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问题及对应策略

2021-12-04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宁阳学校金宙安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圆柱探究教师

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宁阳学校 金宙安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使组内成员在课堂中主动对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已有的基础上寻求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案,从而使各自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故而,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灵活、科学、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教学问题分析

1.小组队员分工不明确

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导致分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被边缘化,没有发挥合作学习模式的最大教学价值。

2.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

部分教师虽然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没有对该模式理论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导致合作学习缺乏明确目标,各成员之间没有实现有效交互,最终没有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学生参与程度不均衡

部分教师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过分重视教学进度,没有给学困生发表观点和意见的机会,致使学困生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使其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消极应对,甚至拒绝参与。

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措施探究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科学、合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学生能够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的小组中真正感知数学学习的乐趣和魅力。

比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时,在课前,教师就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情况将其分成不同层次,并按照均匀分配的原则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成多个小组。课上,教师要为小组随机分配探究题目,如“本校植物的种类分析”“本班学生身高区间”“本班体育爱好分布情况”等,引导各小组收集不同资料。在学生展开探究时,教师引导学生明确组员分工。其次,小组成员分成两部分进行数据收集并记录数据。数据收集完成后,小组成员按照已分配的工作展开信息整合,并规划阐述语言,准备上台展示。各小组结束探究后,教师要引导各小组将探究的最终结果以树状图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并由某一学生进行分析解释,其余学生可针对某一环节提出疑问,该小组其余成员进行辅助展示,必要时教师可提供帮助。接着,教师要综合各小组探究过程中的遗漏部分,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和各板块与整体之间的联系。

2.尊重学生个体特点,落实差异教学体系

教师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效益最大化,就要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指导。

比如,对于班级中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教师就要给予其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指导,帮助其在小组合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循序渐进地实现提升。针对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教师则要推动其综合发展,在学生产生反馈时,教师要在保护其个性的同时,关注团队的共性,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突破,在满足自身学习需求的过程中促进小组成员的发展,最终真正实现班级学生的整体提高。

3.拓宽学习探究模式,强化小组应用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开头脑风暴,在有限的时间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比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中“圆柱的认识”的内容时,在课前,教师可先将核心内容以图片展示、文字分析的形式发布到班级学习群中,引导各小组运用多元学习模式探究该主题中所蕴含的知识。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各小组通过生活中的“圆柱产品”记录圆柱的形状特征,如“有两个圆形”“有一个曲面”。其次,小组可根据已有的资源动手制作一个“圆柱模型”,由此探究圆柱的局部名称。最后,各个小组要探索圆柱在生活、建筑、科技等不同方面的运用意义,并将以上资料组合成小组“参赛作品”。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推动学生正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措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使班级学生能够学有所得。

猜你喜欢

圆柱探究教师
圆柱的体积计算
最美教师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圆我教师梦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