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环节

2021-12-04赵斯建汪先平

关键词:理论课育人思政

赵斯建,汪先平

(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课程思政”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我国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是塑造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对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他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出要求:“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这意味着要在全课程中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使“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环节。当前,对于“课程思政”的研究较为丰富,学者大都站在“课程思政”的生成高度、价值高度和实践高度对其阐释探究。如何从最接近实践的角度对其进行理念剖析,达到厘清“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逻辑演进的内在机理及其如何作用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目的,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从教育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育人等三个视角出发,可以准确认识“课程思政”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向、理念、路径等方面的不同作用和影响(图1),进而在意识形态教育受到外部强有力冲击的现状下提升“课程思政”的影响力和执行力。

一、教育大环境角度——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方向趋势

从教育大环境看“课程思政”,是探究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实践标尺和方向趋势。教育之本在育人,育人首在育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着力围绕“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进行全方位育人,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为谁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从全人教育的视角探讨‘课程思政’建设,在此基础上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3]

(一)“课程思政”解决我国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以往的传统教育注重学生知识及技能的提升,忽视学生德育能力的培养,全人教育纠正了传统教育目标的工具化倾向,认为“全人教育注重理性而非工具性,道德始终是全人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4]。由此可见,全人教育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但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教育问题日益重视,“为谁培养人”成为了我国教育的核心议题,是培养目标的关键指向,也是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重点。《纲要》十分明确地指出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就是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各学科领域中全面推进推广,使“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广泛共识。由此,“课程思政”建设的全过程就是要将育人目标融入专业课程讲授的全过程,将“三观”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多方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人才。从先期实践基础上,“课程思政”理念下的人才培养,从小到大依次为:为家庭培养优秀后代、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为国家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三者紧密联系,层层递进。

(二)“为谁培养人”契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

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一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需要,二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为谁培养人”与教育现实需要之间的契合关系,体现在两方面。首先,“为谁培养人”旨在为家庭、社会和国家培养人。为此,须厘清家庭社会和国家特性是什么。这一特性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实现这一核心价值体系就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只有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实践才能满足家庭、社会和国家特性。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巩固加强,是我们凝聚智慧与力量、战胜困难的必要途径,是反作用于家庭、社会、国家的必要过程,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因此,“为谁培养人”在这一层面契合了高等教育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需要。其次,“为谁培养人”更深层次是为家庭、社会、国家培养合格的人。为此,须明晰什么标准才是合格的人。显然,这一标准要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在道德层面上满足社会需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人才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需要人才支持。要不断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以满足人民、社会、国家的全面发展需要。因此“为谁培养人”在这一层面契合了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两者之间的契合与满足,需要在教育领域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不断服务于人才资源的战略储备。

(三)“课程思政”是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落实

教育问题,大至思政,细至课程,皆围绕“人”展开,因此其目标是“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6]“课程思政”的主战场在高校,影响力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这是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回归。“立德树人”一方面要求注重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责任担当意识与干事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使学生自觉将“自我”融入到社会的“大我”,培养为国奉献的新时代奋斗者。立德树人要求思想提升与知识提升相融合,“课程思政”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也注重专业课理论的学习。因此“课程思政”实现了立德树人要求的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的高度统一。总之,“德”一方面面对着学生使命,另一方面面对着学生责任。使命在于对自己的德才素养塑造,责任在于对国家、社会的担当与贡献。“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与深化迎合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是对中国式传统教育的方法、模式、理念的实践超越,在此意义上,具有了时代性特征。所以,要发挥好“课程思政”作用,以未来眼光与视角、以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以时代所需的人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守正创新。”[7]“课程思政”的理论根基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体现了“守正”;“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新实践,这体现了“创新”。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则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鲜明导向,“课程思政”在坚持守正创新的根本要求上又满足了新时代中国教育的迫切需要。因此,新时代实施“课程思政”战略符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要求。

二、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理念优化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思政”,是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边界的实践落实,它优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理念,使意识形态教育更具灵活性和实效性。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校辅导员教育两个系统主要担任了高校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与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由理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各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实践探索。它拓宽了意识形态教育渠道,创新了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形成了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意识形态教育渠道由单一转向复合

教育渠道的拓宽优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的理念。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课程思政”,“课程思政”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实践,一些自媒体短视频逐渐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体系中,以自媒体的运用体现“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路径。随着新媒体短视频的兴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越来越多,如“学习强国”平台、“抖音”短视频、“哔哩哔哩”平台等。但是对于高校而言,意识形态教育方式的理念优化不仅要讲究“新”,同时要讲究“精”与“用”。“精”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专业,“用”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要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符合“精”与“用”的内在要求。伴随着社会多元化的思潮泛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其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功能发挥上面临深刻挑战。不少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能正确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作用与意义。“课程思政”的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的实践。“课程思政”改善以往的大学教育现状,通过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挖掘,结合专业课教师的引导,将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最终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与其他课程渠道并存的育人路径。

(二)意识形态教育环境由校内转向校内外结合,融入全行业

环境的创新延伸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视野与深度,优化了其教育理念。“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环节中创新了教育环境,它使传统以校内为主的教育方式转向了以校内外结合融入全行业的教育方式。对于环境的研究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关注的对象,它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度和效果。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这里主要探讨校内环境和校外环境。一方面,校内环境突破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环境,“高校往往把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和通识课教育相互割裂,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活动孤岛’”。[8]“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拓宽到各学科各专业,创新了教育环境。另一方面,随着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场所空间并不限于大学,而是通过“专业桥梁”延伸到了大学之外的各行各业。这样的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具有深远意义。它至少在两个维度上进行了把握,一是时间维度,二是空间维度。从时间维度来看,“课程思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短时变成了全时,实现全方位的育人模式;从空间维度来看,则体现为学校课堂与校外环境相互促进的新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创新符合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要求,符合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德育双全人才要求。环境向校外延伸,并没有脱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范畴,这是相互作用的过程。校内环境是校外行业环境的基础,校外行业环境反作用于校内环境,有助于校内环境的提升。因此,环境的因素直接影响我国高校的育人时效。

(三)形成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理论深化和实践发展的思想引擎与精神指引。”[9]其理念创新主要体现于理论的逻辑化、实践的具体化、原则的价值化。从逻辑上看,“课程思政”的实践推动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化与方式方法化,使其具有了内旨意义,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时期应对社会发展条件变化所需的优化功能,满足理论研究的方法论构建。从实践上看,“课程思政”所展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化,是理论教育转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的新关键环节。“课程思政”模式将理论建构现实化为时代所需的根本任务及奋斗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总体指向。从价值上看,“课程思政”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时,以其特有的形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价值。它不仅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谁”的问题,更回答了“如何做”的问题。它以多方面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对学生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的构建。高校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其本身的多维功能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契合了当下总体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环境影响意识形态教育的质量,提高意识形态教育的质量也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课程思政”很好地优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理念,以校内校外两个维度将“阶段性教育”转化为“全时段教育”,这样就提升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质量,缓解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工作压力。这也进一步说明,以“课程思政”助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思想阵地的必要环节。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角度——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路径支持

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思政”,是探究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落实,也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技术路径支持。我国高校教育的首要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该课程具有极高地位,它长期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充当“主阵地”角色,发挥了重要育人价值。随着“课程思政”的实践深入,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逐步形成了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体,“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促进的多渠道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课程思政是从国家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新体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10]两者技术路径的相互补充重在区分,义在联系。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区别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词句排序不同,概念也不同。从形态上看,前者强调的是“思政”的课程形态,后者强调的是“课程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从内容上看,“思政课程”在实践中是具体的,“课程思政”则为不具体。前者所指的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本科教育阶段,指“原理”“概论”“思修”“纲要”以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后者则包括上述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从定位上看,“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感受社会主义优势的主阵地;“课程思政”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需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载体渠道的实践活动。从实施方式上来看,前者主要是显性方式,而后者则是以隐性为主、显隐结合。从实施者来看,“思政课程”的授课教师专业性更强,教师普遍来自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社科部);“课程思政”授课教师主体是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其他课程教师,在思政元素挖掘及思政教学经验上相对较弱,但同样承担了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联系

在功能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则共同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课程思政”实施的核心;在目的上,两者殊途同归,“思政课程”是主渠道,“课程思政”是微循环,两者形成协同效应、合力育人;在实践上,两者都是以“课程”教学为手段,以教师为关键,以学生获得感为旨趣。要确保两者取得预期成效,使两者相向而行,应将课程之基、教师之用、学生之效三个环节做到有机统一。首先要把握好“课程”之基,使其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课程包含思政课和其他课程,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理论内容,优质的课程建设是实现“课程思政”功能的根本基础。课程设计与实施应注重以价值引领为理念导向。其次要强调教师关键之用,使其成为课程质量提升的主导者、学生成才的指路人。马克思曾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1]落实好“课程思政”,教师要不断加强育德意识和能力。最后要注重学生成效,使其成为课程设计、教师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不论是“思政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一切课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因此,“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如何,最终必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检验标准。在新时期,妥善处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是高效育人方式与途径观念转变的首要出发点。

(三)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思政”重点在于使两者在不同的运动轨迹中保持相同的目标选择。“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构筑育人大格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是新时代我国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12]要达到两者之间的同向同行,需从制度层面、师资层面、课程层面加以把握,其根本目的是要高质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制度上看,要以顶层设计的优化来完善教学管理,注重把握各项管理制度内在逻辑与辩证关系,为两者之间的协同育人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从师资上看,这是两者协同育人的关键环节,长期形成的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之间的“分工格局”是两者融合的阻碍,可在育人意识的树立、双方互进课堂、加强教育培训等方面着力构建“大思政”格局。从课程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素养性理论的培养,其他课程注重实践性理论的培养。两者之间的鸿沟是可以逾越的,原因在于两者虽具有不同的教学形式与育人路径,但结果都是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思政课程要以“服务性”初衷融入其他课程的相关元素,其他课程要以“导向性”初衷融入思政课程教育元素,实现两者之间的价值统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统一,将有助于推动形成更为广泛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技术路径,能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与国家教育改革提供内在需求。

“课程思政”的重点在于推动“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有效衔接,以期实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拓展。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看“课程思政”,不仅仅在于路径上的支持,也在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经验、方法和情感。因此,为了保持两者之间的协同,还要将其经验、方法、情感运用到其他课程上,切实提高其他课程的感染力、吸引力。这样才能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路径支持。

四、结论

“课程思政”理念紧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它契合当今我国教育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诸多需要。教育角度的“课程思政”起到了“指路明灯”作用,以教育的根本任务指明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向和趋势;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的“课程思政”,以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构造优化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角度的“课程思政”则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技术路径支持。“课程思政”能够更好地增强通识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强化实践课程育人功能等,已然成为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必要环节。做好“课程思政”工作,将为实现三全育人、坚定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教育目的提供坚实保障。

猜你喜欢

理论课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