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的法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法学专业为例
2021-12-04衡爱民韦姣姣
衡爱民,韦姣姣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重庆 40003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符合社会岗位需求与发展的复合人才,当前各高校非常重视学科竞赛的发展,纷纷探索建设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的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法治人才培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1]。在培养创新法治人才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能够进一步弥补课程教学、专业实习和法庭模拟等教学方式的不足。如何构建以课程教学为基础、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专业实务技术训练为手段的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如何完善现有的学科竞赛管理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质量反馈机制,对于健全学科竞赛指导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一、学科竞赛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在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理论上多从实践教学改革、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创新课程体系优化、实践基地建设、大学生科技平台建构和创新校园文化营造等方面来分析实践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往往忽视或淡化学科竞赛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学科竞赛是面向大学生开展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能体现大学生的综合实力,尤其是能展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在参与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大学生可通过分析赛制与赛题,设计作品与展示作品,队员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思考与实践来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团队意识、合作能力、意志力、进取心、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等也会得到大幅提升。学科竞赛富有的探索性、创造性和科学性对于日常教学、课程建设、实践环节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对构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模式也具有重要作用。
从现实作用来看,第一,学科竞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相关高校的实证调研,分析目前大学生在参与学科竞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开辟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可以为相关高校完善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体系,制定教学改革提供启发和借鉴,还可以为各高校展开研究性教学提供实践指导。所以,需要进一步从教学体系层面促进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增进对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学科竞赛有国家、省、校三级平台,学生独自或者组队参与竞赛项目,从中体验、思考、学习、协作、探究、动手,经历选拔与淘汰,这可以激发大学生对创新能力的兴趣和关注,以及对专业知识的实践性进行反思与探索。在参与过程中积累的材料和知识经验,可以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指明方向。学科竞赛活动还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觉性,从而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达到改革实践教学教育模式的目的。通过学科竞赛形式,以及课堂和课外、理论和实践、教与学三者所达到的高度融合应用,使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得以结合,实现了日常教学、实践环节与课程建设的有机统一,对于促进教学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从理论上来看,本文研究的人才培养模式适用于正在推行课程建设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同类高等院校。研究成果还可以丰富现有学科竞赛的意义、价值和内涵,并深度挖掘学科竞赛完善的机制和保障条件,理顺学科竞赛和培养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促成学科竞赛常态化、持续化发展,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学科竞赛发展的现状
1989 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举办了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此,学科竞赛在全国高校中迅速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目前,学科竞赛已经覆盖全国各大高校,覆盖所有学科,从以前的重自然科学逐渐涉及到社会科学,参赛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从全国范围来看,学科竞赛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锻炼了大批学生的创新能力,但也存在一些结构性因素,其正拖延或者阻碍学科竞赛的发展。由2012—2016年本科院校学科竞赛评估的数据分析可知,我国学科竞赛的发展现状具以下几个特点[3]。
第一,学科竞赛发展区域差异明显。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各区域对于教育的投入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依托地理优势、政策优势,经济发展较中西部地区早且快,积累的经济资源较中西部地区丰富,因此,在教育上的投入也较中西部地区多。与省级差异明显的高等教育布局相对应,学科竞赛的发展也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点,西部地区发展较慢,且该区域内的高校学科竞赛还存在不充分与不平衡发展的问题。
第二,校级层面的学科竞赛参差发展。民办学校在学科竞赛上的优势不足,而公办重点高校的学科竞赛优势最为明显。此外,不同专业类型的高校学科竞赛在发展上也存在明显差异。综合类和理工类院校的竞赛获奖数目高于其他类型的院校,体育类和艺术类院校的竞赛获奖数目低于其他类型的院校。
第三,在学科竞赛的项目层面,专业大类和获奖对象的分布不均衡。社会对于专业的认同度和教育资源的投入对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理工农医类竞赛项目多于文法社科类,而在文法社科内部,艺术类、文法类、经管类又占较大的比重。就项目获奖对象来说,在大部分竞赛中公办学校的获奖率高于民办学校的获奖率。
三、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科竞赛管理机制有待完善。通过调研发现,一些高校现有的学科竞赛管理部门与人员配置、经费保障、考核评价等管理机制不太健全,主要体现在学科竞赛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与考核管理办法,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缺乏学科竞赛专项资金等。这些问题致使学科竞赛难以常态化。所以,学科竞赛在朝科学化、制度化、普及化方向的发展上有待提高。
其次,激励措施不完善,难以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激励机制是促使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重要动力,也是保证学科竞赛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应当通过让参赛师生获得荣誉、现金奖励、学分兑换和绩效奖励等,从而吸引更多师生参与赛事项目。在参加学科竞赛的过程中,学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科竞赛和专业学习的冲突与不平衡中产生了较大压力;指导教师则需要在已有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新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指导,而这相应地缩短了教师的休息时间和处理个人事务的时间。但是,目前高校对于学科竞赛的激励措施并不完善,难以同参赛师生的付出相匹配,这导致学生和教师的参赛积极性降低。
第三,指导教师队伍不健全。指导教师是学科竞赛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可以从专业角度为参赛学生提供建议,引导学生科学分析竞赛主题和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参赛全程进行指导,这种方式是学科竞赛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效结合的基本保障。在现实中,老师们对学科竞赛的关注度和热情不高,不愿意花费时间了解学科竞赛相关内容,而跨领域参加竞赛的学生难以与专业老师取得联系,缺乏教师的全程指导。学科竞赛管理机制的不够合理使得高校无法合理利用各专业教师的特长组成跨专业、跨院校的指导教师队伍。教师队伍不健全,一方面难以为学生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指导,另一方面难以形成具有连贯性的指导工作,影响了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可以考虑实行基于“项目驱动”的,由专业任课教师来领头的“导师负责制”,遵循可行性、过程性、持续性等原则,构建创新能力指导模式更有完善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4]。
第四,赛制问题使参赛学生之间难以产生全面的交流。学科竞赛可以让参赛选手通过在学科领域内的互相较量和交流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如果参赛选手较少,且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达不到一定水平,学科竞赛对学生能力的促进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当下的学科竞赛赛制多为作品集中展示,从初赛到决赛的过程中由举办方、专家审核选出优秀作品,但是,如果选手之间缺乏思想的碰撞,那么他们就不能通过学科竞赛项目在各学科知识领域得到较好的交流。
第五,校企合作的学科竞赛培养途径有待加强。学科竞赛的成果孵化、转化体系不太完善,难以实现大学校园科技竞赛成果的社会转变,难以收获社会效益。基于此,需要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进一步明确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主动对接行业需求,优化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学科布局,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建设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大纲、专业讲座、技能大赛、实习实训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参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培养方式、资源利用、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让行业真正全方位地参与理论与实践的教学。重视与企业的培育合作,重点关注人才招聘及校企合作事宜,在校企之间通过互联网搭建人才招聘桥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四、学科竞赛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及成效
针对学科竞赛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围绕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产学研融合机制,构建“高校—实务部门”合作平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注重保障机制,打造良好的竞赛环境,打造社会实践基地延伸创新能力培养平台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完善路径。
第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产学研融合机制。在教育培训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原则和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规律为根本,以“个性化学习”为理念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创新潜能[5]。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可以将课程划分为理论、实践、综合素质、职业技能和个性发展五个教育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充分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式[6]。四川外国语大学法学专业历来重视产学研用融合,与法院、律所等单位共同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并从优秀从业人员中聘请行业导师。此外,积极开展企业进课堂活动,每学年开展两次教学实践周活动,学院依照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聘请行业专家到校开设讲座;每年定期组织法学专业师生到企业研学。对学生暑期实习和担任兼职法官助理、律师助理、实习法务等融合举措,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指导,为产学研工作提供了实质性的协调和指导保障。
四川外国语大学法学专业借助校外导师的专业性和平台,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法学专业学生在纯理论研究背景下对于实操领域经验不足的问题。在开设律师实务、法律文书写作等课程的基础上逐步开设法律文献检索、证券律师执业规则等更加贴近社会和法律职业现实需求的课程,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传统法学理论教学极少涉及的法律应用基本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法学教育重理论轻实操的倾向,为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实际岗位要求开辟一条新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新路径。从学生的就业质量来看,每年都有毕业生进入实践教学合作单位就业,培养质量得到律师事务所、公司的高度肯定,校企间的双向互动呈现持续良性发展。
第二,构建“高校—实务部门”合作平台,营造创新文化氛围。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但培养应用型人才还应该发挥实务部门的作用,为此,要加强高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吸收实务部门中高校教学体系所缺失的实务理念和经验。高校与实务部门可以共同确定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与选用教材,扩建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探索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国内—海外合作培养”机制,推进双方的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达到利用海内外优质法学教育资源培养本地高校专业人才的目的,建设灵活多样、优势互补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第三,构建以课程教学为基础,竞赛项目为载体,技术训练为手段的基于学科竞赛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是从入学到毕业循序渐进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系统,是作为支撑机构和提供服务保障机制的外部空间系统,是由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从学校层面而言,探索建立科技成果产业化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对科技成果转移流程、方式及各合作主体利益分配的管理和协助;从教师层面而言,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研究,加大科技成果向实践领域转化的力度,促进研究成果的有效运用,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切实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生层面而言,鼓励其积极参加挑战杯、创新创业、“互联网+”等国内外大型专业比赛,将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到课程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平时的基础科目的学习环节中,拓宽学习视野,促进所学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为提高师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可以充分完善学校的激励措施:对教师而言,不以指导竞赛的成绩优劣论成败,注重考查教师在整个教学指导过程中的学术水平、教学态度和能力,除物质奖励外,可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挂钩;对学生而言,学生的参赛情况可视作奖学金评选、课程成绩、保研就业等的考量标准[7]。
第四,注重保障机制,打造竞赛优化环境。以实践教学和国际合作项目为依托进行人才培养。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法学专业以培养“涉外卓越法律人才”为目标建立了多层次的国际化法律人才培养体系,并结合国际化办学特色及其语言资源优势,按照“对外输出”“内部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多语言文化的国际化涉外法律人才。基于“实训+实习+活动”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任务化,以比赛、活动为载体完成实践任务,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参与,构建学术交流体系,如通过法治月讲、律师论坛等活动,将主动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到理论学习环节,设立行业导师,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积极组织学生团队参加“全国模拟国际仲裁比赛”“亚洲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屡获殊荣。通过实践教学和对外合作,法学专业进一步完善了多层次的国际化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体系。所以,基于学科竞赛推进的流程,构建组织机制、保障机制和转化机制,能有效培养并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8]。
第五,打造社会实践基地,延伸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创新实践教学,建立联合培养机制。成立涉外法律人才实践教学中心,开发法律人才实践教育的平台;建立涉外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外语类高校涉外法学实践的教学特色;成立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采取“法庭进校园”、法学专家工作站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法学课程教学中增设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加强校内实践环节,开发法律方法课程,搞好案例教学,办好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充分利用法律实务部门的资源条件,增设一批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覆盖面广、参与性高、实效性强的专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的法律诠释能力、法律推理能力、法律论证能力以及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国际化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重庆与来自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伙伴的合作交流、争议解决,以及日益增长的法律合规需求。为服务好前述主要需求领域,以学校发展规划为指导,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与国内外企业、行业、政府机构等建立合作,建设条件优良、管理规范、运行稳定、产学结合的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定期组织专业实习与岗位实习,保障法学专业实习教学顺利进行。目前,共有教学实践基地20 余个,创设了“实训+实习+活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功用,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充分融合。从三个方面构建实践教学的平台:搭建校内实训载体,即依托学校的实验室、教学多媒体软件,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的充分融合;发展校外实习平台,即与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某区人民法院、市律师协会,以及多家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教学实践与实习基地,保证学生每年全员开展校外参观、实习,学生实习单位呈现专业化特征和多元化趋势,实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就业导向不断增强。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夯实。
第六,灵活多样开门办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与政府机构、教育机构、行业标杆企业联合办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法学专业先后开设了多个就业导向型人才教改班,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定制型国际化涉外法律服务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复合型的国际化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取得显著效果。同时,依托外国语大学的办学优势,法学专业的人才通过接受多种方式的培养,强化外语培训学习,加强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知识的积累,确保尽快适应重庆自贸区和西部开放高地对国际化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的需求,为重庆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从而实现服务西部大开发的宏伟目标。此外,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法学专业依托学校的办学经验和在外语方面的学科建设和实践体系,为业界提供了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各类培训项目,如法律英语、国际贸易。所培训的学员集中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政府机关、外贸企业、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以及其他院校的法学系等,特色培训课程在社会上享有较好的口碑和声誉。
五、结语
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实践情况和成效来看,通过学科竞赛的锻炼,学生在创业就业、学科创新、团队协作和逻辑思维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学科竞赛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日常教学、课程建设,以及实践等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构建以课程教学为基础,竞赛项目为载体,技术训练为手段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完善以学科竞赛为平台,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基本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