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重奏”

2021-12-04刘五景

关键词:三重奏理想信念理想

刘五景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一、问题缘起

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教育中始终占据核心位置,是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重要的内容板块之一,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具有极端重要性。这种重要性业已成为社会共识,代表性观点有:“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大学阶段是人生各种基本观念初步形成及确立的时期,对大学生人生意识的教育,尤其是理想信念的高层引领教育非常重要”[2];“如何找准切入点,通过强化‘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使之把握好理想信念这一人生的‘总开关’,自觉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实践,是当前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3]等等。本文关注的重点并非理想信念的内涵,而是理想信念的教育实践方式即“为什么”与“怎么办”的问题。

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之完整教学逻辑来看,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完整把握“三重奏”才能取得真正实效:一重奏为理想信念“有/无”之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成为“有”理想信念的青年一代;二重奏为理想信念“科学/错误”之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领悟理想信念不仅要“有”,且一定要“科学”;三重奏为理想信念“实践/空谈”之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理想信念上脚踏实地、拒绝空谈、勇于担当。客观而言,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三重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通过由此及彼、由此进彼的方式达到彼此交融,做到无缝对接,最终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成功实践提供良好、有力的课堂教学效果保障,为时代新人的培养提供营养丰富的精神食粮和精彩纷呈的精神大餐。

二、理想信念“有/无”之教育:做“有”理想信念的青年一代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第一重奏,在《基础课》课堂上,理想信念“有/无”之教育需要跟大学生着重讲清楚两个问题:何为理想信念?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

关于第一个问题,何为理想信念?这里应当科学区分三个概念: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此处的“应当”一词,主要针对《基础课》课堂中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展开分析。在通常的教学语境和教学逻辑中,教师大多只介绍“理想”和“信念”的概念,往往忽略“理想信念”这个复合词语的解读,要么自觉不自觉把“理想信念”当成“理想和信念”,要么根本没有意识到“理想信念”自身应当具有的某种特定内涵,更别说进行深入地课堂讲解。实际上,“理想信念”既不是“理想”+“信念”的简单叠加,也并非“理想和信念”的简单等同。对此,吴潜涛教授表达了类似看法:“正确地把握理想信念这一复合概念的含义,把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的重点内容统一起来,有利于克服和防止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片面性倾向,使理想、信念和理想信念这三个概念各自的含义确切明晰,有效地避免了概念使用上的混乱,同时在理论上防止了理想信念教育顾此失彼、流于偏颇的错误。”在他看来,“理想信念是把一种未来的社会蓝图视为最高价值,高度地信服和敬仰,并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矢志不渝、自觉追求的精神状态,它是对于一定社会理想的自觉认同和执着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4]吴教授对“理想信念”这一复合概念的认识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理想”和“信念”分离式、割裂式概念解读的超越,具有一定的新意。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正是源于这种积极探究的学科自觉精神,才使我们能够不断接近并最终可能抓住理想信念的“根本”即精髓和要义,进而对理想信念的理论掌握更为彻底,对理想信念的实践把握更为充分,使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更有说服力。

关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有”理想信念?这个问题涉及的是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具体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从两个层面进行逻辑展开,即一般的“人”(常人)和青年大学生(特定的群体),还应当引导大学生自觉思考以下问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一般人的理想信念相比,有无区别、有何区别、如何看待这种区别、这种区别对大学生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等等。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大学生首先是“人”,但又不能直接等同于或者简单等同于“一般人”,因为大学生往往代表着有知识有文化,是社会精英群体,所以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较之于一般人应当是有所区别的,而这种区别又恰恰内在地体现了大学生的“与众不同”——不管是人生境界眼界,还是知识文化水平。笔者相信,对上述类似问题的积极引导和持续思考,会使大学生的境界和眼界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理解都不同程度地得到提升。

从第一个层面看,但凡是“人”——都是有理想信念的。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都是“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有”盼头,不管是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优化,还是安全、发展、快乐、美丽等精神和灵魂需求的不断充实与日渐升华,无处不见理想信念的魅力身影,无处不彰显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其实,人“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理想信念,“好好地活着”则更是一种有高度、接地气的理想信念。正是每个人一直都有理想信念的引领和伴随、激励和鼓励,尽管很多时候都会遭遇“不容易”,但人性的坚强和执着往往展示出无穷力量,从而成功化解诸多“不易”,正因如此,人类社会才会不断进步,人类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

从第二个层面看,“大学生更要有理想信念”,尤其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邓小平早就说过:“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6]人民(尤其是青年)有理想信仰,民族才有强大的希望,国家才有复兴的力量。“一定”表明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人民尤其是青年理想信念的培育,因为青年有理想,意味着民族有未来,国家有前途。因此,新时代的大学生,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作为一般的人要有理想信念的问题(比如自己怎么活的问题,究竟是选择平淡无奇,或选择苟且一生、碌碌无为,还是执着“诗和远方的田野”奋斗不止,确实是个人不同“活法”选择的自由和权利,本身没有对错之分,但实际上又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因为社会是人的社会,国家是人的国家,所以个人的任何选择都与这个社会和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时候甚至还是紧密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联系”本身就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的客观反映),而是要在更高的时代角度上思考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问题,比如不仅主动思考大学生作为个人活着的自身意义,而且包括家庭意义、社会意义等,因为意义代表着责任和担当;或者积极追问人如何活得更有意义,又能否通过“活出”自己的精彩尽可能地带动和帮助他人好好地“活着”,从而汇聚个人努力和善举共同推动社会风尚向上向善等等。这些问题既是“新时代”对“新气象”“新作为”的必然呼唤,也是新时代大学生不能无视更无法回避的时代之问、青春之问。

显然,作为未来中国社会的知识精英群体,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也理应高于一般人的理想信念,包括层次、高度和觉悟,否则便可能使其理想信念庸俗化、堕落化、降格化,姑且不论无法匹配新时代大学生的身份和名号,根本上也有负于国家和民族的期待与重托。譬如,在讨论“生活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就不能仅仅满足于“告诉”大学生“生活的理想是理想的生活”这个常识性答案,而应当在更高层面激发大学生的思考热情并点燃其思想火花。比如,引导大学生继续追问“理想的生活”与“现实的生活”差别是什么?原因何在?“甘于现状”和“原地踏步”显然不属于理想生活的类型,那么理想生活到底是怎样一副生动和美好场景,需要怎么描绘?谁来描绘?怎样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如何做到追求理想生活的个人成长与推动社会进步的内在协调统一?在上述问题的课堂思考和师生讨论中,能够逐渐帮助大学生自觉深化个人对理想信念的认知水平,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生整体对理想信念精神境界之追求。习近平总书记也认为,理想“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他看来,“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缓流也有险滩,有丽日也有风雨,有喜悦也有哀伤。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7]

当然,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有/无”之教育的时候,还要主动关注现实中理想的两种极端倾向并进行积极回应:极端之一是“没有理想”。大学的确存在这样一群“没有理想”的大学生,且人数不在少数,其表征是整日无精打采、得过且过,或者是沉溺于游戏、网络虚拟世界而无法自拔。事实证明,这样的人生注定一事无成,碌碌无为。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没有理想”绝非一个国家和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追求状态,永远都只能是“个别”“支流”“部分”,绝不可能成为“主流”和“全部”。极端之二是理想过于“理想化”。大学校园里也有这样的大学生,其人生理想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倘若长期不能进行自我反思并及时校正人生航向,这样的人基本上很难找准人生坐标,更别说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信念,一辈子都可能在漂泊、流浪、游荡,同样可能一事无成。新时代大学生在确立自己理想的时候,需要三思而后行,尽可能避免这两种极端倾向,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青春损失。

三、理想信念“科学/错误”之教育:争做有“科学”理想信念的大学生

第二重奏在“有理想信念”的基础上,与大学生进一步深入探讨应当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这就涉及到理想信念的性质即“科学/错误”之教育。坦率地说,不弄清楚理想信念的性质问题,或者说不能帮助大学生有效区分理想信念在性质层面存在的本质区别,从而在应当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问题上通过拒绝惰性与任性,减少依赖性、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最终做出对自己负责任的理性抉择,这样的《基础课》课堂教学注定是不成功的,更不可能达到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

一般情况下,在理想信念“科学/错误”的教育问题上,许多教师会选择历史对比法,即通过选择历史伟人和千古罪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成功人士和失败人物等多维度对比来帮助大学生最终了解一个基本事实,进而明白这样一个深刻道理:历史伟人之所以成为历史伟人并流芳百世、千古罪人之所以成为千古罪人并遗臭万年,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失败人物之所以失败,关键不在于他们“有没有”理想信念,而在于他们所拥有的理想信念到底是科学的理想信念还是错误的理想信念,这是最关键和最本质的区别,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予以重点说明和充分揭示。应当说,经过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检验,这种教学办法是行之有效的,但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尤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对比法应尽可能同时满足“相同时期”“有可比性”和“耳熟能详”等相关条件——不同时期的人物和事件没法比,因为不在同一时空维度;没有可比性的人物和事件同样达不到比较之效果,因为不在同一层面,不能相提并论;(教师熟悉的)陌生人物和事件的比较或许也可以信手拈来,但极有可能让许多同学不知所云甚至课堂冷场、毫无反应,因为信息可能不对称,兴趣点缺乏必要交集,很难引起学生共鸣。坦率地说,要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有一定难度,颇具挑战性,需要教师生活阅历的丰富积累、对学生生活学习兴趣点和困惑度的积极关照与热切回应,以及自身所拥有的高度责任感与时代敏锐感,尤其是能够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和严谨负责的教学工作之间主动关联并迅速找到兴奋点与相通点。

第二,对比法的运用要尽量帮助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甄别和抉择上做到合理定位,具体来说,就是“崇尚科学、告别平庸、抵制错误”。历史伟人绝对是少数中的少数、精英中的精英。我们当然应当首先鼓励大学生要以伟人为榜样,力争成为像伟人一样的人物,为人民做更大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部分人注定成不了伟人,这既是历史事实,也是历史规律。但成不了伟人,并不代表失败,也不意味着其个人的理想信念就可以随心所欲、任性妄为。成不了伟人,意味着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凡人(普通人),这不丢人,因为无数的平凡人凭借自己的本领和才华照样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进而在平凡的人生中打拼出精彩人生,或成正面人物,或为成功人士,其中的秘诀在于平凡人的理想信念“平凡”但不平庸。换言之,就是在崇尚科学的理想信念的前提下,主动告别平庸的理想信念、积极抵制错误的理想信念。需要强调的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妥善协调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主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定能不断成就自己,提升自我。平庸的理想信念的结果只能是孑然一身、碌碌无为。错误的理想信念则更会误导、毒害人,不仅不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任何价值的人,相反极有可能误入歧途、甚至遗臭万年,终遭世人唾弃。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下的《基础课》课堂教学中仍有少数教师热衷于一种直白式、灌输式教学,即教师以“知识的权威者”和“真理的掌握者”自居,以毋庸置疑的口吻甚至高高在上、命令式的语气告诉学生何种理想信念为科学,何种理想信念为错误,大学生“必须”“应当”如何选择理想信念,等等。殊不知,在信息飞速发展、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社会,许多学生在新知识、新信息获取的便捷度和时效性上丝毫不亚于教师,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还可能超过老师——只不过大学生获取的新知识新信息大多以零星化、零碎化、碎片化的方式呈现。上述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还在于听课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主意识缺乏或不在场的状态(尤其是自主选择意识),根本无法也不能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甄别教师所讲授的科学理想信念“为何”科学,错误的理想信念“为何”错误,是国家规定、教材使然还是教师主观臆断,等等。很多学生除表面应付式欣然接受,事实上却很难去质疑,也无法质疑。学生或许有这样的疑惑,除了学生自身知识不足、理解能力欠缺、自信不够等因素的局限外,还因为教学语境和场景严重缺乏对知识理论进行质疑与批判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传统,学生在课堂上几乎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笔者以为,这些重要知识点有足够的理由期待教师“应当”讲清楚而又往往“没有讲清楚”或“没法讲清楚”,在这种情况已然出现并愈加积累的情形下,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知识理论上犯迷糊,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兴趣,而且也给很多错误思想、观点、思潮、论调以可乘之机。

基于以上认识,在涉及到理想信念性质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实践时,笔者以为可以提倡一种“教师主导菜单式、学生主体认知式”情境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要义有二:其一,教师始终主导教学方向并以知识菜单的方式进行精心授课。把教师的“教”清楚,即在理想信念上必须坚持原则不动摇,把科学的理想信念之所以“科学”以及科学的理由与表现、错误的理想信念之所以“错误”以及错误的理由与类型等该讲清楚能讲清楚的必须讲清楚、说透彻。同时要和学生的“学”明白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让学生在上述知识点的认知与理解上存在一知半解、模棱两可,从而最大可能调动和发挥教师“教”的主导性与学生“学”的主体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努力达至“教是为了不教”之最高教学境界。其二,把理想信念性质判断、比较、质疑和选择的自主权利大胆交还学生手中。当然,这并不是说从此不再需要思修课堂,不再需要教师对理想信念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错误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又为什么等知识点的深入讲授——教师当然首先应当把这些重要的知识点逻辑清晰地“说出来”,而且要努力“说清楚”“说明白”“说透彻”,而且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需要实现从经验科学→意义理解→实践批判[8]的自觉转换与自主提升,意味着学生在对教师所讲授的理想信念性质这个理论知识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能够积极思考并主动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在自主比较、自主判断、自主选择中明白科学的理想信念为何科学,错误的理想信念为何错误,又如何走向科学选择,避免错误选择,最终才能学会自主确立自己的理想信念,这才有可能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郑永廷认为:“当代大学生的这种自主比较、自主选择发展取向的特点,是时代所赋予的,教育者应当予以尊重。对待偏差既不能忽视,也不要以静止的态度对待,而是要针对偏差,通过综合性教育、比较性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正确比较、在比较中学会选择。”[9]应当承认,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问题上,严谨与慎重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不要老是怀揣一种“怕”的心理:怕学生不会选择、怕不知道选择什么,以及怕选择错误,等等。这种“老是怕”的心理,与其说是我们担心学生不自信,不如反过来说恰恰反映了某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不自信。

笔者以为,这种现象的确值得每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深思并借此进一步反思。俗话说得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一时的选择错误并不代表什么决定什么,选错一次更不意味着终生失败。因此,选择错了并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不是一直在选择中犯错,或只会一直在错误的选项中做选择。认清错误的本质、弄清选择错误的原因并及时回头,在汲取教训的基础上重新选择(正确和科学),“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和要义所在。因此,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科学的、崇高的理想就是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即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的、崇高的信念就是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点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

四、理想信念“实践/空谈”之教育:做脚踏实地的时代新人

第三重奏着重探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能否落地的问题。现实中,在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层面,目前主要存在“不说不做”“只说不做”“敢说敢做”等多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态度和心理。坦率地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到这个环节,才是进行到最关键的环节。如果说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都“有”了理想信念,而且还是“科学的”理想信念,却始终不能有效解决理想信念的落地即实践问题,仅仅停留和满足于空谈,要么不知道怎么做,要么说到而做不到,也就是说,无法解决“不说不做”和“只说不做”的糟糕现象,那么,这样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样是失败的,甚至于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可能变成无用功,这意味着第三重奏的责任尤为重大。

“21世纪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动态过程,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创造确定性”[10],是21世纪的人需要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使命。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在社会的不确定性中找到自己人生方位、前进方向的确定性,在不可能中找到可能性并通过自身努力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学生更多地理解和认同理想信念实践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让大学生体验到理想信念之意义和价值。“之于个人,理想信念是人的人生目标和动力;之于社会,理想信念是社会的共同愿景和精神动力。无论是从个人还是社会的角度而言,理想信念都是面向可能世界的生活追求”[11]。

这种面向可能世界的生活追求不应当让学生感受到希望渺茫、遥不可期,而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在真实感受和价值体验上触手可及、深有体会。也就是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将对社会和个体两方面的价值统一起来,既要让学生明白理想信念‘对社会和对自己都有用’,更要让学生明白‘对我有用’和‘对社会有用’的辩证关系”[12]。比如,人们常说这样一个道理:教育改变命运。但教育怎么改变、以何种方式改变、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改变个人命运——这个看似简单却又孕育着丰富内涵的道理,对上述话题的讨论自然就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大氛围,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大氛围来讲理想信念教育,显然是无法成功的。任何一种与“社会”脱节的教育都注定难逃失败之宿命。

因此,就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而言,着实有必要把理想信念的感触视角主动延伸、细化到这种理想信念引领下包括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乃至社会生活在内的一切可触摸的生活点滴变化,进而使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发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但有痕的积极变化:不仅使理想信念实现从“无”到“有”、从“有”理想信念到有“科学的”理想信念,而且会对理想信念的实践(而非空谈)的重要性的认知从“浅层次”逐渐跃升至“深层次”,即能够主动思考和妥善处理“小我”和“大我”、“自我”和“非我”、“主我”和“客我”之间的辩证关系。这种变化应当是积极的、乐观的、可喜的,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坚定以及勇于实践都大有裨益,受益终生。诚如刘建军所说:“理想信念的变化并不可怕,因为信念正是在现实变化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坚定的。坚定信念的过程是一个与现实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地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并自觉地对理想信念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13]其实这本身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再次凸显了学习素质的极端重要性——“它不仅表现在‘好学’上,更落实在‘会学’上,是‘好学’与‘会学’的高度统一……‘学会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素质,是学习素质的有效提高,是自我学习能力的极大增强与极大突破。学习素质提高的外化就是学习力的有效达成。”[14]

应当说,但凡任何一个人想要立足社会、做出点成绩,大都离不开“踏实”二字,理想信念的实践同样如此。在谈到“踏实”二字时,习近平曾经语重心长地指出:“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无论是为学还是创业,都是最忌讳的。”[15]这就表明,在理想信念面前,“坐论”与“空谈”都是人生成功之大忌——不仅误国误家,更是首先误己害己。

此外,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积极实践除了踏实,还要帮助大学生尽可能地学会勇于担当(包括事业心、责任感、家国情怀等),不仅勇于担当自我,还要勇于担当社会、担当国家和担当民族。大学生勇于担当将会使其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和丰满,愈发务实和崇高。勇于担当绝非在一时困难和挫折面前胆怯、泄气和退缩,而是直面现实并勇敢地向困难和挫折“说不”,同时尝试开启头脑风暴、运用智慧之光去战胜困难和挫折。相信只要以踏实、勇于担当之心态,从现在起力争把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细节都做好做实,新时代大学生就一定能够树立起自己的科学理想信念,把握大好历史机遇,努力成为理想信念坚定的时代新人,成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任,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奉献无悔青春和无穷智慧。正如十九大报告中寄语的那样:“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6]

需要补充的是,从《基础课》之完整教学逻辑看,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能否得到顺利实施以及其效果能否得以充分彰显,还需要对以下问题进行阐释说明:其一,大学生有理想信念且其性质为科学,但往往无法体现在实际行动中,或者说根本落实不了,那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二,大学生有了理想信念,且终身为之不懈努力,却效果不佳,甚至适得其反,成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历史罪人。究其根源,这些人在理想信念性质的选择和判断上迷失了方向,犯了错误(如迷恋和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终其一生所践行的是错误的、不科学的理想信念。此一点尤其值得警惕,需要向新时代大学生予以重点说明,并辅以厚重史料和鲜活案例进行有力佐证,从而更好地深化和巩固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之效果。当然,若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置于一个更加宏大、开阔的视域中,即在大中小理想信念教育一体化进程和背景中展开讨论,或许更有新意,也更能增添说服力。

猜你喜欢

三重奏理想信念理想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三重奏栏目作者:阮敏哲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奏响抗疫“三重奏” 彰显人大为民情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