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高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2021-12-03钱朝军周旺东
钱朝军,周旺东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实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发挥思政课主渠道的作用,就必须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的实施让思政课“活起来”。笔者自2018年开始在教学中使用雨课堂辅助课堂教学,信息化技术无论在拓展思政课的教育资源素材,还是思政课内容、载体、形式上都有巨大优势,利用雨课堂辅助教学,让思政课鲜活生动,实现了课程全过程育人的目标。
1 基于雨课堂的高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
利用雨课堂功能,线上教学准备学习内容、明确学习要求、实现师生在线答疑交流,线下教学丰富传统课堂及创新课堂活动。前者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必备环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后者激发传统课堂教学活力,助力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1]。根据混合教学的特征和思政课性质,课程教学实施的总体设计见表1。
表1 基于雨课堂的高职思政课混合教学模式的总体设计
2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的实施
2.1 资源推送
雨课堂内置于微信,相较于其他学习类App使用度最高。雨课堂整合及上传的资源类型多样,有课件、文档、照片、视频、网页等,还可以从资源库导入或使用教师自建的教学资源库,相当于一个内容丰富的自媒体,配合课堂教学,丰富了思政育人内容[2]。
2.2 课前
通过发布课件,全天候推送信息到学生微信,可及时提醒学生课前学习。学生讨论学习内容,互相交流,为课中学习做准备。利用雨课堂推送课堂教学相关资源,如学习强国等权威平台的视频、报道及精品节目,还可以推送学生身边的故事,如本校学生自强励志故事及杰出校友的事迹等,激励学生学习。
2.3 课中
雨课堂有扫码签到、随堂点名等多种形式的考勤功能。在我校5G网络覆盖的情况下,数秒之内即可完成全班学生的签到打卡,学生签到完成后能实时同步教师的课件内容。通过设置课中小测试,多角度验证学生真实到课及课堂参与情况,并为学生评价提供原始依据。学生通过课件中的弹幕互动轻松参与课堂内容评论和思想表达,随堂测试能实时显示正确率,可以不断调动学生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回答,后台能自动进行评分。随机点名回答能增加学生压力和紧张程度,能活跃课堂气氛。通过雨课堂能随时快速分组,组织学生讨论,解决了大班教学教师分组难、评价难的问题并且根据学生小组讨论情况给予学生评价。“答疑讨论”和“头脑风暴”等也可以成为学生课堂表达和沟通的渠道,教师可以根据回答的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打分,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
2.4 课后
课后可根据学情和学习效果随时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多样,除传统的知识检测,还可以是话题讨论、视频制作、拍照分享朋友圈等,让学生主动思考,将学习与身边事结合起来,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让作业不仅起学习效果检测作用,更促进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互动交流[3]。
3 教学效果反馈及反思
通过对授课对象的问卷调查发现,信息化教学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有一定的效果,同时,如何消除手机给课堂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一定挑战。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回收有效问卷62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88.7%。调查涵盖我校大部分专业,其中文科80人,工科182人,商科136人,其他学科223人。
3.1 成效与问题
大部分学生接受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对“你喜欢基于雨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吗?”选择非常喜欢的占34.78%,选择一般的占33.01%,选择不喜欢的仅占3.54%。对“你愿意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学习吗?”只有10.14%的学生出于担心增加学业负担而选择不愿意。认为雨课堂对本门功课学习帮助非常大的占34.3%,认为有一点帮助的占61.19%,只有不到5%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对“你觉得开展此类基于手机App的混合式学习有必要吗?”认为非常有必要的占40.9%,认为一般的占56.04%,认为没有必要的占3.06%。可见在混合式教学中,学生对于雨课堂的工具性作用持肯定态度,赞同雨课堂对课程学习有帮助,认为雨课堂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从课程实施效果来看,雨课堂能有效促进课前线上学习,实现师生及时沟通。对“雨课堂在课前发布的预习大纲和PPT课件是否会督促你在课前预习课堂内容?”超过92%的学生认为有督促作用,只有7.25%的学生觉得没有起到督促作用。对“雨课堂在课前发布的预习大纲和通知你会做到主动及时查看吗?”选择非常关注的占39.13%,偶尔关注的占58.29%,完全不关注的占2.58%,表明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平台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对“在所有课程中,你们的教师在课堂中使用过几种教育类App?”调查显示我校教师信息化技术运用较普遍,在课程教学中至少使用过5种以上的教育类App,其中以雨课堂、智慧职教和易班为主。对“你不太愿意使用雨课堂学习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主要为学习平台过多、对平台不够熟练、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新的学习方式增加了学习负担、线上自由学习对于自控力差的学生起不到效果,还有学生认为师生互动即时性不够。
3.2 反思与改进策略
3.2.1 防止雨课堂工具性价值的异化 信息化教学是未来教育的一种趋势,但传统教学也不可偏废。绝对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雨课堂是很好的提升教学活力的手段,可以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但是技术运用的前提必须是建立在课程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基础之上,坚决不能弄一些花里胡哨不利于课程教学的内容。如雨课堂中有一个弹幕功能,目的是让学生表达思想,学生最初由于新鲜感会出现刷屏情况,这样无疑会干扰课堂,部分学生由于调皮捣蛋,会发布无关的内容甚至违规内容,这样的PPT弹幕反而会打断教师的正常教学。
3.2.2 避免学生陷入繁杂的手机应用之中 教育类App在我校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学生角度,一窝蜂的教育类App使用繁多,按照不同课程教师要求,手机中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机应用,一方面学生要不断熟悉和适应不同的学习工具;另一方面,不同课程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个性化选择客观上也让学生产生了对技术的疲劳逆反,不利于其专注性学习。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及管理,选择相对统一的信息化教学平台。
3.2.3 有效应对雨课堂的局限性 依附于手机等移动互联网的雨课堂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学习动力强、学习目标明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然而对于部分学习习惯不好、学习自控力差的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中学生肆无忌惮玩手机,对学习危害性极大。对信息技术的依赖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学生习惯于互联网的碎片化知识,动辄上网搜索,不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对于雨课堂中的积分评价,部分学生将课程学习异化为获取积分,甚至出现代替刷分的现象。因此,教师除了熟悉雨课堂的各项功能,更要深入探索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利用好雨课堂对学生的评价功能,通过科学优化学生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