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为本 习言悟情

2021-12-03王启梅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刺猬词句关键

王启梅

《带刺的朋友》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这篇课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表现在环境描写、刺猬偷枣和运枣的动作描写、拟声词的运用,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呢?

一、梳理词句,整体建构

1.抓关键词句讲清故事,感受语言的完整美

《带刺的朋友》按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述了刺猬偷枣的故事,脉络清晰,情节曲折有趣,学生容易读懂。教师在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时,应基于低年段学生会讲故事和提取关键信息的基础,引导学生借助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的关键句子梳理故事,完整地讲故事。

首先,学生画出“秋天”“一天晚上”“我刚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等词句,接着,教师指导学生把这些词句串起来,结合自己的理解,尝试讲一讲。

这个环节既是对低年段借关键词、提示语、示意图讲故事的巩固发展,又让学生在依托关键词句讲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到每个词句都不是孤立的、割裂的、残缺的,而是围绕一条主线共同表达一件事,正是一个个前后关联的关键词句串联起了一个美妙的故事。这样的训练,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完整美。

2.依托动词简述故事,感受语言的动态美

学生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后,教师摆出刺猬、枣树和枣的图片,让学生再读课文,按顺序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爬”“摇”“掉”“归拢”“扎”“驮”“跑”等一连串的动作把刺猬爬上树、摇枣、归拢枣、驮枣的过程描摹得活灵活现,让画面充满了生机。学生在读文圈画动词、理清主线、再述故事的过程中,由整体到局部、由表及里地走进文本,领悟到语言的动感美、节奏美,积累了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

3.关注心理体验角色,感受语言的鲜活美

《带刺的朋友》用两条线索贯穿全文,一条是刺猬偷棗的过程描述,另一条是“我”目睹刺猬偷枣时的心理变化。心理描写采用“层层解谜”的叙事策略:“我”发现一个小东西往树上爬,心中充满惊讶和疑惑;小家伙从树上掉下来,“我”恍然大悟,原来是刺猬;“我”兴致勃勃地看它归拢、驮走枣子,心里暗暗钦佩。这种叙事策略推动故事发展,使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进入曲径通幽、流连忘返的阅读境界。

当然,活泼有趣、张弛有度、疏密有致的语言,更值得学生驻足品赏。为了让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鲜活美,教师设计了情景剧表演,让一名学生扮演作者暗中监视,另一名学生扮演刺猬偷枣。两名学生分别抓住“惊讶”“暗暗猜测”“恍然大悟”“缓慢往树上爬”“诡秘地爬”“用力地摇晃”“掉了下来”“归拢”“驮着”等关键词语入情入境地表演。在精彩的剧情中,小演员和观众借助“圆乎乎”“诡秘地爬”等词语看见了刺猬的聪明可爱,听见了红枣的落地声,想到了刺猬驮枣的画面。整个场景的动静、快慢、声色和作者心理的波澜起伏,跃然眼前,学生被文字传递的色彩美、形象美、声音美所感染、浸润,鲜活的语言自然融入他们的血脉里。

二、捕捉词眼,细斟慢酌

1.紧扣词眼理解想象,感受语言的画面美

语言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语文背后的思维、审美、文化。语言的规范、优美离不开作者遣词造句和潜心“炼字”的功夫。教师在研读文本、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扣住这些字眼、词眼,让学生采用演一演、查找工具书、想象画面等方法去理解、把玩它们,感受字词的丰富内涵和它们背后的思维、文化。

教学《带刺的朋友》时,教师设计了“抓关键词、理解想象”环节,以实现品词析句、感受画面、建构运用语言的目标。这一环节分为“通览全文,画关键句”“聚焦关键词,理解词语”两个小环节。学生捕捉到“诡秘”和“归拢”后,教师设计了借助工具书说词意、语境中悟词意、想象朗读表达词意几个步骤,让学生抓住词眼,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然后紧扣关键词反复品味、想象画面,感受语言的画面美和意蕴美。

例如,理解“诡秘”时,教师出示“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让学生查字典说说“诡秘”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练习说话(如:那个东西悄悄地爬向老树杈。突然,传来一声鸟叫,它吓得_______。哎,虚惊一场。镇静一下,它又_______爬向老树杈。就这样,它一边_______一边 _______。),最后揣摩人物心理,想象画面朗读。在轻音乐声中,学生结合“诡秘”的意思,想象刺猬的心情、动作、神态,边想象边朗读、表演作者“监视刺猬”的部分,感受到画面的动态美、静态美、色彩美、声音美。

2.串联词眼配乐朗读,感受语言的神韵美

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多维度、多层次地亲近了文本语言,逐层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了“对接文眼、串联词眼、创编小诗、朗读表演”活动:请学生快速读课文,找出评价刺猬偷枣行为的句子(“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然后以这个句子为中心句,借用文章关键词把故事改编成一首小诗。

这个创意活动激起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很快,一首首小诗诞生了。如:“聪明的小刺猬/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新月斜挂的晚上/ 圆乎乎的东西/缓缓往树上爬/往树上爬……/是猫/是小考拉/哈哈/没发现我在监视它/诡秘地爬向树杈/爬向枝条……/”

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以中心句为主线,串起全文的词眼,并用诗歌的形式回顾课文内容。学生在创作并有节奏、有情感地朗诵中,真切体会到语言的美妙。

三、迁移拓展,积累运用

1.迁移课外,学习阅读

课内阅读要注重引导学生习得方法,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课外阅读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方法,巩固和提升能力。本文要积累的“聚焦关键词句品味语言、体悟情感”的阅读策略,需要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强化训练。课内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总结出两个阅读“秘笈”:一是抓住关键句整体理解课文,寻找文章的文眼,并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品味;二是站在全文的角度再次扫描审视这些词句,并回味思索,积淀到自己的记忆中,尝试运用它们。

课文是从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中节选出来的。为了巩固所学策略,教师简介原作的主要内容,并出示“刺猬吓跑大黑狗”片段,让学生试着用两个阅读“秘笈”阅读这一部分。学生先画出短文的关键句,再画出描写刺猬吓跑黑狗的句子,并聚焦“仙人球”勾连上下文去理解、品味、想象、朗读,最后声情并茂地讲述刺猬吓跑黑狗的故事。在教师的点拨和引领下,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讨论交流、默读想象,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2.迁移生活,学习表达

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的建构和运用”这个维度,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思想。《带刺的朋友》呈现出的“层层解谜”叙事策略、生动准确的语言表达等,给学生仿说和仿写提供了样本。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素材,分三个板块设计仿写练习。板块一,观察动物活动,提取关键动作;板块二,捕捉镜头,声情并茂地讲述;板块三,练习写话,交流评价。这种设计把语文要素的落实延伸到生活之中,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者单位:十堰市五堰小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猜你喜欢

刺猬词句关键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高考考好是关键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
生意无大小,关键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