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立德树人
2021-12-04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吴玉婷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实验小学 吴玉婷
一、家校共育模式的必要性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利用家校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就有很强的必要性,且家校合作的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第一,利用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使班主任及品德教师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与家长进行沟通后,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具体德行表现以及学习状况,同时家长也可以将学生在家中的德行表现以及学习状况及时反映给教师。通过家校的及时沟通,教师能够及时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状况以及心理健康等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将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进行提升,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当然,在进行家校共育时,还应当对沟通的内容以及沟通的有效性进行提高,着重对学生在家的德行表现、学习状态等进行沟通,从而降低由于家校沟通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以及由于压力所引发的不良行为。通过家校沟通,家长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德行表现、学习状态、心理健康等进行了解,学生在家中出现学习问题后家长也可以进行提醒,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进步以及健康成长。
二、家校共育模式困境及成因
在新时期,由于信息时代的快捷化生活,班主任及品德教师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既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许多困难。一方面是信息时代的交流,使教师的工作时间延长,无论是学习还是德行,教师都可以也需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导致教师的工作疲劳感骤升。现今,家校沟通的主要手段是微信群与QQ 群,而这些网络方式虽可以使班主任及品德教师迅速与多数家长进行离线交流,却也导致教师需要在同一时间管理多个家长的消息,了解多名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结果工作量迅速增加。不管是家访、家庭委员会或班级聚会以及其他活动都需要教师在组织或管理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就像一位教师说:“过去的家校沟通主要是利用线下的见面会议,而现在却是每天无时无刻的手机信息交流,以至于大量的时间都用于信息交流,无法专注地工作,陪伴自己的孩子。”这说明新时代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确实使教师的精力浪费巨大。另一方面,家校沟通也导致班主任及品德教师的心情焦虑。班级的构成较为复杂,不同的家长也需要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较为冲动的家长会使沟通的过程较为热烈,稍不留神就会爆发语言冲突,很难稳定调节,对心理的承受能力是巨大的考验;另外一些较为冷淡的家长,也会出现联系不上和无法了解的情况,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进行前期沟通,甚至可能最后也无法完全沟通成功。
学校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是主动的、可提供条件的状态。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年轻的班主任及品德教师缺乏相关经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乡村学校相关条件较差,家庭、学校活动只能单一或相对减少;班主任及品德教师专业成长计划难以有效实施,家庭与学校合作不够,专业发展无法持续加强,导致多种成长活动都无法落实。例如,年轻教师工作时间较短,对于家校合作的认识度还不够,学校应该多组织年轻教师与老教师的相互学习。一些学校会建立家委会和班主任及品德教师专业团队来帮助他们成长,这些措施是希望帮助年轻教师迅速适应工作,胜任班级管理,促进家校共育。但学校很难协调好教师的工作安排与时间划分,会导致双方都很疲惫。班主任及品德教师协作互助的最终结果是仍难以达到预期的表现,成长依旧艰难。
三、家校共育的策略
(一)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
每个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健康的同时,还能提高学习成绩。因此,班主任及品德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可以先从学生的健康角度出发,使家长主动参与到沟通之中,从而提高家校的沟通质量。在对学生的健康问题进行沟通后,再引入学生在学习、品格方面表现出的问题,让沟通工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此外,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及时利用聊天软件以及家长交流平台与家长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沟通的时间,还可以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效率,也使家长能够及时对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掌握,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注重与家长的换位思考
班主任及品德教师在进行家校联系时,要注重与家长的换位思考。只有班主任及品德教师换位思考后,才能进行有效的家校合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有效的家校共育活动,班主任及品德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与家长进行联系前,首先要对学生家长的工作性质、工作时间以及休息时间进行了解,提前对沟通时间进行预约,学生家长除了自己的工作外,还要对学生的日常琐碎事务进行处理,因此休息时间较短。教师要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对班级内的事务进行处理,因此休息时间也受到限制,这样就会对家校联系的工作产生阻碍。对此,教师就要与家长换位思考,互相了解,从而为家校联系工作奠定基础。此外,教师在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时,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以及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理,同时对家长的情绪进行考虑。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对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要注意评价的词语,在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同时,尽量避免使用贬义词,学会多用鼓励和期待的语气。例如,“学习成绩差,能力弱,品行不良”,可以转变为“还有上升空间,相信他还能做得更好”。这些沟通内容的转变不仅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还会让学生家长对孩子、学校教育产生信心,促使家校联系工作顺利进行。
(三)审视和确立沟通的内容
在目前新课改的推动下,促使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关注,更多的是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思维能力以及实践创造能力等进行全面综合教育。班主任及品德教师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时,就要注意沟通内容的确立。因此,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能过于片面化,要立足于学生在校的全面表现,如上课时的表现、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关系、课间的行为习惯以及表现出的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也要对表现好的方面进行夸奖,不好的方面要注意措辞,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还要照顾到家长的情绪。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还要注意与家长的平等对话,以朋友的视角对学生的学习、品行问题进行探讨,杜绝对家长进行简单说教,以免家长产生厌烦情绪,反而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四)用真诚赢得家长的信赖
班主任及品德教师在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时,一定要用真诚的态度赢得家长的信赖,只有用真诚的态度才能保证家校联系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与家长进行联系时,除了要有真诚的态度以外,还要将具体工作落到实处,针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对其学习以及德行表现等进行关注。只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才能提高家校合作的有效性。家长会通过学生了解到教师的言行,例如,家长向学生提问:“你最喜欢哪个老师?这个老师的授课方式你能听懂吗?这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如何?”等问题,从而进行教师能力、态度的理性判断,进而奠定家校共育的基础。此外,班主任及品德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在校行为习惯、学习状态进行了解,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后,才能保证沟通的有效性,以及让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
(五)时常开展家长课堂活动
由于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观念都不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有不同的表现。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定期开展家长课堂,从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状态出发进行教育活动,例如,如何对学生良好的习惯进行培养、家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具体作用以及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等,也可以让家长之间进行教育方式的交流,同时让家长吸收其他家长的教育经验,以及在面对教育问题时自我反省,从而提升家校联系的有效性。
四、家校共育的前景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无论是社会责任还是家庭个人意愿,都决定了家校合作必然会在未来更加密切地展开。在未来社会,也只有更加全面、科学地开展家校共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德行素养的全面提升。依据目前调查研究,不难推测出以下的交流方式将成为今后家校合作的主要方式。
(一)家校读物
家校读物是家校沟通交流的基础媒介。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是纸质读物,班级网站、学校门户网站、学校公众号、有班级等网络平台都是促进家校共同阅读的基础媒介。家长可以根据这些媒介有效了解当前学校的最新活动以及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言行健康向上、学习活动行之有效。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媒介,第一时间了解与班级、学校相关的教育内容,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德行、学业发展。共同阅读学校的时讯消息,了解教育信息,可以帮助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获得更加专业、科学的理论支持。
(二)现代技术
目前的通信工具丰富多彩,无论是各种群聊微信、家校通,还是QQ群,都为家校沟通提供了便利。这些平台目前已经成为家校沟通的主阵地,在未来它们的作用将会进一步凸显。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无论是实时的家校通讯、文字语音沟通,还是家校文件的快速收集都已经发展成熟,在未来甚至可以进行实时的线上家长会、家校讲座,乃至VR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都可以实现。
(三)家校叙事
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回顾总结都是必不可少的。家校活动不断深入,活动的不断丰富,也必然需要更加深入、全面的总结。有的家校活动虽然动用了大量的学校资源、家长资源,但是其指向性并不明确,无法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就是流于表面的家校活动;有的家校活动,开展的目标准确,但活动过程却缺乏有力、科学的指导,以至于整个活动看起来流于表面,并没有太多的实践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家校活动的同时,更加看重叙事与回顾,家校叙事并不是一味地粉饰太平,它起到的是一种监督、回顾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德行素养的提升。
(四)社区合力
家校合作如火如荼地进行,必定也会吸引社区的加入。社区中不同的硬件设施,都会为家校合作带来便利。学校应该全方面统筹规划,使教育资源可以进一步得到挖掘,社会资源用于教育也会使空置的社区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社区是继学校之后,第二个密切关系学生教育的资源中心,它也是与家校合作的最密切的第三方。未来的教育必然会更加充分地利用社区资源,以加强家校共育,提升学生品格。
(五)家校共写
教育不仅依赖于各类游戏活动,也依赖于家校双方共同创生,所以家校共写也将成为未来家校教育要大力推动的地方。家校共写既可以是学校教师的短期家校合作回顾,比如:教育日记、教育随笔,也可以有长期的教育合作计划,比如家校记录手册、家校记录汇报等,还可以有固定家校合作往来,比如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的家校信件,这类信件可以把短时间内受到全班学生、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通过信件的形式进行沟通,或者利用班会课集思广益,争取第一时间解决。另外,类似的教育信件,也可以由值日学生负责详细记录,可以利用平时的作业本,随着平时的抄写作业上交教师批阅,再利用微信群、QQ群等网络社交媒体进行发布。
(六)家校共赏
教育的本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而传统的素质教育在学校中并没有足够的时间。那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教师、家长可以共同观赏优秀的教育视频。这类影片既可以依靠上述的所说的社区资源媒介获取,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距离的线上三方共同欣赏交流。这样的共赏,既可以是大家思想上的提升,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教育意义,实现品德的提升;也可以促进家校沟通的亲近感,便于进一步促进家校沟通。
综上所述,班主任及品德教师进行家校沟通,是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习惯的深入了解。而要做到成功的家校沟通,真诚的态度是首要关键,在沟通时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考虑,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及考量家长情绪的情况下,综合考量学生在学校的德行表现、学习状态以及心理健康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家校共育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促使学生积极向上、身心健康成长,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