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习惯,高效率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2021-12-04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夏丽雯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合理安排课前预习效率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中心小学 夏丽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规律的学习生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在于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更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与独立思考能力。

一、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意义

1.自主参与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体现在课堂学习中,更体现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这不仅需要学生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更要能合理安排时间,从而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为了成功完成学习目标,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真正成为时间与学习的主人。

二、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

1.加强课堂引导,培养校园学习好习惯

著名教育家吴正宪先生曾说: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在小学这一重要时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课前预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融入课堂学习之中,更能够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通过让学生独立了解课本知识或布置相关课外实践活动,引导他们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例如,在“年、月、日”的学习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生活观察进行简单的课堂预习,要求学生在预习中观察近两年的日历,思考三个问题:(1)一年一共有多少个月?(2)一个月最少有多少天?最多有多少天?(3)年、月、日之间有哪些关系?在课前预习中进行问题思考,能够让学生通过独立观察与思考获取课程知识,在课堂上更轻松地跟上教师的节奏。

(2)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专心听讲是获取知识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同时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督促他们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例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室资源发动学生一起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合作先测量教室长宽、黑板长宽等,再引导学生进行周长计算。通过实践教学调动学生的上课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形成专心听讲、认真完成课堂实践任务的好习惯。

(3)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合作学习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合作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小组学习、问题讨论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课堂合作学习的机会。

例如,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为10 个小组,要求学生在两天内合作统计出本校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级,每个班有多少人,男生、女生分别有多少人。在收集数据后,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学生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2.联动家庭教育,培养生活学习好习惯

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仅能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数学教师要重视与家长的合作,共同督促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度,并通过独立计算得出客厅的面积。完成作业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与家人协作学习的快乐,更能发挥家长陪伴学习的监督作用,让学生能够以更加认真的态度对待课后学习,完成家庭作业,帮助学生形成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乐于学习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变成学习与时间的主人。

猜你喜欢

合理安排课前预习效率
“慢”过程 “高”效率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合理安排时间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沏茶问题”教学设计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