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度调查研究
2021-12-03陈芷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 赵 勤 陈芷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生计满意度是农民对家庭当前生计状况的一种综合性主观感受与判断,是衡量其生活质量重要的心理参数,也是主观幸福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衡量标准。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可以了解制约农民生计可持续的问题所在,有利于优化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环境,补齐乡村发展短板,提高农民生计发展质量。
一、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度调查
(一)农民生计满意度调查情况
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活动实践,从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结果三个维度提出22个生计满意度评价问题,设计了“农民生计满意度”调查问卷。其中,生计环境维度主要包括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就业创业环境、强农惠农政策、生态补偿政策、农村人居环境、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社会治安状况等问题;生计资本维度主要包括土地流转情况、住房条件、交通便捷程度、医疗卫生条件、文化休闲设施、教育培训情况、信贷条件及服务、社会关系变化、农业生态环境、信息通信条件等问题;生计结果维度主要包括家庭收入水平变化、家庭消费支出变化、社会福利变化、生计脆弱性变化、资源利用情况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黑龙江省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兴安岭等5个地区的14个产粮大县、28个乡镇、64个行政村的部分农民开展问卷调查。根据行政村规模、常住农户数量,累计发放调查问卷1066份,回收997份,其中有效问卷951份,有效率达95.4%。
问卷采用Likert五级量表法对农民生计满意态度进行赋值,其中不满意=1,不太满意=2,一般满意=3,比较满意=4,很满意=5,并规定2分以下表示满意度非常低、2-3分表示满意度比较低、3-3.5分表示满意度一般、3.5-4.5分表示满意度比较高、4.5分以上表示满意度非常高。
为了进一步分析粮食主产区不同类型农民生计满意程度,本文将农民进一步细分为纯农型、以农为主兼业型、以非农为主兼业型、非农型等四种类型。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度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生计环境、生计资本、生计结果满意度评分如表2、表3、表4所示。
表1 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度调查结果
表2 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环境满意度评分
表3 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资本满意度评分
表4 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结果满意度评分
(二)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度的基本判断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结合对农民的访谈进一步分析,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度做出以下判断。
1.农民对其家庭整体生计满意度不高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虽然得到一定改善,但仍是制约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主要障碍,各种产业要素在城乡间分配不平等,使粮食主产区城乡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农民生计创新,阻碍农民生计质量的提高。一是城市产业结构优化,挤压了农民城市就业空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智能化对重复劳动的替代,城市传统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减弱;新兴产业发育不足难以承接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任;中高端产业岗位要求高对农村劳动力产生排斥,农民城市就业空间受到挤压,结构性失业将长期存在。二是乡村产业发展不充分,限制了农村就业空间。乡村产业门类不宽、链条不长、融合程度低,传统农业生产效率偏低,就业吸引力弱;乡村工业规模小且层次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电子商务、休闲农业、生态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快,对农民的带动效果并不明显。三是乡村产业同质化,加大农民生计风险。许多乡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本地特色优势、地域适应性和市场供需状况,盲目跟风,产业发展出现同质化倾向,容易造成乡村之间产业发展恶性竞争,进而加大农民生计风险,影响生计满意程度。
2.农民对强农惠农政策满意度较高
研究区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很发育,主要为燕山期(晚侏罗世—白垩纪)侵入岩,主要岩石类型有:主簿元超单元,广泛分布于主簿镇周围,岩性主要为斑状二长花岗岩,次为似斑状石英二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大红岩超单元,在主簿镇北部、西部分布,岩性主要为中细粒或细粒二长花岗岩。
(2)电磁阀和电动蝶阀属于通断型阀门,没有调节能力。安装在冷水机组的进出口、冷却塔的进出口的电动阀门一般为电动蝶阀。
样本农户对强农惠农政策的满意度Likert均值为3.5,纯农型、以农为主兼业型、以非农为主兼业型、非农型农户对强农惠农政策满意度Likert均值也都在3.5左右。这说明强农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推进了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3.农民对乡村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环境满意度比较低
螺栓紧联结或采用了顶紧块(抗剪板)的松螺栓组联结[9-10],支铰座的联结螺栓组既承受轴向载荷FZZ,又承受翻转力矩MFZ,离中和轴距离最远的螺栓所受最大拉力为:
采用卫生部关于疾病的治疗评定标准[5]:患者腹部膨隆明显,手术切口出现胀痛,严重者呼吸困难为重度腹胀;患者腹部出现膨隆,手术切口胀痛,尚可忍受为中度腹胀;患者手术切口无疼痛感,自我感觉腹中有气为轻度腹胀;患者没有任何腹胀感为无腹胀。腹胀发生率=(重度腹胀数+中度腹胀数+轻度腹胀数)/总例数×100%。
对于五星甚至更高星酒店,不同于商场的公共区域,该区域温度的舒适性要求较高,需要通过现场温度探测器监测的温度实时远程调控风机盘管的三速,使其保持在设定温度范围内,而非联网型面板无法实现远程集中控制,DDC控制的方式无法实现三速调节以及控制在舒适的温度范围,因此,这里选择联网型温控面板的控制方式。
样本农户对乡村产业发展、就业创业环境满意度Likert均值分别为2.97、2.88,均低于3,满意程度较低。这也说明,在粮食主产区,与农民生计密切相关的乡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创业环境总体不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民生计的可持续性。特别是对以非农生计活动为主的农民家庭来说,来自非农领域的收入占家庭收入的大部分,对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环境的要求更高、期望更大。
一是优化乡村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综合考虑不同粮食主产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生态环境,对乡村进行分类,要以支持农村创业创新和农民生计可持续为基本取向,明确乡村产业发展定位,因地制宜构建区域化、差异化、规模化的乡村产业区域发展新格局。针对粮食主产区城乡产业发展不平衡、乡村产业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充分考量农业资源、生产习惯、市场需求,在保证粮食产能前提下,对接城乡需求,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乡村产业供给体系。
粮食主产区农民普遍认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整体薄弱,公共服务供给严重滞后。随着农民家庭生计领域、活动范围的扩大,农民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心理满意程度也会随之下降。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默顿最早提出“功能性监管”这一概念,它指的是按照经营业务的性质来划分监管对象的金融监管模式,如将金融业务划分为银行业务、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监管机构针对业务进行监管,而不管从事这些业务经营的机构性质如何[4]。其优势在于监管的协调性高,发现问题能得到及时处理和解决;金融机构资产组合总体风险容易判断;可以避免重复和交叉监管现象的出现,为金融机构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5.农民对信贷条件及服务满意度低
在所有单项评价中,样本农户对金融机构信贷条件和服务的满意度相当低。相比之下,非农型、以非农为主兼业型农户的满意度低于纯农型、以农为主兼业型农户。现阶段,农村金融信贷产品往往都需要有一定的抵押担保。对大部分农户来说,由于缺少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物品,贷款难度较大,农民对信贷条件和服务满意程度低。
未来一周,华南中东部累计降水量有30毫米-60毫米,海南局部地区有90毫米-150毫米;新疆北部、吉林和辽宁的东部累计降水量有3毫米-15毫米;全国其余大部分降水稀少或无降水。
6.农民对农业生态环境满意度较低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满意度Likert均值均低于3,满意程度较低。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生态意识正在加强,也更加关注生态环境对农民生计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已影响到农民生计质量。
7.农民对家庭收入变化满意度较低,且随着生计非农化而逐渐步提高
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够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帮助农民解决依靠自身力量办不到、办不了的事情。在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持续加深的形势下,社会化服务可以帮助农民,特别是帮助小农节本增效,改善其家庭生计状况,提高其生计水平。目前,粮食主产区面向小农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主体仍然较少,社会化服务体系仍然不完善,社会化服务领域不宽,服务功能不强,服务内容与需求存在脱节,难以满足农民急需的农产品收储、农产品初加工、农业保险等产后服务需求,仍有大量的小农户游离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之外,是导致农民生计满意度不高的原因之一。一是社会化服务主体发育不足。公益性服务组织存在服务供给与农民服务需求相脱节的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不充分,服务层次低、规范程度差;专业化服务企业自身发展不成熟,受市场影响程度深。二是科技研发推广体系不健全。科研机构条块分割,缺少联合攻关协作,涉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用”对接不紧密,相关农业科技供给与现实需求存在脱节;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基层推广队伍老化、经费不足,成果转化和推广率不高,为农民服务的模式也有待创新。三是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足。以黑龙江省为例,2016-2018年,全省农村涉农贷款利率水平分别为6.68%、6.18%、6.24%,分别比全国水平高出1.04、0.52和0.5个百分点;农民可用于融资抵押的有效资产少,且抵押物的确权、登记、评估、流转体系不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不宽,三大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不足50%,森林保险覆盖率20.2%,奶牛、猪保险覆盖率在10%左右。四是信息化服务能力不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农业大数据平台的部分示范应用仍处于开发调试阶段,数据采集还需进一步规范和整合;各级物联网应用平台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存在统筹规划不周、设备维护不足、数据深度应用不够等问题;农业信息服务专家和服务人员不足,信息化对农民的引领带动作用尚未充分显现。
8.农民对家庭消费支出变化满意度较低,且随着生计非农化而逐步下降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对家庭消费支出变化的满意度Likert均值在2.21-2.59之间,表现出明显满意(比较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均在30%以下,是所有单项评价中满意度最低的。在不同生计类型农户中,对家庭消费支出变化的满意度按照纯农型、以农为主兼业型、以非农为主兼业型、非农型的顺序依次下降。
(1)先令定子冲片内圆直径为φa,φa=55作圆,再分别以φb =φa+2Hs0=56.5、φc=φb+2Hs1=57.5、φd=φc+2 Hs2+2Rs=88.5作圆,然后以φe=100作冲片外径,最后作中心线A、B,并交于点O,其中中心线A交φa于u点(如图3)。
二、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度不高的原因分析
如上所述,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度不高主要表现在生计环境不优、生计资本不足、生计结果不高等多个方面。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产业发展不充分制约农民生计创新
样本农户家庭生计满意度Likert均值低于3.5,纯农型、以农为主兼业型、以非农为主兼业型、非农型等四种类型农民的生计满意度Likert均值也都低于3.5。这说明粮食主产区农民对其家庭整体生计满意程度一般。
(二)自身发展能力不足限制农民生计质量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小农户仍将长期存在,而这些小农户生计发展是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问题的关键所在。小农户天然带有弱质性,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等生计资本拥有量少且质量不高,这种弱质性是导致其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农民家庭生计质量的提升。一是人力资本质量不高。农村劳动力年龄偏大,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调查样本中,45岁以上中老年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高达57.1%。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调查样本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达81.6%。二是金融资本相对匮乏。总体来看,粮食主产区农户家庭金融资本存量少,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家庭的资金需求。家庭人均现金收入、家庭储蓄有限,同时因缺少金融机构认可的抵押物品等原因,获得正规渠道的贷款机会不高,且贷款额度不高。三是市场应对能力不足。单个农民家庭小规模、分散化生产经营方式,加上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季节性明显、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民很难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其市场议价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都较弱,对市场波动缺乏预警能力和应对能力。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影响农民生计活动
农民生计活动,离不开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和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较大程度上降低了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度。一是农村基础设施仍相对薄弱。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农民生计水平。粮食主产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数量总体不足,且存在着结构及布局不平衡,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基础设施缺口较大,生产性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抗旱抗涝设施不足,仓储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明显等;农村基础设施质量不高,乡村道路建设标准偏低,乡村供电设施改造升级缓慢,偏远乡村通信设施通达率低等;农村基础设施管护不力,重建设轻管理,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等。二是农村公共服务严重不足。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粮食主产区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农民群体对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养老幼托、文化体育、心理健康、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需求也趋于多元化。但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主体单一、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低、供需不平衡。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和严重不足的公共服务资源,增加了农民生活成本、加大了农民生计风险、降低了农民生计质量。
(四)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加大农民生计风险
通过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构建内外兼修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校内与校外的课程体系优化、实践环节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尝试。结果表明,首先,该模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很好的成效,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为企业和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其次,该模式进一步提高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完善了他们的结构层次;最后,该模式进一步促进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发展。■
(五)社会化服务不强难以满足农民多元需求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对家庭收入变化的满意度Likert均值在2.96-3.07之间,表现出明显满意(比较满意和很满意)的比例均低于50%,满意程度较低。在不同生计类型农户中,对家庭收入变化的满意度按照纯农型、以农为主兼业型、以非农为主兼业型、非农型的顺序依次提高。
(六)增收不确定性影响农民生计的可持续
农民生计成果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而农民增收始终与宏观经济形势和农村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近年来,粮食主产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一直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但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行业去产能、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等多重因素影响,支持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呈现减弱趋势,新动能效应还未充分发挥,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因素也明显增多。一是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受限。受农业用工、机械作业、土地流转等费用上涨的影响,农业生产成本“地板”持续抬升;受国际农产品贸易摩擦、农产品价格波动等影响,农产品出口面临国际市场价格“天花板”。在生产要素成本抬高和农产品价格限制的双重挤压下,农业生产利润不断收窄,农民家庭生产经营收入的增长空间受限。二是工资性收入增长放缓。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加快,农民工外出就业人数和工资增幅有下降趋势,依靠劳动力外出就业改善家庭生计的难度加大;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创新虽然发展势头较好,但就业空间仍然有限,对农民生计改善的作用还不明显。三是转移性收入增长后劲不足。近年来,随着一系列惠农强农富农政策的实施,转移性收入在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构成中占比也有较大幅的提升,但受粮食主产区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减缓、农业补贴面临“黄箱”上限等制约,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的后劲明显不足。四是财产性收入短期难以大幅增长。近年来,财产性收入在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中占的比重有所提高,但是其进一步增长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直接相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改革红利的释放需要一段时间,财产性收入短期内也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度提升策略
在上述调查分析基础上,结合粮食主产区区域发展实际和农民生计状况,从生计资本、产业发展、风险防控、小农发展、利益补偿等多个方面,提出提升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满意度的相关策略。
(一)加强农民家庭生计资本培育与积累,提升农民生计能力
粮食主产区农民的生计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家庭生计资本的拥有量和对生计资本的综合使用。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可持续,需要加强生计资本的培育与积累,不断优化生计资本结构,综合运用多种生计资本,不断提升农户生计能力。
一方面,要实行差异化的生计资本培育模式。增加农户生计资本,需要针对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资本状况与生计策略选择,有重点地实行差异化的生计资本培育模式。对于纯农型、以农为主兼业型农户,其生计资的培育应重点放在改善提升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信息资本上来;对于非农型、以非农为主兼业型农户,其生计资本的培育应重点放在改善提升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信息资本上来。此外,对于兼业型农户,还要根据从事的生计活动和专业化需求,进一步分析判断重点改善提升的生计资本种类,避免因生计多样性导致生计成果过于分散,进而降低生计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在当前形势下,无论是哪种生计类型的农户,都需要加强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的培育与积累。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经过调查和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育学生进行规律记忆或者趣味记忆。这种记忆方式既省时也省力,能帮助学生长时间记忆英语词汇,并熟练掌握其英语语境,同时满足了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标准。因此,在新标准下,高中英语词汇记忆教学的有效性非常好,值得推广学习。
二是以品牌建设引领乡村产业质量变革。坚持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生产标准化,不断培育壮大品牌经营主体,通过乡村地域品牌、产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引领,将粮食主产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破解乡村产业同质竞争和低价竞争的困境。
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农民家庭生计资本积累。在粮食主产区,对自然资本的积累,可以通过推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等来增加其数量,通过加强保护治理和改善其利用水平来提升其质量。对物质资本的积累,要重点加强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农民生产生活便捷程度。对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生计策略的农民,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需要围绕农民身心健康需求,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对金融资本的积累,需要重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节本增效和提高信贷可获得性。对社会资本的积累,需要不断拓展社会资本来源,提升农民社会融入程度和社会参与程度。对生态资本的积累,可以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绿色产业发展切入。对信息资本的积累,需要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服务综合水平和农民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二)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拓展多元生计途径
加快乡村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生计创新、提高生计质量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推进粮食主产区乡村产业发展,应立足于粮食主产区发展实际,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绿色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加快形成支撑有力、保障有效的乡村现代产业体系。
4.农民对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满意度不高
植物水通道蛋白在调节细胞内水稳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水通道蛋白属于一个跨膜通道蛋白MIP超家族,主要起着促进水分双向跨膜运动的作用。干旱和盐胁迫等逆境胁迫都会诱导或下调水通道蛋白的转录和表达[24]。许多研究证明水通道蛋白参与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拟南芥的水通道蛋白γ-TIP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中的异源表达增加了水分的渗透率[25]。拟南芥AthH2基因的反义表达载体明显降低了原生质体水分的渗透率[26]。
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是农民重要的生计选择,农民对耕地、水等资源及生态环境的依赖性强,其生计活动也更容易受到农业资源环境的影响。随着粮食及农产品供给数量的增加,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各种要素边际效应逐渐递减,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加大了农民生计风险,也影响农民生计满意度的提升。一是耕地保护难度加大。多年来,大规模农业开垦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使粮食主产区耕地长期处于超负荷利用状态,“量减质退”问题日益突出。在黑龙江省,由于长期过度垦殖、重用轻养,黑土地沙化、碱化、退化较为严重,三江平原黑土带有机质含量也从几十年前开垦时的8-10%,下降至近几年的3-5%。此外,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也使黑土逐年减少,导致耕作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二是农业水资源紧缺日益突出。13个粮食主产区中有9个主产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域性水利控制工程不多,利用地表水灌溉农田的能力不强,一些主产区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面临水资源刚性约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能力受制于水资源的压力日益严峻。三是农业面源污染趋于加重。虽然近年粮食主产区农业“三减”面积逐步增加,但农业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不断叠加,农业面源污染加剧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对农民生计产生负向影响。随着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企业向农村延伸,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导致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有所下降,生态环境污染呈现出从城郊蔓延到农村的特点。畜禽粪污、农药包装、废旧农膜、废弃菌糠、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加大了农业面源污染风险。
奋斗自强是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传统品格,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生生不息的血液。儒家经典 《周易》首卦“乾”就诠释了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象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既是中华民族先祖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正因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志士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才能够笑对磨难、上下求索,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才能够百折不毁、生生不已。
三是加快形成乡村产业发展多元投入格局。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按照“市场为主、政府引导、多元筹措”的原则,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优化财政供给结构,积极争取中央、省、地市各类补助资金,加大县级财政投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对产业投入比例;创新发展农村金融,支持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业务,探索建立农担公司、县级政府和承办银行风险共担机制;采取村企结对、部门联村等形式积极引导和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乡村产业发展。
(三)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提高生计发展质量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小农户仍将是粮食主产区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小农户的生计发展问题也成为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问题的关键所在。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最大限度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生计发展质量,提高农民生计满意度。
一是注重提升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要研究制定和实施针对小农户的教育培训计划,通过短期进修、培训讲座、网络教育等多种形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小农户素质;探索“三权分置”下农地流转新模式,提升农地流转效益,提高小农户财产性收入;积极发展普惠式农业金融,推进农村土地“两权”抵押贷款,探索生产性贷款担保方式,解决小农户融资难题。同时,要积极引导小农户增强市场意识和经营意识,推动联合联营,积极融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大力发展农业新业态,使小农户分享到产业发展的红利。
二是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扶持、用地安排、税费减免、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倾斜,特别要注重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其带动小农户发展的能力。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加强合作,实现多领域、多层次的战略合作与优势互补,降低现代农业产业风险和农民生计风险。
三是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联结方式创新,积极推广合同制、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把小农户受益作为政府扶持粮食主产区新型经营主体的必备前置条件,将是否与小农户建立稳固的利益纽带,带动小农户数量、经济效果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同时鼓励各级政府将支持新型经营主体的部分补贴资金通过折股等方式量化给小农户,使小农户通过宣传教育、参与式培训等方式,增强农民对生计链条上风险的认识,提高风险意识。共享发展成果,提高生计质量。
四是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健全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开展农业大灾保险试点;积极搭建科技信息、仓储物流、融资担保、检验检测、劳动用工、出口代理、农产品营销等现代农业社会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需要强调的是,根据粮食主产区发展实际,要重点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提高生产托管对小农户的覆盖率。
(四)建立农民生计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由于农民自身实力不足,应对风险的策略多以个体化、临时性应对为主。在面对面临多重、交错的生计风险时,其风险防范与应对能力十分有限。有效应对各种生计风险,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质量和可持续性,还需要建立健全农民生计风险防控体系,促进分散化的风险规避、事后风险补救向系统化的风险预防、事前风险预防转变,尽量将风险引发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合同签订后,按照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由合同承办部门负责合同的实际履行,在履行中因我方过错引发法律纠纷,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追究承办部门或相关人员的责任。合同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各部门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与考核,并每半年定期对各部门合同履行情况进行清查通报。
一是建立农民生计风险预警机制。当前,粮食主产区农民面临生计风险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应对生计风险,应探索建立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风险预警机制,实现对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发展的动态监测。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手段,有效整合区域、农户信息和自然灾害、产业项目、就业创业、土地流转、信贷、信用、农产品价格等相关信息,设计生计风险监测指标,重点关注贫困农户、相对贫困农户、种养殖大户、农民工等群体,进行风险识别、排查与监测,发现并将可能面临的生计风险及时报告给利益相关主体,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发布相关的风险预警信息。
二是建立健全农户生计风险防范机制。为有效规避生计风险,将风险引发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需要建立健全农户生计风险防范机制,以增强粮食主产区农民抵抗生计风险的能力。要通过宣传教育、参与式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生计链条上风险的认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生计风险发生率;要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化解功能,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粮食主产区的保障范围和保险金额,鼓励引导商业保险开发适合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需求的保险产品;继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稳步推进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大病医疗保险制度。
(五)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促进生计可持续
当前粮食主产区普遍面临着经济下行、地方财力不足、公共服务滞后、生态环境退化等诸多困境,已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生计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借助国家干预,不断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维护农民生计可持续。
一是完善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完善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的目的,在于兼顾调动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与维护农民生计安全、提高生计质量。当前,要适应农业经营方式和农民组织方式的新变化,特别要针对粮食主产区小农户改进补偿方式,完善补偿政策,增强补偿的指向性和精准性。建议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通过采取适度的累进补贴、赠送大型农机具、无偿派发农业保险等方式对种粮大户进行“特惠”补贴,以实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对粮食经营耕作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却又达不到种粮大户标准的专业农户,可采取项目申请支持等方式给予一定的补贴;在积极推进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大灾险试点,稳定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覆盖率。
二是完善粮食主产区政府利益补偿机制。通过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调整中央政府与粮食主产区省级、县级政府间责任取向的偏差,有效维护粮食主产区同等的经济权利,解决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与加快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难题,从而维护农民生计安全。建议中央财政调整对超级产粮大省奖励资金分配因素,增加净调出量因素;提高对粮食产量保持在1000亿斤以上的粮食主产省的重点奖励力度;对中西部粮食主产省实施有差别的财税政策,培育其自身财力,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议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直接用于粮食生产等建设项目及相关政策的资金配套;提高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同时设置垫底资金;设立产粮大县补助专项,对低于全国县级人均财力的产粮大县,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予以补偿,逐步使其人均财力达到全国县级平均水平。
三是建立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是从整体上保障粮食主产区农民生计可持续的长效机制。目前,应重点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项目补贴、金融支持等方式,支持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建设。建议国家将产粮大县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在重点区域选择部分产粮大县开展生态补偿试点,采取与禁止开发区基本相同的补偿政策,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推广;将东北黑土区纳入生态补偿范围,并将质量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地块纳入休耕计划;启动绿色生产补偿,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启动绿色粮食生产补偿,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试点、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补贴试点,对采用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经营主体给予生态补贴,对粮食轮作给予耕地转型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