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小学数学特点培养逻辑思维

2021-12-04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下洋中心小学刘航涓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分类解题过程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下洋中心小学 刘航涓

在小学阶段,数学其实是难度比较大的一门学科,非常考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能够不断进行逻辑推理训练,从而更好地解决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一、巧妙目标导向,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因为数学是逻辑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而且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这种比较抽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让学生能够明确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另外,教师在为班级里的学生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应该注意因材施教。虽然班级里面的学生学习到的知识都相同,但是每一个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若是制订了过高或者是过低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学习数学都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种事情发生,教师在制订计划之前,应该将自己班级里面的学生进行比较明确的分类,并且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

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钟表”这个章节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钟表去知道时间,是比较生活化的一个内容,有些学生可能在学习之前就可以做到。所以,教师就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一些已经有认识钟表能力的学生,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画面中人物在做的事情来推测现在是几点,用这种比较有趣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对于一些认识钟表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更应该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迅速地掌握要学习的知识点,这样才能为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做好铺垫。

二、借助问题引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依旧只是为学生讲解书本中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大量地做题去巩固自己学习到的这些知识点。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比较枯燥,而且让学生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一旦脱离了教师的指导,就很难进行下一步的学习,也很难养成逻辑思维。所以,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种现象,教师就要注意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在小学数学“物体分类”这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得出物体的特点,然后给这些物体进行合理的分类,其实,物体分类的方法不止一种。所以,在一开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时候,教师在讲话的过程中可以留下一些漏洞,比如,教师在讲解完一种分类的方式之后,就可以说:“这是唯一的一种分类的方式,对不对呢?”之后仔细地观察学生的反应,若是有学生提出异议,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式,并且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能够明白在课堂上提出质疑是一件很勇敢的事情。等到学生都能够拥有这种思想之后,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就敢于说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从而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当学生在教师讲课的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问题,那么就说明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解的内容进行了思考和推理,提出来的是自己不懂或者是认为逻辑不通的地方,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很大的帮助。

三、结合解题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应用题其实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内容。因为应用题不仅考验学生对于知识的整合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还是对于学生逻辑思维的一种考验。学生要能够从题目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然后根据问题来推理需要运用哪一种公式,最后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给学生一些刻板的解题技巧,让学生在遇到了同样的题目之后就开始往上面嵌套,这种答题的方式很难产生举一反三的效果,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刻板的思维方式。

例如,在小学数学“方程”这个章节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会使用方程去解决应用题。如:有一块田地,如果种花生可以收入2900 元,比种包菜的收入3 倍还多200 元。那么这块田地种包菜可以收入多少钱?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方法,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地阅读题干,知道最后要求的是什么,这个未知数与题干中提到的哪些数据有关系?存在着什么样的因果关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来推断其中的关系,鼓励学生思考多种解题的方式,让学生在不断训练中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为了避免以上现象发生,教师所要做的是训练学生正确的解题步骤,而不是让学生刻板地去背诵解题的技巧。

总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培养逻辑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更多的可以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拥有学习上的自主权,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分类解题过程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按需分类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说说分类那些事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