型丰富:包括填空题、原文分析题、医案分析题等多种类型题。②题库录入内容充实:录入试题包括试题内容、答案、所属试题章节、难易度等。③实现自动组卷:题库建设完成后,可选择实现自动组卷或手动组卷。按照出题者的设定,每一题型试题量、难易度、每一章节的试题量等参数自动组卷。④实现电脑端或手机端考试:学生可以通过电脑端或手机端进行考试答题,实现无纸化考试。手机端进行考试还可以有效的缓解考试硬件设备不足的问题,节省考场和人力耗费。⑤发放试卷灵活机动:组卷完成后,可以设定发放试卷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考试总时间、学生提交后可否查看试卷详情、学生提交后可否查看答案、是否允许查看分数、可否查看排名等诸多内容。⑥客观题自动阅卷:对于客观试题,可实现智能化自动批阅,节省教师在阅卷过程中耗费的时间,同时可提高阅卷的准确率。⑦无人监考:考生在考试过程中,不允许离开答题界面,如果离开答题界面,系统会记录考生离开答题界面的次数,从而实现无人有效监考。⑧考试分析:考试结束后,可以利用系统收集的各项基本数据,对考试进行分析,如发布考试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等基础数据。⑨导出考试相关附件:考试结束后,题库系统可以随时导出考生试卷、考生成绩等相关内容。
7.明确考试形式和时间
《金匮要略》等级考试一、二、三级考试,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实现电脑或手机端无纸化考试。初步设定一年两次,即每学期开学后4-8 周举行。以各二级学院为单位统一到学校教务处报名。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考试。
三、《金匮要略》等级考试的经验
辽宁中医药大学《金匮要略》等级考试走过了不平凡的12 年,经过12 年的艰难探索和多方实践,积累了诸多正反两方面经验,现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1.须有学校行政系统大力干预和积极配合
学校行政干预力度和奖惩措施是考试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条件。等级考试初期推行不易,学校必须加以行政干预方可施行。例如:要求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必须参加并通过一级考试,才能准予毕业。或者把等级考试成绩作为期中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计入期末总成绩。或者三级考试成绩与学生当年的评优及奖学金评定挂钩;或者三级考试通过者在考研和就业时可优先推荐。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步将学生们引入中医传统经典学习轨道。
2.鼓励重考
等级考试与期末考试不同。等级考试是一个注重过程的考试,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以考促诵,督促学生背诵经典医藉原文。若学生对自己成绩不满意,可以申请重考,且不限定考试次数,直至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成绩满意为止。最终成绩是以多次考试中的最高成绩计入。
3.实现手机端无纸化考试
在信息化时代,出于环保和节能的考虑,为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为组织高效、优质、精准的考试,实现手机端无纸化考试尤为必要。为此我们改变了以往纸质化考试的传统模式,依托网络学习平台,真正实现了无纸化考试。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广大中医学子欲深入探究中医学术精髓,须立精究方术之志 , 兴背诵经典之风,方可弘扬国粹,济救苍生。《金匮要略》等级考试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传承祖国珍贵中医药遗产的创新性举措。如能有效实施,必将极大推动中医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高中医药后备人才的经典理论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