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小学化背景下的幼儿园绘画活动实施策略
2021-12-03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幼儿园薛元灏
福建省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幼儿园 薛元灏
学前教育小学化会导致儿童未上小学就已厌学,压抑儿童的天性,打击儿童的自信,甚至损害儿童的身心健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重要形式。绘画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幼儿园所开展的绘画活动在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上,小学化倾向较为明显。
一、幼儿园绘画活动存在的小学化问题
(一)教学方式小学化
1.幼儿缺乏感知经验
绘画活动是在一定的创作欲望推动下进行的,是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过程。绘画创作必须有原材料,即大自然和生活是进行绘画创作的源泉,因此,学前儿童的绘画创作应当是一种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主动表达。然而,3—6岁的幼儿对于很多事物的认知不足,在未接触或了解这些事物之前,并不能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呈现出来。但部分教师在组织绘画活动时,主题常常脱离幼儿生活情景。通常情况下,幼儿在园的绘画活动会根据周计划、节庆活动、专题教育等由教师组织开展,其主导者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常处于静止或被动地“欣赏图片”,对图片内容进行“复制”的状态。幼儿被动绘画、单一临摹,导致绘画活动枯燥乏味,而且容易打击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自信心。
2.幼儿缺乏情感体验
小学化的集中讲述式授课也是幼儿园绘画活动存在的普遍问题。多数教师在开展绘画活动前,并未对绘画内容或主题进行课前丰富和生动的导入,仅是单一的语言讲授,也没有融入游戏元素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当前,幼儿园绘画活动的基本教学模式是:(1)出示成品,整体讲解(什么颜色、怎么画、画在什么位置);(2)分步示范讲解(先画……然后画……再画……);(3)逐笔跟画,步步模仿。幼儿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画这个内容,甚至不喜欢画这个内容,本应该是充满童趣和美感的绘画活动变成了机械单调的“老师教,孩子学”,幼儿早已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
3.教师过度强调技能训练,忽视幼儿创造性发展
在一些所谓“美术特色”的幼儿园中,教师为了向家长和领导呈现精美的幼儿绘画作品,通过让幼儿反复操作训练的方式,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如同小学生学写字一样,只有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才能把字写好,一支笔、一张纸,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单调乏味。再者,许多教师都以“像不像”作为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标准,这显然与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和身心发展特点背道而驰。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而不是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小学化模式下的幼儿美术教育,正在将幼儿培养成一台台拙劣的“复印机”。
(二)教学环境小学化
1.幼儿缺乏审美空间
学前幼儿的认知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绘画活动的开展需要依托幼儿对美的“具体形象”的积累。幼儿园的常规绘画活动多数是在教室里开展,环境创设做得好的班级尚可给幼儿一些美的启发,但布置潦草、色彩单调、墙面空白如同小学教室的也不在少数,在这样缺乏审美空间的条件下,幼儿难以进行良好的艺术创作。
2.幼儿缺乏创作空间
即使是在环境布置稍好的教室里,也存在这样的情况:普通的桌子铺上画布,幼儿围坐一圈,一桌通常有五到六人,一人一张A4纸几乎就铺满了整个桌面,绘画过程中,你碰我的手,我碰你的笔……这无疑很影响幼儿的绘画创作,但这样的画面教师早已习以为常。水彩笔、油画棒、水粉颜料……这些都是幼儿园美工区的“标配”,但除此之外,鲜有其他的绘画工具与材料。当幼儿对某一绘画工具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与练习之后,达到了一定的熟练程度,便开始减退对使用该工具的兴趣,绘画风格也日益固化,同时也抑制了幼儿对工具的探索欲望和艺术创作能力。
二、实施策略
(一)教学方式去小学化
1.通过多种途径为幼儿提供欣赏感知的对象
美术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带幼儿走出教室,通过散步、郊游、参观等方式去接触大自然和人文景观,亲身体验与其相关的社会环境。教师可以整合领域资源,通过语言、社会、科学领域,为幼儿提供适宜、不同风格的绘本书、视频动画等资源并为其讲解。不仅是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在一日生活与幼儿相处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谈话、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审美意象。
2.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绘画活动
与成人相比,儿童的感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他们常常用多种感官的协调帮助自己进行审美知觉。学前儿童的审美知觉包含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他们既有表情、动作和语言的结合,又有多种感觉的结合。因此,教师在组织绘画活动时,需要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的参与,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方式,在活动中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保持参与兴趣。
3.技能训练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1)投放适宜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多样化的工具材料能够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反之如果总是一支笔、一张纸,很难吸引幼儿主动进行绘画创作。但在提供多样化工具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无规律地堆砌材料,教师要有选择地投放有助于幼儿表达主题的绘画工具和材料,降低绘画难度,培养自信心。在投放了新的工具和材料后,还要引导幼儿如何使用,并不是简单地讲授,要合理利用示范,抓住重点和难点,让幼儿在观察中学习远比直接告诉他怎么做更有意义。
(2)合理使用范例,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表达。观察与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而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两种学习方式,一是“师法造化”,二是“传移模写”,这与幼儿的学习特点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启示。“师法造化”即向大自然学习,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写生。写生的对象可以是人、物、景等,教师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抓住事物的特征,包括外形、色彩等,重点突出对事物神韵的表现,而不是刻意追求“像”。“传移模写”指的是临摹,临摹便是一种模仿。在绘画技能的学习中,临摹是必要的,但要对临摹范例的质量把好关。范例应当具有以下几个标准:具有美感、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多样化。临摹从来不是绘画教学的唯一方法,教师在引导幼儿绘画过程中需要谨慎、合理地使用。
(二)教学环境去小学化
1.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物质环境
幼儿园在开展绘画活动或其他美术活动时,除了保证活动空间安全、舒适以外,也应当注意空间环境布置与装饰,色彩上以淡雅清新为宜,造型上可爱且富有童趣,要符合该年龄段幼儿审美水平。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设置专门的绘画室与艺术坊,在墙面上展示具有情感色彩的美术作品,如《星月夜》《自画像》《奔马图》这样的名家画作,也可以是简约干净的雕塑、工艺品等,抑或是植物标本、昆虫标本乃至有特点的石头、贝壳……在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轻柔、优美的音乐,不仅能陶冶幼儿的情感,还能稳定幼儿情绪,有助于激发其创作灵感。
2.营造宽松、富有童趣的心理环境
实践证明,在游戏化活动中,幼儿的美术能力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应该是源于幼儿生活,符合幼儿需要和兴趣的。游戏是幼儿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借助游戏能使绘画活动充满生机和乐趣。扮演绘画角色、建构绘画模型、猜谜语、讲绘本故事等,这些区域中的游戏同样适用于绘画活动。教师对于幼儿的游戏秉持极其欣赏的态度,有助于幼儿游戏的持续和经验的不断提升。教师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尤其是评价作品环节,应以一种尊重开放的态度,允许幼儿自由表达想法或通过作品表现想法,让幼儿有足够的自由和自信。
去小学化不仅要针对语言教学、数学教学活动,艺术教育更不能有“灌输式”机械化的教育方式。每个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教育者应当耐心浇灌、精心培育、用心保护,而不是“揠苗助长”。希望所有的教育者都能以美育人,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