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作过程与课程思政“双驱动”课程开发探析——以综合英语课程建设为例

2021-12-04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亚太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政技能素养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 于 娟

在研究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所提出的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上,姜大源提出了基于行动体系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岗位任务和工作流程,使课堂教学更为具体、更为真实。新时代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更迫切的要求,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避免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现象。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把立德树人全面融入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培养中,注重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的培养,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如果说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是育才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就是育人的重要举措。

一、综合英语课程现状

课程始终是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核心。新时代课程改革并没有完全改变学科模式,在此背景下渗透思政教育如同“旧墙刷新漆,换面不换里”,仍然不能达到“金课”的标准。综合英语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1)课程设置缺乏岗位技能。在英语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之下,综合英语的课程设置过于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这不仅给高职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带来了很大困难,甚至削弱了学生就业竞争力。(2)课程内容缺失德育功能。以往的综合英语课程多注重语言点讲解,过分强调西方文化习得,忽视批判思维培养,不利于语言教学承担起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功能。(3)教学模式缺少整合创新。综合英语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并没有跳出知识体系的框架,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具备职业能力优越性,这使职业教育陷入一种困境。

二、工作过程系统化与课程思政联合开发的目标

综合英语工作过程与课程思政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是把具体的职业素养的培养以及课程思政融合于语言基本技能的培养之中,在课程设计上体现为创设具体工作情境,锻炼学生在真实工作情境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商务沟通能力,使语言学习变得生动、真实、有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具体表现为五个统一。

(一)实现技能与价值观的统一

在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同时,教学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和立场,还会对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本课程在基于工作过程的同时,深度挖掘思政元素,最终形成点点对应的框架结构,达到技能与价值观培养的统一。

(二)实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是由仓库式课程结构到针对职业性应用的工作过程结构的转变,这就需要课程实现从知识存储升级到知识应用,从技能培养到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使育才与育人融为一体。

(三)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

综合英语以课程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学科知识、语言技能和课程思政相融合,提升教学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利用显性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训练,运用隐性教育的形式导入课程思政主题,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与文化熏陶,实现润物细无声。

(四)实现静态与动态的统一

课程设计的静态构成指的是仓储式的语言知识体系,动态生成是指在知识储备的静态结构之上衍生的动态工作过程以及对应的课程思政要点,工作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课程思政内容选取的动态性。综合英语在设计上呈现语言静态构成与实践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

(五)实现线上与线下的统一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在当下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具有其突出的优势,既能充分利用线上课程思政资源的丰富性和碎片化,又能结合课堂的活动和线上的互动,形成有机的整体,相互补充,形成教学合力。

三、综合英语课程内容的开发实例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对目前在中国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项目课程的一种继承、改革与创新,有利于使广大职业教育者树立新理念、更新旧模式、掌握新教法、学会频反思。其具有系统的逻辑路线,在整体设计上遵循有序性、整体性和生成性的原则,满足学生实际工作的需要和高职教育的需要。综合英语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内容的重构

课程内容的关键点在于结构的设计。此次改革主要采取调查走访企业、采访毕业生的方式,了解我专业所涉及的岗位工作中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要求,即确定课程的整体内容。为了寻求各种岗位中共通的素质要求,特邀请与我系有招聘业务的84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3.81%的企业认为毕业生亟须提升的是职业素养和个人素质。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学习规律,将工作过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安排到教学中,使学生职业能力得到逐步提升。教学内容的选择结合了用人单位反馈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工作中所需的主要素养和教材《大学英语精读》四册中的主题两方面内容。教学主题涉及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学会统筹、我的梦想、自信的重要性、职业选择、独立生活、谈沟通、谈竞争、矢志不渝、职业道德、不放弃、万事开头难、坚持不懈、不忘初心共16个教学主题。

(二)课程学习情境的创设

课程单元也称学习情境,每个课程单元即每个学习情境。通过对企业的走访和调研,确定职业素养和个人素质是本专业就业岗位共同的需求。把精选的16个主题演绎为具有逻辑关系的独立主题学习单元,借助比较、迁移和内化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主题进行教学化处理,以职业阶段为参照系,按照共时平行、历时递进的原则设计三个课程学习情境,分别对应职业素养培养的三个阶段,分为职前素养、求职素养和职中素养。理论教学以“适度”为准则,增加课堂任务训练,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根据技能培训的需求和求职的需求(四、六级证书需求率为94.05%),增设考证培训课时,目的在于提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优秀人才。

(三)教学结构的设计

教学结构的设计是对课程内容的形式体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结构设计是以普适性的工作过程“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为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工具,再以这一基本工具对实际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过程设计。综合英语整合工作过程六步骤,采取准备、诱发、释疑、转化、应用五个步骤,展开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五大教学步骤环环相扣,既能体现知识和技能习得、巩固、应用的过程,也能体现育人的过程。

其中,准备阶段为课前自主学习,学生主动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储备。诱发阶段通过实际的案例引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并运用课前学习的知识展开尝试分析。第三阶段释疑主要解决学生在第二阶段的分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转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生对已经理解知识的内化过程,通过学生对新案例的分析和理解,整理出学生自己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在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得到转化。最后是应用阶段,在转化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情景模拟,展示解决途径。

在教学内容和活动中融入思政要点,通过宣传、案例分析、游戏、竞赛等方式促进学生将知识和实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此实现年轻一代担负的中国文化理念的传播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

综上所述,工作过程系统化与课程思政“双驱动”下的综合英语课程开发是一个崭新的尝试,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在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深度学习、培养创新思维、激励延伸学习方面初见成效。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以及教学督导的认可。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课程思政如何评价的问题,未来的课程开发更应该向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倾斜。在保证润物细无声的前提下,做到课程思政可评可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思政技能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