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睡衣面料结构与服用性能测试与评价

2021-12-04王雅欣徐广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起毛起球粘胶

王雅欣,徐广标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 201620)

睡衣是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主观需要逐渐发展起来的。睡衣是人们在家中进行休闲、睡眠、沐浴和其他家庭活动时,为适应家庭氛围和环境而特别穿戴的服装总和,通常由宽松舒适的上衣和裤子组成。睡衣是最常见、最流行的家庭生活服装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1]。但睡衣在穿着过程中的起毛起球性能和接触冷暖感是影响睡衣穿着舒适性的重要因素,已有的文献中对评价该类服装的舒适性缺乏系统性的阐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便为更好的了解睡衣服用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1 试验

1.1 试样

面料取自市面上购买不同纤维类型6种睡衣面料,其结构参数和样品规格具体见表1。

表1 试样结构参数

1.2 性能测试

1.2.1 织物结构

使用DXS-10ACKT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6种睡衣面料的结构形态。

1.2.2 起毛起球性能

采用圆轨迹法,根据GB/T 4802.1-2008,该方法的测试原理是通过规定的方法和测试参数,使用尼龙刷和织物磨料或单独使用织物磨料对试样进行摩擦起球[2],之后通过视觉描述对起球性能进行评价。

测试条件:直径10mm的6种面料各3块,温度20℃,湿度65%,压力590N,其中涤纶、粘胶、真丝3种面料起毛次数为150,起球次数为150;棉、莫代尔、法兰绒3种面料起毛次数为50,起球次数为50。

1.2.3 接触冷暖感

采用KES-F7 织物冷暖感测试仪,试样规格为20 cm×20 cm。试验在恒温恒湿实验室(温度(20±2) ℃,相对湿度65%±5%)中进行。

2 结果与讨论

2.1 织物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6种睡衣面料的结构形态如图1所示,放大倍率法拉绒织物50倍,其它织物35倍。

图1 6种睡衣面料的结构形态

从图1(a~f)可以看出,6种睡衣面料表面形态有较大的差异,真丝和涤纶睡衣面料表面光洁,棉、莫代尔和粘胶织物有短纤维分布在织物表面,法拉绒布面有一层细密的绒毛。因为纤维原料种类的差异,以及纤维在织物表面的不同分布状态会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尤其影响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以及接触冷暖感。

2.2 起毛起球性能

6种面料中涤纶、粘胶、真丝3种面料起毛次数为150,起球次数为150;棉、莫代尔、法兰绒3种面料起毛次数为50,起球次数为50次。起毛起球性能测试之后所得视觉效果如下图2示。

图2 不同纤维织物起毛起球状态

从图2可以看出,真丝、涤纶和法兰绒织物表面基本没有变化,棉织物表面有轻微起毛起球现象,粘胶织物表面明显起毛起球,不同大小和密度的球覆盖试样的大部分表面,而莫代尔织物表面严重起毛起球。由此可见,真丝和涤纶的抗起毛起球性是最好的,法兰绒本身就是一种用粗梳(棉)毛纱织制的柔软而有绒面的(棉)毛织物,基本不会起毛起球。棉的抗起毛气球性一般,穿着时间久了还是会有起毛起球现象,而粘胶和莫代尔很容易起毛起球,其中莫代尔抗起毛起球性能最差。

2.3 接触冷暖感

6种面料经接触冷暖感测试之后所得的qmax值如下表2所示。瞬间接触凉感qmax为模拟人体接触织物时,皮肤表面瞬间热量流失的最大值,亦即为织物瞬间最大热流通过量,可以很好的表征人体接触面料冷暖感觉,与纤维种类和织物表面状态等有密切关系[3-4]。

表2 不同纤维织物qmax测试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织物接触冷暖感值qmax分布在0.126~0.272之间,不同纤维种类织物接触冷暖感存在较大的差异,从小到大排序为法兰绒织物<棉织物<莫代尔织物<涤纶织物<粘胶织物<真丝织物。qmax值越大,表明皮肤与织物间的最大瞬态热流量越大;qmax越小,织物能带走的热量越少,织物接触冷感觉越小。从所选的6种织物来看,法兰绒织物接触暖感值最强,棉与莫代尔次之;真丝织物接触冷感值最强,粘胶和涤纶织物次之。因此,在冬天选择法兰绒睡衣是最保暖的,而夏天选择真丝睡衣是最凉爽的。

3 结论

不同纤维种类睡衣面料表面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起毛起球因纤维种类和织物表面分布状态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在接触冷暖感方面,法兰绒织物接触暖感值最强,棉与莫代尔次之;而真丝织物接触冷感值最强,粘胶和涤纶织物次之。这些结论都为我们了解和选用不同纤维种类的睡衣提供了定量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起毛起球粘胶
尼龙刷有效高度对圆轨迹法织物起毛起球测试结果的影响
起毛起球评级用参照织物的可行性分析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老年科护士医用粘胶相关皮肤损伤认知现状分析
衣服起球不用怕,二哥有秘密武器
纺织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标准浅析
生产工艺对机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
有意外用处的便条纸
特殊的粘胶剂
家用纺织品起球终于有“标准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