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视角下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反思

2021-12-04卢成会吴丽丽

关键词:社会保障马克思公民

卢成会 吴丽丽

(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创、兴起、改革都出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体系,并成为主导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这一套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受到了许多国家治理者的推崇,成为推动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但是,从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出发,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巩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其价值理念必然带有很强的“制度性”“情境性”与“局限性”,不适合作为普适的价值理念指导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下,深入挖掘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的思想内核,从中汲取社会保障发展所需的理论资源,对推动我国社会保障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的本质内涵及逻辑演进

马克思毕生都在关注人的生存、发展和解放问题,对人的需求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马克思在对西方哲学和经济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深刻阐释了人的需求依据、基础和实现路径等命题,科学揭示了人的需求本质内涵。“时代产生的问题,要用理论进行思考与阐释,是理论产生和完善的重要规律。”[1]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是基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的。

马克思对人的需求问题关注可追溯到《莱茵报》和《德法年鉴》时期。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撰写了《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等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马克思开始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和精神问题,论证了物质需求、自由需求和宗教需求对于普通大众的重要性。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对人的需求的研究更加深入,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中开始关注人的解放问题,并提出了社会需求、彻底需求等概念。“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个体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2]马克思对人的需求的系统研究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时期,他在《手稿》中不仅对人的需求的内涵进行了界定,而且在第三手稿中就需求、生产和分工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阐释。首先,马克思在需求分类的基础上,将需求分为工人与富人的需求、人和动物的需求、劳动与谋生的需求等,对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下人的需求展开了论证。他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需求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及充实,而在私有制社会里,人的需求则是一种异己的本质力量。“一方面,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求,以便迫使他做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诱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从而陷入经济上的破产;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力图创造出一种支配他人的、异己的本质力量,以便从这里面得到他自己的利己需求的满足。”[3]34其次,马克思认为在人的所有需求中,劳动需求是最重要的,是人类最根本的需求。但在私有制社会中,劳动需求出现了异化,人进行的劳动不是用来满足劳动本身的需求,而是满足其他需求的一种手段。“劳动对于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福,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受摧残。”[3]23最后,马克思认为在私有制社会中,工人被看成是没有感觉的奴隶,工人的精神需求不可能得到满足。“马克思指出,国民经济学家和资本家把工人的需要归结为维持最必需的、最可怜的肉体生活,并把工人的活动归结为最抽象的机械运动;于是他们说,人无论在活动方面还是在享受方面再没有别的需要了;因为他甚至把这样的生活都宣布为人的生活和人的存在。”[4]由此可见,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等视角思考人的需求问题,并结合私有制社会中存在的弊端对人的需求理论进行阐述,批判了私有制社会对人的需求的限制,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的意义,形成了系统的人的需求理论观点。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开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理解和思考人的需求问题,将人的需求问题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从而为人的需求理论研究找到了坚实的历史基础,这标志着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逐渐迈向成熟。《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在深刻阐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人的需求本质。首先,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的首要前提是满足生命得以延续的物质生活资料。马克思指出人类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需确保生命的存在及延续。“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的第一个历史行动不在于他们有思想,而在于他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6]67因此,解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需求,就成为人类历史活动的起点。其次,马克思认为人类基本生存需求得以满足后会产生新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求本身、满足需求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求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求。”[3]89因而,马克思把人的需求看作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在较低需求满足后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再次,马克思认为人的需求推动了生产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他认为,一方面新的需求不断出现会对生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生产发展;另一方面,人们为了满足个人需求会进行分工、合作、交换等,进而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发展。最后,马克思认为个人自由发展是人类的最高需求,并指出这种需求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实现。因而,他认为个人需求和一定时期的社会发展程度是分不开的,个人需求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也就是说个人的需求无法超越历史条件。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人的需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详细阐释了个人需求的性质、产生、发展和终极目标等,并在批判资本主义个人需求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个人最高需求得以满足的前提等观点。这表明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较前期获得了巨大发展。

1846年以后,马克思开始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相继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两部经济学巨著。在这两部经济学著作中,马克思结合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探讨了人的需求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人的需求理论学说,为我们解释当代社会经济中人的需求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首先,马克思在对剩余价值、社会交换、社会生产等问题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必要需求、社会需求等概念。马克思认为,必要需求不再是单纯的生存需求,还包括对宗教、道德、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并把必要需求与劳动结合起来,对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进行了区分。“个人的必要需求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6]对于社会需求,马克思认为它是社会生产与交换产生的需求,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多个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和交换的发展,社会需求体系不断扩大,因此,社会需求既具有历史性又具有社会性。其次,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错误观点的基础上,论证了需求与分配、交换、消费、生产的关系问题。马克思认为,需求与生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需求决定了生产,生产决定了需求,它们之间既相互制约又互为前提。需求与分配之间的关系受社会制度的影响,在私有制社会不存在公平分配,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按需分配。个体需求与生产的差异性导致了交换的产生,人的需求最终在消费中得以实现。最后,马克思在对生产体系、劳动体系和需求体系之间关系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物质领域,自我实现和自由发展需求对人更加重要。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马克思把人的需求理论与生产、劳动、剩余价值、社会制度等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全面揭示了人的需求本质和实现方式,论证了自由发展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性,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人的需求理论,使人的需求理论系统化,这标志着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的成熟。

二、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视角下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局限性透视

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动态发展过程来看,虽然不同阶段、不同研究者对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的认识存有分歧,但多数研究者较为推崇社会保障制度的工具价值,这对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的形成和确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工具价值元素为核心形成的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虽然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但同时也使社会保障出现了“泛政治化”“泛经济化”等问题,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背离了人自身的需求。

(一)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过度专注于社会控制

把社会保障制度视为重要且有效的社会控制方式,成为西方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动机。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暴力的社会控制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诱导性、软性的社会控制方式受到各国执政者的青睐。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历史考察可发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每一次深刻变革的背后都带有强烈的社会控制需求。17世纪初,英国为了解决圈地运动带来的流民、失业等问题,相继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新济贫法》,社会保障制度第一次以法律约束的形式出现。19世纪初,德国为了解决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工人运动、对外战争等问题,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老年残障保险法》,这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式诞生。20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安抚“二战”后涣散的民心,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张,大幅度提升了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从此进入蓬勃发展的社会福利时代,从而有效控制了社会革命的发生,保证了政治统治的稳定与延续。

从客观上看,正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控制之间的这种紧密关系,才使得各国执政者重视并积极致力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构建,社会控制作用成为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过度专注于社会控制可能会导致社会保障制度功能本末倒置,忽略对人自身需求的关注,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最终背离人的本质需求。首先,在社会控制理念指导下,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会围绕着巩固政权稳定这个目的来进行,其内容往往取决于统治者的需求,而非取决于民众需求,进而会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本质功能产生影响。其次,在民主政治制度下,社会保障制度逐渐成为政党竞选的工具。社会保障制度成为政党赢得选举的重要武器,为了赢得选举,竞选者会不切实际地提出社会保障承诺,这可能会导致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上涨,违背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规律。最后,在社会控制理念下,由于执政者过度专注于政权的稳定性,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受到的损失不会顾及太多,会导致社会产生“弱者恒弱、强者恒强”的格局。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如果过度专注于社会控制功能,会使社会保障制度背离人类的本质需求,制约社会保障持续健康发展。

(二)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过度强调经济发展的配套性

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社会保障制度的诞生得益于工业革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社会福利国家的出现得益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而经济滞胀的出现又迫使西方社会福利国家进行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性作用。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稳定、充分的社会保障下,人们会更加努力工作,进而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调节作用。在经济出现衰退时,可以增加社会保障开支,抑制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下降;当经济繁荣时,可以增加社会保障税收,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收入,防止消费过热。因此,基于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制度设计者常常围绕经济发展的水平来设计社会保障制度,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配套措施。显然,经济发展水平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一定要与经济发展实际水平相适应。但如果仅仅把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围绕经济发展来设计和安排社会保障制度,将会忽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顾此失彼,使社会发展陷入被动。首先,把社会保障制度视为经济发展的配套措施将会加剧社会贫富差距。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保障水平长期滞后于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其次,把社会保障制度视为经济发展配套措施,会导致部分公民基本生存安全保护不足。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保障公民生存安全的重要机制,过度强调经济发展的配套性,将会使社会保障分配出现厚此薄彼,部分人的生存安全则无法获得保障。最后,把社会保障制度视为经济发展配套措施,将会最终抵消发展的意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全体公民共同受益,过度强调经济发展的配套性,可能会出现社会精英群体收益增加,部分弱势群体无法有效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出现“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

(三)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过度倡导自由的重要性

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是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它的选择关系到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追求。经济自由主义者认为,自由对于人类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他们强调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个人责任和自我负责精神,反对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主张依靠市场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倡社会保障制度的私营化。“那些通过牺牲自由来换取保障的人,既没有资格得到自由,也没有资格得到保障。”[7]国家干预主义者认为,市场无法解决经济发展中带来的问题,国家应对社会与市场进行干预,强调国家的社会责任,主张通过推动积极的社会保障政策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自由主义和干预主义的基本主张来看,两者是难以相容的价值理念。虽然许多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的选择中想在自由和干预之间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探索出所谓的“中间道路”或“第三条道路”,但从实践来看并不尽如人意。各国在具体理念选择上要么是自由多一些,要么是干预多一些。通过对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考察来看,更多的是选择自由优先,即使选择国家干预多一些的福利国家,也正在推动“重返自由”的制度安排,这将对未来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首先,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过度倡导自由会造成平等的不足,将会对公民的基本生存安全造成威胁。由于人们对资本、知识、权利等占有的不同,在社会财富分配中会形成巨大的差异,部分公民获得的资源无法满足其基本的生存需求,长此以往,他们的生存安全将无法获得保证。同时,以牺牲公民基本生存安全为前提来获取的自由只能是暂时的、脆弱的。其次,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过度倡导自由会造成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加剧社会分化。如果不能对市场初次分配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进行有效调节,将会导致社会财富不断向精英群体集中,造成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加剧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最后,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过度倡导自由会造成内需不足,削弱社会发展活力。从经济学的基本常识来看,弱势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如果弱势群体缺乏基本的生存安全保障,这无疑会减少社会内需,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视角下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构建

虽然社会保障具有实现政治安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等价值,但从更深层次解读,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应始终以成全“人”为其存在的价值,应把满足人类生存和更好的发展作为其永恒的价值追求。因此,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应从马克思主义人的需求理论出发,把促进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制度的永恒追求。

(一)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要恪守对人类生存权利的尊重

生存权利是人类所有的权利中最为基础的权利,也是最为核心的权利,是人类其他权利得以存在和实现的前提。对于生存权利最为基础和核心的理解是人应该像人一样地活着,其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与其他生命体一样,人需要基本的物质来延续生命;另一方面是与其他生命体不同,人类还需要有尊严地活着。因此,生存权利作为人类社会的底线权利,应当给予切实的保证,不然人类的种属尊严会受到否定。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人类生存权利的保障机制,更要突出对人类生存权利的尊重,把维护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作为制度的核心内涵。首先,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应尊重每个公民的生存权利。社会中的每个公民都应具有同样的生存权利,如果某个个人或阶层由于制度原因使其生存权利受到了践踏或忽视,这就不仅仅是某个个人或阶层的事情,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事情。也就是说,对某个个人或阶层生存权利的否定,就必定意味着对整个人类社会生存权利的否定。其次,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要把维护人类生存和尊严放在同一高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确保每个公民的生命得以延续,而且要维护好每个公民的尊严。即不仅让每个公民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还要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中,要把确保每个公民的生存安全视为国家的基本责任,把公民获得基本的生存保障视为其基本的权利。也就是说,只要公民出现生存危机,他就有权获得国家和政府的帮助。最后,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要把生存权利视为一个“动态”的概念。简单地说,社会保障对公民生存安全的保障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而进行调整,使生存保障标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即生存权利保障要把“保底”与“发展”结合起来,让每个公民都能从社会经济发展中获益。

(二)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要体现出对实质平等的追求

从人类社会追求平等的实践来看,可以把平等划分为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两类,形式平等主要强调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程序公正等,它一般不包含具体的实质内容,常与政治权利等联系在一起。实质平等主要强调结果平等、事实公正等,常与物质、财富机会等分配联系在一起。就社会保障制度的形式平等而言,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应体现出平等性、公正性,每个公民都应享有一样的社会保障权利。就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质平等而言,社会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应切实照顾到弱势群体的利益,让每个公民都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结合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的内涵,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对实质平等的追求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应体现出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性。“结束牺牲某一群体或阶层的利益来满足另一群体或阶层的利益,让全体公民共享大家创造的社会福利。”[6]243社会发展成果共享至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制度要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存需求,每个公民的生存安全都应获得基本保障;二是社会保障水平要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提升,使社会发展成果分配更加公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既需要通过更好的社会政策去不断改善民生,满足民众的需要,又要通过社会政策去提升社会公平和实现共享发展。”[8]其次,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应体现出对公民发展权利的保护。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应在确保公民生存权利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发展权利,使每个公民都能有一个充分的成长与发展空间。最后,社会保障制度要适当体现出差异性。社会保障制度对实质平等的追求,不是追求机械平等或绝对平等,而是追求公民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保障基础上的相对平等,社会保障制度在设计和实践中应体现出适当的差异性。也就是说,虽然社会保障制度追求实质平等,强化共享理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把社会保障制度变成“懒汉”的保护伞。

(三)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要突出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

虽然社会保障制度客观上具有“国家安全网”“社会稳定器”“经济助推器”等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把这些功能作为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的本质目标。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确保公民生存安全和幸福的重要工具,在设计中应时刻以“人”为中心,把保护和肯定人的自身价值作为终极目标。也就是说,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肯定人自身价值的重要性,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自身的需求,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只有突出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才能正确地把握社会保障制度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而不是以政治、经济等其他需求为目的。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实践中,不管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控制、经济发展多么有效,都必须把人的需求放在首要的位置;否则,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必定会背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社会改革的深化应立足于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且通过建设正义的社会环境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9]其次,社会保障制度应覆盖全体公民,而不能成为特定阶层或特殊群体“身份”的象征。强调社会保障制度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这里的“人”是由全体公民共同组成,即所有公民都应被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中来,每个公民的基本生存安全都应获得应有的保障。最后,社会保障制度设计不仅要注重物质的保障,还应重视对人尊严的保护。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就具有维护公民尊严的功能,公民通过社会保障获取了生存安全保证,减少了公民对其他主体的依附性,确保了公民能够体面生活。同时,还要避免在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中对社会伦理的侵犯,如严格的信息审查、个人隐私的公示、歧视现象等,注重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保护。

(四)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人类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不仅要重视人的生存安全问题,也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应把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终极价值取向。首先,不断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创新,为公民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构建中,我们应该以最大的努力去满足人的合理需求,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机会和条件。一个好的社会保障制度应为全体公民提供相应的生存和发展保障,使每个公民能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德、智、体都有一个全面提升。“共产党人所开展的认识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就是一种促进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历史活动。”[10]其次,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共享水平,增强社会凝聚力,为良好社会关系的形成创造条件。较高的社会保障共享水平,可以有效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减缓社会阶层之间的分化,增进各阶层之间的理解和交往,形成互惠互利的发展关系,从而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创造条件。最后,不断丰富与充实社会保障内容,为满足公民多元化需求奠定基础。人的各种需求是人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对人需求的满足,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的需求会不断增加,且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状态,社会保障应不断丰富和充实其内容,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四、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代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科学论断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新时代条件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在理念上进行一系列重要转变。

(一)不断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水平

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实践已走过60多年的历程,但是,由于受思想观念、历史文化和西方发展模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水平依然没有实现全覆盖,仍有部分社会成员,特别是农村社会成员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显然,这不符合人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需求,也不符合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理念的要求。因此,继续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水平,尽快实现全民覆盖,就成为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我们这里强调的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要覆盖到全体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断提升制度的实际覆盖率,将全国13亿多人口全部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来,一个也不能少;另一方面,所有的保障项目要实现全民覆盖,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养老、医疗、救助、福利等方面的需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尽快完成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整合

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创建、发展、改革等多个阶段,但至今依然没有建立起一个高度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仍然呈现出高度“碎片化”状态。从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经验来看,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碎片化”的实质是社会各阶层之间社会保障权益的不平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意味着不同社会阶层享受的社会保障水平不同。一般情况下,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来看,精英阶层最好、中间阶层次之、弱势化阶层最差,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优于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碎片化”意味着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在我国,主要表现为职业群体之间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差距和区域之间的差距。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碎片化”,会形成社会各阶层之间生存和发展权利的不平等。显然,这既不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倡的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理念,也不符合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为了避免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碎片化”带来的社会不公,我们应在提升社会保障制度覆盖水平的同时尽快完成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整合,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共享性发展。

(三)逐步消除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特权现象

在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以“职业身份”为中心的社会保障特权制度。即是说,因为某些群体或个人职业身份的特殊性,可以获得超额的社会保障待遇。例如,经济精英、政治精英、知识精英等在获取普通社会保障的基础上,还可以获得医疗补助、住房补贴、养老补贴等额外保障。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特权现象,意味着社会保障制度依据“职业身份”,将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利分为“三六九等”。显然,这违背了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要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理念。因此,为了早日建成全民共享、水平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在提升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水平、推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整合的同时,逐步消除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的特权现象。

(四)进一步明确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

从我国社会保障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政府责任不清,不仅影响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而且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成果共享目标的实现。因此,进一步明确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对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明确政府的法律责任。政府通过加强社会保障立法,规范好各个责任主体的社会保障权利和义务,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二是明确政府的财政责任。要明确国家财政在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明确政府的监管责任。通过完善政府的监管责任,防止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中出现贪污、浪费等行为,推动社会保障制度规范、有效运行。因此,要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要,就必须进一步明确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

五、结语

从马克思人的需求理论视角探讨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理念问题,主要是强调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不应遗忘人自身的重要性,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理念选择应突出对人的重视和尊重。另外,社会保障制度价值理念选择对人的重视和尊重,不能仅停留在思想和研究层面,而是要贯彻到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改革和发展中,使全体公民感受到这一价值理念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社会保障马克思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马克思像
论公民美育
我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召开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适度性分析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