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筋膜理论”运用补肝调气柔筋法治疗顽固性泛酸

2021-12-05黄娅严方利刘思贤李斌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顽固性血气肝气

黄娅,严方利,刘思贤,李斌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5)

泛酸统指胃酸上泛之证,是中医脾胃系病证常见症状之一。西医学中泛酸的发生与胃内容物反流、胃酸过多有关,治疗上多采用抑制胃酸分泌的方法,首选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有学者发现部分患者在使用PPI之后并不能减缓泛酸的症状,并有研究表明这与PPI不能改善低张力的下食管括约肌相关,因此改善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目标[1]。中医学对泛酸一证的论述始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多有继承发挥,有言其病机属“热”,亦有言其属“寒”,且在处方用药多加有乌贼骨、煅瓦楞等“制酸中药”[2],但收效有时欠佳,尤其针对顽固性泛酸者。“夫酸者,肝木之味也”,泛酸的发生与肝密切相关,“肝在体合筋”,联络胃体之筋膜亦由肝所主,现以“筋膜理论”为切入点,采诸家之长,释泛酸之机,诠治酸之法。

1 “筋膜理论”发微

“筋膜理论”源自于《黄帝内经》,“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为五主。”[3]《说文解字》释“筋”为:“肉之力也。从力从肉从竹。竹,物之多筋者。凡筋之属皆从筋”,其意在说明筋为肌肉力量的来源,而与筋有关的属系又皆属于筋。中医名家陈潮祖对筋膜亦有论述[4],其言“肝系筋膜,包含范围最广,大至骨肉筋腱,小至每一细胞都是筋膜的组成部分”,“筋膜”存在于人体的各个部位,类似于现代医学中脏腑器官的包膜,作为一个整体对全身各组织器官都有维系、联络作用,可促进器官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能将人身体间的骨骼肌肉包裹相互连接传递肌肉产生的力量,同时还络于深浅筋膜、腹膜、胸膜与肌腱间[5]。筋膜正常的生理作用发挥来源于肝体的滋养,“肝主身之筋膜”[3],筋膜的功能活动隶属于肝,从筋膜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可以反映出肝脏功能的盛衰,“肝者,敢也,以生血气之脏也”[6],可悉知肝生血气,由肝所主之筋膜则为气血聚集之所。

2 筋膜乃多气多血之所

“人皮下肉上,筋膜也,盖膜犹幕也。凡肉理脏腑之间其成片联络薄筋,皆谓之膜,所以屏障血气者也。凡筋膜所在之处,脉络必分,血气必聚,故又谓之膜原,亦谓之脂膜”[7]“膜原者,连于肠胃之脂膜,亦气分之腠理”[8]“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3],王冰注:“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筋”[9],血主濡养,血充则筋膜柔润。气主固摄,气足则固摄筋膜,束其本位。故筋膜所在之处必然血气充足方可使之正常生理功能得以保障。当血气不充时,筋膜则产生病理变化,此与“肝生血气”密切相关,然血气的产生亦有先后之分,“阴阳应象大论云: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心生血,血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肺生皮毛。又诸气皆属于肺,则吾身之血气,皆由肝而生也。”[10]此根据五脏所主而生五行,层层入里,肝木春生为万物复苏的开始,其主筋功能不全,血气亦备受波及,从而影响至他脏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肝虚血气不足则筋膜失用,伤及脾胃,则胃之筋膜失充,周而复始,携酸上泛,则发为顽固性泛酸。

3 血气亏虚,筋膜瘈疭是顽固性泛酸的重要病机

顽固性泛酸病位在胃,之于筋膜言,则是胃的筋膜出现病理变化,其病机主要责之于血气亏虚,筋膜瘈疭。肝主筋生血气,肝血具有濡养、化生、涵养的作用,而肝气由肝血化生才能行使其升发的功能,肝阴作为肝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的部分行使肝体阴而用阳的作用[11],此环环相扣之理不可不晓。故肝虚血气生成不足,最先影响及血,其次为气。肝血濡润,胃筋膜失于滋润,无水而干涸,干则挛急;血不生气,胃筋膜再失于滋养,无力推动,则拘急或麻木,周而复始发为顽固性泛酸。

3.1 肝藏筋膜之血,血可濡之

肝主藏血,“血主濡之”[12],筋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赖于肝血充足与濡润。肝血不足,则见筋挛,为角弓、为抽搐、为爪枯、为目眩、为头痛、为不耐烦劳、筋惕肉瞤等诸症[13],此实为肝血亏虚导致筋膜失于濡润而废用引起的症候群,见于四肢为手足麻木、震颤、甚则角弓反张,见于躯干为扰乱气机、挛急而痛,见于脏器包膜则气机升降出入异常。“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伤及脾胃时,结合胃体喜润而恶燥的特性,胃之包膜失血濡润滋养则筋膜干,干则挛急扰乱胃气,胃失和降,携酸上逆出现泛酸。

3.2 肝藏筋膜之气,气可养之

“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肝气衰,筋不能动”[3],且王冰注解后者为“肝气养筋,肝衰筋不能动”,肝气虚易影响筋膜之气。“不知肝木属春,生生之气,如无此气,人何以生”[14],故肝之气为生长之本,可推动全身生长,且与脾之气互助互用[15]。肝气足则推动筋膜,使其正常蠕动,便可发挥其所在部位的生理功能;气弱无力推动则令筋膜失充,易致筋膜拘急或麻木。在胃即胃之筋膜拘急,而致酸味上泛,抑或气不足而筋膜不动则胃中之酸蓄溢不止,最终泛溢而出。

4 “法机对应”补肝调气柔筋法治疗顽固性泛酸

肝之病证有虚实之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从肝虚证入手,不失辨证论治这一核心理念。“夫酸者,肝木之味也”[16],治酸之根本为治肝。补肝调气柔筋法,顾名思义即用补肝调气之品柔润、柔和、柔远其筋。以酸补体,“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17],肝体阴而用阳,以酸味之药补肝,即可濡养肝体,补充阴血,阴血亦能涵养肝气,且药味之酸收制约亢盛之肝阳,肝之阴血充润、濡养筋膜,肝气充则疏泄有律,使筋膜不致挛急、胃液分泌充盈,故酸补是为一法;以辛调气,“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3],辛能行能散,调理肝之气机,恢复筋膜节律。此外,辛也有濡润的作用,“《黄帝内经》所云以辛润之,盖辛能走气、能化液故也”[18],气能行津、化液,运用辛味药促进肝气调达,使其布散津液的功能正常,以此调节筋膜之津液,故辛调是为一法;在酸、辛之队伍里稍添甘药,甘味入脾,促进脾胃的运化,补养气血生化之源,且避免食积化酸;酸甘化阴,辛甘化阳,既补肝体又促肝用,滋养筋膜的同时恢复筋膜的正常生理功能;甘能缓急,缓筋膜之挛急。以酸补体,以辛调气,稍加甘药能补能缓,是以共奏补肝调气柔筋之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7],故在以补肝柔筋作为治疗法则时,还应适当健运脾胃,以安未受邪之地。

补肝汤出自于《医学六要》,由四物汤加木瓜、酸枣仁、甘草而得,能补肝养血、柔筋缓急,主治阴血不足,筋脉不利之证。四物汤为补血养血第一方,“所谓生血者,以当归、芍药、地黄能养五脏之阴,川芎能调营中之气,五脏和而血自生耳。”[19]木瓜酸温,“入足太阴,阳明,兼入足厥阴经”[20],功可“和胃理脾伐肝”[21];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入肝胆心经,能益肝气,坚筋骨;甘草味甘性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合于木瓜、芍药酸甘化阴以补肝柔筋,合于川芎、当归辛甘化阳,以充养筋气,一养其体,一复其用,则由筋急而致胃气上逆之泛酸自然消解。前贤多用补肝汤治疗肢体筋弱之血虚痹证[22-24],其用于内脏血枯筋急亦为正治,“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也”[3]。

5 验案举隅

杨某,女,75岁,2019-03-05初诊。主诉:反复发作泛酸伴睡眠不佳50 a。患者自述反复泛酸反复发作未予治疗,于2017年加以重视,口服泮托拉唑(初始10 mg/d,后加至20 mg/d),服后泛酸症状得以好转,但停药即发,行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HP(-)。刻诊:泛酸频发,伴眠差易醒,入睡困难,素性焦虑,夜尿4~5次,大便尚可,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西医诊断: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断:顽固性泛酸,予健脾益气、佐以制酸。处方:黄芪20 g,肉桂10 g,白芍15 g,干姜10 g,藿香15 g,豆蔻10 g,木香10 g,生麦芽20 g,京半夏15 g,龙骨20 g,牡蛎20 g,醋北柴胡15 g,煅瓦楞子20 g,首乌藤20 g,制远志10 g,石菖蒲10 g,薄荷5 g,生甘草6 g。6剂,1剂/d,3次/剂。嘱患者调畅情志,规律饮食。

2019-03-12二诊:服药后夜尿次数较前减少,但余症无明显变化,泛酸如故,舌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虑其脉细为肝虚、弦为筋膜失充,遂转从肝治,以补肝汤加味:熟地20 g,当归15 g,川芎15 g,白芍15 g,酸枣仁15 g,木瓜15 g,生甘草6 g,黄芪20 g,肉桂10 g,干姜10 g,豆蔻10 g,生麦芽20 g,木香10 g,川楝子10 g,龙骨20 g,牡蛎20 g,首乌藤20 g,醋北柴胡15 g。6剂,1剂/d,3次/剂。

2019-03-19三诊:服药后,泛酸明显减轻,夜尿次数减少,睡眠情况好转,继服14剂以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患者病情平稳,未见明显不适。

按语:患者行西医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变化,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一诊时患者以泛酸伴眠差就医,行常规健脾益气佐以制酸,然服药后泛酸症状未见减轻。二诊时转以补肝汤加味,收效明显。通过病史可知患者年老,素有焦虑,其肾精自有虚衰,且其自幼泛酸,久病必伤及下元,“肝肾所居之地,肝主筋,肾主骨,肝藏血,肾藏精,精血枯槁,不能滋养,故筋骨偏废而不用也”[25],故阴血亏虚不能滋养筋膜,胃中筋膜失充而致胃酸上泛,是以用补肝汤补肝养血、柔筋缓急,酌加黄芪以健脾益气,豆蔻、麦芽健脾和胃,肉桂、干姜以温中调气,木香、川楝子、柴胡以行气,寓有“肝以辛为补”之理,龙骨、牡蛎、首乌藤以安神。“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3],故全方以补肝调气柔筋,患者不仅泛酸减轻,失眠好转,且夜尿次数减少。

综上,肝主一身筋膜,筋膜覆盖周身在顽固性发酸疾病上与脾胃密切联系。基于《内经》“筋膜理论”可进一步认识顽固性泛酸的病因病机,各种因素引起的肝虚筋膜功能受扰皆能致泛酸,由此产生的治酸之法即补肝调气柔筋法可有较大收效。

猜你喜欢

顽固性血气肝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黑珍珠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6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