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建构游戏持续推进中的观察与分析——以大班建构游戏“动物园”为例

2021-12-04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儿童学园

亚太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长颈鹿动物园建构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儿童学园 邓 思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直觉行动思维逐渐发展为具体形象思维,幼儿只有在游戏活动中才能更好地思考与学习。因此,适宜的游戏活动创设方法,不仅能使幼儿成为教育实施的根本,还能够为教师提供观察幼儿的渠道,既可以推动游戏的持续发展,也可以在游戏持续发展中促进幼儿学习,还可以让幼儿与教师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同快乐。

教师的指导策略直接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具体表现,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情况,采取适宜的策略,在环境创设中进行渗透性指导,在幼儿游戏过程中适时介入,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化地发展。根据幼儿兴趣和年龄特点,随着游戏的不断推进与发展,教师能恰到好处地投放具有层次性、针对性的游戏活动材料,创设适应的游戏活动环境,并能观察分析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适时调整、推进建构游戏活动的内容,把握幼儿在游戏活动的学习特点与进程,切实提高教师建构游戏的指导能力。

一、大班幼儿开展建构游戏的意义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5岁以上的幼儿已经具备足够的建构能力,且建构成效较为出色,因此最适合主题建构游戏的应该是5岁以上的孩子。大班幼儿一般为学龄前幼儿,年龄普遍在5—6岁,通过主题建构游戏持续推进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开发孩子的智力,更好地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精神意识。与此同时,对于教师来说,通过主题建构游戏可以提高自身的观察与分析的能力。

二、大班建构游戏持续推进的必要准备

(一)主题建构游戏的由来

生活经验是开展建构游戏的基础,教师发现班级幼儿对动物园拥有一定的参观经验,并喜爱动物园,在自主建构活动中选择搭建动物并且积极性高。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开展以“动物园”为主题的建构活动,通过观察与分析游戏情况,探讨大班幼儿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与方法。例如,在亲自参观完动物园后,班级的小朋友不约而同地决定要在建构区搭建动物园。经过大家商讨后,小朋友通过投票的方式决定要在建构区里搭建孔雀园、海狮馆、长颈鹿乐园、鳄鱼馆与虎山。

(二)建构游戏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而影响游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游戏材料。首先,材料的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有目的性、丰富性、可塑性和层次性。建构游戏材料既可以是幼儿园方面的采购,也可以利用家长资源,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作用。其次,要选择低结构的游戏材料,原材料或是半成品材料更适合大班幼儿的能力水平,更能促进大班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最后,游戏材料要富有变化,长期不更新游戏材料会让幼儿产生疲倦心理,对建构游戏活动失去兴趣。

(三)适宜的游戏时长

建构游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幼儿建构游戏的水平,根据幼儿游戏情况,不断提高建构游戏的有效时间,让幼儿在充分的时间里进行思考与建构。这要求教师更好地安排评价时间和整理材料的时间,更好地保障游戏时长。

三、促进大班幼儿建构游戏持续推进的必要因素

(一)描绘设计图与采用设计图融入建构游戏

在支持幼儿的建构游戏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材料提高幼儿的探究和探索欲望。例如,在此次建构游戏——动物园的开展中,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已获得动物园路线图和场馆分布图的经验,从而自主设计动物园布局图,在搭建动物园场景时参照设计图纸和现象场景,促进幼儿从将平面造型的动物园到现实立体的动物园场景的转变。通过参照真实的图片,促进幼儿从单一到整体布局的转变,幼儿根据布局图分别设计了长颈鹿乐园、鳄鱼馆等。

案例:本次建构游戏的主题是搭建不同造型的动物,幼儿用小型积塑等不同的材料搭建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此时游戏进行了38分钟,收拾玩具的音乐已经响起,俊俊还在继续搭建,仿佛没有听到音乐收材料的指令,鹏鹏走到俊俊的桌边再次提醒她收材料,俊俊看着鹏鹏说:“我还没拼完呢。”鹏鹏说:“你可以把还没有拼好的长颈鹿放在这个长颈鹿乐园里,下次再继续搭。”俊俊听后笑着说道:“对呀,可以放在长颈鹿乐园里。”于是,开心地将还没有完成的长颈鹿放到孩子们布置好的长颈鹿乐园里。

该案例中,虽然俊俊的长颈鹿还没有拼完就因时间被要求停止继续拼搭,但是半成品的长颈鹿还可以在下次游戏中继续完成。幼儿将半成品长颈鹿摆放在根据幼儿设计图布置好的长颈鹿乐园里,成功避免了幼儿半成品材料无处安放的情况,也激发了幼儿再次游戏的积极性。

(二)大班幼儿合作互动促进建构游戏持续发展

案例:本次建构游戏的主题是搭建动物园的围墙,只见浩浩拿着长条积木一块又一块地连接,接着他回头瞧了瞧,随手拿了一块长条形积木垂直转弯,乐乐、画画等小朋友模仿浩浩在围墙的转弯处继续用积木相连,彤彤在外墙一处用两块圆柱积木架起来搭了一个大门,在大门上摆放了三角形的积木做门顶,动物园大门的外墙就完成了。与此同时,围墙里每个动物馆的搭建也差不多完成了,航航和蕾蕾用不同的宝石花拼在一起变成好几个不同的凉亭,蕾蕾说:“小动物可以在凉亭里散步。”安安指着叠高的房子说:“这是我做的长颈鹿的家,长颈鹿脖子好长,要有个高高的门。”

该案例中,不难发现,大班幼儿具有较强的合作互动能力,在游戏中幼儿能够分工合作完成动物园围墙的搭建,幼儿在前期经验中对动物园已经有了整体的感知。大班幼儿在独自探索时都获得了经验,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能够整合先前经验,将动物园里不同动物园的场馆搭建完成,并在动物馆内搭建“人文化”的场景。在游戏持续推进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搭建能力不断提升。

(三)把握指导方式与时机促进游戏持续发展

在多次游戏中发现幼儿在拼接、搭建动物过程中遇到困难,例如连接不上、倒塌、缺少装饰材料,在不断尝试的情况下还是没有完全解决。在幼儿准备放弃时,教师应适时给予帮助,例如更换新的材料,添加辅助材料的运用,支持幼儿建构行为,激发幼儿进一步建构的兴趣。当发现幼儿建构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停滞不前,采用材料的方法单一、重复,教师可以给予适时指导,帮助幼儿观察周围建筑物结构、形式和方位关系,提升幼儿的建构技能。当幼儿在合作互动中出现困难,教师可适时介入通过增加游戏行为或承担小组任务,不断引导幼儿迈向主题搭建目标。

四、掌握评价环节,确保评价地位

游戏评价是教师在建构游戏指导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指导,对建构游戏的评价不可停留于表层、缺少深度,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出在建构游戏持续推进过程中发现的普遍问题和重点问题,才能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操作。同时,不能因时间问题而取消评价这一环节,丢失这一重要环节,很难直观明白地看到幼儿的优秀作品,很难发现幼儿在游戏中所遇到的困难或者新颖的想法。明确评价的主体,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不仅可以让幼儿与教师共同进步,也能真正实现建构游戏的价值和意义。

幼儿热衷主题建构游戏,对主题建构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在建构游戏持续推进中,孩子们的专注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幼儿的建构能力、自主创造能力以及合作互动能力都有不小的进步。教师通过本次游戏的观察和分析明确了开展建构游戏的意义,知道建构游戏持续推进的必要因素和游戏持续推进的必要准备,相信教师在开展主题建构游戏的同时,在游戏持续推进的过程中,随着建构作品不断的丰富、复杂和精细,幼儿各方面能力还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猜你喜欢

长颈鹿动物园建构
住在动物园里的“闪电”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摆摊后,一个喷嚏两个亿
不要小看长颈鹿
你的新年flag是什么?
长颈鹿的烦恼
建构游戏玩不够
长颈鹿
长颈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