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协同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

2021-12-04王晓芳

社会科学家 2021年7期
关键词:成员融资数字

田 宁,王晓芳

(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一、数字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数字经济的产生源于数字计算技术,数字经济的概念最早于1995年由加拿大唐·塔普斯科特提出,之后被美国、日本等政府和学界及业界人士应用[1]。2016年我国开始正式使用并应用了数字经济概念。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演化,数字经济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下促进各个产业的发展[2]。在农业领域,“农业数字”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营、数字化管理,高效提升了农业效率。在工业领域,通过“数字设计”“数字制造”等建设,包括研发、制造、物流、销售等全流程均可实现“数字端化”,实现制造业的革命性跃升。数字经济还拓展服务业的范畴,金融数字、电信数字、电力数字、交通数字、政务数字、教育科研数字、健康数字、娱乐数字、中小企业数字等众多数字设施、数字服务系统的建设,使整个社会步入“智慧时代”。

得益于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国巨大的市场规模,中国正在转变为数字经济的引领者。自2009年起,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移动互联网迎来发展大潮,中国政府制定了具有顶层设计意义的数据战略,正逐步加大对发达国家追赶超越的步伐[3]。2017年麦肯锡MGI发布报告认为中国零售电商已超过美、德、英、法、日五国的交易总额,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额79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1倍。在全球风险投资总量中仅中国占比高达20%以上。在全世界262家“独角兽”企业中,中国占有1/3数量,在“独角兽”总估值中占比达43%[4]。《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占比30.3%,美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58%,中美数字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接近90%[4]。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产业组织,这就需要立足时代特有的规律,进一步探索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协同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

二、社会及产业组织视角下的数字经济特征演变

工业经济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特征显著不同。基于数字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我们力图从社会视角、产业组织视角对主要特征进行分析。

(一)社会视角的特征

1.数字经济实现了高层规模效应。数字技术能够发挥最优资源配置能力,依托资源动态分配性和系统扩展性超过了以往任何经济形式的规模效应。同时,数字经济规模的扩大能够更多地节约人财物等有形资源,并以最低成本获得可信与持久的服务[5]。

2.信息传播呈现碎片化特征。信息的主流传播方式是公共传媒,点对点的传播信息量少,速度慢,受众有限。在数字经济时代公共传媒是运用大数据分析推送精准的信息。

3.信息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由于受技术约束,信息在生产中处于从属地位。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因为企业与信息提供者之间不进行交易,信息并不是附着交易而存在,因而信息真正体现为独立性生产要素。

4.智力资本成为市场经济的绝对主力。在数字经济时代,财务资本已经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全球市值前十位的公司已经从传统产业为主向新兴产业为主的过渡(见表1)[6]。

表1 全球市值前十位的公司(2008年、2018年)

(二)产业组织视角的特征

1.产业组织呈现生态系统化发展。在产业组织建立生态系统环境的自组织大环境中,产业组织及其所服务的对象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发展过程中行为和数量也表现出生态系统成员的明显特点。

2.企业流程非线性化趋势明显。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将实现数字制造方式,制造业“以顾客为主”,在数字制造服务平台的组织下完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企业与客户共同实现价值创造流程,突出了以顾客主导关键流程非线性化发展。

3.产品服务化与个性化发展。数字经济时代能够显著降低产品个性化与服务化成本,前提在于获取组织生产资源与客户需求的信息成本极低,同时还能最快落实到生产过程中,能够快速赢得顾客的信任和欢迎,生产者、供应商、销售商、客户等进入产业组织建立的价值生态系统,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4.盈利及运营模式转变为分离形态。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运营的业务与顾客可以不发生直接交易,其盈利并不来源于这种交易,改变了以往形成的规律,能够实现运营模式与盈利模式的分离[7]。

三、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金融工具的融资成本

(一)金融工具融资成本属性

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金融背景下,产业组织融资指产业组织资金的融通,是其成员企业与核心企业相关业务,通过封闭自偿型方式进行的资金融通,而成员企业获得融资担保的基础是其信用水平[8]。本文假设:c代表资金成本,m代表时间成本,f代表信用成本,C代表成员企业融资总成本,则C=∑(c,m,f)。

1.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是显性成本,指企业为使用资金或筹资费用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用资费用、筹资费用。本文假设:x1代表筹资费用,x2代表用资费用,c代表成员企业某次融资的资金成本,则c=∑(x1,x2)。

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金融的融资工具中筹资费用是固定成本,随着融资额增长,筹资费用没有明显变化。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金融的融资工具中用资费用是融资使用费用,即支付金融机构的利息。随着融资额的增加,用资费用与融得资金成正比关系(见图1、图2)。

图1 筹资费用与融资额的关系

图2 用资费用与融资额的关系

2.信用成本

信用成本是隐性成本,指产业组织中核心企业提供给成员企业的信用担保,成员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提高,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的企业之间合作更加紧密,在产业组织企业之间的共享信息与利益、共担风险与危机已形成共识,数字经济时代企业间大部分使用信用来简化交易。

目前关于融资成本的信用研究比较广泛,Stiglilt和 Weiss(2007)[9]、Williamson(2004)[10]分别研究了融资成本增加问题,从信息不对称、信用较低的角度建立融资成本模型。Tirole(2009)[11]、蒋卫华(2011)[12]分别提出解决企业融资成本增加的关系型融资方法,这些成果为产业组织金融发展奠定了前期研究基础。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金融的融资成本中,总融资成本衡量的重要因素是信用成本。由于产业组织成员企业信用不足或缺失,在数字经济时代环境中,通过产业组织金融工具,成员企业的信用成本通过核心企业的担保补偿成本获得平衡。信用成本可描述为:

3.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关系到金融机构工作效率和风险评估流程,是企业从提出融资申请到资金到账的流程时间[13]。数字经济时代从时间管理的角度,寻求成本理论新的突破。

融资成本核算体系包括财务成本的核算,时间成本的量化。时间成本指产业组织成员企业在资金融资中耗费的时间而带来的相关损失,是成员企业的一项支出费用。成员企业在审批、到款的资金等待时间成本来衡量此时间内产生的收益,是一种机会成本。时间成本的计算方法为:

在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组织金融生态共生关系视角下,界定产业组织金融工具的资金成本、信用成本、时间成本,分析三类成本对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协同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的影响,奠定了产业组织节点企业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量化依据。

(二)产业组织金融工具的融资成本度量

基于上述三类成本的融资成本度量模型,分析成员企业的协同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成员企业与核心企业有稳定密切的业务合作关系,可以采用产业组织金融提供的付账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三种融资模式进行融资。相关融资成本指标即融资成本率,计算方法为:

根据公式可以把产业组织金融的三种基本融资模式的绝对成本转化成相对成本,使各种融资成本之间产生可比性[14]。一是预付账款融资模式中,融资成本与成员企业守约能力呈负相关关系。二是存货质押融资模式中,融资成本与成员企业守约能力、核心企业资金回报呈反比关系。三是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成员企业守约能力、核心企业守约能力呈负相关关系,共同影响信用成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成员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经营实力,同时保持与核心企业战略伙伴合作关系,防范失信违约,获得稳定资金,这是降低融资总成本最根本的有效方法。

四、基于融资成本的成员企业协同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

协同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是指在各成员企业在产业组织网络面临多种融资方式中,寻找并采用企业总融资成本和风险最低的、最合理的融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价值和综合绩效[15]。协同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成员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组织成员企业来说,协同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的核心在于充分地满足成员企业需求,以最佳的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通过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融资三种融资方式的成本率,推动成员企业全面进行共同融资决策。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金融提供了解决成员企业的资金约束机会,化解了其自身以及产业组织发展的困境。成员企业协同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具有差异化。因此,做出不同的融资决策,会对其综合绩效产生影响[16]。

(一)综合绩效指标选择

本文结合企业绩效考评的4项指标和CAMEL评价体系的5项考核指标体系[17],选取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成员企业,包括盈利能力指标、经营增长指标、偿付能力指标、资产质量指标、管理水平指标五类11项指标(见表 2)。

表2 变量指标说明

(二)综合绩效指标计算

涉及成员企业综合绩效的多个指标,对11个指标综合为各个主成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赋予各个主成分一定比例的权重,得出成员企业综合绩效指标的最终数值。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客观的、全面地从多方面考察研究对象以分析问题的方法。

1.对逆指标进行正向化处理

成本收入比(X2)=100%-原始值;

不良贷款率(X7)=100%-原始值。

2.对各个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不同的影响

实证分析所需要的样本成员企业原始数据(见表3、表4)

3.利用SPSS软件,得到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和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在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前,首先要对其做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结果显示,KMO的值为0.650,Bartlett检验统计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各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原始数据符合进行主成分分析的条件。

表3是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表4是主成分分析的初始因子载荷矩阵。按照主成分提取原则,特征值大于 1的是前 5项主成分,对应的方差解释能力分别为 28.338%、18.125%、14.370%、12.645%和8.983%,说明这5个因子能够反映11个指标信息。

表3 方差分解主成分提取分析表

根据表4,第一主成分称为偿付能力,反映了资产负债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载荷比较高;第二主成分称为资产质量水平,反映了拨备覆盖率和不良贷款率的载荷比较高;第三主成分称为盈利能力,反映了净资产报酬率的载荷比较高;第四主成分称为增长能力,反映了利润增长率和股东权益增长率的载荷比较高;第五主成分称为管理能力,反映了大专以上员工占比的载荷比较高。

表4 主成分分析的初始因子载荷矩阵

4.计算综合绩效

利用表4相关系数,得到主成分的线性表达式为

以每个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值占所提取主成分总的特征值之和的比例作为权重来计算主成分综合值

五、结语

数字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产业组织生存的大环境,以社会及产业组织视角探索数字经济特征演变特有的规律,从信用成本、时间成本以及资金成本三方面综合衡量产业组织金融工具的整体融资成本,通过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融资三种融资方式的成本率,推动成员企业全面进行共同融资决策。进一步提出基于融资成本的成员企业协同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金融提供了解决成员企业的资金约束机会,化解了其自身以及产业组织发展的困境。成员企业协同融资决策与综合绩效具有差异化。因此,做出不同的融资决策,对其综合绩效产生影响。最后通过选择综合绩效指标,计算出成员企业的综合绩效。能够促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组织健康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成员融资数字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答数字
数字看G20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