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的科学内涵
2021-12-04高艳姣
常 旭,高艳姣
(1.中共中央党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91;2.六盘水师范学院 学生处, 贵州 六盘水 553000)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党处变不惊,利用科技力量战胜了病毒,并将中国的科技智慧和经验传递给世界,与各国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1]这场科技战“疫”更加凸显了科技现代化的当代价值,也初步展现了我们的科技强国地位[2]。
中国从科技弱国、大国再到强国的转变离不开我们党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的引领。那么,我们党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这是研究我们党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的逻辑起点和归宿。笔者认为,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科学技术现代化战略地位、路径选择、价值旨归等一系列科学观点。它是在遵循世界科技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技术思想为理论基础,创立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科学技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波浪式前进的态势,是世界现代化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刻剖析了这一事实,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科技进步是社会主义的出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科学技术地位认识越来越深刻。
科技现代化是指科技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成为第一生产力的过程,也是关于人力资源、科技体制、管理创新等要素的全面提升,不断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状态的过程[3]。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趋势明显,促使现代化进程呈现波浪式前进态势。18世纪后期,英国因为机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而成为世界霸主。但由于没有抓住电力技术革命机遇,未能及时进行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的调整,而被美国、德国赶超。20世纪下半叶的能源革命、微电子技术革命、太空航天技术革命、生物技术革命等,都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21世纪以来,信息化、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创新方兴未艾,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正如西方学者顾志奈所言:“工业先进国家的主要资本不是其生产设备,而是由实地试验结果所积累起来的知识,以及人民有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4]15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发达工业国大部分都是创新型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这些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基础研究经费占科研经费总额的比例在15%~20%,开发投资占GNP的比重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在30%以下。因此,有学者将科技现代化等同于现代化,认为现代化就是“把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的过程[5]711。
诚如卡尔·米切姆所言:“对技术的解析构成了马克思思想的一项主题。”[6]79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技术思想内涵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本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科技进步加速了财富的创造,创新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了社会形态的转换。因此,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化的重要动力,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向前推进。”[7]73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8]144十月革命后,列宁在实践探索中得出“科技进步才是社会主义的出路”的论断,认为在“一个落后的、被反动和不幸地被战争严重破坏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以国家电气化为技术基础,并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8]399。
近代中国的历史课题是实现现代化,但现代化事业为何一再被延误呢?我们党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就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认为科学技术落后是中华民族留下近百年屈辱史的根源之一[9]347。为此,我们党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属性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的动力作用[10]351。1956年,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63年,周恩来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把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作为牵引和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四化”[11]518。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准确把握科技发展大势,突出强调科学技术在现代化中的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石破天惊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12]274,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水平、规模和速度。此后,江泽民进一步补充道,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是我们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13]275。胡锦涛将科学技术现代化提升到“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主要动力”和“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的战略高度,要求全党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性,努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和保持发展的主动权[14]。
21世纪以来,以智能化、信息化为核心,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对国家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越来越明显[15]。为此,我们党把科学技术现代化放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16]在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全局,业已成为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是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17]26。据相关文本词频统计显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科技”出现17次,“创新”出现59次。
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第一资源是人才
科技现代化是创造先进科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工业技术和生产工艺,应用于物质生产力的过程。科技现代化的中坚力量是知识分子,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的积累是科技现代化的关键。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改变过去资源兴国和劳动力兴国的发展战略,合理分配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力和资金,强化人力资源开发。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创建学校,传授专业知识,并指导他们在实践中应用,成为专门人才”[18]200。列宁认为:“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8]294“这种文化上的落后限制了苏维埃政权的作用并使官僚制度复活。”[19]766在实践中,苏联不断加强人力资源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改造旧学校,关心教师并提高教师的地位,团结知识分子,实行文化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技术现代化基础曾相对薄弱,教育不发达,文盲多达80%,中小学入学率仅有6%和20%。科研机构几乎没有,专业科研人员十分稀少。鉴于此,我们党确立了“在普及基础上提高”的人才建设思路:(1)开展扫除文盲运动。从1950年毛泽东要求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和旧有社会文化的改革工作开始[20]71,我们党共掀起了四次扫盲高潮,取得了可喜的成就。(2)培养和团结科技人才。在必须有“数量足够的、优秀的科学技术专家”,才能使我国科技水平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总体要求下,我们党确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基本方针。并在此方针指导下积极推进科技人才的思想改造,帮助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倡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同时,我们党明确了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夯实了科技现代化的智力支撑。周恩来在1956年代表中央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和1962年在科技工作会议和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都充分肯定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明确提出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此外,我们党特别重视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培养。毛泽东反复强调,要建设无产阶级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中国共产党人要在“红”的基础上,学习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达到“专”的境界[21]309。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科技支撑,科技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属性和地位需要进一步明确,人才的建设需要体制创新和教育先行,这是新时期我们党人才观的逻辑思路。(1)明确了实现现代化“必须要有科学技术大军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的指导方针[22]91。同时,重申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科学论断,要求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提出了“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观点。党的十四大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此后,我们党又分别在1995年和2002年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思路和“强国必先强教”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人才观得到了系统提升。(1)重申人才建设的重要性。我们党反复强调人才在科学技术现代化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核心地位,认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23],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17]110-111。(2)坚持以德育为根基的人才培养原则。我们党认为,科技人才的培养绝不是单纯的业务能力提升,而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爱国情怀与专业知识相融合。(3)实现人才培养方式的多样化。党和政府采取校企联合培养、合作委托培养等方式,努力造就了一批具有科研能力、市场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新时代人才。(4)用制度管理人才。在科学制定一系列符合人才建设规律的制度体制的同时,我们党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制、问责制和绩效考核制等,以保证制度的顺利实施和真正落实。在教育领域,我们党提出教育发展的目标是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在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考试招生制度、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学校之间教育职责权限逐步理清,以政府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和民办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全面加强依法治教,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不断完善。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我国第一个以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中长期战略规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详细阐述了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任务、路径和保障等,更加凸显人的现代化的改革目标、民生化的改革路径和信息化的改革要求。
三、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是体制改革创新
加强科技体制创新是世界科技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科技的发展取决于制度。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形成了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制度原则基础上的市场化体制改革思想。
“发展高科技,资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的体制和文化。”[24]2近年来,为了适应现代化需要,很多国家对本国的科技体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如日本、法国等采取高度集中科技体制的国家,不断下放权力,引进竞争体制,突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美国等采用多元分散型科技体制的国家则不断扩大政府对科技活动的干预范围。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相同的科学技术条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人类社会只有到了资本主义阶段“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25]356-357。但是,他们又敏锐地察觉到资本主义制度对于科技现代化的局限性,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导致了“科学的权力异化”,造成了道德的败坏[26]4。在科技被无限滥用的趋势下,人的主体地位开始丧失,大自然也对人类进行疯狂地报复,而这种困境只有在抛弃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当科学成为人民的力量时才能被彻底解决。由于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党逐步建立了一种面向国家需求的规划科学模式。1949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在恢复工农业生产、推进工业化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56年后,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相继制定《1956—1967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和《1963—1972科学技术规划》,提出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和“建设以中国科学院为中心,包括高等学校和各生产部门科学研究机构在内的全国科学研究工作体系”的方针。明确了半导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无线电技术、喷气技术等一系列应用技术的基本课题研究方向。1958年,国务院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了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各类科技机构的管理和协调。至此,我国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科技制度体制的基本框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战略,在科技体制方面也相应地提出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改革思想。(1)改革的目的和方向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面向经济建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应有的生产力功能,探索经济与科技相结合之路。随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提出, 198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决定》明确认定技术成果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提出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引入市场机制,克服单纯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科研工作,改变科研与生产的脱节现象等要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要求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建议》提出“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的新要求。2006年,胡锦涛进一步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14]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强调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具体路径的转变,即从重视科研院所改革进入到重视企业内部改革的新阶段。(2)法律是体制改革的保障。科技发展呼唤着科技法制建设,科技法制建设推动着科技发展。我国的科技立法是伴随着科技创新不断完善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一是制定了具有基本法性质的科技大法,如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二是制定了保护科技人员劳动成果、鼓励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三是制定了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规范,如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四是逐步建立起科技进步的法律实施与监督体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为紧迫的是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制度保障、动力激发、协调联动和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理念。一是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法宝,继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政府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导作用,使党和政府成为统筹协调的组织者、协同创新的领导者、科学研究的支持者[23];二是要积极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扩大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空间,从而激发科技主体的创新动力和活力,最终实现科技产业化和商业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三是要不断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研究型大学要彼此配合、相互支撑,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间对接能力,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四是要营造有利的社会环境,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尊重科研管理规律,尊重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不断减少行政的人为干预,同时,充分发挥制度的保障激励作用,制定综合评价标准,扩大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收入分配自主权,增大科研回报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形成国家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四、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法宝是对外开放
加强国际合作是世界科技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在世界历史中,社会主义国家要重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往来。我们党历来重视科技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出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科技发展方针。
当今世界,“合作—竞争—合作”的全球科技发展模式已经形成,科技全球化趋势明显。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在科技领域实现后发赶超具有极强的可能性。因此,通过引进、采借、移植和一系列创新手段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科技发展的核心战略。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技现代化推动工业化,使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工业化消灭了前资本主义狭隘地域性的民族历史和各国的孤立状态,“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27]420。列宁据此提出重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合作和经济往来,引用资本主义最先进的管理方法来改组社会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等思想[28]252。
早在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我们党就把“内外交流”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资源交流融通,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一步向和平与发展时代转变。因此,邓小平提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12]64江泽民又进一步明确了“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一条基本方针[29]222。我们党关于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思想和实践就是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在科学技术领域的贯彻落实和具体表现。
面临日益凸显的科技合作方面的国际壁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能否硬起腰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17]117。为此,我们党提出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一系列方案。一是要在思想上树立创新自信。创新自信是人类攀登科技高峰的内在基因,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内在动力。我们党强调,在创新中必须大胆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号召广大科研人员敢为人先抢占科技制高点。二是要在行动上既坚持独立自主又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我们党深谙科学技术现代化规律,认为科学技术是世界性、时代性的,“自绝于时代,最终会被历史淘汰”[30]。同时,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也非买来和要来的,技术创新只有通过有组织的学习和产品开发实践中才能获得。因此,我们党要求全社会必须树立开放创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的重大机遇,结合世界前沿理论和技术成果,站在高起点上加强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全球治理,使我国成为全球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支持者和参与者。三是要在战略上突出基础科学研究。没有科学理论和科学思想的支撑,技术创新就会缺乏原动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动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着力点。党的十九大对基础研究极为重视,要求科学研究必须着眼于重大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加快构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的新要求。
五、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落脚点是人民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技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立场,科技为民、富民强民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学技术思想的价值旨归。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只有科技真正成为人民的力量时,科技的异化才能被消灭,人的解放才能实现[31]104。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成立以来,就始终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就提出,人民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要建立人民科学、科学要转向人民等理念。邓小平提到,“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23]368,科学技术现代化要以“三个有利于”为评价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科技发展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理念。我们党认为,人民的需求和创造是科技发展的现实动力,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科技发展要围绕人民的需求,依靠人民的力量,始终回应人民的呼声,关注和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32]272。为此,我们党不断加大民生科技投入,提升民生科技创新能力,并通过创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实施教育扶贫攻坚计划,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消除区域、城乡、人群间的数字鸿沟;走绿色技术发展之路,形成有利于人民群众健康的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营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同时,大力发展医疗科技,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低成本医疗服务,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六、结语
科技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科技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才,市场化和开放化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我们党在遵循和总结世界科技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的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这个思想是对“为何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如何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为谁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等中国现代化重大课题的深刻回答。它更加凸显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意义,同时也拓宽了市场化的科技体制改革路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