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思政课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

2021-12-04

关键词:功利专业技能思政课

林 海

(福建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1,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方面承担着重大使命。与高校的专业课具有鲜明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相比,负有这一重大使命的思政课是否具有职业功利教育价值呢?这是一个隐藏在思政课教育目的之后的、常常易被忽略而特别需要提出来加以宣扬的重要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并不讳言功利。毛泽东曾指出:“世界上没有什么超功利主义。”[2]社会主义中国的高校思政课具有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学生在学习思政课时通常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课程学了做什么用?学习它有助于提高就业技能吗?思政课能提供职业功利教育价值吗?从学生的阅历与视角看,思政课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从表面上很难找到能够带来实惠、有经验技能效用的东西。但是,这种看似对就业与职业无关的“无用”之用,实则是有大用的,只是学生辨识不清,洞察不远,亟须在整个思政课教育教学层面加以澄清、彰显和引导。理直气壮地直面、彰显和宣扬思政课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教育和引导学生认清明了思政课的隐性职业功利教育价值,特别是思政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抗衡片面追求为谋职功利而学习的实用主义学习观的侵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推动形成“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3],促进学生主动接纳思政课,增强思政课教学底气和教学实效的基本认识前提。

一、阐明思政课理论思维方式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

思政课的理论是对中国现实本质的思考和总结,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由于抽象的理论往往高于现实不易被理解,其价值和功能常常被遮蔽而需要“解蔽”,因此向学生阐明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具有实实在在的有用价值,理当成为思政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从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常说,“工夫在诗外”。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和职业发展而言,功夫亦是在其专业之外的。这专业之外的功夫,主要体现在理论思维方面。理论思维对于人的专业和职业发展的作用巨大,意义非凡,突出地体现在专业以外的知识积淀、思维视野,乃至品行修为对专业和职业发展的滋养、促进和引领上。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4]875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这一论述,并进一步提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5]培养和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最根本的是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6]这虽然是针对领导干部说的,但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各领域的预备干部和拔尖专门人才最主要的来源,学习掌握这种理论思维理应是其求学的基本要求。理论思维作为人类理性能力的最高表现,是具体科学赖以发展的最重要的工具。现代科学发展的实践也证明,理论思维水平的提升是具体科学创新发展的基本前提、深层动力和思想指引。学生具备了这种理论思维,就能极大地增强他们在未来专业和职业方面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可以说,理论思维是影响和决定学生未来专业和职业发展的深度、广度、绩效的根本性的战略性素质。理论思维的获得,“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4]873。学习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是提高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包括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和历史思维等)的重要途径。

此外,学生接受思政教育,学会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思维具体化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亦是为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引擎的重要方面。利用思政课教学“主阵地”,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专业成长和人生价值的成才理念,这对于学生的专业与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可起到根本性的思想引领作用。应当向学生阐明,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独有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思想,是人类精神和思想的最高境界。

如果缺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生眼中所见必然只有将大学教育视为阶层上升渠道的“小用”,进而奉行“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的个人主义功利思想。他们即使能以不断升级的专业技能来武装自己,也不过是沉浸于把学习当作赚取现实利益手段的这种追求中。由于不能秉持首先以专业技能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理念,学生的业务能力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发挥、锤炼和提高,其专业发展就会很容易缺失探索的热情、创造力和想象力,因此行而不远。只有坚定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中最根本的立场——人民立场,他们才能超越用专业知识为稻粱谋的“小用”,认同大学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民族服务的“大用”,“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7],才能造就有家国担当、大行业视野的“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2。

二、阐明思政课蓄势待发之用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

长期以来,在升学压力之下,学生容易养成功利的学习观——以“有用”为目标进行学习。何谓“有用”?学了能立竿见影,有助于升学或就业的就“有用”;不教授基本专业技能,对升学或就业没有直接帮助的则属“无用”。思政课在表面上与专业、职业的关系不那么直接,容易被轻忽为“无用”之学。这种观点想当然地认为思政课是画饼充饥的学问,不如学习其他于谋职有帮助的专业技能来得实惠。其实,由于大部分时间在校园,学生的学识与阅历不足,他们分不清“有用”“无用”,特别是不懂得“无用”之用实则有大用的道理,即任何“有用”与“无用”都是相对的。“有用”之用在眼下可见,“无用”之用隐藏于深远。只有将目光从当下转向远方,“无用”之用才能显现。这就是庄子所说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正如很多在未来专业和职业发展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因素,常常是一些从小保持的“没用”的兴趣一样,思政课在学生眼中的“无用”,即为这个有大用的长远之用。比如,许多未来复杂重大的职业领域中的决定,有时需要在一两分钟的思考之后做出,这一两分钟全靠一个人过去所有思想思维、政治取向的融汇,或许学生不知道何时会需要它,但这样的机会随时可能会在职业生涯中出现的。

在实际教学中,思政课的有效教学通常既可体现出即时的震撼人心、沁人心脾的教学效果,亦可体现为洋溢着围炉夜话般温暖融洽、润物无声的教学生态;既可体现为以透彻的理论教化学生的引领性,又可体现为以贴近实际和现实的方式说服学生的亲和性。我们往往容易忽视的是,一些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还会体现出一定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在不少情况下,思政课给予学生的东西,由于学生暂时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其深刻含义,可能是当前与表面效用均很少,而这些效用或许需要几个月、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显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人类的学习能力很大一部分甚至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默会知识”的学习,即潜移默化的学习。从表面看,学生学了并不懂的内容,真正记得的也不多,其实这些将转变成一种内隐记忆,在心理背景中渐渐会产生作用。这种容易被忽视的长远、隐性的效果,需要教育者在坚持灌输原则的前提下静待花开。因为理解力跟阅历是正相关的,需要岁月的沉淀,需要社会多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熏染。知识的领悟、能力的获得,乃至人格的塑造、信念的形成、价值的确立等等,需要很多因素促成,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包括阅历)的酝酿和濡养。

另外,相对“有用”的专业技能课而言,思政课的“无用”之用的隐性特征还表现在它的“软”上。大学设置专业对学生进行就业能力开发是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特征,这种就业能力不但包含了专业技能这一硬实力,而且包含了看似与专业技能关系不大的软实力,如生活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思想境界、意志情操等。这些软实力不仅是硬实力的“润滑剂”和“促进剂”——保证专业技能充分高效地发挥,还是就业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很多人以为要有一技之长方能较好地立身于世,但现实中即使是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单位,仍然需要大量的行政管理等依靠软实力生存的非专业技术人员,而在大学里获取并增强这种软实力的课程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思政课。但是,学生往往看不到这些,反而轻易地认为思政课是无用的。学生看不见那些看似“无用”的思想政治理论,如同一点一点地点亮他们心中的一盏盏明灯,将在以后的生命中会以意想不到的形式发挥作用,不经意地照亮他们的专业殿堂、职业生涯和精神世界。

从现实情况看,思政课对大学生职业功利教育的重要价值不断被验证。当下,不少用人单位反映,部分毕业生拥有专业技能却缺乏融入社会的基本思想政治素养,满足不了社会对大学生本该有的职业期待。对此,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吸纳员工时,愈来愈注重对专业技能以外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考察,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欢迎有正确敏锐的政治意识、较高的人生理想、诚实守信等品质,同时又脚踏实地的学生,这样的人才信得过、靠得住,才能在未来健康成长。许多用人单位表示,很多职业技能的培训通常花上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就能解决问题(如短期培训或进修),但人的良好品行、政治情操等思想政治素质需要长期的教育和修炼,他们期望高校能把提升学生专业以外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关键性的工作来抓。这是社会对大学应当“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3的职业渴望,也是对大学生必须将思政课这一“无用”之学加以认真修习和践行的职业期待。

三、阐明思政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

思政课的隐性职业功利教育价值在大学教育目标设置和引领层面,突出地体现为思政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上。根据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功能的阐释,我们可以对思政课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做出必然、合理的逻辑推论。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功能的阐释有一个经典论断,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8]。根据这个论断可以推定,大学教育既是提高社会生产的方法,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那么,在大学教育中,思政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体现在何处?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向学生单独明示的教育哲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认同这一问题,可大大推进他们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首先,思政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须以立足专业技能教育为前提。强调思政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并非排斥或轻视大学的专业技能教育。相反,作为提高社会生产的重要方法,大学教育本身就是承认专业技能教育是大学教育重要的维度之一。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大学的专业技能教育价值都是基本的,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切入点。从根本上说,当今中国大学的发展取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特别是经济技术等功利方面的需要。专业技能教育作为联结大学与社会的重要纽带,提供了一种为社会服务的功利主义的办学模式及其动力机制,从经济技术等层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学教育在为国家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维度上,承担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重任。

就学生个人而言,专业技能教育作为职业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和职业方向。也就是说,专业技能教育帮助学生做到术业有专攻,提高个人参加经济建设的知识水平与劳动技能,“学成文武艺”,推动社会发展,把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改造得更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社会价值。毛泽东在《纪念白求恩》中对白求恩专业技术的评价,可为大学生努力钻研并精通专业指明方向:“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9]其实,白求恩专心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正是他对工作极端负责、热忱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也是他的思想政治素养——国际主义及共产主义精神在业务工作上的反映。可见,在大学里勤勉学习专业技能,为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并不矛盾,而是内在统一的,专业技能素养本身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在要求。学生倘若没有必要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就缺少了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实现工具,就会缺失通过专业和职业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依托。由于思想政治素养和一腔热情没有落实在“专”上,一些人纵使胸怀远大志向,最终只能成为空头的政治家,对社会、人民也没有什么用处。专业技能之于人存在的重要性在于,缺失了它,就如同没有游泳技能就下水救人,只能望洋兴叹,更谈不上优质地为人民服务。

从教育的职业功利角度看,学生术业有专攻也具有合理性。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0]在学生个体的教育成长中,这一“利益”统其关键,制其要害。但是,其中的关键在于为了谁的利益——个人的利益还是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学生追求适度的个人利益以满足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生产和个体发展的共同要求。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种利益追求当然不能像“经济人”那样片面要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使个人利益不受控制,甚至走到社会和人民的对立面。个体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权利,必须以服从绝大多数人的公共集体利益为前提。由于社会主义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个人利益必然体现着社会利益的要求,个人目标必然是社会目标在个体身上的个性化显现,因此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就并非仅为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它们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我们不能由此简单地否定学生个人的功利学习目标,更不能由此来否定大学的专业技能教育维度的功利价值。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技能知识,理当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应当“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11]。因此,大学教育必须落实到专业培养上,这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本质特征。如果忽视或者弱化专业技能教育,疏忽大学教育作为“提高社会生产的方法”的维度,那么培养精通和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技术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就会落空,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以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失去统帅的对象。

其次,思政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价值集中体现为对专业技能教育的统帅作用。大学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显然不能仅定格在单向度的专业技能教育的维度。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大学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将来可从事多个行业、能以多种专业技能适应未来的变化,这其实是对人的全面发展认识的曲解。作为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新人理想蓝图的描绘,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内涵是指人的体力、智力、才能、志趣及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它最重要的特征是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技能素质的和谐统一。因此,大学教育不能以任何形式偏向“提高社会生产的方法”的一面,忽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的一面。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如果局限于“提高社会生产”,学生反而不易适应社会的需要。因为大学以专业模式培养人才,而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大学专业培养不可能完全跟着跑,专业教育永远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且,大学的专业除了一些与行业、职业相关度较高的类别,如师范类、医学类、军事类、会计类、审计类等,大量的专业与职业存在着不完全对应的关系(尤其是宽口径专业和基础学科专业),甚至不少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跟大学所学的专业没有任何关系。大学专业学习只有几年,职业工作则是几十年,社会时势、个人际遇变动不居,专业与职业不对应的情况随时都可能显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办法是增强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陶冶功能,培育学生基本的思想政治素养,健全其心智。学生思想政治方面发展的方向和水平,直接决定、制约着其全面发展的程度、层次和走向。思政课对学生进行“开民智、新民德”,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不可或缺的理想途径。这些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发展潜质的学生在走向社会时,乍一看或许会觉得缺少一些技能与经验,但他们很快就能够习得。因为思政课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的根本维度在于,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专业素质的统帅和灵魂。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了,学习的目的就纯正,觉悟就高,动力就足,学生就会心明眼亮,胆壮气正,有了困难吓不倒,以这种学习目的和态度认真钻研专业,专业能力焉能不会提升?反之,就会降低乃至失去未来专业和职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大学教育倘若片面追逐专业技能的“有用”价值,偏向教育作为“提高社会生产的方法”的一面;那么不仅不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功利目标的实现,也会严重破坏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例如,哈佛大学长期自觉地不发展工科,坚持以文理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他们甚至要求学生在核心课程的选修中选择一个与未来专业期望最远的门类,以防止技能主义倾向污染哈佛的基本精神。[注]参见黄万盛《大学理念和人文学》,《开放时代》2007年第1期第49~56页。资本主义国家的大学尚且如此,坚持高等教育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的社会主义大学,理所当然地不能过度强调教育的工具价值,甚至将其变成轻忽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专业主义温床。因为偏向或仅专注于专业技能培训的大学,很难持续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不可能培养出有创新特质的行家里手,顶多只是训练了一批批工匠式的技术专家而已。陈寅恪指出:“不揣其本,而治其末,充其极只成下等之工匠。境遇学理,略有变迁,则其技不复能用,所谓最实用者,乃适成为最不实用。”[12]这样培养出来的“专家”,当然与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对此,具有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的爱因斯坦[注]爱因斯坦批判资本主义、倾向社会主义的讲话、文献有多处,代表性的有《为什么要社会主义?》,参见《爱因斯坦文集(增补本)》第3卷,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11~318页。亦曾有过精辟论断:“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13]174,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13]358。这里,爱因斯坦所说的“价值”“美和道德上的善”就是指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内容;“和谐发展的人”放在社会主义中国的语境里,就是指思想政治素养与专业素养和谐匹配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如果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中国化解读,可简括为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又红又专、德才兼备”[14]。大学教育发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的功能的深层目的,绝不仅仅在于培养专门“人才”,还在于培养有正确政治方向和人生方向的“人”;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4]。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看,大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在于对大学的解读:大学是使人成为“大人”的学问。这里的“大人”就是具有大视野、大格局且通晓社会人生之道的大德之人。中国古典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君子“大人”,成就君子“大人”之学被称为“大学”,而以专门学问见长的谓之“小学”。以此标准衡量,今天以专业划分为基础的专业化教育大约对应于传统意义上的“小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些只以获取谋生文凭为目的进入大学的人,又怎能称其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继承者和弘扬者,维护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质基因,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君子“大人”,是治国理政的重要使命。当代大学生只有走在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照耀之下“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道路,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思政课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大学的“大人”之学,其重要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就在于,帮助大学生克服局限于专业发展的狭隘意识,自觉抵制沉浸于纯粹的专业技能教育的职业倾向,使学生从细小的专业分支中走出来,获得超越专业进行思考和行动的广阔视野、发展高度和精神格局。

总之,高校思政课是天然、内在地蕴含着职业功利教育价值的。它相对于专业技能课程而言,绝不是没有职业功利,而是超越了狭隘的个人职业功利,具有更远大的功利。我们必须理直气壮、准确鲜明地告诉学生:学习思政课是为了什么,学习了会有什么用。大学生只有知思政课的“无用”之用,才能真正懂得什么是“有用”;只有明政治,才能真正学好专业课。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充分挖掘、浩然彰显思政课的职业功利教育价值,以此引导学生超越偏重于为“提高社会生产”而学习的技能主义学习观,是当前社会主义中国大学教育中办好思政课必须高度重视起来的迫切任务。

猜你喜欢

功利专业技能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