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与改革
2021-12-03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刘艳兰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刘艳兰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培育学生“敢闯会创”的素质,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课程贯穿高校教育全过程,必须牢牢抓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将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融合,保证高校毕业生的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如何有机融合,值得思考和探索。
一、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想教育弱化的原因分析
(一)师资队伍不健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否健全决定着高校大学生创业指导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高低,当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并不健全。第一,一些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方面不够规范,创业教育课程队伍建设不合理。高校创业教育课程教师只有少数专职教师,不能满足教学任务的需求,大多数创业课程教师是思政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兼职担任,平时繁忙的行政工作已经把教师的体力脑力消耗过多,还需要兼职上课,教师的任务更重。第二,部分创业教育教师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意识不强。部分教师只求上好课,缺乏课堂和课后的创业帮扶意识,任课教师不愿意指导学生进行创业诊断,对国家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不了解,不能很好地宣传国家的政策,从而不能很好地引导大学生返乡创业服务乡村振兴。
(二)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力度不足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激发创业激情、启发创新创业思维、找到创业兴趣,较少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一些教师自身也缺乏责任意识,只注重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些因素导致大学生对创业存在很多的困惑和不解,造成了思政教育不切实际,降低了创业的质量。
(三)说教式教学方式效果差
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多,课时设置较少,教师为了尽量传输更多的知识给学生,采取单一的讲授方式。“教师说、学生听”的强制单方面灌输,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缺乏自我学习、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过程,学习效果差。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融入主题的选择
将思政元素融入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指导,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采取怎样的融入方式才能使得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实现共鸣,这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
大学阶段是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阶段,同时也是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信念的阶段。大学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在课堂中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与理想信念教育。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业观,塑造创业品质和培养企业家精神。大学生创业除了追求经济价值,更多需要思考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价值,能够做到遵纪守法、服务国家和人民。大学生除了考虑创业带来的价值,还要考虑国家相关政策和地区实际情况,在创新创业实践中增长智慧和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引导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方向。
(二)积极创业心理的塑造
“00后”大学生大部分成长于衣食无忧的环境,生活学习的环境比较简单,他们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和困难,抗压能力较弱。同时,大学生缺乏社会阅历和经营管理能力,创业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困难,容易产生悲观心理,应注重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创业心理,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遇到困难挫折懂得自我化解的能力。
(三)创业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在创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签订合同、拖欠员工工资、知识产权侵权、不帮员工购买保险甚至从事非法活动等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应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让学生知法、懂法并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自觉主动成为创新创业普法宣传者。学生在课后可以制作创新创业普法知识传单在社区、校园招聘会现场向社会宣传创新创业法律的知识等,形成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环境。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途径研究
(一)创建完善的教师队伍
选取政治素质过硬、党性强、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和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四有”教师作为创业指导课程教师。党员教师了解党情国情区情,能够把握创业方向,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做好国家创业政策的宣讲。
(二)课程内容设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创业价值观融合
在创新创业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深度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挖掘创新创业知识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切合点。在授课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堂知识的传授中,通过价值引领,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能体现出创新创业精神和创业者素质的学习和探索,可以将思政教育中的十九大精神、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与创新创业中的创新创业精神、创业者素质、工匠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国家集体利益等内容相融合。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将隐性的意识形态灌输,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依托具有创业指导知识背景的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
(三)选定专题式的研讨活动和实践活动
选定专题形式的研讨项目,如“中国梦,我的梦”,引导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搜集资料,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历程、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和学校往届毕业生的创业情况,引导大学生创新意识的树立。在此基础上,以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的方式交流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质量的因素,并深刻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对地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重要影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四个自信”和人文精神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强化。
(四)探讨多样化多渠道的教学组织方式
“00后”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课堂上不喜欢任课教师单方面地灌输,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涉及学生的知识盲区,也要按照学生的接受习惯改变教学方式。首先,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探索建立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调整适应社会需求的教学思维模式,创建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性授课、实践性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开展案例分析、创业人士访谈、讲座和创业实训等教学方式。其次,教学素材的选择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可以将与创新创业内容有关联的当前热门时政新闻、影视、爆款短视频、网络段子等丰富的教学素材融入教学。最后,在教学手段方面,在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可以引入微视频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手段。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及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教师不仅要教创业之“术”,更要授创业之“道”。创新创业课程教师要树立教书育人意识,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