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任务驱动下的宏大主题材料写作技巧
2021-12-03高俊文
高俊文
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中,宏观材料组合、情境任务驱动是一种常见的题型。本文所说的“宏观材料”,仅指一段或多段对在革命斗争时期或建设时期所涌现的红色人物、事迹、事件及其代表的精神进行描述的简洁文字。题目往往借助生活情境设置写作任务,驱动学生完成写作,以达成检测其学科素养、价值观之目的。但在写作实践中,很多学生对红色经典了解不够、理解不深,以致出现史实出错、内涵肤浅、行文空洞等毛病。为改善这一现状,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巧借以小写大,细微中见精神。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可以“反弹琵琶”,指导学生挖掘宏观材料中的“小”与“细”,借助创意,打开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在宏观材料“长征精神”的写作练习中,有的学生受《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关于风雪描写的启发,借长征翻越夹金山,细笔勾勒行军环境的恶劣:“彤云密布,风雪弥天。脚下的山峰崎岖蜿蜒,天空的飞机狂吐火舌。一支不足万人的队伍正艰难地行进在崇山峻岭中。”有的学生受电视剧《长征》中“伟人登上云海翻腾的娄山关”的壮美镜头的启发,抓住伟人伟岸的身形,巧妙地嵌入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渲染长征中的一个动人的细节:“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矗立在苍茫的山峦,眺望辽阔的北方,用浓郁的湘中方言豪迈地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教师立足“小”与“细”,指导学生把一个宏大的历史事件浓缩在漫天的风雪里、崇山峻岭的队伍里和一个高大的背影里,从而体验到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
巧借纵向追问,思辨中显深刻。经典的红色材料往往都有深刻的历史成因和思想内涵,经得起历史的追问。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深”与“辨”,扣住材料多频次、多角度地甄别分析、梳理归纳,能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刻。在宏观材料“红色文物”的写作练习中,学生问:“为什么这些破旧褪色的革命文物被视为至宝?”学生小组讨论后发现,这些红色文物往往与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见证民族的独立与共和国的发展。这时,又有学生提问:“战火纷飞的年代,红色文物是灯塔,是冲锋号,可为什么在和平的岁月仍有很多人对她爱得深沉?”学生小组讨论后得出:虽说硝烟已散,厮杀不在,但新时代的建设事业一如长征依旧绵延壮阔。在一代青年的眼里,红色文物的价值绝不只是对歷史的复述与记忆,更是对未来的镜鉴与激励。这个环节,学生追问“红色文物”的价值,深入挖掘革命文物的内涵,升华其历史价值,探究其对当今的启示意义,多角度揭示了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巧借情境载体,对话中彰素养。宏大主题材料的题目常常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在与题目的“对话”中展示自己的价值尺度和道德高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写作指令的一些隐性要求,组织学生探究指令中对学生身份、年龄、口吻、写作角度的暗示以及宏大主题的时代烙印与思想诉求,最终明白写作意图。以“赓续红船精神,不忘时代责任”主题演讲演讲稿的写作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捕捉材料中的隐性要求,以当代青年学子的特殊身份去思考,写特定的时代气息,写当代青年学子特有的精神风貌。有的学生从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把红色文物与“爱国”“敬业”联系起来,展示“大我”“小我”的双向对话——同学们,星光不负赶路人,时代不负追梦人!吾辈的梦就是爱国,吾辈的路就是敬业,吾辈的星光就是复兴。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寻求历史“大我”传承与当代“小我”奋斗的对话,展现了“立德树人”的自我迁移。
(作者单位:随州市曾都区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