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
2021-12-04江苏省启东市城南幼儿园季晓楠
□江苏省启东市城南幼儿园 季晓楠
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科学化的教育评价,都无一不体现教育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如此,在鉴别性教育评价理念并未深入教师和学生心中的情况下,学生和教师的“教”和“学”都只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课程内容的设置以及课程目标的设定都以应试教育为基础,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限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有限的教育资源与无限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加德纳提出的,他的主要观点是每个人都具有多元化智能,包括身体协调与肢体动作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存在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内省智能和语言智能,而且每种智能都是个体独特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体现,对于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与此同时,多元智能理论的“多元”是一个开放性概念,除了上述提到的智能类型以外,还有更多智能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探索。另外,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多元智能理论更加强调多元化的、综合性的幼儿教育观。换言之,幼儿教育应该要具备平等、积极的学生观,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利用这些独特优势进行因材施教,同时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对幼儿进行科学评价,构建以评促发展的科学评价观。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发展性评价的作用
多元智能理论是加德纳关于教学评价的观点,主要是指个体发展包含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语言智能等多元化智能的共同作用,其对发展性评价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是评价功能,发展性评价理念的本质内涵在于实现教师和课程的共同发展,因此会特别强调教育的展示、激励、调节和导向功能。首先,加德纳及其同事通过建立“光谱教室”引导儿童在多元互动中充分展示其智慧,发展性教育评价也充分利用这一理念,在评价活动开展过程中特别重视被评价者所展示的努力和成就,并且鼓励被评价者将评价过程视为自我表现的“舞台”,以此实现被评价者通过评价结果发现自身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发展潜能;其次,让被评价者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已然是一种自我激励,对于增强被评价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评价者要把握好时机,进行适时适当的反馈,通过发展性评价促使这种激励发挥更大效用。与此同时,发展性评价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丰富性以及评价的日常化,如此既能确保整个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还有利于被评价者实现成长的体验。再次,评价结果作为评价活动的核心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结果可以真实反映被评价者的真实情况,并能将其以合适的方式使被评价者接受,真正实现评价结果的效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比较注重评价过程的自然性以及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强调教学与评价应该保持在同一空间。发展性评价理念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会以教学情境为导向,设立相应指标进行真实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评价结果对学生和教师的调节作用,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调节功能。与此同时,发展性评价强调被评价者的能动性,需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如此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最后,发展性评价本身是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有机融合,是教育改革的结果,其评价观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为基础的。这些新的教育理念并非停留于评价的某一环节,而是会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渗透于教学改革的方方面面,进而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是评价目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的智商具有高低之分,但从本质上来讲,这种差异是属于结构性的:每个个体都有其优势智力和独特智力,只有充分挖掘每个儿童的独特性和发展潜力,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就能促进儿童在原有基础之上实现质的发展。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深刻认识到没有“差生”和“优生”之分,只有不适合儿童风格和特点的教育。教育目的主要不在于通过儿童的智力水平甄别和选拔“高智商儿童”,而是在于充分挖掘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智力优势,进而进行针对性教育,逐步引导幼儿实现综合、全面发展。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幼儿园教育评价
(一)评价充分展现发展功能
尽管相关规定已经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儿童在原有基础之上的发展,此时发展性评价与适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被提出,但从当前的幼儿园教学实践情况来看,鉴别性评价影响仍然较大,仍然处于从理论到实践的中间状态。对于传统幼儿教育而言,大部分幼儿园只在学期中和学期末组织测查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向家长报告教育成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发展水平,同时为制订下期课程计划提供参考,尽管这本身是一项具有意义和价值的工作,但是由于评价测验的差异性以及课程设置等影响很容易导致幼儿园教育评价脱离“发展”方向。比如部分幼儿园教师会将评价结果作为幼儿的全部,而课程计划几乎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教育评价不仅不能促进幼儿发展,还成了教育的终点。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幼儿园评价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大幅度发展,尤其是深受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发展性评价应运而生,幼儿园教育评价在关注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也会更加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在这一阶段,幼儿园教育评价真正成为幼儿、课程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桥梁,为三者的共同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二)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基本特点研究
当前的幼儿园教育充分吸收多元智能理论,坚持发展性教育评价的重要作用,为实现综合评价幼儿的学习情况提供制度基础。具体来讲,以发展性教育评价为导向的多元智能评价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师应该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幼儿园教育评价过程中,也要对被评价者的需要予以高度关注,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被评价者,确保被评价者在整个评价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最大限度激发幼儿的发展潜能。其次,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多元性和结构性,同时要注重评价内容的丰富性和评价手段的多元性,全方位、多层次地研究被评价者的优势和特点,如此才能确保整个评价过程的综合性,实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再次,当前幼儿园教育为了确保被评价者积极参与评价过程,会将评价活动设置在真实情境当中,让幼儿以最真实的状态应对评价,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潜能。最后,发展性教育评价的核心在于“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幼儿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内涵规定了个体存在多元化智能,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也为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重要基础。发展性教育评价与多元智能理论的有效融合可以实现评价的动态性,确保评价结果有迹可循,有据可依,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幼儿园教育评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