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例谈“图形与几何”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2021-12-04安徽省无为市无城镇官镇小学喻红云

数学大世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图形与几何实物周长

安徽省无为市无城镇官镇小学 喻红云

“图形与几何”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体学习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平时教学中总结了一些积累“图形与几何”基本活动经验的方法,下文进行具体阐述。

一、在生活情境中积累“图形与几何”的表象经验

学生积累的“图形与几何”知识大多数来自实际生活,在课堂上,我常利用课件把几何图形从实物中剥离出来,让实物非数学本质的一面在学生头脑中渐渐淡去,“生活图形”被抽象成为“数学图形”,使学生能根据“数学图形”的本质属性对事物的形状进行判断、归类。

例如,在“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这节课的教学中,我紧扣角的特点,出示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三角尺、剪刀和钟面,引发学生对“图形和几何”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知道“图形与几何”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学生在找出实物上的角后,抽象出数学图形角,再根据角的特点去找生活中的角,经历“实物—图形—实物”这样一个过程,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基本表象经验。

二、在操作实践中积累“图形与几何”的探究经验

小学生在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时,经过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往往体验更加深刻。因此,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我精心设计一些能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获得知识的教学活动来获取“图形与几何”知识,这样学生不但学得深刻,而且学得牢固。

例如,在“周长”的教学设计中,在测量周长的时候,我有梯度地提出问题:如何测量三角形、四边形、树叶这三种平面图形的周长?让学生自主进行“围一围”“量一量”等具体操作,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获得对周长的直接感知,了解了什么是“边线”,掌握了“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是周长”。通过放手让学生操作、交流,不但丰富了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认知,而且也强化了“图形与几何”的探究经验。

三、在抽象概括中积累“图形与几何”的思考经验

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在操作之外,教师还要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因为抽象概括思维在学生学习“图形与几何”的过程中无处不在。抽象概括可以把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感性认知转化成理性思维,发展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活动经验。

例如,在“圆柱体的侧面积”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将圆柱体侧面这个曲面转化为熟知的平面图形,学生动手把圆柱形纸筒剪成自己喜欢的各种平面图形。通过抽象和概括,最终探讨得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积累了“图形与几何”的思考经验。

四、在拓展留白中积累“图形与几何”的个性经验

“留白”是一种常见的艺术创作手段,而教育也是一种艺术,在“图形与几何”的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了“留白”这种艺术教学手段,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主动积累“图形与几何”基本活动经验。

例如,在学生探讨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后,留下一个凹四边形,让学生去研究它的内角和。这样给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绽放出独具个性的智慧之花,使他们得到各自所需的“图形与几何”个性活动经验。

五、在复习总结中积累“图形与几何”的归纳经验

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大多数同学都觉得知识点繁杂零散,记忆难度高。我在平时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画知识链的方法整理“图形与几何”知识,培养学生“图形与几何”的梳理归纳经验。

例如,在“平面图形的面积”这节复习课的教学中,我分三步引导学生完成知识梳理:第一步,组内交流。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最优整理方案,为全班展示做好准备。第二步,全班展示。学生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在对比中优化梳理方法,理清学习过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知识的脉络,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第三步,拓展提升。在我的点拨和质疑问难中升华学生的空间感,提升了“图形与几何”的梳理归纳经验。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对于小学生“图形与几何”的基本活动经验积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精心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的学习个性,从而让图形与几何基本活动经验之“根”在学生心中长得更深,图形与几何基本活动经验之“花”在学生心中开得更艳,让每个学生都能收获图形与几何基本活动经验的累累硕果!

猜你喜欢

图形与几何实物周长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圆的周长
周长与面积
浅论加强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第一学段图形与几何操作活动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