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保障性研究
2021-12-04郝宇
郝 宇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130000)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出台了多项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指出师德师风建设是做好教育教学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既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正面倡导,又划定了师德底线。目前,我国教育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者和引导者,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计划。其中,影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性问题。教师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维护和保证,就会影响教职工发挥工作积极性,从而影响师德师风建设。
一、教职工合法权益维护现状分析
(一)职工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造成的影响
法律意识日渐增强的今天,劳动保护工作越来越得到劳动者重视。它是维护职工核心利益的根本,关乎教职工的生命健康。新时代,教师职业看似光鲜,实则压力骤增,国家给予教师较高的社会地位,也对教师职业提出了高标要求和职业期待;面对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压力;行业内的竞争环境以及超负荷的工作量等都给教师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些都是制约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因素。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的安全防护、健康提升和再就业等劳动保护领域都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和趋势,教师们亚健康和重疾的数据表明:人们要更加重视对教职工的健康关怀,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维护职工权益保障的机制不够完善
从1890年5月1日被确定为国际劳动节至今已有131 年,每个国家为维护劳动者权益,在超工作量、带薪休假、社会保险以及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规定。这些制度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原有制度的不完善逐渐显现。教职工在遇到问题时,缺少专业法律机构和法律顾问的指导;在教职工队伍中的女性群体中,女性的特殊心理和生理特点使得女性职工在维护利益和问题解决方面面临更复杂的挑战,部分女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社会对女职工的利益维护重视不够,针对女职工权利保护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女职工的特殊利益维护相对艰难,需要出台和完善相应的制度,用以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分析
习总书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会谈时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正所谓“正人先正己,身不修则德不立”,一直以来,各高校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一些成就。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倾情奉献,但随着西方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入侵和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加深,个别教师的思想境界和道德观念发生了转变,也暴露了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
(一)师德师风建设科学谋划的力度不够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快车道,然而在对教职工进行的师德师风建设时顶层设计的预判不足、科学谋划的力度不够,顶层设计与实际操作衔接不畅,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方法简单、内涵不足等问题。思想铸魂的引领作用发挥的不好,师德师风建设的传导与宣传力度不够、广度不够、深度不够,未能构建舆论导向的新格局模式。近年来,由于线上教学资源的普遍运用,出现了师德师风管理的空表地带。在师德建设理论学习方面,很多时候只停留在传达文件和理论说教层面,老生常谈,常走过场,学习不扎实、不深入、不经常,对教职工的唤醒作用不强,教育效果不显著。
(二)师德教育活动的载体作用发挥得不够好
主题教育活动是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很多高校的师德教育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多元化设计,缺少思维创新和方法创新,很难形成激励手段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和竞争意识。虽然各高校每年都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总结等活动,选树师德标兵、师德先进,意在以师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体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但在发现典型、培育典型、宣传典型等方面做的并不够,与教师的期待比还需要进一步加大表彰与宣传力度,增强教师的对标争先意识和获得成功的荣誉感。
(三)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不完善
科学的制度体系和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监督管理和奖惩机制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一些研究和调查结果表明,教职工非常注重评价考核的执行情况和导向作用。大多数高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上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评价机制,但个别高校仍存在评价主体不重视、评价内容不具体、奖励机制不兑现、惩罚力度轻飘飘等问题。个别教师也存在觉悟不高、理想信念模糊;师德不优、行为举止失范;意志消沉,敬业精神缺失;动力不足、奉献精神淡薄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四)师德师风建设氛围不浓
我们的情绪、状态和思想会在不同的环境中滋长形成不同的结果。对于师德师风建设而言,需要构建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工作氛围,这就要求教师要实现环境育人与自我提升的目标愿景,自觉提高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努力实现社会期许与职业本身对教师的各项要求。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高校没有形成浓厚的师德师风氛围,雷声大雨点小,存在规划不科学、落实不彻底、发现问题少、措施不得力现象。没有完整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管理上存在宽松软问题。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对环境文化的影响和教师职业要求的认知不足,无法适应师德师风建设的需要。
以上这些问题均是当前师德师风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形成这些问题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教师内在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职工合法权益能否得到合理的保障是影响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维护好教职工合法权益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作用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与保障,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群众基础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对教职工根本利益的保护,是党对广大职工的关怀爱护,也是教师自我保护的迫切要求和热切期盼。只有真正把职工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想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让教职工有归属感,才能获得职工的深度信任与拥护,充分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教师的自信心和幸福感,密切干群关系,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奠定基础。
(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有助于教师队伍的和谐稳定
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有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达到统一思想,解决矛盾的作用。能有效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避免职工情绪激化、矛盾上升。正是让教职工充分体会到了党的温暖和对职工的充分尊重,才能赢得教职工的情感认同、心灵释放,全身心投入工作,形成用事业凝聚人、用文化感染人的文化氛围和工作形态,为师德师风建设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为职工做好服务的表现形式
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如一,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习总书记曾指出“工会组织的天职和工会工作的生命线就是要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对教职工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维护好职工的权利和利益是教职工潜心工作、乐善施教的前提保证,有利于教师形成崇高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并将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传递和辐射给学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为国家培养有崇高理想、有健康身心、有德智双优的现代化人才,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公平、满足权责统一的要求
我国是法制国家,公平正义是我党立党立身的标准和共同理想。一直以来我国都秉承“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的治国理念,坚决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教师作为国家组成机构中一个重要角色,从个人发展到社会公平正义,从整个宏观层面上来看,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离不开合法权益的保障,只有做好了职工的权益保障,国家的各项公共资源得到公正公平的分配,民生福祉得以持续不断的提升,保证社会、集体和个人的正当利益,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社会公平正义,才能让教职工获得应公民享有的人格的尊重、利益上保证、个人的成长,真正实现权责上的统一。
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策略
新时代新发展理念赋予了师德师风建设新的内涵。怎样才能“维护好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更好的促进高校健康稳定发展”成为业内深度研究的课题。
(一)理论结合实际,构建权益保障体系和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要积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要坚决做到:用国家政策领航,用法律法规为依托,努力构建完善的权益保障体系和师德师风建设机制,进一步实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教师评聘考核机制,教师师德师风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实施师德“一票否决”。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科学制定教职工权益保障制度、师德师风考核评价制度、师德师风监督反馈制度、绩效奖励分配制度、师德师风奖惩机制等,对可能出现的师德师风问题,预先发觉,采取有效措施,提前干预,防患于未然。在制定奖励制度时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公平公正,维护教职工应享有的权利,实现教职工自我价值体现。在教师师德师风法治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高标准的教师引入制度,要求教师不仅学历学位达标,还要具有过硬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理念,从而达到优化教师师德师风队伍的目的。
(二)洞察并解决教职工的实际诉求,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
高校教职工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努力提升“修师德、养师能、树师风、铸师魂”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情怀,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洞察教职工的实际需要,关注职工群众在收入分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呈现的新变化、新特征,妥善解决教职工合理诉求,将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与期望融入到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中去,引导他们积极摆正心态广泛参加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转化过程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三)以人为本,坚决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最大化
高校教师群体是高知群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员众多,结构复杂。如何做到以人为本,维护好每一位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精细谋划、认真组织实施。要有效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职工诉求,了解掌握职工最深层的需要、最大的困难、最现实的利益等问题,尽最大努力为教师排除困扰、解决问题。激其趣、奋其志、增其能、效其行,使教师安教、乐教、善教、胜教,用对教职工的关心和爱护赢得教师的涌泉相报。要全力做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结合实际,为职工投保多项医疗保障计划,作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补充,最大限度减轻患病职工和重疾职工个人承担医疗费的负担,让职工感受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提升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激发他们安居乐业、建功立业的决心。
(四)积极建设教职工维权平台,营造民主、法治、健康的师德环境
建立职工维权平台是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举措。维权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了解维权的程序与要求。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高校教职工维权方面的问题也显现出来。个别教职工对维权的认知有偏差,错把义务当权利索要维权,维权过程中存在维权内容片面、维权目的自私、维权方法不当等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系统的维权平台,聘请法律专家和法律顾问作为教职工合法维权的法律援助,请法律专家为教职工做法律法规培训及心理疏导建设。学校层面要加强专门力量建设,积极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召开座谈会、参观法律教育基地、观看法制宣传等活动,倾听教职工心理诉求,全面增强教职工的维权意识,普及法律知识,为教职工必要时维权提供相应的知识储备。同时,将维权工作与师德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维权意识和职业道德观,积极推动教育行风建设,营造民主、法制、健康的师德环境。
(五)充分发挥民主权利,有效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公正公平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凝聚力,学校发展要紧紧依靠广大教师。管理者要经常深入教师之间,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和态度,充分发挥教职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学校的重要决策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定期召开教代会,经教师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民主参与管理是教职工享有的权利,也是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的一种途径。
目前,教育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教师正与新时代同向同行,时代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教师要成为大先生,要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为祖国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新时代的接班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成“立德树人、启智育才”的责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随着经济的日益繁荣,人们对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都有了更高的追求,教职工作为高素质群体中的一员,理应享受到相应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些条件的实现都依赖于依法治校的管理模式和良好的职工权益保护机制。有了良好的机制作保障,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因此,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对师德师风建设起着保障性作用。高校教职工要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逐步实现权责统一,怀揣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坚定理想,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建功立业,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