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彰显及整体性建设研究

2021-12-04

关键词:体系特色制度

杜 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1)文中《决定》都是《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简称。,集中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及“中国之制”的显著优势。同时,《决定》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总体构成,用13个部分明确了各项制度必须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提出了“中国之治”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可谓开辟了“中国之治”的新境界,是新时代“中国之治”的政治宣言书与行动纲领。70余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攻坚克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依据社会有机结构理论,共同用中国力量书写着“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中国答卷,实现了制度→制度化→制度体系的渐进式发展,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四梁八柱”的结构构建及系统要素与时俱进的发展完善,充分彰显了“中国之制”的显著优势,见证了“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鲜明对比。及时总结制度建设经验,正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与短板,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基础上助推制度建设趋于成熟完善化,加速推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高效转化,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作用,实现“中国之制”优势在全方位、多领域的持续释放。

一、在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彰显“中国之制”的整体优势

“评价一种社会制度优劣与否,是否管用有效,不能靠单纯的主观判定,而是由实践来检验证明。”[1]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艰辛探索中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积极实践中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独立自主到逐步富裕再到综合实力更加强大的伟大飞跃,并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份答卷凝结着全国人民齐心奋战的团结与力量,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整体优势,生动地体现了稳健的结构优势、根本制度的最大优势、制度体系的系统性优势,以及在对比视角下正确价值遵循、合力聚集释放的独特性优势。

(一)在厘清制度体系的逻辑建构中,清晰透视“中国之制”的结构优势

要清晰透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结构优势,则必须厘清制度整体的结构形式、要素构成及逻辑关系。从整体上讲,在7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总结经验,不断改革创新,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植于中国大地土壤,从制度的初步建立到制度的建设与完善,都将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有机结构理论的阐释作为依据,来构建结构稳定、层次分明、功能鲜明、日趋成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2]从制度体系的建构层面而言,它有着严明的层次体系,包括鲜明的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塑造着引领全局、覆盖全面,顶层设计,核心指导角色的根本制度,就如构成制度体系的骨骼;包括同样体现着社会主义本质及“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原则和基本理念”[3],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事等多方面,保证“各领域建设赖以运转的主要依据和规范”[3]的基本制度,就如构成制度体系的肌肉;还包含着“从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派生而来的、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具体的主体性制度”[3],包括涵盖各种体制在内的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各具体重要制度,就如构成制度体系的神经。“骨骼、肌肉、神经”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稳定结构,三者的功能清晰明确。《决定》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根本制度是实现“中国之治”的根本政治保障;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经济制度为核心的基本制度则是实现“中国之治”的基本依据;《决定》明确界定了重要制度范畴,即“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2],这也证明着重要制度起到了将各大方针政策落实落细落地打通实现“中国之治”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钥匙作用。三者缺一不可,相互补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整体,并在制度体系不断趋于立体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彰显着稳健的结构优势。

(二)在全国一盘棋的大好局面中,彰显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根本制度的最大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4]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就是统领这盘大棋的“帅”,引领“车马炮”攻坚克难、各尽所能、齐心前进,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下好“一盘棋”。

首先,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体现在党中央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强化的顶层设计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了坚持以基本国情、世情、主要矛盾及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主要依据的最低纲领与坚持引领历史方向、具有全局意义的最高纲领的科学结合,可谓“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特色化,在制度建设的摸索前行中,完成了制度体系的基本构建,在致力于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巩固的方向上从未止步。其次,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体现在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上。这是社会主义的集中优势,也是社会主义的真正优势。与旧中国的四分五裂相比,与西方的一盘散沙相比,新时代的中国,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人民众志成城,形成了凝心聚力、团结一致、携手奋斗,“全国一盘棋、上下齐努力”的大好局面。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制度优越性被充分释放出来——体现在战胜困难、抵御风险的齐心协力上,体现在应急危机管理与治理的科学高效上,体现在奥运会、世博会、园博会、进博会等国际性盛大活动的成功举办上,体现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从容不迫上。

(三)在多领域持续向好的局面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系统性优势

无论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与重要制度“三位一体”的体系建构,还是制度细枝末节的细化与完善,都与“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遥相辉映,覆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每一层面。各类制度互为补充、融为一体,在稳定的制度建构中,在深化改革与不断创新中,持续迸发出治理效能,充分体现了制度体系的系统性优势,创造出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政治层面,“贯穿的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政治理念”[5]。在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等基本政治制度的共同作用下,政治参与主体的广泛覆盖、政治参与方式的逐步拓宽、政治参与模式正在向有序性、自主性转变。保证了在广泛实现人民民主的基础上,让每一次决策充分体现人民的意愿,让人民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创造性潜能在参与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中充分体现。同时,以宪法为统帅的逐步完善的法律体系使依宪治国、依法治国成为现实,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时,充分释放依法执政的公平正义性。

经济层面,创造性地将市场经济融入社会主义框架内,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既符合国情又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基本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确保了在公平与高效配置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市场活力的激发;“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突出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与各种生产要素交互作用的释放;“社会主义”指向共同富裕的公平,“市场经济”凸显了有序竞争中的良性发展。整个社会实现了“有形之手”指引调控下“无形之手”的良性发展——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物质基础的不断丰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满目疮痍到今日成为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从百废待兴到成为世界上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独家”,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1亿元上升到2019年的990 86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9元上升到2019年的 70 892 元(2)参见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这些看得见的改变与对比鲜明的数据,直观地验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文化层面,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这一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制度的系统优势在文化领域不断释放,主要体现在3个层面上:第一,形成了以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观念为导向的凝心聚力的民族共同体精神。这种精神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华民族,形成了抵御一切不良行为的战斗精神,不畏环境艰险攻坚克难的执着精神,勇于拼搏团结一致的奋斗精神,为了祖国强大而勇于牺牲、舍小家顾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体现。第二,文化艺术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文化艺术媒介向多元化发展,艺术门类更加丰富多样,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落实有力,文化市场管理规范有序,双创服务体系科学构建,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态势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织中呈现。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 176个,群众文化机构44 464个,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3.71万家,6.0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9 257亿元,持续保持较快增长(3)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第三,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在“开放”与“包容”中不断提升。举办多场中外产业论坛对话,文化企业“抱团出海”,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打造“丝绸之路文化之旅”和“丝绸之路文化使者”等重点交流品牌,文化产业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对外开放提升到更高水平。同时,坚持讲好中国故事,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1所孔子学院和1 170个孔子课堂,遍布亚洲、非洲、美洲、欧洲及大洋洲。

社会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制度是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基础上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民健康、社会治理、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具体制度和体制机制”[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从实际出发,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问题矛盾增多的情况下,尤其要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7]。《决定》也明确指出要抓紧制定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初心,从最直接的现实出发,直面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直面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中暴露出的问题,转变治理理念,逐步形成了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专业化、智能化、法治化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社会阶层更加丰富多元,城乡二元结构壁垒逐步消除,城镇化率不断提升(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60%,户籍城镇化率44.38%)(4)参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国家统计局: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60%户籍城镇化率44.38%,沿自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002/28/t20200228_34360903.shtml。,就业结构更加合理(2019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39.0%、53.9%)(5)参见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医疗保险基本实现13亿人的全覆盖,教育事业有序发展,社会福利呈现向好趋势(2017年社会服务事业费支出5 932.7 亿元)(6)参见国家民政部2017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精准扶贫剑指“两不愁、三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总体步入富裕阶段(2018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7)参见新京报:2018年全国居民消费升级 恩格尔系数较上年下降,沿自http://www.bjnews.com.cn/news/2019/01/21/541456.html。,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 733元)(8)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中国式“标配”逐步迈进。

在生态文明建设层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不断加深对生态文明的科学认知与探索实践中,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在其引领下,形成了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为前提条件的,日趋完善的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及强大的制度执行力。制度的系统优势在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凸显: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建立,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绿水青山、碧海蓝天依依再现,节能环保逐渐成为生活的主题,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力量。

(四)在价值遵循的根源差异与治理效能对比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所谓优势,应更直接、更生动地体现在参照物的对比之下,就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越性在与他国制度模式的对比之下更加凸显。从价值遵循这个决定制度制定的根本出发点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人的现实解放和发展,因此呈现出人民获得了自由与安全,人民的各项权利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更加丰富,人民生存的环境更加宜居宜人,人民所处的社会更加公平、正义,人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相比之下,西方一些国家呈现的是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的加大,是建立在普通群众权利被压制之下的资产阶级的自由,是以牺牲其他群体利益而造福于资产阶级本身的狰狞面目,是带着虚伪面具下的反人民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样表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建立在资产阶级私有制基础上的制度体系也必将是服务于资产阶级自身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有着日渐稳健、层次鲜明、逻辑清晰、“四梁八柱”相互支撑的稳健架构,有着功能明确、科学具体、与时俱进,覆盖不同方面、不同环节的制度要素构成,其优势在制度要素的合力迸发中辐射至各领域,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从中国制度的发展历程及释放的治理效能来看,我们突破了传统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僵化弊端,构建了充分激发社会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避免了高福利模式下的“懒汉”效应,施行了能充分调动全民奋斗热情的按劳分配制度;我们从根源上克服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多重矛盾,建立了有效化解矛盾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避免了三权分立下的相互掣肘与效率低下,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高效有序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我们避免了西方“选举政治”下制度实施的功利化、短期化、动摇性问题,确保了党代会民主选举下制度实施的长远性、全局性、稳定性;我们“有效地避免民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困境,推进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协调、快速发展”[8];我们避免了危机应对下的社会治理失灵,实现了制度优势持续向治理效能的高效转化和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的逐步构建;我们超越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西方国家呈现的狭隘与极端私利,坚持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自主开放、双向开放、全面开放、公平开放、共赢开放与包容开放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二、在探寻“中国之制”优势的根基中,总结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我们之所以要唱响中国,也是向世界表明,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方式,从另外的起点和路径,同样走近了世界文明的制高点。”[9]中国用一部不平凡的“发展史”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先进性、为民性等多重优越性,充分证明在推进制度持续建设、不断发展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人民拥护、科学完备的庞大制度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化的成功实践。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领域建设中取得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具体体现,更是整体优势的集中体现,面对充满重重风险挑战的 “两个大局”下的新时代,探寻筑牢“中国之制”优势的根基脉络,全面总结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于推进制度建设与社会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实现制度优势全方位、多领域的持续释放,意义不可小觑。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与自我革新相结合,明确引领制度建设的主导力量

邓小平说:“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中国的一切。”[10]国家制度的有序建设、不断完善及其优势释放,绝不是自发产生的无为之果,而是植根于先进阶级的正确引领及其政党的正确掌舵。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制度的设计者、探索者,也是制度的创新者、发展者。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建立了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宗旨核心的政体、国体、政党制度,民族关系,以及经济、法律体系,凝聚了全国人民办大事克难题战危机脱困境的力量,形成了全国人民共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制度整体优势得以全面释放的根源所在,也是制度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最根本经验。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在应急危机管理工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望尘莫及的。习近平指出:“我们说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1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还源于引领者自身的不断革新、统领全局能力的不断强化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持续深化。从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到“五位一体建设”,从不间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我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从党内各项制度、党规党纪日益完善到自我革新的逐步深入,党内风气得到了进一步净化,为民服务的思想入脑入心,使党更具号召力、动员力,从而带动并推进制度整体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并辐射至各层面。

(二)坚持理论创新与坚定政治定力相结合,科学指引制度建设的前进方向

“社会主义是实践、理论、制度的统一。”[12]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历代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问题回答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科学理论,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与清醒认识,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与完善上,始终坚持全局谋划与顶层设计。在保持制度自信与排除制度他信中坚定政治定力,坚决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与改旗易帜的邪路,在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继承与创新基础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及欧洲社会民主主义模式划清界限,全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始终保持着清醒认识。身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毛泽东同志指出:包括制度建设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设想得长一点,是有许多好处的,设想得短了反而有害”[13]。引领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同志,着力解决制度的现代化问题,指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需要付出长期性努力的,决不可懈怠,并勾勒出制度发展的时间脉络。身处新时代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出我国正处于“两个大局”的历史交汇处,看到了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分析出我党自身条件及所处环境的变与不变,科学地提出了推进我国制度及治理体系的从成熟定型到逐步完善再到更加巩固三步走的具体策略,印证了我党坚强的政治定力及其对制度及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清醒认识、客观判断与科学施策。

(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明确制度建设的根本依据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有序进行源于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秉持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制度建设理论的支撑。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对社会制度的本质给予了严格区别于西方学者的答案。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制度本质论、制度变迁思想及制度伦理思想都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完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必须使国家制度的实际承担者——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14]“科学社会主义自产生以来,一直是融理论学说、社会运动与制度建构三种形态于一体的。”[15]从制度层面出发,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是科学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价值追求。这也与我国制度建立的宗旨——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相一致,“中国之制”的发展完善定型与“中国之治”的现代化发展始终秉持的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出发点。习近平也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总依据、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16]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道路上,一直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进行大胆探索与创新突破。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7]。因此,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为基本雏形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及以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为雏形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等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在中国国情的特定条件下,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继承与发展。

(四)坚持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与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相结合,全面勾勒制度建设的总体布局

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与完善的过程是基于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不懈探索中进行的。一方面,“制度体系的变迁与建构说到底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以正式规则形式确立和更替的过程,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是新制度体系得以存在并良性运行的基础”[1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涵盖制度体系在内的社会整体进步的根本动力。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从侧重“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两条主线的改革到形成涵盖“生态文明”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全面布局,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成熟到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的不断深入再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框架构建到整体制度体系的丰富完善再到《决定》中制度建设“三步走”路线图的总体规划,都充分反映出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者矛盾运动规律的准确把握。另一方面,正是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清晰的判断与不断深入的认识,才更加明确了应该坚持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与重要制度,才更加清晰了哪些是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丰富的制度体系,才坚持从改革走向深化改革,并明确在深化改革中如何推进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19]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紧紧依靠人民相结合,明晰制度建设的宗旨动力

“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20]在探索制度优势得以彰显的深层根源中,明确制度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提升制度共识性,是有序推进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出发点不同必然导致事物发展的脉络、发展方向不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优越性也必然不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以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将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答应,是否赞成”作为制度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改革的核心标准,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均得到了深刻体现——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制度形式固化;首次提出“八民主”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创新;高质量的就业促进机制、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及覆盖全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民生保障制度得以不断完善等。另一方面,制度建设也要尊重基层的有益探索与人民的共同实践。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创造了让世界为之赞叹的“两大奇迹”——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长期稳定。“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民的三大创造——包产到户、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就是充分尊重农民首创精神和系统总结农民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上升为我国重要制度的。”[21]邓小平说:“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22]如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已基本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坚持紧紧依靠人民。”[23]

(六)坚持纵向与时俱进与横向包容扬弃相结合,突出制度建设的时代性与包容性

制度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我党始终秉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时间纵向与空间横向的交叉结合,共同推动了制度建设的科学发展。一方面体现于从制度建设发展过程中总结经验,同时代背景相契合,因时制宜,突破创新,突出制度的时代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勾勒到基本形成,从确立基本制度到完善细枝末节的体系构建,从人治到法治的重大突破,从侧重管理到全社会共同治理新格局的形成,中国共产党从改革创新向深化改革迈进,在历史与实践中保持与时俱进,形成了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向更加细化、更加完善方向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充分彰显。为适应“两个大局”的新形势、“新时代”的新变化、“新矛盾”产生的新问题,《决定》中凸显了原有制度体系上的创新与再细化: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中首次建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着重强调科技在经济中发展作用的基本经济制度;首次提出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提出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突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等若干制度。另一方面体现在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借鉴人类制度的文明成果,因地制宜,合理扬弃,突出制度的包容性。“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24]我们看到了苏联模式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制度优势,也在突破该模式的束缚中学会了合理扬弃;我们把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变为现实,也认识到要以吸纳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有益成果为前提。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也在有序地推进,比如党政分开、政企分开、行政分权、机构改革等”[25]。确立了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党的领导制度。同时,我们在他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风险中吸取教训,形成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们在避免执着追求单一经济发展的弊病中,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如邓小平强调:“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26]

三、在推进制度整体性建设过程中,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之基

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发展中,我国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稳定发展的“两大奇迹”,在应急危机治理的过程中创造了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但没有一种制度模式能适用于任何时期的社会发展,一劳永逸的办法也绝不会存在于制度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合理运用经验,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使制度要素向更具韧性、更有活力、更加成熟的方向迈进,体系结构向更加稳固、更加定型、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才能从加强制度自身建设过程中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之基,充分释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能量,抵御一切不良风险,扫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重重阻碍。

(一)坚持问题导向与价值引领,明晰推进制度体系建设的根本方向

从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建立、丰富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框架构建、日趋成熟,70多年的实践经验充分证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要始终明确两个问题:制度建设为了谁?制度建设为了什么?因此,一方面,要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中,科学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坚实力量;人民是制度优势的受益者,更是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主体力量。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为人民服务,日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制度与治理国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首提“八民主”,使人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人民参与国家治理的道路更加明晰。因此,要坚持“人民为中心”的方向不偏离,就要确保制度的制定广泛听取民意,制度的执行切实落到民心所向之处。另一方面,在坚持问题导向中,科学推进制度体系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改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敏于发现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如制度的缺失、不健全,制度的滞后、陈旧化,制度的失灵、形同虚设等。在此次应对疫情危机的管理工作中,党中央已清醒地认识到制度体系、治理方式等方面暴露出的短板:例如一些具体制度实施效果不佳的问题;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制度待细化、待健全、待完善的问题,并提纲挈领地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与关键。因此,要将问题意识贯穿于制度的制定、落实与执行中,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融入到全社会共治的格局中,将制度建设的根本立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满足中,在时刻保持思想自省中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制度建设,加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向现代化的治理效能转化。

(二)坚持根本制度与坚定制度自信,引领推进制度体系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明确了何为制度建设的理论依据,何为制度建设的实践引领者,因此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才能保证在科学的顶层设计与掌舵全局中推进制度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只有秉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制度认同,坚定制度自信,才能坚持制度建设的“社会主义”性与“中国特色”性。第一,在强化指导思想与领导权威的根本制度中,引领制度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动摇;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不动摇;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决不动摇。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对党中央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的坚定自信。第二,在强化制度意识与认同感中,坚定制度自信。创造性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被历史与实践证明了的指导全国人民从不断富裕走向更加强大的制度,强化制度建设对提升治理效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不可摧的生命力及体现于各个领域的优越性,要将制度意识贯穿于工作始终,身先士卒地维护制度的权威性,毫不动摇地坚持制度自信,增强制度价值认同感,不断塑造制度文化。坚决摒弃不合时宜的僵硬的管理模式及领导方法,以科学的、与时俱进的、带着问题导向的视角推进制度建设。

(三)把握时间顺序与整体逻辑,协调有序推进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是由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及重要制度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有着稳健、开放的结构基础。因此,要注重制度体系结构建设的有序性、系统性,各制度要素间的逻辑性和协调性,不断形成结构优化、系统完备、运行稳健、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第一,以“三步走”时间表为依据,有序推进制度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与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阶段相对应、相一致的国家制度建设“三步走”战略,即从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走向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进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其优越性得以充分释放,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从基本现代化走向全面现代化。十八大以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逐步实现了国家制度体系的精细化、科学化;当下,将在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在新时代“中国之治”宣言书的昭示下,逐步实现国家制度体系的规范化、全面化。第二,在协调处理各部分制度要素关系中,优化制度体系建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及生态文明制度等13个方面内容。这13个方面的内容互为补充、相互协调、融为一体,突出了制度体系的层次性及制度要素的功能性。因此,要注重制度体系的系统设计,协调推进制度体系的整体性建设,坚决杜绝重复性、无用性、边缘性制度出现,避免治理工作与制度优势的脱节现象,不断填补空白、补齐短板,使制度建设向更加细化、更加规范化,更高认知度、更强执行性、更易操作性转变。同时,要依据现实中不断凸显的问题,不断调整各类制度在制度体系中的位置界定,不断优化制度体系的基础结构。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指出 “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该坚持的坚持,该完善的完善,该建立的建立,该落实的落实”[28]就清晰地勾勒出制度体系建设的总体布局、鲜明层次与统筹规划。

(四)坚持以客观实践为基础,与时俱进地推动制度要素的创新发展

制度建设与治理实践充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原理。要坚持用制度规范治理实践,以治理经验丰富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是治理能力得以发挥的根本依据,是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的有力支撑,制度的优势只有在治理实践中才能得到发挥。同样,成功的治理经验将进一步丰富、发展制度体系,治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将为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提供依据。治理实践缺乏了制度根基,将迷失方向;而制度离开了治理实践的土壤,也将变为空中楼阁。在以往的应对自然灾害及应急危机治理工作中,呈现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先进做法与合理经验,可将适用性较强、适用范围较广的推动上升为制度,进一步丰富、优化制度体系,从而也为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全面释放治理效能奠定坚实基础。同样,针对治理实践中暴露出的短板与不足,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放眼长远,既要及时总结经验、更要全面吸取教训,在总结工作实践的经验过程中提炼制度制定依据,在吸取工作实践的教训中明确制度体系完善方向,坚持辩证地处理实践经验与制度体系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助推制度优势转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实践,提出的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总体要求,具体涵盖了15个体系、9种机制及4项制度,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用行动自觉践行制度制定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并坚持以实践为基础,推动重要制度的创新、发展、丰富、细化、完善,使制度的制定致力于其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致力于制度体系的健全完善。

(五)在强化重要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加速推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高效转化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9]2019年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引用“纵有良法美意,非其人而行之,反成弊政”,指出制度的严格执行是制度的生命力所在,是转化为治理实践的力量所在。而扮演着“保障国家治理在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和不同环节有序开展”[30]角色的重要制度,则是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关键,故应严格依照《决定》中明确提出的“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2]的要求,落实好制度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在强化重要制度的建设与提升制度执行主体的能力的过程中,加速推进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高效转化。

第一,构建高效制度执行机制,切实提高治理能力。首先,注重科技支撑及人才引进机制。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系统等硬核科技在医疗卫生领域、应急危机管理、现代化社会治理等多领域的有效运用,创造了中国效率与中国奇迹,见证了科技支撑下的制度优势。《决定》中首次将“科技支撑”纳入到社会治理体系之中,突出了现代化科技手段在提升治理效能中的鲜明导向。新形势下,要在“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求速”,加速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发展,加速构建智慧城市、智慧社会与数字政府,以“智治”促“善治”。同时,逐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确保制度执行主体的合理配置,提升政府机构的专业监管能力,增强政府机构运用大数据、网络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的信息化能力,使政府决策向更加科学化迈进、社会治理向更加精细化发展。其次,强化岗位责任制,建立工作权责清单,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必须增强责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31]再次,建立条目清晰的考核机制,细化绩效考核标准,将考核结果累计纳入个人档案,作为职级调整、职务升迁的直接依据,为执行力出色、执行效率高的干部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引导激励全员在有序竞争的氛围中提高执行力。

第二,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和最严肃的问责,在监督问责双向发力中,强化制度执行。首先,加强行政监督,建立严肃问责制。对于在制度的执行上存在搞变通、做选择、打折扣的现象,以及工作不到位、不敢担当、不愿负责、作风漂浮、不深入调研实践,严重影响治理效能的不良行为,要实施最严肃的问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在斗争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对那些工作不投入、不深入的干部,对那些不会干、不能干的干部,要及时问责,问题严重的要就地免职。”[32]其次,拓宽监督渠道,发挥监督合力。不仅要加强党内监督,还要体现出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的力量,坚决杜绝走过场式浮于表面的监督,要严格检查,加大抽查力度,对检查结果进行如实、及时公开通报。另外,要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力量,拓宽监督渠道,广泛运用媒体监督、网络监督的方式,让群众的呼声有所回应,让群众积极参与到治理过程中,让全方位监督助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加速转化。

第三,要强化党政领导干部自身能力建设,达到“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制度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还是要靠制度,靠我们在国家治理上的高超能力,靠高素质干部队伍。”[33]一方面,要对自身所在部门的专业领域知识熟知精通,并能熟练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针对一些领导干部在本职工作中暴露出的治理能力与专业能力较为薄弱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增强综合能力和驾驭能力,学习掌握自己分管领域的专业知识,使自己成为内行领导。”[31]另一方面,制度的制定、执行者,更应是制度的尊崇与遵守者。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并内化为严于律己的自身约束,内化为率先垂范的党员标准,内化为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要求自身,打造一支经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的制度执行队伍。

猜你喜欢

体系特色制度
TODGA-TBP-OK体系对Sr、Ba、Eu的萃取/反萃行为研究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某些单位的制度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