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汉语课程教学的重新定位
2021-12-04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张 琳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6月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应对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举措便是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与人才争夺。可以说,“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的提出恰当其时、恰当其事。高等教育要做好这张时代答卷必须构建“大思政”格局,专业课程不能置身事外,一定要深刻理解“课程思政”这一全新的课程观,在全新的课程观指导下精准定位,按照正确方向讲好课、育好人。
一、“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自己精心培育的学生走上歧途而“哀众芳之芜秽”,说明为谁培养人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这一事实毋庸置疑,但复苏的中国传统文化、东渐的西方思潮也一起构成了当今纷繁复杂的文化格局与教育生态,传统文化中一些明哲保身的消极思想、西方以个人为中心的利己主义思想一起以某种所谓“合情合理”的姿态隐隐地解构着我国的道德文化体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这可以说切中了我国高等教育一段时期的弊病。在以往的人才培养中,学校教育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各阶段的学校教育单纯以升学、就业等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衡量指标,只顾埋头走路没有抬头看天,致使思政教育有所松懈。国际竞争越是聚焦于人才之争,我们越是要静下来思考并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也必须依靠高等教育“大思政”格局的构建。
在后工业时代,国家间的竞争、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要依靠人才,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重要的群体,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创新主力与发展主力,大学生的科学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对我国未来生产力发展水平有着深远影响,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才的培养既要重视才能的培育,更应重视德行的养成,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只是人才素养的一部分,而人才的价值取向、道德品行在事业中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养成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高等学校是青年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政教育必须有效在场,这样才能培养出政治思想觉悟高、理论知识博、专业技能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才能达到高校的育人目标。
二、“母语自信”——语言学科固有的价值蕴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很长时期以来,西方中心论影响下的西方知识体制在世界范围内构建知识体系、制定知识标准,这无疑限制了中国形象塑造、中国话语呈现。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昌明,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我们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必须参与世界故事话语体系,也必然参与世界价值体系的建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自己的表达话语,而我们的母语——汉语,既是我们的讲述工具更是我们文化的重要源泉。高校的语言学科,尤其是汉语言类学科各门课程都有着丰富的价值蕴涵,是思政课程教育的重要辅助,是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
自从语言产生,人类的认知活动就都依靠语言来进行,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为人类的发展插上了无形的翅膀,也为人类的交际提供了最有效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语言建构了人类社会,也是人类族群的重要象征之一。作为工具,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沟通的津梁、是祖先的根脉、是民族基因,可以说语言是文化载体,也是文化本体。正是因为语言的重要性,可以说语言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前置与基础,没有语言自信的文化自信是不扎实的。作为我国第一沟通工具,同时也是联合国六种常用语言之一,汉语在国内国际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汉语有悠久的历史,凝练地承载了密集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汉语又有着长远的发展之路,新文化运动肇始,白话文的兴起掀开了汉语的现代化进程,汉语在现代的发展卓然有效,但更需精益求精。由于汉语文化信息的综合性与民族性,高校汉语学科的课程价值体现在母语教化与创新、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高校汉语言类专业教师在培育新时代具有母语自觉与文化自觉的人才,确立学生的母语自信,唤醒民族文化自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等方面责无旁贷。
三、“专业呈现”— —汉语课程的思政实现
作为人文类学科,汉语课程本身蕴含深刻的价值理念与文化元素,以往的教学中汉语类课程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着自发的、零散的思政教育实践,而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这一全新课程观对于专业课程的思政融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何红娟认为,从“思政课程”转向“课程思政”就是要实现课程系统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课程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
基于课程思政的现实状况和时代要求,汉语类课程教师的课程思政实现应当体现专业性,而专业性的呈现要求课程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比以往更专业,在专业教学思政融合方面更深刻。专业教师应该深刻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加一大于二的教育格局优势,并主动打破专业隔阂与壁垒,自觉学习政治理论,经常与思政课程教师沟通,增强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性。在专业课程方面要努力挖掘思政元素,比如以语言不同并无优劣之别只有类型差异,在表现人类文明方面是没有差别的。在国际交流愈来愈密切的今天,加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面临外来文化的渐染,语言使用场域中中英文混杂使用、外语词甚嚣尘上、字母词胡乱使用等一系列问题,汉语言课程教师要看清形势,在语言教学这一重要的思政战场站稳专业主场、站定政治立场。在教学中要注意强调汉语语言文字传播在语言交际、文化传播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汉语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积极参与各领域汉语新词创造,为汉语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处于“两个百年、两个空间和两个大局”的发展大形势之下,在高等教育“大思政”格局构建的大趋势之中,作为具有工具性特质更兼具人文性特色的汉语课程,本身有着课程思政施行的极大优势,现代汉语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兼有的学科,具有进行课程思政的独特优势。汉语课程教师应该挖掘汉语类课程的思政元素,使汉语教学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为体现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提供更基础、更深厚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