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教学中落实审美要素
2021-12-03余雯静
余雯静
《暮江吟》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三首》的第一篇。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为落实本单元的语文素养训练重点——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扩充阅读内容
一首短诗的阅读内容有限,为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維,教师可以适当扩充阅读内容。
一是从一篇走向一类。教师创设情境:傍晚时分,太阳西沉,此时的天边、江水、水中的夕阳宛若一幅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PPT出示句式:红得像……,绿得像……,这是多么纯净的美啊!请你读——半江瑟瑟半江红。学生读罢,教师进一步引导:这句诗中的红与绿有一个鲜明对比。运用色彩对比描绘风光的诗句很多,你还记得哪些?学生想到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教师小结:诗人就像一个画家,他们以文字为画笔描绘出绚丽的自然风光,让我们再读这句诗,读出江水的可爱之处。以上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体会诗人细致的观察和准确的表达,使学生由本首诗的色彩鲜明对比联想到课外积累的运用色彩对比描绘自然风光的诗句,让学生把诗句横向对比、联系,产生思辨,从而在阅读和思考中走向这类古诗的阅读。
二是从一篇走向一个人。读一首诗,走近一位诗人,这是一个极富趣味的过程。教学时,笔者引导:“同样是描写黄昏的景物,诗人李商隐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王之涣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人王维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一切景语皆情语,人们眼中的景物与其当时的心情际遇有很大关系。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吗?请大家根据课前预习情况谈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一名学生说:此诗大约是在长庆二年(882),白居易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写下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因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故作此诗。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带着诗人的这份轻松畅快,再来读读这首《暮江吟》,并引导:白居易一生写下了3000多首诗,如《草》《长恨歌》,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找一找白居易人生中不同阶段写下的诗句,从古诗中感受诗人白居易经历的各种滋味。
这样的设计,扩充了学生的阅读内容,让他们看到文本背后的大千世界。
二、激发审美创造
好的课堂要能通过情境创设、词句赏析等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秘诀,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达到“以写促读,体会表达”的效果。
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重点赏析“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句中叠词的妙用。笔者提问:“江水真的是精准的分为两半吗?”学生回答:“不是。诗人眼中,江水呈现青绿色和红色,美丽极了。”笔者追问:“‘瑟瑟二字重叠有什么好处?”学生发现:读起来上口,听起来悦耳,特别有韵味。“还有哪些学过的含有叠词的诗句呢?”学生找出“千门万户曈曈日”“青青河边草,郁郁园中柳”等。“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学生发现:“这些叠词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美丽的景色带到了读者面前。”接着,笔者出示动词“来往”的叠词形式“来来往往”,让学生将形容词“红火”“冷清”转换成叠词形式,并说说转换前后表达效果的差异。学生很快说出了“红红火火”“冷冷清清”,并认识到“叠词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另一方面起强调作用,可以使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特征更加形象,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此处的词语迁移练习和表达效果比较,既让学生开展了“准确表达”的语言实践,又促进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在学生对古诗词有了审美感知、体验后,教师应以相似的情境促进学生的审美创造,让学生进行续写、扩写、改写、仿写等形式的文字训练。
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将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一名学生在习作中首先交代了“我”此次杭州之行的背景,接着写自己傍晚到江边漫步时看到的美景——“夕阳慢慢地落到水平线上,通红通红的,江边的云被染成了一块绚丽的锦缎……江的另一边还有一棵棵高大的树木,茂密的草丛,摇曳的芦苇,它们遮住了阳光,静静的倒影映到清澈的水面上,远远看去仿佛一块无瑕的翡翠。远远地望去,江水一半是红色的,一半是绿色的,我被这大自然的神奇深深地陶醉了……”最后写夜幕降临后自己看到的美景——“在深蓝色的天空上挂着一弯月牙,就像一把精致的小弓;不远处还有几颗闪烁的星星。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轻纱,我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景色之中。一阵风儿吹来,桂花的香甜沁人心脾。滴答,滴答,一颗颗清凉的水珠滴落下来,抬眼望去,草地上、树叶间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在月光的照耀下仿佛是圆润的珍珠”。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补充了诗中的留白,按照夕阳西沉、新月初升的时间顺序写出了秋天傍晚江边的别样景致。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南区三里棚学校)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