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学习支架 展示荆楚文化
2021-12-03石金军
石金军
长江自西向东,经过重庆流经荆楚大地,见证了历代不同的荆楚文化:具有浓厚峡江色彩的三峡文化,以黄鹤楼为地标的江城文化,以古战场赤壁为代表的三国文化。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诗文单元(第三、六单元)选编了具有荆楚特色文化的《三峡》《黄鹤楼》《赤壁》三篇古诗文,对中学生继承和弘扬荆楚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以这三篇文本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有效搭建教学支架,落实“荆楚文化”人文主题。
一、搭建影像支架,感受三峡之美
《三峡》的作者仅用短短的150余字,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优美多姿的三峡风光。课文景物描写多做点染勾勒,不事精雕细刻,重在突出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动人心魄、春冬沉静优美、秋天肃杀凄清。如何让学生从文本极简的文字中读出三峡不同季节的美呢?笔者结合课文“预习提示”中“课外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了解三峡山水的特点”和初中生认知实际,给学生搭建起影像支架,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在引导学生体会三峡四季之美时,笔者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奇山必有奇水。请同学们再读文章,分小组交流,说一说不同季节的三峡长江水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然后让学生重读文本,小组内交流,学生通过交流,明确“第2段描绘了一幅夏水的迅疾奔流图”,但夏水迅疾到什么程度,学生没有相关的生活经历,就很难理解了,于是,笔者播放了课前准备的《早发白帝城》的视频资料,从视频中,学生直观地看到李白早上从白帝城乘舟出发,历经险滩峻礁,在落差极大的三峡中飞奔,傍晚就到达一千两百多里外的江陵了,对三峡夏水的迅疾奔流便有了深切的感受,而且,不少学生下意识地说出“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给学生搭建这样的影像支架,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而真切地感受三峡夏天江水满溢、一泻千里、惊心动魄的气势。对于春冬三峡、秋日三峡景物的理解,笔者分别给学生提供了《绝巘悬泉》《空谷猿啸》两个视频资料,学生将影像与文字结合起来,很快概括出春冬三峡、秋日三峡景物的特点,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浓厚的荆楚峡江文化,从而萌生了向往峡江美景、热爱荆楚文化的感情。
二、搭建辩论支架,理解赤壁之奇
荆楚文化符号中的赤壁有两个,而且都在长江沿岸,一个被称作“文赤壁”,指的是黄州赤壁矶,在今黄冈市东坡赤壁公园内;一个被称作“武赤壁”,在今赤壁市西北长江南岸三国古战场景区内。在教学《赤壁》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荆楚文化符号,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增强荆楚文化自信,这既是《赤壁》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也是继承和弘扬荆楚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赤壁》是一首咏史诗,作者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自然而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作者并没有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影响,而是运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无中生有,死中求活”,写出了新意。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在教学时,结合文赤壁、武赤壁和学生兴趣,为学生搭建了辩论支架,即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文、武赤壁今何在?学生通过教材中的注释,已经了解到湖北有两处赤壁,诗题所指赤壁究竟是哪一处呢?笔者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支持“文赤壁”,另一组支持“武赤壁”,双方各执一词,进行辩论。经过激烈地辩论和笔者的引导,学生明确: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就是“武赤壁”,而杜牧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文赤壁”,诗人只是借相同的地名寄寓吊古之意,并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人苏轼在黄州所作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也是类似情况。这样的辩论支架,有效解决了赤壁地点之谜,解开了学生心中的谜团。
分清文、武赤壁是为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做铺垫的,初中生对赤壁之战有一定的认知,但诗人却是反说其事:设想如果当年没有东风的帮助会怎样?为此,笔者再次给学生搭建辩论支架,设计了二次辩论:赤壁之战的胜负关键是什么?学生则根据个人喜好分成两组,一组站在曹操立场上,一组站在周瑜立场上。两组学生在“有东风”和“没东风”的条件下,来了两次“赤壁大战”。学生在辩论中“短兵相接”,在“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后,最终明确:“东风”一语,除了实指之外,也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条件;末句更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操、周瑜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借助辩论支架,学生不难读出诗人对周瑜的一丝不屑和嘲讽。
三、搭建“1+X”阅读支架,体会黄鹤之情
黄鹤楼,建在武汉长江边蛇山黄鹄磯上,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并写下诗词。崔颢及其所写《黄鹤楼》即为代表,诗歌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为了践行古诗词教学的“群诗阅读”理念,让学生理解不同的作者描写同一事物抒发的情感不同,在教学中,笔者搭建了“1+X”阅读支架,让学生体会不同诗人笔下的黄鹤楼所赋予的不同情感。
首先,笔者给学生提供了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和《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两首诗,让学生对比阅读,从对比中揣摩各诗表达的情感。然后,笔者结合崔颢《黄鹤楼》引导:站在黄鹤楼上,崔颢不见黄鹤只见楼,用两个“空”字暗示了诗人的怅惘之情,尾联则点明了诗人怅惘的原因。同样在黄鹤楼上,李白送别故人孟浩然后,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经过对比联想,基本能正确回答,笔者在此基础上再次引导:崔颢登楼表达愁情,李白送友表达别绪,都是人之常情,而作为被流放的“迁客”,李白再次站在黄鹤楼上,又有什么感想呢?学生结合李白被流放的原因和《梅花落》的典故,设身处地地展开联想,感受到了李白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同样是在黄鹤楼上,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观感,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境遇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观感,这就是黄鹤楼的魅力。正是黄鹤楼,成就了江城武汉,也正是黄鹤楼,为荆楚文化增添了一个响亮的文化符号。
“1+X”阅读支架的搭建,有效衔接了教材内外的阅读资源,让积累性阅读走向积淀性阅读,从碎片化阅读走向融通式阅读,从而让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深化,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昌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