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的中小学音乐唱歌教材研究
2021-12-03王小天
摘 要: 音乐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知识载体,在音乐教育环节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音乐教材编写起步于20世纪初,其中的音乐唱歌教材数量多、流传广且影响大,尤其是“五四”时期的中小学音乐唱歌教材,在编写内容上摆脱了单一的唱歌集形式,内容更加丰富。以近代较具代表性的音乐唱歌教材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具体内容与编写特征,并通过梳理近代学者对于中小学音乐唱歌教材中歌曲内容的研究,总结这些音乐唱歌教材的历史意义,探讨它们对于当下音乐教材编写的启示。
关键词:音乐唱歌教材;音乐课程;历史经验;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J6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21)04 - 0129 - 06
DOI:10.15929/j.cnki.1004 - 2172.2021.04.013
音乐教材是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反映了音乐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活动方式。中国近代最早的音乐教材编写者是曾志忞与沈心工,他们分别在国外与国内出版了唱歌集,开创了音乐教材编写的先河。“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美育思想的传播使得音乐课程内容进一步拓展,音乐唱歌教材的编写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本文整理与分析了“五四”前后几本重要的中小学音乐唱歌教材的撰写特点,并阐释其历史经验与现实意义。
一、代表性音乐唱歌教材的内容分析
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音乐唱歌教材是由曾志忞、沈心工等人创作编写的,以唱歌集的方式呈现,其中收录了大量的乐歌。直到《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颁布后,音乐唱歌教材的编写才开始不再以单纯的乐歌为主,而是以唱歌内容为主,适当增加一些欣赏内容及基本乐理的介绍,内容上更具综合性。“五四”前后,较具代表性的教材主要有沈心工编写的唱歌集,叶中冷的《小学唱歌集》,萧友梅的《新学制唱歌教科书》等。本节以这几本代表性教材为对象,分析其编写背景与主要内容。
(一)沈心工编写的音乐教材
沈心工作为学堂乐歌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是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初创阶段最早的音乐教师。在留日回国后,他开设了“唱歌课”教唱乐歌,试图以乐歌的方式熏陶国人。他将创作的乐歌整理成乐歌集,并于1904年出版为《学校唱歌集》。1912年,沈心工对其进行重新编排整理,出版了《重编学校唱歌集》。该教材共有6集,每集约有15首歌曲,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前4集供初等小学校使用,后两集供高等小学校使用。所选乐歌主要面向广大儿童,使用简谱记谱法,歌词采用生动的白话文,词意虽通俗易懂但意味深长。歌曲结构短小精炼,多为三段体,旋律音域窄小、节奏简单,且一字一言,便于儿童掌握与传唱。
教材中的乐歌多采用选曲填词的方式,主要以日本和欧美歌曲的旋律为基础进行填词,针对中国传统民歌填词或专门作曲的也有,但是比重较小,譬如以《孟姜女小调》为旋律填词写成的《缠足苦》,以《凤阳歌》曲调创编的《采茶调》等。虽然是选曲填词,但是在编配中还是有意识地使歌曲与原有曲调相配合。《重编学校唱歌集》从创作题材上来看,主要为表现爱国主义、提倡科学、提倡妇女解放、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4类。其中,表现爱国主义的代表曲目为《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美哉中华》等,提倡科学的代表曲目为《纺织》《电报》等,提倡妇女解放的代表曲目为《中国女杰》《妇女从军》《缠足苦》等。
这本学校音乐唱歌教材的歌曲内容题材多样,以儿童的启发教育为主,通过音乐培养高尚情操。其所选的乐歌短小精炼,词曲贴合,在曲调的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审美标准。歌曲所传递的爱国精神和民主思想充分适应了当时学校和社会的需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二)叶中冷的《小学唱歌集》
《小学唱歌集》初集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07年出版,由于其影响广泛,还相继出版了二集、三集。从内容上看,这部教材体现了音乐唱歌教材开始向综合性教材转变的特征。教材主要内容以歌曲的收录为主,此外还附有教学法、乐理两部分内容。在歌曲收录方面,所选歌曲内容有破除迷信的《辟占验》、反映民主革命思潮的《颂立宪》、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新时期科学思潮影响的《竞争》、表达群体性意见的《文明婚》、表现学生生活的《上学》《远足》、描写风景的《西湖十景》,还有科普知识的《欧美二杰》《亚东帝国》等。
在《小学唱歌集》的初集中,作者开篇强调了唱歌是发声的艺术,接着阐释了唱歌教授的要素,认为音调、拍子、趣味是唱好歌曲所必不可少的三要素。之后他又论述了唱歌教法,提出教授时要注意8个要点。除此之外,教材中还有简谱知识、风琴黑白调用键一览表、手风琴谱等非常实用的内容。这本教材由于内容全面、广泛,适应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因而在出版后广受欢迎。
(三)萧友梅《新学制唱歌教科书》
萧友梅主编的《新学制唱歌教科書》是“五四”前后非常重要的一部音乐唱歌教材,原因有二:其一,时代性,它是以1912年颁布的《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为依据编写的;其二,民族性,教材中的歌曲都由国人创编而成,主要是萧友梅作曲、易韦斋作词。这套教材一经刊印,便得到广泛的使用。
《新学制唱歌教科书》共3册,教材内容由“视唱”与“歌集”两部分组成。首先,该教材作为我国近代最早的视唱教材之一,每册8课视唱内容,共24课。在内容的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针对性,所安排的内容是针对特定学历学生编写的;其二,严谨性,对基础乐理知识标注了详细的解释,对于每课的课时都有安排,知识传授体现出新旧知识相结合的特征;其三,系统性,整体内容安排由简到繁,难度不断加深,形成了前后知识有序衔接的特点。
其次,《新学制唱歌教科书》共收录30首歌曲。这30首歌曲蕴含丰富的思想,根据不同题材分为宣传爱国、民族思想,描绘祖国大好河山,教导学生3类。其中宣传爱国、民族思想的代表曲目为《国耻》《国民革命歌》《国土》《五四纪念爱国歌》《国难歌》《国旗》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代表曲目为《大明湖月夜》《登高》《中华好》《泰山》等,教导学生的代表曲目为《暑假》《校园夏时》《十二时》《晨歌》《诚求》等。
3册歌曲全部采用五线谱,并配有钢琴伴奏谱,这在当时的音乐教材中属于首创。歌曲在内容方面符合中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选取题材能够激发中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热情。此外,歌曲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中学生的嗓音条件,音域适中,大部分歌曲最高音一般不超过e2,仅有小部分歌曲(《尚美篇》《星空》)最高音在f 2。
总的来说,萧友梅的《新学制唱歌教科书》相较于以往的教科书有很大的进步。该书不论是构架体系还是编写理念都比较新颖,在内容上也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性,歌曲的作曲填词在借鉴、融合西方作曲技法的同时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四)小结
通过对以上几本中小学音乐唱歌教材内容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美育思想的进一步传播、音乐课程的进一步变化,教材的编写也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教材中的歌曲更加注重艺术性,同时在原本歌曲演唱的基础上扩充了乐理知识、欣赏、练习等部分,具体体现出两个特点。其一,教材编写具有历史底蕴,能够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积累经验;其二,注重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反映时代需求。
在近代中国学校音乐教材重要的转型时期,“五四”前后的音乐教材在编写方面秉承美育教育思想,兼顾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结合,这对当下的音乐教材编写颇具启示意义。音乐教材的编写要为学习者提供了解音乐文化的基本途径,提供音乐欣赏与审美的基本内容;同时,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继承与弘扬、借鉴与发展,才能在音乐教材中谱写出更美的旋律。
二、中小学音乐唱歌教材的特点与价值
20世纪早期的音乐教材最初以乐歌集的形式出现,成为音乐唱歌教材的雏形。“五四”前后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也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发展,不仅在内容上进一步扩充,在教材编写方面对于受众群体的把握也更为明确。总的来说,“五四”前后的中小学音乐唱歌教材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其一,歌曲题材的选择符合时代精神。上述教材中的歌曲都选取了能够弘扬民族精神的题材,体现出爱国主义精神,达到振奋国民精神的目的。无论是《学校唱歌集》中的《黄河》《男儿第一志气高》,还是《开明唱歌教材》中的《为人》《上肩》,抑或是《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中的《新中国的主人》《九一八》等歌曲,都能找到时代的烙印。
其二,教材的编写与安排均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早期乐歌集式的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往往音域较窄、旋律简洁,适宜儿童与青少年演唱;搭配的白话文配词易于理解,能够使演唱者在演唱中得到充分审美欣赏。后续的音乐唱歌教材延续了这些特点,在内容编排上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段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歌词紧密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很多音乐教材还在其中添加了文字说明,使学生能够在演唱中更加深刻地认识作品、体验作品。歌曲的演唱音域则充分尊重了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条件,比如《复兴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中的音乐避免了过低或者过高的音调,符合处于变声期学生的嗓音条件,使他们在唱歌时不致于对嗓音造成破坏。
其三,音乐教材的编写不仅关注音乐教育的严谨性,也注重音乐本身的艺术性。严谨性体现在对教材结构的布置与布局上。从最初的乐歌集式的音乐教材,到后续加入的乐理知识的补充、音乐历史的介绍、乐器形制的介绍以及作曲技法的普及,音乐唱歌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不断扩充,编排有序。这些教材充分地关注了不同阶段学生在认知、兴趣、经验、能力和需要等方面的差异,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在遵循相关政策法规、课程标准的同时,能够结合当时的音乐教育现状进行科学的、严谨的编排。通过对“五四”前后中小学音乐唱歌教材内容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教材在内容选择上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充分认识到音乐是美育教育的一种手段,其美育的实现是基于艺术性的。书中的歌曲不仅能够很好地展现时代风貌,也表现了民族精神。教材中的很多作品,譬如《花非花》《点绛唇》等歌曲,在今天依旧广为流传。
综上所述,这些特点与价值赋予了中小学音乐唱歌教材在近代历史中的重要意义。除开作为音乐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它们所包含的精神与思想使之成为20世纪初最具有渗透力的文化启蒙读本。音乐唱歌教材中的歌声借由孩子之口经教室传向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成为一种新的时尚,迅速发展起来。伴随着低门槛的传播,歌曲中展现出的爱国情怀,所表达的富国强兵、科学民主的思想飞快地播撒开来。这些歌曲促进了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它们的号召下启蒙思想得以更快地传播,它们号召着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振兴中华。这种启蒙意识是全民性的,它成为被人们接受与熟知的一种精神力量。近代音乐教材在编写中对于启蒙思想的重视,也为当下的音乐教材编写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三、近代学者眼中的中小学音乐唱歌教材内容
“五四”之前的音乐教材大多是将各类学堂乐歌进行整理,以乐歌集式的形式出版。歌曲成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外界对于音乐教材的评价也首先聚焦于其中的歌曲。这一时期的音乐唱歌教材内容反映了編写者们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明实现富国强兵的愿望,因此,教材中的歌曲既要做到歌词简明、通俗易懂,还要有与之搭配的旋律与歌词相衬。基于这种认识,陈懋治在《学校唱歌二集》的序中开篇说道:“学校歌词不难于协雅,而难于谐俗。”同样的,曾志忞在1904年出版的《告诗人——〈教育唱歌集〉序》中有着更精辟的见解,即“以最浅之文字,存以深意,发为文章。与其文也宁俗,与其曲也宁直,与其填砌也宁自然,与其高古也宁流利”。随着音乐学科的进步,很多学者从词曲关系的角度重新审视了音乐唱歌教材中的歌曲。李荣寿认为,“填歌词,原来是一个不得已的法子。因为无有作曲的学识,才选了外国歌谱来,填上歌词,以资应用。要知道,这一种填歌词的法子,不是歌曲的本体精神。文学家作的歌词,虽是非常的奥妙,要是不知乐式的规则随便填词,一定不能有完美的歌曲。”这一段文字,已经不同于前文中对歌词的认识了。李荣寿从词曲关系,即歌词与乐曲之间韵律相结合的角度,探究了他所认为的“完美的歌词”。“乐曲有乐曲的阴阳句节,歌词有歌词的句读顿逗”,如果还以一字顶一音的方式填词,那么这样的歌词是毫无意义的。同样的观点在刘质平的《我国音乐教授的缺点》一文中也能找到,他认为当时的唱歌书词曲分离现象很严重,“歌是歌,曲是曲。不能相合”。
这几篇文献充分反映了近代学者对于音乐唱歌教材中歌曲内容的认知经历了一个从部分到整体的变化过程。早期的学者们对歌曲最重要的判定标准在于歌词本身的内容雅与俗,歌词的写作能否抒发演唱者、学习者的情感。虽然这一评判方式将歌词与乐曲本身的联系机械地割裂开来,但是这一评价标准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学堂乐歌在音乐教育领域所具有的突出作用的重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一种评价标准客观上忽视了歌曲旋律本身所具有的作用。因而,后续的学者更加注重词曲间的联系,他们开始从曲式结构方面探索乐曲旋律与歌词之间的关系。
最早探讨音乐唱歌教材中歌曲旋律问题的曾志忞在《音乐教育论》中说:“歌之意想,歌之体裁,歌之材料,吾不如人,然犹可以自尊,以吾旧学犹在也。曲之旋法,曲之进行,曲之调和,吾不如人,然我决不能自夸,以吾雅音不再也。有识者于是以洋曲填国歌,明知背离不合,然过渡时代,不得以借材以用之。”这一论断充分反映了当时国内普遍存在的“古乐沦亡”“中国音乐退化论”等观点。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以洋曲填国歌”便是不得已而为之。对于这种现象,沈心工强调,日本曲调虽然动听,但是不够气派,因此要“俟得适合之西洋曲,当一一易之”。
后来,陈仲子在《音乐教材之选择》中,从词曲关系中探寻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歌辞与乐曲,必须互相调和,融成一片。如以庄严之句击勇壮之辞,以喜乐之音入悲之句,在门外汉听之,虽不能指摘其谬,然于教育上,实无何等价值。且我国语之发音殊不同于他国,今教育唱歌既多采用西乐,则身负教育之责而从事作歌作曲者,不但须精通西乐,即本国之诗歌词曲,亦须有根底,其他声韵反切之学,更须研究。”
通过以上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随着认识的深入,近代学者对于当时音乐教材中歌曲旋律的选曲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拿来主义”,希望运用西方技术来改造当时“呆板”“生硬”的旋律。可以说,近代学者从批评的角度审视了近代学校音乐唱歌教材的内容。钱仁康在谈到“五四”之前的音乐教材时就说:“曲调简陋固不必说,词意和曲趣,句法和曲调组织,往往格格不相入。”朱稣典也在《从小学音乐说到音乐教科书》一文中对音乐教材的内容提出了要求,除了歌曲之外,需要包含欣赏、练习、研究等内容,在歌曲的旋律与歌词上也要做到统一一致。
近代学者常在分析、总结较早音乐教材的基础上,对后续编写提出新的要求,而对于音乐教材内容的评价实际上是出于对音乐教育目的的整体把握。这一时期的文论反映了学者们通过批评与指正的方式对当时的音乐教材内容所进行的探讨,并通过此种方式提高音乐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结 语
“五四”前后的中小学音乐唱歌教材的发展从另一个侧面体现出了中国近代音乐课程乃至音乐教育产生的曲折道路。伴随着教材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音乐教育也步入新的征程,越来越好。这些教材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对我们当下的音乐教材编写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首先,音乐教材的编写需要结合课程标准以及教育现状。音乐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需要充分关注课程标注的要求,结合当下存在的教育现状有针对性的编写。否则,音乐教育就如同无本之木一般失去方向。
其次,音乐教材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将艺术功能与教育功能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艺术的修养。音乐教材的编写关乎音乐教育的实施。音乐课程作为一门艺术课程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教育要立足学科知识,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审美体验与感受,在培养其审美能力的同时,注重课程对于学生的教化功能。
最后,音乐教材的编写要考虑到内容的文化属性,以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为立足之本。只有立足于自身民族文化,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音乐。音乐教材的编写要在基于民族意识一元化根基的基础上,向多元化展开。
所谓,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可以知未来。对近代音乐教材的研究不仅能够使我们感受到近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建立中国音乐教育的努力,而且对于我们当下的音乐教育有着重要启示。
本篇责任编辑 张放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诗话[N].新民丛报,1903.
[2]沈心工.重编学校唱歌集[M].上海:文明书局,1915.
[3]叶中冷.女子新唱歌三集[M].上海:商务印书局,1943.
[4]开明书店新书.申报[N].1935-10-17(3).
[5]俞玉滋.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收稿日期:2021-06-01
作者簡介:王小天(1976— ),男,硕士,浙江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教授(浙江杭州31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