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儿科普漫画图书发展策略探析
2021-12-04常炯辉
常炯辉
摘 要:少儿科普漫画图书以漫画的艺术形式普及科学知识、方法和思维,是漫画内容的拓展,也是科普方法的新颖手段。本文结合我国当前少儿科普漫画图书的现状,基于对少儿科普漫画图书市场的竞争力分析,探索该品类在未来图书设计、版权运营、营销推广、市场发展等方面的策略,进一步促进我国少儿科普漫画图书更好更快多元发展。
关键词:科普漫画 科学普及 科普出版
科学普及是大众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普图书的发展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科普图书的发展过程中,科普漫画图书以其生动、形象、有趣的呈现形式,越来越受到青少年受众的青睐。具有教育功能的科普漫画图书,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值得探索和研究。
一、我国科普漫画图书的发展背景
科普漫画图书,包括科学漫画、科技漫画、百科漫画、学习漫画等,是以漫画的艺术形式向公众普及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等科学原理、方法、思维、精神的一种读物。科普漫画是漫画向科普题材派生的品种,也是科普利用漫画手段的传播创新。[1]科普与漫画的跨界融合,是读物向教育功能性发展中的自觉结合,类似运动漫画或科普绘本的产生。
科普漫画图书在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创作较早,发行和传播也较为普遍。科普漫画从单幅、四格到连环漫画,逐渐成为一个读物品类。1941年,美国漫画家蒂尔出版的《战争漫画》,被认为是早期科普漫画图书的源头。1945年,大阪报社出版的《漫画日本》,是日本早期的科普漫画图书之一。[2]日韩漫画受欧美影响,在探索中又形成自身的特点。
相比之下,我国科普漫画作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出现,虽然有张乐平的《三毛爱科学》、蔡志忠的《可爱的漫画动物园》等科普漫画图书,以及被称为“中国科普漫画第一人”的缪印堂先生创作的大量单幅科普漫画作品,但成规模、成系列的图书创作和发展还相对滞后。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欧美日韩等科普漫画作品被引入国内。其中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引进自韩国的《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在2005年热销,打开了科普漫画图书市场;科学出版社2010年引进自日本的《欧姆社学习漫画》,受到市场的欢迎。
随着对国外科学漫画图书的引进,我国科普漫画图书的创作形式也变得多元。具有代表性的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品的原创作品《大中华寻宝记》系列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原创作品《植物大战僵尸2·你问我答科学漫画》系列,都巧妙地結合了知识和娱乐两大元素,让受众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了解科学知识。
二、我国科普漫画图书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科普漫画图书正处于发展探索的过程中,在京东、当当、天猫等网络店铺的动漫卡通和科普百科中都没有专门的分类,结合网店和开卷数据的相关关键字搜索,可从图书出版和发行流程中的五个方面来分析。
(一)产品类别
从题材角度分类,主要有科学漫画,内容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包括《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大自然科学漫画》等;有百科漫画,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内容为主,包括《神奇发明王》《酷虫学校昆虫科普漫画》等;有学习漫画,市场上引进自日本的较多,以教学辅助为内容,包括《欧姆社学习漫画》《小学馆科学学习漫画》等。
从形象角度区分,主要有IP形象授权编创的科普漫画图书,比如《赛尔号科普漫画百科》《马小跳爱科学漫画》等;还有自主创作形象的科普漫画图书,如《大中华寻宝记》《荒野求生科普漫画书》等,此类题材没有知名形象的带动加持,主要以故事情节、脚本设计、分镜结构等特点取胜。
(二)作者群体
在科普漫画图书刚刚兴起时,我国的作者一般为独立创作,如之前提到的张乐平、缪印堂、蔡志忠等,还有丁午、乐小英等,主要是以单幅或四格漫画的形式在报刊等渠道推出。在科普漫画图书热销的背景下,儿童文学作家参与度增强,如“童话大王”郑渊洁、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等,都有此类作品出版。目前,国内市场上创作者主要以团队为主,从编剧创作、脚本设计到漫画制作都有各自分工。如我国原创《植物大战僵尸科学漫画系列》创作团队是台湾著名漫画团队笑江南,中国和平出版社推出的百科漫画《神奇发明王》创作团队为北极星工作室。
我国引进版科普漫画图书的创作者同样以团队为主,如《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的作者是小熊工作室以及由洪在彻带领的漫画企划集团,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引进的《大英儿童漫画百科》创作者是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公司、波波讲故事和漫画家、翻译团队。这些团队能集中科普和漫画领域的专家和作者,以图书质量高、创作周期短的优势迅速占领市场。
(三)出版机构
现在占科普漫画图书市场份额较大的出版社有两家,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被业界称为“北中少总社,南二十一社”。其他正在入局者有专业社,包括科学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等;少儿社包括接力出版社、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天地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等;也有综合出版社,如中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等;民营机构也是强力的竞争者,包括博集天卷、阿卡狄亚童书馆等。
对出版机构加以分析,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因其选题遴选和资金投入的优势,以《植物大战僵尸科学漫画系列》占据科普漫画图书市场一部分份额。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则以抢占科普漫画图书为先机提前布局市场,并且产品线丰富、经销渠道广泛、体制机制健全等优势明显,仅《我的第一本科学漫画书》就包括《绝境生存》《科学实验王》《儿童百问百答》等13个系列上百种图书,同时还有《我的第一本历史知识漫画书》3个系列和原创《大中华寻宝记》等。其他入局者的产品优势较为微弱,想在目前的格局中突破有一定难度。
(四)经销渠道
科普漫画图书的经销渠道与其他少儿读物并无差别,主要是实体店、网店和社群等渠道。然而,从科普漫画图书寓教于乐的突出特点来看,比较适合实体店渠道的推广,店内广告、码堆、重点位置陈设与营销活动相结合,有助家长消除“漫画是课外闲书”的刻板印象,满足其对图书教育功能的需求。此类图书的受众对象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主,该群体有自主选择能力,对于漫画书有较高的认知度。因此,线下经销是主渠道,线上配合宣传即可。线上渠道如京东、当当、天猫等网店的经销,则以线下带动线上、线上折扣优惠为主。另外,以社群为主的直播、短视频、团购等推广,适合短期爆发。线上线下立体营销,多点触发,才能更好地把产品推广出去。
(五)受众对象
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思维的年龄发展研究,可以分为0岁到3岁的感知运动阶段、3岁到6岁的前运算阶段、6岁到12岁的具体运算阶段、12岁到14岁的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3]在3岁到6岁阶段,主要是父母陪伴孩子的亲子阅读,但这个阶段以科普绘本为主。在6岁到12岁阶段,儿童有自我判断和合作的能力,能自主挑选适合自己兴趣的科普漫画图书,目前大部分科普漫画产品都定位在这个阶段,其中的学习漫画可以延伸到14岁。综上所述,科普漫画图书的主要受众对象为6岁到14岁儿童。
三、我国科普漫画图书的发展问题
我国科普漫画图书经历了自发缓慢发展期、引进快速引爆期到原创平稳热销期。在此过程中,科普漫画图书寓教于乐的特点深入人心,其优秀的内容设计、巧妙的编排方式,不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科学的好奇心,从而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的功能性。[4]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我国科普漫画图书市场的问题也较为明显。
(一)整体市场不大,优秀产品更少
通过开卷关键词搜索科普漫画相关图书,总数在1000种左右,在整个科普图书及卡通漫画中所占份额较小。在此微弱的市场环境中,出版机构应生产或引进更多的优秀产品,把市场做大,而不是恶性竞争,以“劣币”驱逐“良币”。
(二)产品引进较多,原创规模较小
在国内市场没有形成规模的时候,通过版权引进这种“拿来主义”可以填补市场空缺,少儿图书市场整体引进较多,科普漫画图书也不例外。在引进的同时,应认真学习国外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更新出版理念,组织原创团队,持续推出精品。国内虽然已有《大中华寻宝记》《植物大战僵尸科学漫画系列》《神奇发明王》等作品,但原创品牌较弱,创新不足,规模较小。
(三)作者资源不足,本土团队更少
少儿科普作者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要求高,而能真正满足科普漫画图书内容编写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和人文性融合特点要求的作者很少,并且各出版机构对优质作者资源的竞争也较为激烈。科普作者资源本身不足是少儿出版行业的软肋,科普漫画作者团队则更少。另外,国内科普创作不属于科研成果,不能激发有专业能力的专家学者花时间和精力来创作科普漫画作品,并且出版机构中能担当科普知识类图书的编辑也较少,使得该领域的生产更慢。
(四)受众定位狭窄,分级阅读模糊
我国科普漫画图书的定位主要在7岁到12岁年龄段的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虽有初中生科学漫画图书,但总体来看集中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并且分级阅读也比较模糊。对比动漫产业,特别是科普漫画图书发展成熟的国家,其受众面很宽。
四、我国科普漫画图书的发展策略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都将促进科普漫画图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要提升我国科普漫画图书的市场竞争力,需要出版机构不断调整发展策略,在图书设计、版权运营、营销推广、市场发展等方面,不断促进科普漫画图书事业的发展。
(一)图书设计策略
(1)图书分级。日本把漫画分为三个等级,3~12岁、12~18岁和18岁以上。因此,我国科普漫画图书在选题阶段,就要明确产品受众在哪里。国内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创作适合3~6岁、6~12岁、12~18岁青少年的科学漫画图书,以满足各年龄段的阅读需求。
(2)内容创新。科普漫画图书的发展,应与科学技术发展同步或更前沿。在产品内容上,可以进一步把量子物理、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天文观测、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兴领域加入到科普漫画的行列中。在题材设计上,增加科幻漫画、科技漫画的比重,让科普漫画图书更有时代感。
(3)编排精巧。在整体结构的设计中,要重视图文的编排,尤其要强化漫画的作用。儿童在选书时,大多数注意力会集中在图画上,图画有吸引力,再继续细看文字。另外,科普漫画图书在保证故事描述合理有趣的同时,更要兼顾科学知识的全面,因此在篇章的中间要设计一部分科普知识的补充和描述。
(4)形象原创。受日韩科普漫画图书影响,国内的图书形象过分推荐“日韩风”。编辑应从本土民族文化中挖掘可利用的形象,以形象带动故事节奏。比如,可以用部分水墨画的元素,用龙、熊猫、金丝猴等有中国特色的动物,用长城、故宫、鸟巢等中国景物,突出“中国风”。
(二)版权运营策略
(1)形象保护。科普知識是社会公开的,相当于公版书的内容,是没有版权保护的。但是,科普漫画图书的版权保护,可以申请具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形象,比如植物大战僵尸、皮皮鲁、马小跳等人物形象,为原创图书保驾护航。
(2)功能拓展。现在的图书阅读不仅包括纸质阅读,还可以增加电子书二维码链接,AR技术功能的开发等。科普漫画图书跟AR技术是结合较好的方式,通过扫描体验鲜活的立体影像和音响效果,可以增强图书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更能巩固科学知识。
(3)动漫开发。漫画与动漫,是IP连接最近的两个类别。在科普漫画图书的版权运营中,要重视原创动漫的开发,如《大中华寻宝记》就在纸质图书的基础上,开发出同名动漫产品,并在央视播出。
(三)营销推广策略
(1)机制建设。加大营销力度,首先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采用项目部制、事业部制等手段,释放员工活力。如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成立大中华寻宝记项目组,选拔图书、数字、营销等领域人员组成开发团队,综合开发图书版权,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知识科普图书事业部,在产品打造、渠道拓展、管理策略上扁平化发展,取得了较为可观的双效收益。
(2)渠道定制。在选题阶段与渠道商沟通,根据经销渠道的特点来定制科普漫画图书产品。如与当当进行包销定制,需要从科普漫画图书的定位、定价、装帧、促销形式等方面与当当全方位对接,做到精准匹配,同时当当网将给予该产品更多的资源支持,逐步培育成畅销或常销的产品。
(3)渠道拓展。在线下新华书店、民营渠道,线上京东、当当、天猫等渠道保持针对性营销之外,拓展大V、公众号、直播号、抖音号等自媒体和微商渠道,争取图书馆馆配、农家书屋等渠道。在巩固渠道优势的前提下,加大线上线下活动的配合力度。
(4)多元营销。利用科普时报、中国科普网、科普中国、果壳网等专业媒体,以及混子曰、玉龙小段、把科学带回家等科普自媒体,把科普漫画图书的功能性、实用性、教育性等优势传播出去,立体化、集成式营销推广。
(四)市场发展策略
(1)优化编辑资源。打造原创科普漫画图书品牌,整合内容、编辑、作者资源,为原创科普漫画产品所用。加强编辑科普知识培训,各科普协会等组织短期研究班、培训班,总结经验,促进编辑知识交流。编辑与专家审稿结合,多邀请科普专家或科学家等参与图书审校,为图书的权威性、严谨性保驾护航。
(2)培育作者队伍。科普漫画图书跨越科普专业知识和漫画艺术手法两个领域,因此相关领域作者队伍比较少。出版机构要将眼光放得长远,要有意识地培养有创新意识和创作热情且年轻的科普漫画作者,为他们提供舞台。[5]
(3)加强政府扶持。在“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精神要求下,加大对科普图书尤其是科普漫画图书的支持力度,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对优秀作品和储备选题进行优先支持。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科普漫画图书要融合趣味性、科学性和教育性,这也是其生命力所在。當下,利用漫画的艺术形式,结合科普的教育目的,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科普表达出来,也是一种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科普漫画图书的市场需求会越来越大,其题材的多样性、形式的创新性将会越来越丰富。一本优秀的科普漫画作品,让人爱不释手的同时,必将引导少年儿童的科学观,拓展其世界观。
参考文献:
[1]缪印堂.谈科学漫画的发展与传播[J].科普研究,2016,11(05):5-9.
[2]张一帆.我国科普漫画创作技法研究——以自然科学为例[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3.
[3]魏成成.基于数字叙事的少儿科普作品设计与实践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7.
[4]石婧.给少儿科普插上漫画的翅膀——韩国少儿科普漫画图书热销之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3(8):33-35.
[5]刘莹莹.我国原创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7.
(作者单位系中国和平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