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现实意蕴

2021-12-04

关键词:物质精神生活

彭 陈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1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这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所做出的新认识,而这个新认识的提出是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不竭动力。在今天的中国,美好生活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向全体人民庄严承诺的奋斗目标,也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追求和价值向往。从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目标要求来看,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精神生活成为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维度,“美好生活需要”内在地包含精神生活需要。精神生活的丰富、精神素质的提高、精神境界的提升既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因此,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本质规定出发,深化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现实必要,理清其现实可行和现实紧迫,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当前提升人们精神生活、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现实表征和必然要求。

一、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现实必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2]美好精神生活作为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向度,是人之为人的存在方式。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成为个人得以提升自我的不竭动力,成为衡量国家民族复兴发展和精神厚度的重要标尺。新时代背景下,加强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是人民幸福的内在逻辑,是民族振兴的客观需要,是世界大同的本质要求。

(一)个人之维:人民幸福的内在逻辑

从个人层面来看,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的过程,它需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逐步实现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与突破。精神生活能够给人以心理的满足、思想的慰藉、意志的支持、信仰的牵引,是人们基本的普遍的生活需要,是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向度。列宁曾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3]纵观人类发展文明史,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也有了新的变化,人们的精神生活消费的层次越来越丰富。也就是说,在满足人们基本需要之后,物质生活需要满足的有限性逐步凸显,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不再扮演满足生存的需要。潜伏在人们心中的精神追求和精神需要被逐步激发和唤醒,人们对于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的时代诉求和迫切渴望也就更为鲜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物质基础得到了较为充足的保证和支撑,人们逐步从物质层面的日常需求转化为对精神层面的热切期盼。人民幸福的含义不仅包含物质生活的充裕和提升,更包含着精神生活的丰富、精神境界的提升等精神文化层面的要素,这也要求人们需要不断调适膨胀的物质生活需要,呼唤“高质量的”“内在超越”的精神生活需要。

(二)民族之维:民族振兴的客观需要

从民族层面来看,美好精神生活构建需要以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为基本前提,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离不开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支撑。如果说物质生活是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硬件,那么精神生活则是其发展的软件。社会精神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精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物质经济基础的现实关照和能动反映。同时,物质基础的稳步提升对精神生活的丰富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正如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来说,其整体精神状态对社会发展进程起着重要作用。美好精神生活构建应当是与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相适应和匹配的,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利益以及党和国家在发展目标、在精神风貌上的整体反映,也是社会成员精神状态与民族、国家精神面貌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坚定的理想信仰、乐观的精神面貌以及高昂的建设热情。要想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需要依托本国的民族文化传统,把握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有利机遇,挖掘具有民族特色的精神文物和物质文化资源,不断实现文化建设和文化服务的实质超越与现实突破,使中华文化更好地屹立于未来的世界文化发展之林。只有具备了与民族振兴宏伟蓝图和时代愿景相匹配的精神生活支撑,人民群众才能担负起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

(三)世界之维:世界大同的本质要求

从世界层面来看,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最终归宿应当是人类正义得到弘扬,人类解放得以实现,这也是马克思对人类精神生活所提出的价值指引。人类层面的美好精神生活价值主要指的是国家间的正义。具体而言,指的是赋予国家以权利和义务的道义规则。国际正义主张从人类整体的角度来关注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而并非以个人或部分人的利益来计算得失。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为世界谋大同”聚焦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蕴含了中国共产党对于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终极关怀和向往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正义仅依靠呼吁倡议是难以实现的,还必须依靠具体的实现机制作为根本保证,也就是需要建立一套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并得以落实和保证。这种秩序是社会秩序和精神秩序的结合体,其不仅包含现象世界的社会秩序,也包括意义世界的精神秩序,它们共同维护并且体现着人类正义。当今世界是开放、互动、包容的世界,中国的发展既要立足本国,也要面向世界。单一国家不可能在封闭条件下实现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时代任务,只有在各国人民共商共建共享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在开放、包容、合作的世界舞台,各国在充分考量国情和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加之本国人民的长期实践奋斗,美好精神生活才能真正得以构建和实现。这也正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价值情怀”的重要体现。

二、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现实可行

“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于“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言,是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全面、更加多元的需求体系,体现了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趋向“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历史运动和时代进程。新时代背景下,物质生活的稳步提升、政治生活的民主治理、社会生活的全面保障、生态生活的逐步好转,都为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发展动力。

(一)基本保障:物质生活的稳步提升

美好物质生活是美好生活的基础性内容和根本性保障,这是由人的生命属性所决定的。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和社会供给能力的显著增强,个人需求呈现指数升级态势。人民不仅在物质层面有着更高的期待和追求,也更为迫切地渴望提升自身的文化内蕴和精神境界。质言之,伴随社会财富的增加,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地,人们精神需求也日益多样化。[5]物质生活的稳步提升既为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提供了深厚物质基础,同时也对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一方面,美好物质生活为美好精神生活构建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只有在基本的物质生活基础之上,人们才能真正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美好物质生活也为美好精神生活构建奠定重要基础和提供物质条件,如精神生活构建所需要的物质性资源和环境。可见,物质生活作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向度,居于最基本的层面,是全部生活的基础和根本。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丰富的物质生活是美好精神生活的基本前提,美好精神生活必须建立在丰厚的物质生活基础上才是真实可靠的。因此,要想实现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必须以物质生活的发展和提升作为最根本的前提和保证。

(二)坚强保证:政治生活的民主治理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政治生活在人们社会生活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即使不像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天生是政治动物,无论如何也天生是社会动物。”[6]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政治化以及个人的政治化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境界。回顾历史,与莫尔、柏拉图、卢梭等思想家停留在关于理想社会的理论探索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认识,发现并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为这种社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放眼当下,政治生活的核心要义在于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使人们既能行使政治权利,也要履行政治义务。具体表现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本质要求。[7]首先,坚持党的领导。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是人们政治生活得以发展和延续的重要动力和坚强保证。党的领导是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社会性变革的关键因素,是成就历史伟业和丰功伟绩的根本保证,更是政治生活得以延续发展、生生不息的根本前提。其次,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等基本权利,保证人民政治参与的广泛性、持续性与真实性,平等地满足人民群众在政治生活中的美好生活期待。最后,实现依法治国,必须建立法治文化、科学立法、公正司法。唯有此,人们才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等社会氛围,才能感受到法治治理的政治生活,为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提供现实根基和坚强保证。

(三)现实根基:社会生活的全面保障

社会生活不仅是美好生活的重要根基,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社会生活一般是指以改善民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行为和过程。在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民生问题都是摆在首位的重要大事;在任何一个民主国家,民生都是民主的经济基础。民生问题绝不只是传统的吃饭、穿衣等问题所能涵盖的,而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系统。它不仅包含物质条件的改善,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还包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规则,使社会成员能够体面而又有尊严地生活。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普遍提升,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满意度作为考量美好生活实现程度的重要指标。当前,根据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诉求,我国民生发展的战略和目标必须有所调整和改变。除了落实教育、住房、医疗健康等基本保障外,还要加强对学前教育和弱势群体的帮助和扶持。党和政府应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切实可行的系统保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实现共享发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四)重要动力:生态生活的逐步好转

在马克思的生活哲学话语中,生态生活一直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恩格斯曾指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8]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征服和掠夺也是一路凯歌、奋勇前进。但由于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过度开发,引发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现实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提出了“伟大的自然规律”思想。马克思认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只有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根本发展理念,并将其贯彻到当代中国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促成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才能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内生发展,才能为人们美好精神生活奠定现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潮流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历史担当[9]。马克思曾言:“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10]事实上,当前人们对于生态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优美的生态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生活需要,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以环保产业、低碳经济为下一阶段中国发展的战略着眼点;建立起以经济模式、目标驱动、责任考核为主线的生态文明体系,形成一整套与人民群众宜居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制度体系,为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提供重要动力、奠定可靠保障。[11]

三、新时代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现实紧迫

新形势下全面把握和推进人民对于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和实现,不仅要全面把握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现实必要和现实可行,还要科学分析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现实紧迫,具体体现在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转换、人们精神生活危机的频发以及社会发展新难题亟待解决。

(一)转变之诉:社会主要矛盾的时代转换

党的十九大基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果断地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的重要论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历史发展的纵向来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会逐渐倾向于高质量、高层次和高要求,人们在物质层面得到较为全面的保障和满足之后,必然会将其发展需求转向到精神生活层面;从社会发展的横向来看,由于自然的、先天的、社会的多种因素,个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不同群体、不同阶层对于精神生活追求的层次必然存在很大差异。另一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演变的历史进程来看,从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些重要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而言,“发展的不平衡”是相对于平衡的发展而言的,主要指向事物内部以及事物发展之间的一种不均衡、不协调的运动状态,主要体现在我国区域发展、城乡发展、行业之间以及各种资源分配享有的不平衡等方面;“发展的不充分”是相对充分发展而言的,主要体现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得仍不够充分、实体经济发展的效益还不够高、社会各方面的治理能力还不够强,这直接导致当前的物质生产资料不能很好、充分地满足人民更高质量和更高层次的需要。加之人们在思想意识领域面临着许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如国民综合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加强等问题,这也要求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必须紧密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需求,抓住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从而提升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实效性。

(二)迷失之思:人们精神生活危机的频发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整体变革催生人们精神生活的变革更新。当前中国社会的蓬勃发展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但伴随而生的精神危机也同样引人深思。第一,生活消费物质化。进入新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更高层次和结构的需要愈发强烈,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加凸显,对于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渴求更加强劲。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金钱逐渐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主要尺度,人们对金钱的崇拜和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部分国民将享乐、消费作为奋斗目标,此时精神生活的物质化也就无可避免。第二,政治信仰虚无化。信仰作为个体最高的价值标准,是个体追求某种行为的核心动力,也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当前,伴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娱乐化的社会浪潮,人们政治信仰出现一定程度的动摇和缺失。对此,各级官员干部应当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定力和信仰自觉程度,从而在社会中发挥价值引领和先锋模范的重要作用。第三,文化生活庸俗化。从资本逻辑角度来看,伴随着大众文化的迅速崛起,文化生产逐渐成为一种标准性、大批量的生产活动,文化生产也在以一种娱乐的手段迎合普通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试图以合法姿态代替主流文化以行使文化整合的功能。文化制作程序化、运作商业化、内容肤浅化等局限性,使得人们沉浸在扁平化的社交媒介之中,没有了历史感,迷失了方向感,丧失了纵深感,留给大众的只是短暂的快感和一时的满足。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化的文化环境和文化生产容易造成人们精神世界“缺钙”,从而导致人们精神世界的分崩离析。因此,重视人们精神生活的时代特点和异化表现,既是根源于社会发展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实践发展趋势的质的规定性,又是对实践发展走向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关照和积极响应。

(三)发展之需:社会发展新难题亟待解决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砥砺前行的百年历程,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也因人民而兴,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领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和实质性飞跃,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2]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的向往和渴求日益凸显,追求美好生活需要必然与美好精神生活构建紧密联系。一方面,追求美好生活需要为美好精神生活构建提供目标定位和指引;另一方面,美好精神生活构建也离不开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实践基础,两者互相依存,良性互动。当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秩序加速推进,人类文明交往模式日益多元。我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风险与挑战交织并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改革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国际上各种矛盾风起云涌,错综复杂,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等为我国外部发展带来很大压力。放眼于国内,我国社会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精神生活的断裂日益明显。因此,要想解决当前社会发展新难题,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繁荣昌盛,就必须在人们的精神生活层面下功夫。因为人的真实幸福不可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追求和向往,其必须建立在人格独立和摆脱物役的精神自由之上,以满足和超越自身精神需要的精神活动及其状态。离开了精神上的滋养和价值牵引,人不仅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很难收获到做人的真正幸福和美好生活。

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多性质的集合体,人民精神生活需要亦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终身化等特点。但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和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人们对美好精神生活的理解、体验和境界也大不相同。此外,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会赋予美好精神生活新的时代内涵。因此,人民美好精神生活的构建不能千篇一律、万人一调,也决不能期望毕其功于一役,其必须在实践活动过程中随着社会变革、文化演变和技术创新而发展变化、稳步推进。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提升人民的精神世界,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真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美好精神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

物质精神生活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