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型猪场疫病防控措施

2021-12-04

畜禽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消毒剂猪群猪场

(广西陆川县横山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陆川 537724)

1 建场选址

现代农村中小型猪场建场选址要严格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在相关部门的监督指导下,依法审批和科学确定场址。基本要求如下:避免在人群集中的居民区、交通主干道及临近其他养殖场的区域建场;选址地形平整开阔,地势相对高,干燥且背风向阳;农村地区最好选择有山林、林果园等天然防御屏障的区域建场;适度规模猪场应满足水、电、路、通信完善配套的基础条件。农村特别是在村落住户集中区实行庭院式养猪达50头以上规模的应摈弃传统的庭院养殖模式,避免对生态环保和养殖效益产生不良影响。

2 重视制度建设

农村小型猪场往往不够重视制定和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导致饲喂、防疫管理杂乱无章,各种管理、防疫漏洞频出。实践证明,在应对非洲猪瘟的严峻形势下,严谨科学的制度化管理优势明显,成了规避养殖风险的先决条件。现代猪场具备的完善基础制度至少包括疫情报告制度、卫生防疫制度、消毒制度、猪场免疫及药物预防制度、无害化处理制度。制度的制定应因地制宜,针对生产运营中出现的各种管理漏洞、防疫漏洞等要及时作出调整。农村小型猪场可在当地政府及农牧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做好制度编制工作。

3 加强环境控制

农村小型猪场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养殖环境问题,绝大多数传染病皆是由于环境控制不当引起的。猪场(舍)内与猪群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物理因素:含温湿度、光照、噪音、地理区位、地形地势、水质、土壤、猪场(舍、栏)规划布局等。②化学因素:如空气质量(氧气,尘、烟、雾等)、有害气体(NH3、SO2、H2S、CO)、土壤微量元素(例如地方性缺硒等)。③生物因素:如饲料源、媒介虫类、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寄生虫)。④社会因素:主要是猪与猪、猪与人和其他动物之间的风险性接触(直接/间接)。

环境控制要点如下:①科学选址建场与规划布局满足通风排湿、采光充足、环境污染小(含噪音)、温湿度可控、防疫隔离有效等先决条件。②最大化减轻周边环境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程度。及时清扫、冲洗猪场(舍),保持清洁,严防粪污及潮湿垫料经久蓄积产热产生气体危害;定期开展消毒灭源,每次消毒前务必清扫保洁提高消毒效果。③妥善保管使用饲料,严防受潮霉变、过期变质;注意灭“四害”及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体螨、肠道蠕虫、原虫);高效消毒、接种疫苗、投喂敏感药物等多措并举,将病原体含量控制在最小值(安全值)范围,维持猪体内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④强化生物安全防范,严禁车辆、用具、人员、其他动物等随意进入场舍,场内执行严格的禁足、禁入制管,最大化减少健康猪、假定健康猪与疫病原风险标的的接触频度;做好日常卫生保洁、防疫消毒及无害化等常规工作。养殖过程中随仔猪不断发育生长,适时开展限密均群工作,按照批次、来源、品种、日龄、性别等原则进行重组群、转舍均群饲养。

4 落实高效消毒

农村小型猪场往往对消毒重视不足或消毒不当致消毒无效,在应对非洲猪瘟的严峻形势下,消毒是最高效最实用的自我保护措施之一。消毒技术要点如下:①消毒前准备。务必对消毒的环境、物件等先进行清扫、冲洗、保洁等,尽量去除有机物载体使病原体微粒子保持裸露状态,这是确保有效抑杀病原体的先决条件。②科学选用消毒剂。农村地区首选5%的火碱、生石灰和草木灰对环境进行消毒,对绝大多数病原体有抑杀效果,仅对芽孢无效。日常消毒推荐双链季铵盐类(百毒杀、双季铵盐络合碘),其物毒性较低、刺激性较弱、安全高效,对金属、织物、橡胶和塑料等物件无腐蚀性。可用于饮水、喷雾、带畜禽消毒、浸泡消毒等。除此之外,还可选用醛类消毒剂(福尔马林)、氧化剂(0.4%的过氧乙酸)、卤素类(漂白粉、碘伏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期有必要将各种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以提高消毒质效。③注意事项。精准配比,注意参阅使用说明书,否则起不到消毒效果且可能对猪群造成不良影响。带畜消毒最好选择刺激性较弱的安全消毒剂,适倍液雾喷角度应向上,使消毒液微粒均匀落向猪体、猪舍的墙壁、地面及饲具、用具等。消毒次数频繁无助于猪群防疫,反而可能造成健康牲畜的不良应激并诱发疾病,农村猪场建议消毒1~2次/周即可。每个猪场建议交替使用2种以上的不同消毒剂,避免病原体产生耐抗性而达不到实际消毒效果。

5 正确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生猪养殖免遭毁灭性打击的关键性措施。针对猪瘟、猪蓝耳病、猪口蹄疫、猪伪狂犬、猪细小、猪大肠杆菌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等致死率极高的高危害性病种,接种疫苗是最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之一。农村养殖户应把握好以下疫苗使用技术要点。

1)使用前仔细检查疫苗包装是否破损及疫苗性状是否正常,重点检查疫苗的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禁止使用无资质厂家、过期变质的疫苗。

2)仔细参阅疫苗使用说明书,精准掌握使用方法、稀释配比、注射剂量等标准要求,原则上禁止减量或超量应用。临床上针对个体较小(体重较轻)的幼兽可以酌情减量接种疫苗,猪瘟疫苗按照2~4倍量注射,效果较好(成年猪,仔猪遵照标准剂量)。

3)接种疫苗前务必对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接种全覆盖、尽量避免接种疫苗后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死亡。30日龄以内的仔猪、临产母猪、发病猪、病弱猪(严重营养不良)、处于不良应激状态的猪均属于不适合接种的个体,不宜接种任何疫苗。

4)严格消毒接种疫苗的注射器、钳子或夹子等器具,以免污染疫苗或造成继发感染。小猪场应遵循同一圈猪使用同一针头的原则,农村散养户遵循一户使用同一针头的原则。

5)严格按照疫苗贮藏条件进行保存,已稀释、开启使用后的疫苗一般应在4 h内用完,无冷链保存条件的最好在2 h以内用完,未用完的疫苗应集中统一处置,禁止随意抛弃。

6)严禁在猪场(舍)内乱扔乱放使用后的疫苗包装、针头及消毒擦拭棉签等,尤其是活疫苗污染物可能引发相关传染病的流行。

7)建议猪场接种疫苗最好在早晨6:00-9:00,疫苗使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和高温加热,否则可降效或失效。接种后注意观察猪群15 min以上,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免造成损失。

猜你喜欢

消毒剂猪群猪场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