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与价值意蕴

2021-12-04邵宏珠

关键词:小康社会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邵宏珠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致力于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期待转变为现实,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性目标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环,也是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重大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扣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任务,深刻探究小康社会发展的规律,取得了重要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制度经验。今年既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在关键时间节点,系统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与价值意蕴,系统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规律,有利于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好步,提供理论支撑和制度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前后相承、相互衔接的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重要阶段,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现代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的全方位提升,内涵更加丰富。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是要解决民生问题,这是我们党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着力点。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理念和发展模式,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必然追求,着力构建以人民为本位的民生发展体系[1]。学术界着眼于民生视角对我们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质特征进行探究。郝潞霞等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旨在推进社会全面发展,在实践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在整体性发展中坚持脱贫攻坚的重点举措[2]。肖贵清等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的平衡性和整体性发展是关键[3]。虎旭昕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是“全面”,即覆盖的领域要全面[4]。韩喜平等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以人民为中心[5],切实改善民生,实现并解决人民群众切实关心的社会利益问题。

上述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尚缺乏对于我们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质特征的整体关照与系统总结。本研究认为,全面建成小康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其核心要义是全面性,其价值取向是人民性,现实性是其实践特征。

(一)全面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

小康社会内涵丰富,对其“全面性”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论阐释。一是覆盖领域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领域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覆盖领域具有全面性,促进“五位一体”同步发展、协调发展。二是覆盖人口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领域具有全面性,要求惠及全体人民,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三是覆盖地域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推进整体性发展,既包括经济发达区域,更包括经济落后地区,覆盖地域全面[6]。四是实现任务全面。在任务实现层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底线、中线以及高线任务要求。其具体表现在:底线任务要求彻底摆脱贫困;中线任务要求从整体上达到小康目标;高线任务要求欠发达地区实现较高水平的现代化。为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性”原则和根本要求,领导全国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在经济建设方面转方式、补短板,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实现覆盖领域、覆盖地域、覆盖人口的全面覆盖性,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发展[7],整体性解决区域性发展贫困,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五位一体”同步协调发展。

(二)人民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

人民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一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发展原则,正确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旨在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并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对我们党而言,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旨在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党执政的根基来源于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要紧紧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意愿,发挥人民的力量、人民的智慧。历史实践证明,我们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尊重民情民意、坚持人民根本利益原则、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体现。

(三)现实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特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立足于实践现实性,旨在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贫困人口集中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等人民群众切实关心的问题。为解决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以国家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和任务为逻辑维度,精准攻坚,切实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了制度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实在在的目标[8],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实践原则,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矛盾和难点,在我们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要精准结合矛盾和难点针对性地提出并实施不同的应对策略和发展战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从整体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全新的统筹安排,在实践中采用新治理策略,全面性解决区域性贫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及实践特质

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40年既是我们党对小康社会建设认识与实践逐步深化的过程,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实现飞跃的过程,深刻反映我们党对小康社会建设规律的精准把握,集中体现了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奋斗精神。

(一)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经了3个历史阶段,从1979年底提出小康社会的初步构想,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时40多年。

1.从小康社会提出到实现总体小康阶段

小康社会的提出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渊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改变“一穷二白”的困难状态,开展经济建设和实现工业化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首要任务。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将中国由农业国建成工业国[9],此后,基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发展状况,周恩来提出“四个现代化”构想[10]。1957年,毛泽东将“现代科学文化”纳入现代化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三化”构想,随后把“国防现代化”并入形成“四化”思想[11]。1960年,在前述“四化”思想基础上,周恩来将“科学文化现代化”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形成“四个现代化”思想[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国家政权和肃清阶级敌人、社会主义建设的破坏力量,毛泽东、周恩来等展开关于“四个现代化”建设的论述,以苏联和帝国主义国家为参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建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邓小平基于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精准认识、对世界各国经济水平的重新判断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目标的清醒认知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实际,以社会主义本质为逻辑,创造性地提出“小康”社会目标。1979年,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概念,进而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要达到“小康之家”,突出了人民生活这一现代化建设的落脚点。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构想,并提出了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13]。将“小康”作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是邓小平对“四个现代化”作出的顶层设计和创新性继承。“小康”的概念在我国古已有之,旨在描述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邓小平用“小康”来指称我国的“现代化”有其深刻考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后来总结所言,使用“小康”这一概念确立我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又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认同和支持。1984年,邓小平指出,小康社会属于“中国式的现代化”。党的十二大正式将“小康”目标确定为党的行动纲领。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构想和总体小康社会目标。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对小康水平进行了更加明确的定义,指出小康水平是指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较好满足的程度。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更符合中国实际,更符合人民最现实的利益诉求。此后,在邓小平“三步走”战略基础上,我们党形成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和创造性贡献。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

以总体小康社会建设为基础,我们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进一步谋划小康社会建设得更加美好的蓝图。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展现出我们党对国家发展的跨世纪战略构想,体现了我们党“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执着追求。党的十六大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大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全新内涵。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众志成城、不懈奋斗,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历史与实践证明,我们党带领人民在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越来越有自信,道路越走越实,成就越来越突出。同时也证明,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想完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础保障。

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的龙头,推动小康社会建设进入攻坚决胜的新征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小康社会从“全面建设”转向“全面建成”,蕴含着深刻的丰富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创造性继承和实质性发展,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战略的升华。在小康社会发展实践中,“全面建成”注重小康社会建设结果,注重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旨在全方位推进“五位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现实,以“五位一体”建设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依据,从不同视角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这些全新理念和创新实践开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推进小康社会进入更深入的实践。

(二)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特质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通过实践并在实践中完成,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质和方法论。

1.运用战略思维系统谋划

运用战略思维系统谋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运用战略思维系统谋划是完成社会发展阶段性目标的科学方法,也是我们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经验。战略思维是对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思维过程。系统谋划强调立足战略高度,从整体性和全局性上对事物进行系统性分析、整体性协同推进。运用战略思维系统谋划的关键在于,科学制定发展方案,战略谋划、系统布局,加强战略研判。我们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深刻体现了运用战略思维系统谋划的特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将战略思维系统谋划贯穿始终,始终注重从战略上研究和筹谋,在实践中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例如在总体战略上,构建“四个全面”战略目标;在建设内容上,形成“五位一体”建设布局[14];在发展路径上,补短板强弱项,抓重点和关键,这些都是我们党运用战略思维系统谋划的重要体现。

2.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特质是把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改革的不同阶段,始终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方法论原则,聚焦于我们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聚焦社会发展短板弱项和顽瘴痼疾,深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深刻体现了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的重要指标,就是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15]。为实现这一指标,牢牢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是关键,这深刻体现了我党的政治智慧和远见卓识。

3.聚焦重点精准突破

我们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法论是聚焦重点、精准突破。聚焦重点是精准突破的前提和逻辑起点,精准突破是着力点,要实现精准突破就必须对准“靶心”,聚焦重点与关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我们党始终着眼大局,明确重点,聚焦关键环节,精准突破,统筹推进。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场硬仗,而我们党能够打赢这一场硬仗的关键就在于:能够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全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选择重点方向,以重点突破带动全面发展,而非各领域同时突破、平均用力。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意蕴

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进国家现代化发展和民族复兴作出了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性贡献。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16]。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实践中,坚持脱贫攻坚制度以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等,发挥了堪称“中国奇迹”的治理效能。

(一)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追求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追求和价值旨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面”注重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不仅仅是简单地从总量和速度上实现社会发展目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仅有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实现富裕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体现共同富裕,凸显脱贫攻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本体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鲜明揭示了这一点。在“小康社会”逻辑框架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味着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迈出最关键的一步。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胜密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前提。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属于国家治理范畴[17],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精准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的内涵,要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体、客体、形态。在领导主体层面,中国共产党是全面领导的主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最高;在领导客体层面,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军队、政府、民众团体等组织形态的全面领导[18];在领导形态层面,强调党的中央机关的领导权威。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具有全面性、政治性以及制度性等特质,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了实现中国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动力。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侵犯践踏中国领土,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遭受重挫,中华民族堕入黑暗深渊。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全国人民不懈奋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们党进一步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显著提升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兑现了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承诺,提升了全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认同感,有力增强了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底气和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奋斗目标,积极探索民族振兴道路,展现了国家自信,延续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小康社会建设的40年间,我们党精心部署,持续推进,调动全社会一切资源,动员十四亿人民的力量不懈奋斗,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力地彰显了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优势,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了实现中国梦的决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增强党的“四力”,即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以及社会号召力,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程中不断赢得新胜利,创造性取得新成功。

(三)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经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整体性推进和实现人类社会福祉。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完全摆脱了西方的制度框架和政治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了治理模式。历史和实践证明,我们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经验是有效的,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精准脱贫以及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等领域探索创新性的治国理政经验是成功的,为发展中国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效模式。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每个国家都要保持道路选择的自主性,只有立足本国国情,走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才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完善的民生保障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民生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对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意义重大。民生保障制度不是单一制度的安排,而是一系列涉及民生利益的制度安排,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制度保障。民生保障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支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就业制度。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以打破城乡分割格局为逻辑起点,制定出多元化的就业政策制度,保障了人民就业权利。二是教育制度。教育是民生之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决改造”教育制度,有效保障了广大人民的受教育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实施教育强国战略,加快推进了教育现代化。三是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是改善民生最直接的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不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分配趋于公平合理。四是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了从单一性养老到养老保障,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到社会建设重要内容的转变,系统性构建了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形成了立体性、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增进世界包容性发展

包容性发展源于包容性增长。作为经济学概念,包容性增长旨在提高社会公平程度,提供更加广泛的机会,消除因背景等因素的不同造成的机会不平等现象。包容性发展具有开放性,旨在抵制战略政策的负外部性,构建合作共赢的发展模式,保持长期的、具有包容性的增长,增进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我国倡导并践行包容性发展理念,党中央一再强调,增进世界包容性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成果全民共享。当今世界,贫困是各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推动贫困人口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与参与者,是包容性发展的应有之义。我们党在40多年小康社会建设实践中,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使经济发展更具包容性,也必将促进世界的包容性发展。

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是增进世界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制度。脱贫攻坚制度是我们党开展扶贫工作的关键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制度。脱贫攻坚必须有“精准度”。从谋划层面,实施脱贫攻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从政治层面,脱贫攻坚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从内容层面,脱贫攻坚要做到对象精准,实现精准施策。可以说,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由核心内容、制度保障、根本要求等内容构成完整的贫困治理体系。第一,精准脱贫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党领导实施精准脱贫,详实调研识别贫困,精准确定对象,分析致贫原因,力求脱贫精准,进而彻底消除贫困。第二,全方位监督制度。建立扶贫开发督查、巡查制度和社会监督制度,精准治理脱贫攻坚中存在的权力滥用等问题。第三,严格考核评估制度。制定综合考核评估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制度,精准评价脱贫攻坚开展情况,缓解和消除贫困,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增进世界包容性发展。

(五)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动力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发展所趋,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理方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脱贫攻坚等方面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为在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动力。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不同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汇聚交融与融合发展,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我国奠定了统筹应对当前世界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坚实基础,为人类新型文明形态的构建提供前提和制度基础。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制度,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具有丰富内涵,“共建”主张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意愿;“共治”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支持人民有效参与治理;“共享”要求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三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建共治共享属于新型的社会治理理念,是对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来党的社会治理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理论与实践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具体实践中,例如为解决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难题,我们党始终注重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精准实施脱贫攻坚,实现共同富裕;为有效防治生态环境恶化,我们党实行多元共治政策,协同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为抵御重大社会风险,我们党从治理结构、治理制度着手,推进风险治理主体多元化[19],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