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自信到自主: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逻辑进路

2021-12-03张磊王建新

湖湘论坛 2021年5期
关键词:制度自信

张磊 王建新

摘要:制度话语权关系到意识形态安全。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不仅是坚定制度自信、将制度优势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必然选择,更是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破解西方话语霸权和话语攻击的应然举措。然而,当前我国制度话语权建构仍面临着制度话语体系建设滞后、话语叙事能力不足、话语载体建设失衡、话语环境西强我弱的困境。只有从强化制度话语创新、提升话语主体效能、构筑智能媒介矩阵、参与多样全球治理等方面综合施策,才能牢牢掌握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话语;话语权建;制度自信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1)05-0082-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巨大的制度优越性。然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却利用国际话语霸权,不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歪曲解读和恶意抹黑,争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新的时代背景下,坚定制度自信,不仅要求我们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更要求我们要掌握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因此,如何将制度自信转化为制度话语权,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战略定位

一般而言,话语权主要包含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利两方面内容。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牢牢把握解读、宣传、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力和话语权利,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制度故事”,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民族认同感和国际影响力。

(一)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是坚定制度自信、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在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特别是40余年改革开放史的经验总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创造出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更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热烈支持。面对新时代的复杂形势,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必然选择。

一方面,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有利于讲好“两大奇迹”,强化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它“既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又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模式”[1]。正是因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新中国才能从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逐步发展到现今世界第一大工业制造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前,我们正处在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掌握中国制度话语权、讲好中国制度故事,不仅有利于有效回应“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更有利于讲清“两大奇迹”、凝聚民心,增强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心。

另一方面,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有利于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习近平同志曾高度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基础,更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制度保障。新时代,世界正处在深度变革和发展中,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不仅有利于强化制度权威,发挥出制度的规范、激励和约束功能,更有利于以制度优势强化国家治理、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运转,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凝心聚力。

(二)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是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破解西方话语霸权和话语攻击的应然举措

尽管中国正以更加自信从容的姿态迈入世界舞台中央,但是“‘挨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2]。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扩大中国制度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制度的认识和认同。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是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破解西方话语霸权和话语攻击的应然举措。

一方面,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有利于回应国际关切、讲好中国制度故事。“两大奇迹”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奇迹,更是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在短短70余年的时间内创造如此伟大的发展成就。相较于中国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的西方国家却被移民问题、种族问题、债务危机问题等发展问题缠身,对比之下,中国制度展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可谓“风景这边独好”。正因为如此,西方国家高度关注“中国奇迹”,渴望破解中國发展之迷。同时,部分西方国家主流媒体由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国情缺乏全面了解,在“修昔底德陷阱”思维的作用下,对中国及中国制度的报道和解读往往存在偏见,报道内容有失公允。面对中国发展的事实与西方媒体报道失实之间的矛盾,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现出浓厚的研究兴趣。只有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才能准确地向世界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

另一方面,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有利于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回应西方话语攻击。当前,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出于意识形态偏见,一些西方国家不愿意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质疑中国制度和中国发展模式,对中国发展保持警惕甚至抵制态度。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仅利用话语霸权在国际舆论中大肆散播“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历史终结论”等言论,通过编织涉疆、涉港言论,滥用人权问题来抹黑和妖魔化中国,为中国打造“专制”“独裁”“国强必霸”的国际形象,还利用意识形态渗透来歪曲解读、攻击抹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企图削弱中国人民的制度自信、遏制中国的发展。制度性话语权代表一国的诚信与承诺,只有通过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牢牢掌握解读中国制度的主动权,才能有效破解西方话语霸权、回应西方话语攻击,向世界讲好中国制度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二、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基本原则

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其内容涉及到话语生产、传播等诸多因素;其要求既要保证话语的力度、讲清中国制度故事,更要体现话语的温度、讲好中国制度故事。为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立足中国实践相统一、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相统一、彰显民族风格与扩宽国际视野相统一的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立足中国实践相统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与立足中国实践相统一,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根本原则。

理论具有普适性和前瞻性。纵观百年党史和70余年新中国史,历史和实践早已证明,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就不会取得成功。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引下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主义制度的理论之源,从整体上分析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深度、历史厚度和实践广度。

同时,还要坚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实事求是地讲述中国制度故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归宿,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立足于“两个大局”的时代定位,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准确、全面地掌握其内在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的深入和主要矛盾的变化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试和自我完善,因此必须要紧跟时代和实践步伐,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成就也为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提供了物质基础。事实胜于雄辩,要善于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理直气壮地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用发展事实筑牢中国制度话语权。

(二)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相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相统一,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3]43,而“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4]16,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下,我们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取得今天的建设成就。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不仅要讲好中国制度故事,还要揭示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什么人的问题,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相统一。

一方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面对新时代的复杂形势,只有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立足于党的工作全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大局,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话语营养,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揭示中国立场。

另一方面,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制度问题,说到底是‘为谁的问题。”[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艰苦奋斗中逐渐形成的,蕴含着人民群众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向往。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是党领导下的群众实践,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在话语建设上贴近群众、向群众学习,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内容感召群众、凝聚群众。同时,还要重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只有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制度自信成为人们的价值共识和情感共鸣。

(三)坚持彰显民族风格与扩宽国际视野相统一

坚持彰显民族风格与扩宽国际视野相统一,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重要原则。当前,由于中西方存在着较大的制度、文化差异,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當,极易出现“自说自话”的不利局面。“中国话语不仅要讲清‘中国经验的民族性,还要讲清‘中国经验的世界性。”[6]因此,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必须要坚持彰显民族风格与扩宽国际视野相统一,既要向世界彰显中华民族风格,又要体现国际视野、与国际话语接轨,用国际社会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制度故事。

一方面,必须彰显民族风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必然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3]339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必须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制度性因素和时代价值,并通过创新性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将其融入中国制度话语权的建构之中,使中国制度话语具有独特的东方魅力和话语智慧。

另一方面,必须拓宽国际视野。中国正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渴望听到更多的中国声音、看到更多的中国方案。我们要以国际化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同时寻找价值共识和利益交汇点。只有在立足中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以宽广的胸襟和广阔国际视野面向世界,才能解读好中国制度、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筑牢中国制度话语权。

三、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现实困境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展现出巨大的制度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中国制度话语权建构仍然面临着话语体系建设滞后、话语主体能力不足、话语载体建设失衡、话语环境西强我弱等现实困境。

(一)话语体系建设滞后,削弱了中国制度话语的引领力

建构系统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为制度优势话语体系建构奠定了重要基础;虽然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逐步构建起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理论体系,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的建设仍然停留在一般性的“阐释”状态。相较于制度建设成就而言,我国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制度话语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优势等时代话语缺乏足够的学理支撑,对制度优势的阐释也大多停留在一般性的舆论宣传层面,无论是制度话语体系的理论深度还是广度都有待加强。

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创新不足,制度优势尚未转化为话语优势。 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不仅涉及到“中外”,更涉及到“东西”和“南北”。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解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在内容上必须要具有创新性和针对性。然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在内容上缺乏创新性转化。例如,在外交政策上,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核心概念,但由于在传播时缺乏创新性转化,极易被西方曲解成“锐实力”。近年来学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片面的内容分析、历史溯源等层面,缺乏足够的现实关照和生成逻辑剖析,空洞乏味,缺乏吸引力,这进一步制约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的创新性发展。更有少部分学者在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习惯性套用西方研究范式和西方话语理念,以“西”解“中”,这不仅极易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建构落入西方“话语陷阱”之中,更容易导致中国制度话语权的旁落。

(二)话语主体能力不足,降低了中国制度话语的阐释力

一般而言,在制度话语权的建构中,话语主体占据了绝对的权威地位,由他们代表国家和政府对外发表观点或主张,话语受众只能被动地接受话语内容。可是,网络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信息呈现出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特点,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同时,信息传播模式的改变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表达方式,人们更倾向于阅读短频快的信息内容,拒斥长篇累牍的说理论述。这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主体的叙事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然而,当前中国制度话语权的话语主体对中国制度话语的阐释力跟不上时代要求。

一方面,话语传播理念滞后。“讲中国好故事”与“讲好中国故事”,一字之差,反映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播理念。当前,在中国制度话语权的建构过程中,话语主体大多沿用傳统的“话语中心”“传者中心”话语理念,对网络时代话语受众,特别是海外受众的特点重视不够、研究不足。这就使得他们在讲述中国制度故事时,将重心放在“讲中国好故事”上,在传播方式上以“大水漫灌式”传播为主,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分析和精准化传播,因而难以引起话语受众的关注和情感共鸣。同时,受惯性思维影响,在面向海外受众时,将重点集中在英语国家,对非英语国家尤其是小语种国家缺乏足够的话语分析,话语精准服务意识不强。

另一方面,话语议题设置水平有待提升。有针对性地设置话语议题对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根据话语受众的兴趣喜好有针对性地设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议题,才能有效吸引他们的关注,强化叙事效果。然而,当前在讲述中国制度故事过程中,我国在话语议题设置上系统性不够、对破解西方话语陷阱的话语议题设置不多,极易被西方国家抢占话语主动权,使自己陷入被动的应答和解释之中。

(三)话语载体建设失衡,消解了中国制度话语的辐射力

网络的发展使各类自媒体平台正逐渐取代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主流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随着人们信息获取方式的转变,中国制度话语权建构逐渐暴露出话语载体建设失衡的问题,无法有效应对人们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一方面,网络话语阵地利用不足。习近平同志指出:“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3]325网络自媒体平台的出现和普及,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信息的传播渠道,更抢占了大批用户资源,受信息传递方式和阅读习惯改变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从自媒体上获取信息。传统主流媒体虽然有着更高的信息权威性和主导性,但在传播的时效性和形式的多样性方面远不及自媒体平台,由此导致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逐渐旁落。当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宣传和介绍仍然主要通过传统媒介进行,对网络媒介认识不清、准备不足、利用不够,无法有效利用网络媒介平台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更无法抢占建构制度话语权的网络话语阵地。

另一方面,多元媒介平台的融合与监管有待加深。当前,多元化的话语媒介在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用户群体的分化。为了抢夺用户、吸引用户关注,话语传播媒介的功能分化越来越细致,人们越来越多地被自己关注或喜爱的信息所环绕;特别是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人们极易陷入自我构筑的“信息茧房”之中而不自知,由此极大地分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影响力和穿透力。同时,话语媒介的多元化也为享乐主义、无政府主义、新自由主义等西方思潮的渗透提供了可能,从而加剧了网络舆情风险。例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在信息技术上的先发优势,不断通过网络话语媒介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甚至通过恶意编造谎言来抹黑中国和中国制度。此外,当前话语主体在讲述中国制度故事的过程中,虽然也创造性地采用了一些网站、论坛等媒介平台,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融合与监管,大多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且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复或雷同之处,难以形成讲述中国制度故事的话语合力。

(四)话语环境西强我弱,挑战了中国制度话语的领导力

今天的中国,不仅已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力量。然而,同中国国际地位不匹配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牢牢掌握着国际舆论话语权,新时代中国制度话语权建构面临着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环境。

一方面,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地位远低于西方主流媒体。从目前国际舆论媒体的影响分布来看,美联社(AP)、法新社(AFP)、路透社(Reuters)几乎垄断了全球信息流通,对全球舆论走向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而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等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虽然扮演着中国媒体“走出去”的主力军角色,但在国际上的舆论影响力相对较弱,甚至正当的新闻活动都遭到限制。除了主流媒体,一些有中国背景的新兴自媒体平台如WeChat(微信国际版)、Tik Tok(抖音国际版)等,也不断受到西方国家的歧视和政治打压。

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势书写舆论规则体系。世界现行的规则体系,包括新闻舆论规则在内,绝大部分是二战后由西方国家主导建立的,这就使得西方发达国家牢牢掌握着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则长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享受与自身地位及责任相一致的国际话语权。当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涌现,使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表现出焦虑不安甚至恐惧的心态,认为中国“国强必霸”。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保护自身利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习惯于站在意识形态的高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评头论足,甚至不惜通过编制虚假新闻来抹黑丑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抢占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同时,囿于意识形态偏见,西方媒体还擅长玩弄双重标准,在对中国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报道中厚此薄彼、颠倒黑白,一味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批评指责、造谣抹黑。

四、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話语权的实践路向

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不仅关系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只有从坚持强化制度话语创新、提升话语主体效能、构筑智能媒介矩阵、参与多样全球治理等方面综合施策,才能有效破解当前中国制度话语权建构面临的困境,牢牢掌握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一)强化制度话语创新,构建中国特色制度话语体系

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创新,构建体现民族特色和国际品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主话语体系,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前提和基础。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总结70年来我国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构筑中国制度建设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理论支撑”[7]。强化制度话语创新,首先要善于从“四史”中总结制度建设经验。如前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在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更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经验总结,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要善于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就,从“四史”中总结出制度性因素,通过摆事实与讲道理相结合的方式,将制度经验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制度话语。其次要重视借鉴他国制度话语建设经验。新时代讲好中国制度故事,不仅要面向本国民众,还要面向国际社会,因此在讲中国制度故事时,既要坚持立足中国本身,从历史优秀制度文化资源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验中汲取经验,又要善于对他国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话语理论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择其善者而从之”。在中外互鉴、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演变规律,“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3]346,构建起兼具中国民族特色和国际品质的制度话语体系。此外还要善于将理论优势转化为制度话语优势。理论是制度的根源,制度优势是理论优势的现实体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必须要重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创新发展,以理论创新推动制度话语创新。一方面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的灵魂;另一方面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来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中”解“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体系创新发展。

(二)提升话语主体效能,增强中国制度故事叙事能力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关键在于话语主体必须具备必要的叙事表达能力,能准确、生动地讲述好中国制度故事。否则,“酒香也怕巷子深”。因此,面对新时代的复杂形势,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必须重视提升话语主体效能、增强话语主体对中国制度故事的叙事表达能力。

一方面,要引导话语主体转变话语理念,创新制度话语表达形式。话语主体要自觉树立“受众中心”理念,重视对话语受众的研究。要以话语受众为实践导向,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话语受众的文化背景、兴趣爱好等行为特点进行精准分析。在此基础上,精准定位、精准施策,做到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有针对性地讲述中国制度故事。同时,还要转变叙事表达方式,推动宏大叙事与微小叙事的统一,将理论叙事与生活叙事紧密结合起来,既要用宏大叙事讲清楚中国制度故事,又要以贴近生活的微小叙事讲好中国制度故事,使中国制度故事富有温度与温情。

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话题创设能力,抢占舆论话语引导权。要改变过去被动的话语应答模式,化被动为主动,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国际话语议题创设。既要主动创设中国制度相关的话语议题,特别是对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国政治制度、民族制度、新闻制度等重点领域要主动出击,从中国实际出发主动创设话语议题,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积极回应;又要善于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向西方民众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还要重视分析中西方核心概念的内涵差异,善于利用融通中外的概念来表述话题内容,把我们想说的和国际社会想听的紧密结合起来。此外,要从制度、资金、政策等方面不断健全外宣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善讲中国故事的行家里手。既要打造一支理论素养过硬、专业技能扎实的外宣人才队伍,不断强化中国制度故事的跨文化传播;又要重视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Twitter等中培养认同中国制度的青年意见领袖如乌合麒麟、郭杰瑞等,以他者的视角有效讲述中国制度故事。

(三)构筑智能媒介矩阵,拓宽中国制度话语传播渠道

构筑强大的智能媒介矩阵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硬件基础。当前,网络已成为话语交锋的主阵地,因此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4]318。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也必须重视构筑智能媒介矩阵,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传播渠道。

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网络话语阵地建设。要在不断深化对网络媒介平台的传播规律和传播特点的认识、准确把握网络媒介平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优势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一批立场坚定、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网络媒介平台。同时,要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权威性高、信息量大的优势,与时俱进更新传统主流媒体的呈现形式,全面提升以新华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国际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通过引导主流媒体入住网络平台如抖音、Tik Tok等,主动开设网络新媒体阵地,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媒介平台和话语方式讲述中国制度故事,抢占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的先机。

另一方面,要推动多元媒介融合,加快构建智能融媒体矩阵。媒介多元化的发展在放大人们信息自主权的同时,也为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推动媒介融合、构筑智能融媒体矩阵,能够有效应对不同群体的需要,形成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的平台合力,推动中国制度故事全方位、立体化传播。因此,要重视做好顶层设计,推动多元媒介融合沿着纵深方向发展。既要通过推动传统主流媒体与新兴自媒体深度融合,打造立体化、全覆盖的中国制度故事传播平台;又要把握好当前传播领域移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积极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传统媒介的智能升级以及新兴自媒体的智能化改造;还要以技术创新引领多元媒介的有机融合,积极搭建媒介资源共享平台和专业化信息数据库,构筑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的“智能中央厨房”。与此同时,要重视加强对多元媒介信息内容的监管。主流媒体要充分发挥好稳定器和方向机的作用,自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既要主动参与网络舆论引领,旗帜鲜明地回应西方话语攻击,坚决捍卫中国制度舆论形象;又要善于利用人工智能搭建智能信息数据模型,对多元媒介信息进行筛选分析,提高精准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的能力,不断维护和拓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话语的传播渠道。

(四)参与多样全球治理,树立中国制度正面国际形象

参与多样全球治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面国际形象,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制度话语权的重要保障。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人类社会已成为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然而由于中西方之间历史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差异,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识不清、理解不到位。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多样全球治理,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树立正面国际形象。

一方面,要坚定制度自信,塑造新型大国形象。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既为坚定制度自信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塑造新型大国形象、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提供了现实支撑。中国所取得的一切成就均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指引下实现的,没有对他国和地区进行过任何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完全是在遵守国际规则的情况下实现的和平崛起。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和平且富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制度,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中国制度自信,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就讲好中国制度故事,树立新型大国形象。

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联合发声”打破话语霸权。首先,面对日益凸显的全球问题,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全球治理中来。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3]37参与全球治理,既可以在相互合作中为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又可以用实际行动讲述中国制度故事,增进他国人民对中国及中国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进而凝聚共识、“联合发声”,有效回应西方对中国制度的话语攻击。其次,要积极推动我国非政府组织走出去,与国际其他非政府组织加强交流合作,扩大影响力。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以非政府组织实践讲好中国制度故事,分享中国智慧。最后,话语主体要积极参与国际舆论斗争,捍卫中国制度话语形象。当前,国际舆论环境依然严峻,西方国家利用话语优势对中国制度进行恶意曲解和抹黑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们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的重点问题并主动公布事实真相。通过积极参与,引导国际舆论斗争、有效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牢牢掌握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唐爱军.把牢解读中国制度的话语权[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5):82-89.

[2]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1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習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5]孙正聿.制度优势的理论根基[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1):49-59.

[6]陈曙光.中国话语:说什么?怎么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15.

[7]习近平.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 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N].人民日报,2019-09-25(01).

责任编辑:曹桂芝

猜你喜欢

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呼唤更多细节创新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特点
国企改革莫忘“制度自信”
从前南实行多党制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