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路径
2021-12-04□孙宁
□孙 宁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一定冲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精准帮扶是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表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学生,一直备受各界广泛关注,国家为高校困难学生设立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等一系列帮扶和奖励政策。关注高校特殊群体的就业发展,确保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难题,需要社会、高校、家庭等多方共同协作,不断提升就业质量,完善就业帮扶路径。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背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提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热情支持高校毕业生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我国2020 年高校应届毕业生高达874 万人,2021年将持续增长,预计达到了909 万,加之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则相对更加严峻。没有家庭经济的更多支撑,就业观不合理以及自身综合素质状况等众多影响因素,使其在就业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显得困难重重。
二、后疫情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后疫情时代给青年人就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往往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疫情影响,就业压力激增
新冠疫情给教育模式带来了挑战,2020 年春季高校延迟开学的消息接二连三发布,教育教学从线下为主转移到以线上为主,高校教师利用互联网媒介给学生授课,学生居家线上学习,学习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低。尤其是位于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些虽然有网络,但是由于地区偏远信号不好,且网络流量费用也增添了额外的家庭开支,跟不上授课节奏,还有些甚至没有网络,无法完成正常的线上学习,只能自学,这使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受到很大影响。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疫情逐步得到了有效控制,2021 年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恢复正常秩序,按时错峰开学使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学习,但常态化疫情防控很难让学生走出去,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实习机会相对减少,不利于学生为就业打下基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想要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压力往往显得尤为明显。
(二)缺乏引导,就业观念不合理
高校开设了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但就业指导课程面对的学生层次不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实现针对性就业引导,有些教学浮于表面,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是非专业课程,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其学习后不能深刻理解,就业观念不合理,对自身就业仍不能正确定位,目标方向模糊。有些好高骛远,不能科学规划,结果理想与现实产生差距造成心理落差,情绪低落;有些不能大胆尝试,有机会却没能匹配高质量就业。
(三)家庭环境影响,就业选择面狭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原始条件无法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高考时就出现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愿意选择免费师范生,而其他大部分则办理了助学贷款。在面对就业选择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本科生选择考研道路的居多,非考研的学生更多地选择了离家较近的地方就业。
(四)自身条件影响,就业竞争力偏差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步入高校以前所接受的教育条件相对较差,步入大学后极少部分学生学业拔尖,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学习成绩落后。同时受家庭条件影响,很多学生存在自卑的心理,不愿意与其他学生交流,也不愿意参加活动,造成其人际沟通能力、实践能力等有所欠缺,综合能力不足在就业竞争中不占优势。
三、后疫情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帮扶路径
后疫情特殊时期,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中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社会、高校、家庭等多方合力,把精准帮扶落到实处,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社会就业单位提供困难生专项帮扶
社会就业单位每年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众多就业岗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看重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招考,企业则被作为次要选择。受疫情影响,线下的招聘会相比往年有所下降,线上宣传越来越广泛,针对困难学生可提供专项资金帮扶就业,设立家庭困难学生专岗,为其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二)强化高校教育指导,实现精准就业帮扶
高校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更加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指导,因材施教,结合此类特殊群体的特征和就业中存在的困难给予就业前、就业中、就业后的全方位指导,从前期就业方向的确立,到中期就业目标的选择,再到后期就业技巧的引导,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精准的就业帮扶,使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会择业,择好业。
(三)家庭协同引导,把握就业发展大势
家庭教育环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困难家庭的父母文化水平往往不高,学生经过大学的学习锻炼后,思想意识会有所改变,可能出现与父母观念不一致的想法,在教育引导学生时,父母应顺应就业发展趋势帮助学生科学规划就业,避免观念固守,鼓励学生实现多形式就业。
(四)完善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就业是每个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想在就业竞争力上有话语权就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培养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结合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四、结语
后疫情时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各方面影响,在就业问题上普遍存在压力激增、就业观不合理、就业面狭窄及就业竞争力偏低等问题,找到社会、高校、家庭及自身多角度、多层面的就业帮扶路径,是实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教育公平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